Ⅰ 獨立柱基礎+滑板焊接基礎接地,能否以上層@16鋼筋網片焊接,減少焊接
規范條文中規定,是焊接或者綁扎搭接。比較可靠的當然是焊接,但是條文說明中說,綁扎搭接也是可以的。
獨立基礎防雷,要將引下線(可以是柱子的主筋)與基礎底板的鋼筋網焊接,如果基礎下面有樁,最好與樁中的鋼筋焊接。
獨立基礎之間,要有水平接地線將各個基礎連成網格。從而有效減小接地電阻,保證接地均衡。
基礎接地,應該用水平接地體沿建築四周連接成環狀。兼做強電、弱電接地的,還應該用水平接地分隔成間距不大於25m的網格,以保持接地的均衡。
做防雷引下線的柱子,總數不宜少於10個。否則每個引下線的分擔雷擊電流大,沿引下線和接地周圍,會產生較大電勢差,造成傷害周圍人員的危險。如不能滿足次要求,需要對引下線進行絕緣防護隔離。
Ⅱ 農村自建房獨立柱打壞的話,重新補一下就行還是要換一個
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柱周圍的梁構件應先支撐卸載,支撐系統安裝壓緊後,應更換損壞的混凝土。
一、支撐系統及受損混凝土施工
拆除鬆散混凝土前,受損柱周圍的梁應得到有效可靠的支撐;支架安裝採用鋼管和千斤頂支撐。詳細的支持細節如下:受損柱子的鬆散混凝土完全被人工敲擊鑿除。為了保證接縫區混凝土的澆築質量,可以適當擴大混凝土的拆除范圍。
嚴格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加固技術規范》及相關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檢查和驗收。處理原構件混凝土的缺陷,清理至密實部分,並切割表面。包裹混凝土的稜角應敲掉,同時清除浮渣和灰塵;原混凝土表面應沖洗干凈。澆築高強度灌漿材料前,應將原混凝土表面用水充分濕潤。對既有和新建鋼筋進行除銹處理,鋼筋焊接應逐層進行。模板高強灌漿材料的安裝、鋼筋放置、澆築和養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本工程採用現場攪拌高強灌漿材料的方式。為保證高強灌漿材料的質量,我公司將嚴格按照高強灌漿材料工程質量預控步驟,採取以下措施:
(1).原材料:高強度灌漿材料進場,並提供製造商提供的證書和檢驗報告。
(2)試塊製作:試驗人員在現場取樣,按規范要求製作試塊,取樣數量根據高強度灌漿材料的台班和數量計算。
(3)制定嚴格的高強灌漿材料澆築方案,施工澆築過程按時有序進行。
Ⅲ 獨立柱基的縱筋可以搭接焊嗎
可以焊接,但應按規范施工;
5.4.5 當受力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
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在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 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於50%;
3 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於50%。
Ⅳ 獨立柱是什麼
獨立柱就是周圍沒什麼和它接觸的東西(牆),就一個柱子挺在那裡,獨立柱是不依附牆體或其他構件而獨立承重受壓的柱子。有單獨的地基基礎和混凝土墊層,獨立柱一直向上到建築物頂止。一般高層、小高層框架結構、框剪結構有的。結構比較安全。常見於地下室車庫結構。
獨立柱和構造柱的關系:獨立柱就是在框架中受力的柱子,構造柱只是起到增加牆體的抗震作用的一種小柱子,是不用承受建築物的荷載的柱子。
(4)獨立柱焊接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構造柱牆體鏈接的一部分,他必須和牆體同時存在,而獨立柱就是獨立的一根柱子,它獨自存在於空間,在住宅內可能比較少見,但是你常在地下車庫見到的用來分隔各個車庫位置的柱子就屬於獨立柱哦。
獨立柱施工工藝:
1、墊層混凝土在基礎驗槽後應立即澆築,以免地基被擾動、清槽、清淤等。
2、墊層達到一定強度後,在其上劃線,鋪放鋼筋網片,支模上下部垂直鋼筋應該綁扎牢固,並注意將鋼筋鉤朝上,連接柱的插筋下端要用90°彎鉤與基礎鋼筋綁扎牢固按軸線位置校核後用鋼管架層井字形。
將插筋固定在井字形上,底部鋼筋的網片應用與混凝土保護層同厚度的水泥種漿整塊,以保證位置准確和確保混凝士質量。
3、在澆灌混凝土前,模板和鋼筋上的素物,泥土和油污等,應清除干凈,模板應澆水加以濕潤
4、澆築現澆柱下基磁時,應特別出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確,防止造成位移和傾斜。在澆築開始時先滿鋪一層5-10cm厚的混凝士並搗實,便柱子插筋下和鋼筋網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後對稱澆築。
獨立基礎一般設在柱下,常用斷面形式有踏步形、錐形、杯形。材料通常採用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當柱為現澆時,獨立基礎與柱子是整澆在一起的;當柱子為預制時,通常將基礎做成杯口形,然後將柱子插入,並用細石混凝土嵌固,此時稱為杯口基礎。
當上部結構為框架結構,荷載不太大的時候,可以採用柱下獨立基礎。獨立基礎比較適用於中心受壓的受力狀態。當柱根部有彎矩作用時,一般在設計中會有獨立基礎之間加設拉梁,依靠拉梁承擔彎矩作用。在有些設置地下室的建築中,拉梁之間還會有一塊底板,以解決建築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的問題。
Ⅳ 框架柱電渣壓力焊,預留鋼筋從底板上多少,焊接接頭必須錯開嗎!錯開的位置是多少
框架柱的接頭都應位於加密區(除底層是Ho/3)以外,焊接接頭錯開的距離是35d和500的較大值正確。
Ⅵ 獨立柱二次澆築注意什麼
12米高,建議分3次澆築,如果分兩次,6米高的澆築高度一個是底部壓強過大,爆模漲模可能大,一個是高度過高,混凝土可能石子沉底造成離析,嚴重影響質量。其實3次都是違規了,規范要求澆築自由落度不超過2米,超過3米都要使用滑槽滑筒等輔助,超過6米絕對會影響質量,因為這是框架柱,滑槽什麼的沒法使用。
至於垂直度的問題,澆築前不能用經緯儀校核,萬一沒有經緯儀的話,吊線墜也行啊,直到調整到和第一次垂直度一樣才允許澆築不就行了。
加固上,要看有滿堂架沒有,有的話加固方便一點,如果是獨立柱就需要增加斜撐且斜撐中部要做連接,減小斜撐的彎曲度,該框架柱加固等同其他框架柱加固,但要注意底部的強化加固以免爆模。實話說,獨立柱的垂直度偏差個1-2公分無所謂了,抹灰能糾正的,但是如果工地要求高,老闆有錢,那麼架子搭設大一點,間距小一點,剪刀撐多一點,斜撐多一點,保證12米柱子的垂直度還是不成問題的。
1、最好一次澆築,一次澆築先澆築第一階,第一階澆築完成,從最先處順次澆築,可盡量較少階梯處混凝土外溢,從而造成第二階爛根。
2、如果確實需要分節澆築,可以在第二次澆築時先灌素水泥漿結合層一遍。
Ⅶ 獨立柱輕鋼屋頂焊接順序
開門見山,輕鋼屋頂是不需要焊接的,只有方管屋頂才需要焊接,輕鋼屋頂的結構由電腦設計出來,經過輕鋼生產設備生產,預留好相關螺絲孔,精度非常高。
Ⅷ 鋼筋焊接有那幾種方式各種方式有什麼區別
有以下五種方式,焊接的方式、工具、所焊接的鋼筋不同,具體如下:
1、閃光對焊: 用對焊機使兩段被焊鋼筋接觸,通過低電壓的強電流,鋼筋被加熱到一定溫度變軟後,軸向加壓頂鍛,形成對焊接頭,將鋼筋沿軸向接長。根據對焊工藝閃光對焊分為連續閃光焊和閃光一預熱一閃光焊,後者用於焊接大直徑鋼筋。預應力鋼筋皆用這種焊接。
2、電弧焊: 用弧焊機使焊條與焊件間產生高溫電弧,使焊條和電弧燃燒范圍內的焊件熔化,凝固後便形成接頭或焊縫。鋼筋電弧焊的接頭型式有:搭接接頭(單面焊縫或雙面焊縫)、邦條接頭(單面焊縫或雙面焊縫)、剖口接頭(平焊或立焊)。
3、電渣壓力焊:在上、下被焊鋼筋間放一小塊導電劑(鋼絲小球、電焊條等),裝上葯盒和填滿焊葯,用交流電焊機接通電路引弧燃燒,待形成渣池、鋼筋熔化並穩弧一定時間後,在斷電同時,用手動加壓機構進行加壓頂鍛,排除夾渣、氣泡,形成接頭。這種焊接多用於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內豎向鋼筋的接長。
4、電阻點焊:點焊機的上、下電極接觸交叉的鋼筋而接通電流,交叉鋼筋的接觸點處電阻較大,電流產生的熱量將鋼筋熔化,同時電極加壓使鋼筋焊合。用於焊接鋼筋網片,鋼筋骨架等鋼筋的交叉連接。
5、鋼筋氣壓焊:由一定比例的氧氣(純度≥98.5%、瓶裝工作壓力小於5~10公斤/厘米2)火焰將鋼筋端部加熱到塑性狀態(溫度約1320~1340℃),邊加熱邊加壓,最終施加3000公斤/厘米2以上的壓力,將鋼筋焊接在一起。
(8)獨立柱焊接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焊接原則:
1、接頭應盡量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抗震設計時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圍,如必須在該區域連接,則應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層高內的同一受力鋼筋上宜少設連接接頭,不宜設置2個或2個以上接頭。
3、接頭位置宜互相錯開,在連接范圍內,接頭鋼筋面積百分率應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4、在鋼筋連接區域應採取必要的構造措施,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橫向構造鋼筋或箍筋。
5、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6、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的直徑d>28mm時,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Ⅸ 柱鋼筋的綁扎流程,注意事項
柱鋼筋的綁扎流程為基礎墊層完成→彈底板鋼筋位置線→鋼筋半成品運輸到位→按線布設鋼筋→綁扎→清理驗收。
柱鋼筋的綁扎注意事項:
1、柱、牆體的主筋在綁扎前,應先找正主筋位置,在板筋及梁鋼筋在焊接定位箍筋,並將柱、牆的鋼筋與定位箍筋進行焊接固定,防止發生鋼筋偏位。
2、柱、牆上部應綁扎3道箍筋或牆體水平分布筋,確保鋼筋間距及垂直度符合規范要求。箍筋應與主要受力鋼筋垂直綁扎,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方向錯開設置。
3、各受力鋼筋之間的綁扎接頭位置應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面積占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比應符合,受拉區不超過25%,受壓區不超過50%。
4、對綁扎形式復雜的結構部位,先確定鋼筋穿插就位的順序,鋼筋綁扎的先後次序由鋼筋工長按結構形式特點進行策劃,施工時特別注意與木工聯系討論支模、放預埋件和鋼筋的先後順序,以減小綁扎的難度。力求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做到方便,省力,快捷、准確到位的順序進行。
(9)獨立柱焊接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梁鋼筋綁扎施工要求: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
2、梁鋼筋的綁扎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接長應大於10d,焊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同時配合進行。
次樑上部縱向鋼筋應放在主樑上部縱向鋼筋之上,為了保證次梁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將主樑上部鋼鞘降低一個次粱上部主筋直徑的距離加以解決。
6、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大於45d。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如圖2-19。
7、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布置,箍筋彎鉤採用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
8、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樑柱節點處,由於梁筋穿在柱筋內側,導致梁筋保護層加大,應採用漸變箍筋,漸變長度一般為600mm,以保證箍筋與梁筋緊密綁扎到位。
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或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距應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10、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鋼筋直徑等於或大於22mm時,宜採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小於22mm時,可採用綁扎接頭,搭接長度要符合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末端與鋼筋彎折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扎牢。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當採用綁扎搭接接頭時,在規定搭接長度的任一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大於5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綁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