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焊接工藝 > 焊接空間狹窄可達性差怎麼施焊

焊接空間狹窄可達性差怎麼施焊

發布時間:2022-06-17 20:47:12

㈠ 在狹小 艙室或容器內進行焊接時;應採取的全安措施是什麼

2氣焊與氣割設備及操作安全

2.9.7禁止使用回人燒損的膠管。

2.10焊炬和割炬

2.10.1焊炬和割炬應符合GB5108—5110《等壓式焊炬、割炬射吸式焊炬、割炬》的要求。

2,10.2焊炬、割炬內腔要光滑、氣路通暢、閥門嚴密、調節靈敏,連接部位緊密不泄漏。

2.10.3焊工在使用焊炬、割距前應檢查焊炬、割炬的氣路通暢、射吸能力、氣密性等技術性能。此外,並作定期檢查維護。

2.10.4禁止在使用中把焊炬、割炬的嘴頭與平面摩擦來清除嘴頭堵塞物。

2.10.5焊、割炬零件燒損、磨損後,要用符合標準的合格零件更換。

2.10.6設置在切割機上的電氣開關應與切割機頭上的割炬氣閥門隔離,以防被電火花引爆。

2.10.7裝在切割機上的燃氣開關箱(閥),應使空氣流通並保證氣路連接處緊密不泄漏,以防可燃氣積聚引爆。

2.10.8大功率焊炬、割炬,應採用摩擦點火器或其它專用點火器,禁止用普通火柴點火,以防止燒傷。

3電焊設備的操作安全

3.1電焊機3.1.1電焊機必須符合現行有關焊機標准規定的安全要求。

3.1.2如果手工電弧焊機的空載電壓高於3.1.1條款現行相應焊機標准規定的限值,而又在有觸電危險的場所作業,則對焊機必須採用空載自動斷電裝置防止等觸電的安全措施。

3.1.3電焊機的工作環境應與焊機技術說明書上的規定相符。如在氣溫過低或過高、濕度過大、氣壓過低以及在腐蝕性或爆炸性等特殊環境中作業,應使用適合特殊環境條件性能的電焊機,或採取防護措施。

3.1.4防止電焊機受到碰撞或劇烈震動(特別是整流式焊機)。室外使用的電焊機必須有防雨雪的防護設施。

3.1.5電焊機必須裝有獨立的專用電源開關,其容量應符合要求。當焊機超負荷時,應能自動切斷電源。禁止多台焊機共用一個電源開關。

3.1.5.1電源控制裝置應裝在電焊機附近人手便於操作的地方,周圍留有安全通道。

3.1.5.2採用啟動器啟動的焊機,必須先合上電源開關,再啟動焊機。

3.1.5.3焊機的一次電源線,長度一般不宜超過2~3m,當有臨時任務需要較長的電源線時,應沿牆或立柱用瓷瓶隔離布設,其高度必須距地面2.5m以上,不允許將電源線拖在地面上。

3.1.6電焊機外露的帶電部分應設有完好的防護(隔離)裝置,電焊機裸露接線柱必須設有防護罩。

3.1.7使用插頭插座連接的焊機,插銷於孔的接線端應用絕緣板隔離,並裝在絕緣板平面內。3.1.8禁止連接建築物金屬構架和設備等作為焊接電源迴路。

3.1.9電弧焊機的安全使用和維護。

3.1.9.1接入電源網路的電焊機不允許超負荷使用。焊機運行時的溫升,不應超過相應焊機標准規定的溫升限值。

3.1.9.2必須將電焊機平衡地安放在通風良好、乾燥的地方,不準靠近高熱以及易燃易爆危險的環境。

3.1.9.3要特別注意對整流式弧焊機硅整流器的保護和冷卻。

3.1.9.4禁止在焊機上放置任何物件和工具,啟動電焊機前,焊鉗與焊件不能短路。

3.1.9.5採用連接片改變焊接電流的焊機,調節焊接電流,應先切斷電源。

3.1.9.6電焊機必須經常保持清潔。清掃塵埃必須斷電進行。焊接現場有腐蝕性、導電性氣體或飛揚粉塵,必須對電焊機進行隔離防護。

3.1.9,7電焊機受潮,應當用人工方法進行乾燥。受潮嚴重的,必須進行檢修

3.1.9.8每半年應進行一次電焊機維修保養。當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切斷焊機電源,及時進行檢修。

3.1.9.9要經常檢查旋轉式直流電焊機的電刷和整流子的接觸情況。要求電刷對整流子表面壓力均勻,使所有電刷所通過電流一致。電刷磨損或損環時,必須及時調換。

3.1.9.10經常檢查和保持焊機電纜與電焊機的接線柱接觸良好,保持螺帽緊固。

3.1.9.11工作完畢或臨時離開工作場地時,必須及時切斷焊機電源。3.1.10電焊機的接地

3.1.10.1各種電焊機(交流、直流)、電阻焊機等設備或外殼、電氣控制箱、焊機組等,都應按現行(SDJ)《電力設備接地設計技術規程》的要求接地,防止觸電事故。

3.1.10.2焊機的接地裝置必須經常保護連接良好,定期檢測接地系統的電氣性能。

3.1.10.3禁用氧氣管道和乙炔管道等易燃易爆氣體管道作為接地裝置的自然接地極,防止由於產生電阻熱或引弧時沖擊電流的作用,產生火花而引爆。

3.1.10,4電焊挑組或集裝箱式電焊設備都應安裝接地裝置。

3.1.10.5專用的焊接工作台架應與接地裝置聯接。

3.2焊接電纜

3.2.1焊機用的軟電纜線應採用多股細銅線電纜,其截面要求應根據焊接需要載流量和長度,按焊機配用電纜標準的規定選用。

3.2.2電纜外皮必須完整、絕緣良好、柔軟、絕緣電阻不得小於1MΩ,電纜外皮破損時應及時修補完好。

3.2.3連接焊機與焊鉗必須使用軟電纜線,長度一般不宜超過20—30m。

3.2.4焊機的電纜線應使用整根導線,中間不應有連接接頭。當工作需要接長導線時,應使用接頭連接器牢固連接,連接處應保持絕緣良好。

3.2,5焊接電纜線要橫過馬路或通道時。必須採取保護套等保護措施,嚴禁搭在氣瓶、乙炔發生器或其它易燃物品的容器和材料上。

3.2.6禁止利用廠房的金屬結構、軌道、管道、暖氣設施或其它金屬物體搭接起來作電焊導線電纜。

3.2.7禁止焊接電纜與油、脂等易燃物料接觸。

3.3電焊鉗

3.3.1電焊鉗必須有良好的絕緣性與隔熱能力,手柄要有良好的絕緣層。

3.3.2焊鉗的導電部分應採用紫銅材料製成。焊鉗與電焊電纜的連接應簡便牢靠,接解良好。

3.3.3焊條位於在水平、45°、90°等方向時焊鉗應都能夾緊焊條,並保證更換焊條安全方便。

3.3.4電焊鉗應保證操作靈便、焊鉗重量不得超過600g。

3.3.5禁止將過熱的焊鉗浸在水中冷卻後使用。

3.4埋弧焊的安全

3.4.1埋弧焊用電纜必須符合焊機額定焊接電流的容量,連接部分要擰緊,並經常檢查焊機各部分導線接觸點良好,絕緣性能可靠。

3.4.2在焊接中應保持焊劑連續覆蓋,以免焊劑中斷露出電弧。灌裝、清掃、回收焊劑應採取防塵措施,防止焊工吸入焊劑粉塵。

3.4.3埋弧焊機控制箱外殼與接線板上的罩殼必須蓋好。

3.4.4半自動焊的焊接手把應安放妥當防止短路。

3.4.5在調整送絲機構及焊機工作時,手不得觸及送絲機構的滾輪。

3.4.6在埋弧自動焊機或半自動焊機發生電氣故障時,必須切斷電源由電工修理。

3.5氣體保護焊的安全

3.5.1在移動焊機時,應取出機內易損電子器件單獨搬運。3.5.2焊機內的接觸器、斷電器的工作元件,焊槍夾頭的夾緊力以及噴嘴的絕緣性能等,應定期檢查。

3.5.3高頻引弧焊機或裝有高頻引弧裝置時,焊接電纜都應有銅網編織屏蔽套並可靠接地。

3.5.4焊機使用前應檢查供氣、供水系統,不得在漏水漏氣的情況下運行。

3.5.5氣體保護焊機作業結束後,禁止立即用手觸摸焊槍導電嘴,避免燙傷。

3.5.6盛裝保護氣體的高壓氣瓶應小心輕放豎立固定,防止傾倒。氣瓶與熱源距離應大於3m。

3.5.7採用電熱器使二氧化碳氣瓶內液態二氧化碳充分氣化時,電壓應低於36V,外殼接地可靠。工作結束立即切斷電源和氣源。

3.5.8排除施焊中產生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應採取局部通風措施,或供給焊工新鮮空氣。

3.5.9焊工打磨釷鎢極,應在專用的有良好通風裝置的砂輪上或在抽氣或砂輪上進行,並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打磨完畢,即洗凈手和臉。

3.6等離子弧焊接與切割安全

3.6.1等離子弧割炬應保持電極和噴嘴同心,要求供氣供水系統密封嚴不漏氣、不漏水。

3.6.2應保證工作氣體和保護氣體供給充足,並設有氣體流量調節裝置。

3.6.3等離子弧焊接、切割作業點,府設有工作台並採用有效的局部排煙和凈化裝置或設水浴工作台等。

3.7碳弧氣刨安全3.7.1氣刨時的電流較大,要防止焊機過載發熱。

3.7.2在容器或艙室內使用碳弧氣刨時,應採取局部通風措施,應有專人監護,並安排工間休息。

3.8電阻焊的安全

3.8.1裝有電容貯能裝置的電阻焊機,在密封的控制箱門上,應有聯鎖機構,當開門時應使電容短路。手動操作開關亦應附加電容短路安全措施。

3.8.2復式、多工位操作的焊機,應在每個工位上裝有緊急制動按鈕。

3.8.3手提式焊機的構架,應能經受操作中產生的震動,吊掛的變壓器應有防墮落的保險裝置,並應經常檢查。

3.8.4焊機的腳踏開關,應有牢固的防護罩,防止意外開動。

3.8.5電阻焊機作業點,應設有防止工件火花飛濺的防護擋板或防護屏。

3.8.6電阻焊機的安全使用和維護。

3.8.6.1施焊時,焊機控制裝置的櫃門必須關閉。

3.8.6.2控制箱裝置的檢修與調整應由專業人員進行。

3.8.6.3縫焊作業,焊工必須注意電極的轉動方向。防止滾輪切傷手指。

3.8.6.4焊機放置的場所應保持乾燥,地面應鋪防滑板,外水冷式焊機的焊工作業時應穿絕緣靴。

3.8.6.5焊接工作結束,切斷電源,冷卻水應延長10min再關閉。在氣溫低時還應排除水路的積水,防止凍結。

4電焊切割勞動保護

4.1焊接、切割操作中的安全4.1.1焊接與切割工人應經過安全教育,並接受專業安全理論和實際訓練,經考試合格持有證書並體格健康的人。

4.1.2從事電焊的工作人員,應了解所操作焊機的結構和性能,能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防護用品,並掌握觸電急救的方法。

4.1.3焊接一切割盛裝過易燃易爆物料(油、漆料、有機溶劑、脂等)強氧化物或有毒物料的各種容器(桶、罐、箱等)、管段、設備、必須遵守本標准專業部分《化工企業焊接與切割中的安全》相應章節的規定,採取安全措施,並獲得本企業和消防管理部門的動火證明後,才能進行焊接切割工作。

4.1.4工作地點應有良好的天然採光和局部照明,並應符合TJ34《企業照明設計標准》的有關規定,保證工作面照度達到50~100lx。

4.1.5焊接工作地點的防暑降溫及冬季採暖應符合TJ36《工業設計衛生標准》的有關規定。

4.1.6在狹窄和通風不良的地溝、坑道、檢查井、管段、容器、半封閉地段等處進行氣焊、氣割工作應在地面上進行調試焊割炬混合氣,並點好火,禁止在工作地點調試和點火。焊、割炬都應隨入進出。

4.1.7在封閉容器、罐、桶、艙室中焊接、切割,應先打開施焊工作物的孔、洞,使內部空氣流通,以防焊工中毒、燙傷,必要時應有專人監護。工作完畢和暫停時,焊、割炬和膠管等都應隨入進出,禁止放在工作點。

4.1.8禁止在帶壓力或帶電壓以及同時帶有壓力、電壓的容器、罐、櫃、管道、設備上進行焊接或切割工作。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在不可能泄壓、切斷氣源工作時,應向上級主管安全部門申請,批准後方可動火。

4.1.9應防止由於焊接、切割中的熱能傳到結構或設備中,使工程中的易燃保溫材料,或滯留的易燃爆氣體發生著火、爆炸。

4.1.10登高焊接、切割,應根據作業高度和環境條件,定出危險區的范圍,禁止在作業下方及危險區內存放可燃、易爆物品和停留人員。

4.1.11焊工在高處作業,應備有梯子、帶有欄桿的工作平台、標准安全帶.安全繩、工具袋及完好的工具和防護用品。

4.1.12焊接、切割現場禁止把焊接電纜、氣體膠管、鋼繩混絞在一起。

4.1.13焊工在多層結構或高空構架上進行交叉作業時,應戴有符合有關標准規定的安全帽。

4.1.14焊接、切割用的氣體膠管和電纜應妥善固定。禁止纏在焊工身上使用

4.1.15在已停車的機器內進行焊接與切割,必須徹底切斷機器(包括主機、輔機、運轉機構)的電源和氣源.鎖住啟動開關,並應設置「修理施工禁止轉動」的安全標志或由專人負責看守。

4.1.16直接在水泥地面上切割金屬材料,可能發生爆炸,應在防火花噴射造成燙傷的措施。

4.1.17對懸掛在起重視吊鉤上的工件和設備,禁止電焊或切割。如必須這樣做應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並經企業安全技術部門批准,才能進行。

4.1.18焊接、切割使用的氣瓶或換下來用完的氣瓶,應避免被現場雜物遮蓋掩埋。

4.1.19露天作業遇到六級大風或下雨時,應停止焊接、切割工作。

4.2焊工防護用品

焊工所需各類防護用品應選用符合有關防護用品國家標准技術性能規定的產品。4.2.1眼睛、頭部的防護用品

防止焊接弧光和火花燙傷的危害,應根據GB3609.1《焊接護目鏡和面罩》的要求。按表1選用合乎作業條件的遮光鏡片。

4.2.1.1焊工用面罩有手持式和頭戴式兩種,面罩和頭盔的殼體應選用難燃或不燃的且無刺激皮膚的絕緣材料製成。罩體應遮住臉面和耳部,結構牢靠,無漏光。

4.2.1.2頭戴式面罩,用於各類電弧焊或登高焊接作業,重量不應超過560g。4.2.1.3輔助焊工應根據工作條件,選戴遮光性能相適應的面罩和防護眼鏡。4.2.1.4氣焊、氣割作業應根據焊接、切割工件板的厚度,適用相應型號的防護眼鏡片。

4.3.1.5焊接、切割的准備、清理工作,如打磨焊口、清除焊渣等,應使用鏡片不易破碎成片的防渣眼鏡。

4.2.2工作服

4.2.2.1焊工工作服應根據焊接與工作的特點選用。

4.2.2.2棉帆布工作服廣泛用於一般焊接、切割工作,工作服的顏色為白色。4.2.2.3氣體保護焊在紫外線作用下,有產生臭氧等氣體時應選用粗毛呢或皮革等面料製成的工作服,以防焊工在操作中被燙傷或體溫增高。

4.2.2.4全位置焊接工作的焊工應配用皮製工作服。

4.2.2.5在仰焊、切割時,為了防止火星、熔渣從高處濺落到頭部和肩上,焊工應在頸部圍毛巾,穿著用防燃材料製成的護肩、長袖套、圍裙和鞋蓋等。

4.2.2.6焊工穿用的工作服不應潮濕。工作服的口袋應有袋蓋,上身應遮住腰部,褲長應罩住鞋面。工作服上不應有破損、孔洞和縫隙,不允許沾有油、脂。4.2.2.7焊接與切割作業的工作服。不能用一般合成纖維織物製做。

4.2.3手套

4.2.3.1焊工手套應選用耐磨、耐輻射熱的皮革或棉帆布和皮革合制材料製成,其長度不應小於300mm,要縫制結實。焊工不應戴有破損和潮濕的手套。

4.2.3.2焊工在可能導電的焊接場所工作時,所用的手套應該用具有絕緣性能的材料(或附加絕緣層)製成,並經耐電壓5000V試驗合格後,方能使用。

4.2.4防護鞋

4.2.4.1焊工防護鞋應具有絕緣、抗熱、不易燃、耐磨損和防滑的性能:

4.2.4.2電焊工穿用防護鞋的橡膠鞋底,應經耐電壓5000V的試驗合格。如在易燃易爆場合焊接時,鞋底不應有鞋釘,以免產生摩擦火星。

4.2.4.3在有積水的地面焊接切割時,焊工應穿用經過耐電壓6000V,試驗合格的防水橡膠鞋。

4.2.5其它防護用具

4.2.5.1電焊、切割工作場所,由於弧光輻射、溶渣飛濺,影響周圍視線,應設置弧光防護室或護屏。護屏應選用不燃材料製成,其表面應塗上黑色或深灰色油漆,高度不應低於1.8m,下部應留有25cm流通空氣的空隙。

4.2.5.2焊工登高或在可能發生墜落的場所進行焊接;切割作業時所用的安全帶,應符合GB720和GB721《安全帶》的要求。安全帶上安全繩的掛鉤應掛牢。

4.2.5.3焊工用的安全帽應符合G82811《安全帽》的要求。

4.2.5.4焊工使用的工具袋,桶應完好無孔洞。焊工常用的手錘、渣鏟、鋼絲刷等工具應連接牢固。4.2.5.5焊工所用的移動式照明燈具的電源線,應採用YQ或YQW型橡膠套絕緣電纜,導線完好無破損,燈具開關無漏電,電壓應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或用2V的安全電壓,燈具的燈泡應有金屬網罩防護。

5焊接作為場所通風

5.1應根據焊接作業環鏡、焊接工作量、焊條(劑)種類、作業分散程度等情況,採取不同通風排煙塵措施(如全面通風換氣、局部通風、小型電焊排煙機組等)或採用各種送氣面罩,以保證焊工作業點的空氣質量符合TJ36中的有關規定。要避免焊接煙塵氣流經過焊工的呼吸帶。

5.2當焊工作業室內高度(凈)低於3.5—4m或每個焊工工作空間小於200m*3*時,當工作間(室、艙、櫃等)內部結構影響空氣流動,而使焊接工作點的煙塵及有害氣體濃度超過表2規定時,應採取全面通風換氣。

5.3全面通風換氣量保持每個焊工57m*3*/min通風量。

5.4焊接切割時產生的有害煙塵的濃度應符合TJ36中車間最高容許濃度規定。

5.5採用局部通風或小型通風機組等換氣方式,其罩口風量、風速應根據田曰至焊接作業點的控制距離及控制風速計算。罩口的控制風速應大於0.5m/s,並使罩口盡可能接近作業點,使用固定罩口時的控制風速不少於1~2m/s。罩口的形式應結合焊接作業點的特點。

5.5.1採用下抽風式工作台,使工作台上網格篩板上的抽風量均勻分布,並保持工作檯面積抽風量每平方米大於3600m*3*/h。

5.5.2焊炬上裝的煙氣吸收器,應能連續獨出焊接煙氣。

5.6在狹窄、局部空間內焊接、切割時,應採取局部通風換氣。應防止焊接空間積聚有害或窒息氣體,同時還應有專人負責監護工作。

5.7焊接、切割等工作,如遇到粉塵和有害煙氣又無法採用局部通風措施時,應採用送風呼吸器。

5.8選用低雜訊通風除塵設施,保證工作地點環境機械雜訊值不超過聲壓85dB。

6爆接、切割中防火

焊工在焊接、切割中應嚴格遵守企業規定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根據焊接現場環境條件,分別採取以下措施:

6.1在企業規定的禁火區內,不準焊接。需要焊接時,必須把工件移到指定的動火區內或在安全區進行。

6.2焊接作業的可燃、易燃物料,與焊接作業點火源距離不應小於10m。

6.3焊接、切割作業時,如附近牆體和地面上留有孔、洞、縫隙以及運輸皮帶連通孔口等部位留有孔洞,都應採取封閉或屏蔽措施。

6.4焊接、切割工作地點有以下情況時禁止焊接與切割作業:

6.4.1堆存大量易燃物料(如漆料、棉花、硫酸、乾草等),而又不可能採取防護措施時;

6.4.2可能形成易燃易爆蒸氣或幫聚爆炸性粉塵時。

6.5在易燃易爆環境中焊接、切割時,應按化工企業焊接、切割安全專業標准有關的規定執行。

6.6焊接、切割車間或工作地區必須配有:

6.6.1足夠的水源、干砂、滅火工具和滅火器材。存放的滅火器材應經過檢驗合格的、有效的。

6.6.2應根據撲救物料的燃燒性能,選用滅火器材。6.7焊接、切割工作完畢應及時清理現場,徹底消除火種,經專人檢查確認完全消除危險後,方可離開現場。

㈡ 什麼是 焊接空間

焊接空間就是施焊時的空間,焊接空間狹小會加大焊接難度,影響焊接質量和成型美觀。只要空間便於施焊不影響焊接就可以了。

㈢ 提高焊接件質量的方法 工藝方面

有點長,兄弟耐心看吧,不過我勸你再去找本書研究下,我的資料也是來自於網路。沒書來得透徹
對焊件饋電進行電焊時,應遵循下列原則:①盡量縮短二次迴路長度及減小迴路所包含的空間面積,以節省能耗;②盡量減少伸入二次迴路的鐵磁體體積,特別是避免在焊接不同焊點時伸入體積有較大的變化,以減小焊接電流的波動,保證各點質量衡定(在使用工頻交流時)。

1.雙面單點焊 所有的通用焊機均採用這個方案。從焊件兩側饋電,適用於小型零件和大型零件周邊各焊點的焊接。

2.單面單點焊 當零件的一側電極可達性很差或零件較大、二次迴路過長時,可採用這個方案。從焊件單側饋電,需考慮另一側加銅墊以減小分流並作為反作用力支點(圖1d)。圖1c為一個特例。

3.單面雙點焊 從一側饋電時盡可能同時焊兩點以提高生產率。單面饋電往往存在無效分流現象(圖1f及g),浪費電能,當點距過小時將無法焊接。在某些場合,如設計允許,在上板二點之間沖一窄長缺口(圖1f)可使分流電流大幅下降。

4.雙面雙點焊 圖1b及j為雙面雙點的方案示意。圖2-12b方案雖可在通用焊機上實施,但兩點間電流難以均勻分配,較難保證兩點質量一致。而圖1j由於採用推挽式饋電方式,使分流和上下板不均勻加熱現象大為改善,而且焊點可布置在任意位置。其唯一不足之處是須製作二個變壓器,分別置於焊件兩側,這種方案亦稱推挽式點焊。兩變壓器的通電需按極性進行。

5.多點焊 當零件上焊點數較多,大規模生產時,常採用多點焊方案以提高生產率。多點焊機均為專用設備,大部分採用單側饋電方式見圖1h、i,以i方式較靈活,二次迴路不受焊件尺寸牽制,在要求較高的情況下,亦可採用推挽式點焊方案。目前一般採用一組變壓器同時焊二或四點(後者有二組二次迴路)。一台多點焊機可由多個變壓器組成。可採用同時加壓同時通電、同時加壓分組通電和分組加壓分組通電三種方案。可根據生產率、電網容量來選擇合適方案。

二、點焊循環

點焊過程由預壓、焊接、維持和休止四個基本程序組成焊接循環,必要時可增附加程序,其基本參數為電流和電極力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1.預壓(F>0,I=0) 這個階段包括電極壓力的上升和恆定兩部分。為保證在通電時電極壓力恆定,預壓時間必須保證,尤其當需連續點焊時,須充分考慮焊機運動機構動作所需時間,不能無限縮短。

預壓的目的是建立穩定的電流通道,以保證焊接過程獲得重復性好的電流密度。對厚板或剛度大的沖壓零件,有條件時可在此期間先加大預壓力,而後再回復到焊接時的電極力,使接觸電阻恆定而又不太小,以提高熱效率。

2.焊接(F=Fω,I=Iω) 這個階段是焊件加熱熔化形成熔核的階段。焊接電流可基本不變(指有效值),亦可為漸升或階躍上升。在此期間焊件焊接區的溫度分布經歷復雜的變化後趨向穩定。起初輸入熱量大於散失熱量,溫度上升,形成高溫塑性狀態的連接區,並使中心與大氣隔絕,保證隨後熔化的金屬不氧化,而後在中心部位首先出現熔化區。隨著加熱的進行熔化區擴大,而其外圍的塑性殼(在金相試片上呈環狀故稱塑性環)亦向外擴大,最後當輸入熱量與散失熱量平衡時達到穩定狀態。當焊接參數適當時,可獲得尺寸波動小於15%的熔化核心。在此期間可產生下列現象:

⑴ 液態金屬的攪拌作用 液態金屬通電時受電磁力作用產生漩渦狀流動,當把熔核視作地球狀且電極端處為二極,其運動方向為——赤道部分由周圍向球心流動而後流經兩極再沿外表向赤道呈封閉狀流動。對於同種金屬點焊,攪拌僅需將焊件表面的氧化膜攪碎即可,但異種金屬點焊時,必須充分攪拌以獲得均質的熔化核心。如通電時間太短,攪拌不充分將產生漩渦狀的非均質熔核。

⑵ 飛濺 飛濺按產生時期可分為前期和後期兩種;按產生部位可分為內飛濺(處於兩焊件間)和外飛濺(焊件與電極接觸側)兩種。

前期飛濺產生的原因大致是:焊件表面清理不佳或接觸面上壓強分布嚴重不勻,造成局部電流密度過高引起早期熔化,此時因無塑性環保護必發生飛濺。

防止前期飛濺的措施有:加強焊件清理質量,注意預壓前的對中。有條件時可採用漸升電流或增加預熱電流來減慢加熱速度,避免早期熔化而引起飛濺。

後期飛濺產生的原因是:熔化核心長大過度,超出電極壓力有效作用范圍,從而沖破塑性環在徑向造成內飛濺,在軸向沖破板表面造成外飛濺。這種情況一般產生在電流較大、通電時間過長的場合。可用縮短通電時間及減小電流的方法來防止。

飛濺在外表面首先影響外觀,其次產生的疤痕影響耐腐蝕及疲勞性能。內部飛濺的殘跡有可能在運行時脫落,如進入管路(如油管)將造成堵塞等嚴重事故。

⑶ 胡須 在加熱到半熔化溫度的熔核邊緣,當某些材料(如高溫合金)中低熔點夾雜物較多聚集在晶界處時,這部分雜質首先熔化並在電極壓力的作用下被擠出呈空隙。在隨後的過程中,空間有時能被液態金屬充填滿,但亦可能未充填滿,這種組織形貌在金相試樣上稱為胡須,而未充填滿的胡須猶如裂紋是一種危險缺陷。

3.維持(F>0,I=0) 此階段不再輸入熱量,熔核快速散熱、冷卻結晶。結晶過程遵循凝固理論。由於熔核體積小,且夾持在水冷電極間,冷卻速度甚高,一般在幾周內凝固結束。由於液態金屬處於封閉的塑性殼內,如無外力,冷卻收縮時將產生三維拉應力,極易產生縮孔、裂紋等缺陷,故在冷卻時必須保持足夠的電極壓力來壓縮熔核體積,補償收縮。對厚板、鋁合金和高溫合金等零件希望增加頂鍛力來達到防止縮孔、裂紋。這時必須精確控制加頂鍛力的時刻。過早將因液態金屬因壓強突然升高使塑性環被沖破,產生飛濺;過晚則因凝固缺陷已形成而無效。此外加後熱緩冷電流,降低凝固速度,亦有利於防止縮孔和裂紋的產生。

4.休止(F>0,I=0) 此階段僅在焊接淬硬鋼時採用,一般插在維持時間內,當焊接電流結束,熔核完全凝固且冷卻到完成馬氏體轉變之後再插入,其目的是改善金相組織。

三、點焊焊接參數

當採用工頻交流電源時,點焊參數主要有焊接電流、焊接(通電)時間、電極壓力和電極尺寸。

1.焊接電流Iω 析出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焊接電流對焊點性能影響最敏感。在其它參數不變時,當電流小於某值熔核不能形成,超過此值後,隨電流增加熔核快速增大,焊點強度上升(圖3中AB段),而後因散熱量的增大而熔核增長速度減緩,焊點強度增加緩慢(圖3中BC段),如進一步提高電流則導致產生飛濺,焊點強度反而下降。所以一般建議選用對熔核直徑變化不敏感的適中電流(BC段)來焊接。

在實際生產中,焊接電流的波動有時甚大,其原因有:

①電網電壓本身波動或多台焊機同時通電;②鐵磁體焊件伸入焊接迴路的變化;③前點對後點的分流等。除選擇對焊接電流變化較不敏感的參數外,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是反饋控制。目前最常用的有網壓補償法、恆流法與群控法。網壓補償法可用於所有各種情況,恆流法主要用於第②種情況,不能用於第③種情況,群控法僅用於第①種情況。

2.焊接時間tω 通電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輸入熱量的大小,在目前廣為採用的同期控制點焊機上,通電時間是周(我國一周為20ms)的整倍數。在其它參數固定的情況下,只有通電時間超過某最小值時才開始出現熔核,而後隨通電時間的增長,熔核先快速增大,拉剪力亦提高。當選用的電流適中時,進一步增加通電時間熔核增長變慢,漸趨恆定。但由於加熱時間過長,組織變差,正拉力下降,會使塑性指標(延性比Fσ/Fτ)下降(圖4)。當選用的電流較大時,則熔核長大到一定極限後會產生飛濺。

3.電極壓力F 電極壓力的大小一方面影響電阻的數值,從而影響析熱量的多少,另一方面影響焊件向電極的散熱情況。過小的電極壓力將導致電阻增大、析熱量過多且散熱較差,引起前期飛濺;過大的電極壓力將導致電阻減小、析熱量少、散熱良好、熔核尺寸縮小,尤其是焊透率顯著下降。因此從節能角度來考慮,應選擇不產生飛濺的最小電極壓力。此值與電流值有關,可參照文獻中廣為推薦的臨界飛濺曲線見圖5。目前均建議選用臨界飛濺曲線附近無飛濺區內的工作點。

4.電極工作面尺寸 其工作面尺寸參見下表。目前點焊時主要採用錐台形和球面形兩種電極。錐台形的端面直徑d或球面形的端部圓弧半徑R的大小,決定了電極與焊件接觸面積的多少,在同等電流時,它決定了電流密度大小和電極壓強分布范圍。一般應選用比期望獲得熔核直徑大20%左右的工作面直徑所需的端部尺寸。其次由於電極是內水冷卻的,電極上散失的熱量往往高達50%的輸入總熱量,因此端部工作面的波動或水冷孔端到電極表面的距離變化均將嚴重影響散熱量的多少,從而引起熔核尺寸的波動。因此要求錐台形電極工作面直徑在工作期間每增大15%左右必須修復。而水冷孔端至表面距離在耗損至僅存3~4mm時即應更換新電極。

點焊時各參數是相互影響的,對大多數場合均可選取多種各參數的組合。

目前常用材料的點焊參數均可在資料中以表格或計算圖形式找到,但採用前應根據具體條件作調整試焊。

由於材料表面狀態及清理情況每批不盡相同,生產車間網壓有波動、設備狀況有變化,為保證焊接質量,避免批量次品,往往希望事先取得焊接參數允許波動的區間。所以大批量生產的場合,對每批材料、每台剛大修後的設備須作點焊時允許參數波動區間的試驗,其試驗步驟如下:

1)確定質量指標,例如熔核直徑或單點拉剪力的上下限。

2)固定其它參數,作某參數(例如電流)與質量指標的關系曲線,而後改變固定參數中之一(例如通電時間),再作焊接電流與質量的關系曲線,如此獲得關系曲線族。

3)再把質量指標中合格部分用作圖法形成此二參數(例如電流與時間)允許波動區間的葉狀曲線。

可同樣獲得例如焊接電流與電極壓力等的葉狀曲線。在生產中把參數控制在葉狀曲線內的工作點上即可。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weldnet.com/chinese/hanjiejishu/onews108.htm

㈣ 較窄空間,怎麼進行焊接操作

光看這個圖,有點難理解結構和空間。
你已經有了焊條焊和氣保焊的方法,那麼有限選擇氣保焊,氣保焊有小槍套,可以試試,實在沒法焊接再選擇焊條焊。焊條焊可以把焊條折彎後焊接,能焊一些難焊的位置。

㈤ 焊接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

一、焊接中的局部變形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一)產生原因

(1)加工件的剛性小或不均勻,焊後收縮,變性不一致。(2)加工件本身焊縫布置不均,導致收縮不均勻,焊縫多的部位收縮大、變形也大。(3)加工人員操作不當,未對稱分層、分段、間斷施焊,焊接電流、速度、方向不一致,造成加工件變形的不一致。(4)焊接時咬肉過大,引起焊接應力集中和過量變形。5)焊接放置不平,應力集中釋放時引起變形。

(二)預防措施

(1)設計時盡量使工件各部分剛度和焊縫均勻布置,對稱設置焊縫減少交叉和密集焊縫。(2)制定合理的焊接順序,以減少變形。如先焊主焊縫後焊次要焊縫,先焊對稱部位的焊縫後焊非對稱焊縫, 先焊收縮量大的焊縫後焊收縮量小的焊縫,先焊對接焊縫後焊角焊縫。(3)對尺寸大焊縫多的工件,採用分段、分層、間斷施焊,並控制電流、速度、方向一致。(4)手工焊接較長焊縫時, 應採用分段進行間斷焊接法, 由工件的中間向兩頭退焊,焊接時人員應對稱分散布置,避免由於熱量集中引起變形。(5)大型工件如形狀不對稱,應將小部件組焊矯正完變形後,在進行裝配焊接,以減少整體變形。(6)工件焊接時應經常翻動,使變形互相抵消。(7)對於焊後易產生角變形的零部件,應在焊前進行預變形處理,如鋼板v 形坡口對接,在焊接前應將介面適當墊高,這樣可使焊後變平。(8)通過外焊加固件增大工件的剛性來限制焊接變形,加固件的位置應設在收縮應力的反面。

(三)處理方法

對已變形的工件,如變形不大,可採用火烤矯正。如變形較大,採用邊烤邊用千斤頂頂的方法矯正。

二 鋼結構焊接裂紋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一)熱裂紋

熱裂紋是指高溫下所產生的裂紋, 又稱高溫裂紋或結晶裂紋,通常產生在焊縫內部,有時也可能出現在熱影響區,表現形式有:縱向裂紋、橫向裂紋、根部裂紋弧坑裂紋和熱影響區裂紋。其產生原因是由於焊接熔池在結晶過程中存在著偏析現象,低熔點共晶和雜質在結晶過程中以液態間層形式存在從而形成偏析,凝固以後強度也較低,當焊接應力足夠大時,就會將液態間層或剛凝固不久的固態金屬拉開形成裂紋。此外, 如果母材的晶界上也存在有低熔點共晶和雜質,當焊接拉應力足夠大時,也會被拉開。總之,熱裂紋的產生是冶金因素和力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針對其產生原因,其預防措施如下:

(1)限制母材及焊接材料(包括焊條、焊絲、焊劑和保護氣體)中易偏析元素和有害雜質的含量,特別應控制硫、磷的含量和降低含碳 ,一般用於焊接的鋼材中硫的含量不應大於0.04 5% ,磷的含量不應大於0.055% ;另外鋼材含碳量越離,焊接性能越差,一般焊縫中碳的含量控制在0.10% 以下時,熱裂紋敏感性可大大降低。(2)調整焊縫金屬的化學成分,改善焊縫組織,細化焊縫品粒,以提高其塑性,減少或分散偏析程度,控制低熔點共品的有害影響。(3)採用鹼性焊條或焊劑,以降低焊縫中的雜質含攝,改善結晶時的偏析程度。(4)適當提高焊縫的形狀系數,採用多層多道焊接方法, 避免中心線偏析,可防止中心線裂紋。(5)採用合理的焊接順序和方向,採用較小的焊接線能超,整體預熱和錘擊法,收弧時填滿弧坑等工藝措施。

(二) 冷裂紋

冷裂紋一般是指焊縫在冷卻過程中溫度降到馬氏體轉變溫度范圍內(300— 200℃以下)產生的,可以在焊接後立即出現,也可以在焊接以後的較長時間才發生, 故也稱為延遲裂紋。其形成的基本條件有3個:焊接接頭形成淬硬組織;擴散氫的存在和濃集;存在著較大的焊接拉伸應力。其預防措施主要有:

(1)選擇合理的焊接規范和線能 ,改善焊縫及熱影響區組織狀態, 如焊前預熱、控制層問溫度、焊後緩冷或後熱等以加快氫分子逸出。(2)採用鹼性焊條或焊劑,以降低焊縫中的擴散氧含量。(3)焊條和焊劑在使用前應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烘乾(低氫焊條300℃ ~3 50℃保溫lh;酸性焊條l 00℃ ~l50℃保溫lh;焊劑200℃~250。C保溫2h),認真清理坡口和焊絲,太除油污、水分和銹斑等臟物,以減少氫的來源。(4)焊後及時進行熱處理.一是進行退火處理,以消除內應力,使淬火組織回火,改善其韌性;二:是進行消氫處理, 使氫從焊接接頭中充分逸出。(5)提高鋼材質量,減少鋼材中的層狀夾雜物。(6)採取可降低焊接應力的各種工藝措施。

三、鋼結構焊接檢驗中的相關問題

(一)焊縫等級、檢驗等級、評定

等級的區別與聯系要求進行內部質量探傷的焊縫,按質量等級分一級和二級,稱一級焊縫和二級焊縫,此即為焊縫等級。檢驗等級系指檢驗檢測達到的精度,即檢測儀器與檢測方法結合而得到的檢測結果的精確程度。超聲波探傷採用G B /T ll 34 5 l 9 89標准按檢測等級由低到高分為A、B、C三個級別,射線探傷採用GB/T 3 3 2 3一l 9 8 7標准按檢測等級由低到高分為A、A B、B三個級別,它們分別規定了手工超聲波探傷的檢測方法、探測面、檢測范圍和允許缺陷當量(dB值)以及射線探傷所要達到的靈敏度(透照厚度與像質計的關系)。

評定級別是指探傷人員在檢出缺陷後依據標准對缺陷測量進而確定的焊縫內部質量級別。具體來說,超聲波探傷指對波高在測長線與判廢線之間(Ⅱ區)缺陷測長後,依標准GB/Tl1345 l989表6進行缺陷定級;射線探傷是指測量底片上缺陷指示長度和大小,依標准GB /T3 3 2 3一l987表6.表7、表9、表l0並綜合評級(見該標准l 6.1~l 6.4),這一條是每一個探傷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

(二)超標缺陷處理與復探、擴探GB 50205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只規定了檢測方法.檢測比例和合格級別, 對於缺陷的處理沒有明確要求。

參照JG l 8 l 建築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和其他行業焊接檢驗標准規范的要求,對十檢出的缺陷可作如下處理:(1)檢測出的不允許缺陷必須返修,返修後按同種檢測方法檢測合格後方認為該焊縫合格。(2)對要求抽查檢驗的焊縫,發現不允許缺陷後,應在被檢測區域兩端整條焊縫長度的各l 0%且不小於00inin(長度允許時)的區域擴檢。a)若在擴檢區域未發現超標缺陷,應認為該焊縫合格。b)若在擴檢區域發現超標缺陷,則該條焊縫全檢。(3)對於現場安裝要求抽查檢驗的焊縫,發現不允許缺陷後,按下述原則擴檢;a)增加該類型同一焊工焊接的兩條焊縫檢測,若此兩條擴檢焊縫未發現超標缺陷,應認為該批焊縫合格。b)若此兩條擴檢焊縫發現超標缺陷, 則每一條含超標缺陷的焊縫按卜述原則再各抽檢兩條焊縫。C)若再次抽檢的焊縫未發現超標缺陷,應認為該批焊縫合格。d)若再次抽檢的焊縫仍發現有超標缺陷, 則該焊工焊接的該類型焊縫全檢。同時,可協商適當增加其餘焊縫檢測比例。

㈥ 關於焊接的各種形式問題

1、焊條電弧焊:
原理——用手工操作焊條進行焊接的電弧焊方法。利用焊條與焊件之間建立起來的穩定燃燒的電弧,使焊條和焊件熔化,從而獲得牢固的焊接接頭。屬氣-渣聯合保護。
主要特點——操作靈活;待焊接頭裝配要求低;可焊金屬材料廣;焊接生產率低;焊縫質量依賴性強(依賴於焊工的操作技能及現場發揮)。
應用——廣泛用於造船、鍋爐及壓力容器、機械製造、建築結構、化工設備等製造維修行業中。適用於(上述行業中)各種金屬材料、各種厚度、各種結構形狀的焊接。
2、埋弧焊(自動焊):
原理——電弧在焊劑層下燃燒。利用焊絲和焊件之間燃燒的電弧產生的熱量,熔化焊絲、焊劑和母材(焊件)而形成焊縫。屬渣保護。
主要特點——焊接生產率高;焊縫質量好;焊接成本低;勞動條件好;難以在空間位置施焊;對焊件裝配質量要求高;不適合焊接薄板(焊接電流小於100A時,電弧穩定性不好)和短焊縫。
應用——廣泛用於造船、鍋爐、橋梁、起重機械及冶金機械製造業中。凡是焊縫可以保持在水平位置或傾斜角不大的焊件,均可用埋弧焊。板厚需大於5毫米(防燒穿)。焊接碳素結構鋼、低合金結構鋼、不銹鋼、耐熱鋼、復合鋼材等。
3、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自動或半自動焊):
原理:利用二氧化碳作為保護氣體的熔化極電弧焊方法。屬氣保護。
主要特點——焊接生產率高;焊接成本低;焊接變形小(電弧加熱集中);焊接質量高;操作簡單;飛濺率大;很難用交流電源焊接;抗風能力差;不能焊接易氧化的有色金色。
應用——主要焊接低碳鋼及低合金鋼。適於各種厚度。廣泛用於汽車製造、機車和車輛製造、化工機械、農業機械、礦山機械等部門。
4、MIG/MAG焊(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
原理——採用惰性氣體作為保護氣,使用焊絲作為熔化電極的一種電弧焊方法。
保護氣通常是氬氣或氦氣或它們的混合氣。MIG用惰性氣體,MAG在惰性氣體中加入少量活性氣體,如氧氣、二氧化碳氣等。
主要特點——焊接質量好;焊接生產率高;無脫氧去氫反應(易形成焊接缺陷,對焊接材料表面清理要求特別嚴格);抗風能力差;焊接設備復雜。
應用——幾乎能焊所有的金屬材料,主要用於有色金屬及其合金,不銹鋼及某些合金鋼(太貴)的焊接。最薄厚度約為1毫米,大厚度基本不受限制。
5、TIG焊(鎢極惰性氣體保護焊)
原理——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利用鎢極與焊件間產生的電弧熱熔化母材和填充焊絲(也可不加填充焊絲),形成焊縫的焊接方法。
主要特點——適應能力強(電弧穩定,不會產生飛濺);焊接生產率低(鎢極承載電流能力較差(防鎢極熔化和蒸發,防焊縫夾鎢));生產成本較高。
應用——幾乎可焊所有金屬材料,常用於不銹鋼,高溫合金,鋁、鎂、鈦及其合金,難熔活潑金屬(鋯、鉭、鉬、鈮等)和異鍾金屬的焊接。焊接厚度一般在6毫米以下的焊件,或厚件的打底焊。
6、等離子弧焊
原理——藉助水冷噴嘴對電弧的拘束作用,獲得高能量密度的 等離子弧進行焊接的方法。
主要特點(與氬弧焊比)——(1)能量集中、溫度高,對大多數金屬在一定厚度范圍內都能獲得小孔效應,可以得到充分熔透、反面成形均勻的焊縫。(2)電弧挺度好,等離子弧基本是圓柱形,弧長變化對焊件上的加熱面積和電流密度影響比較小。所以,等離子弧焊的弧長變化對焊縫成形的影響不明顯。(3)焊接速度比氬弧焊快。(4)能夠焊接更細、更薄加工件。(4)設備復雜,費用較高。
應用——
(1)穿透型(小孔型)等離子弧焊:利用等離子弧直徑小、溫度高、能量密度大、穿透力強的特點,在適當的工藝參數條件下(較大的焊接電流100A~500A),將焊件完全熔透,並在等離子流力作用下,形成一個穿透焊件的小孔,並從焊件的背面噴出部分等離子弧的等離子弧焊接方法。可單面焊雙面成形,最適於焊接3~8毫米不銹鋼,12毫米以下鈦合金,2~6毫米低碳鋼或低合金結構鋼以及銅、黃銅、鎳及鎳合金的對接焊。(板太厚,受等離子弧能量密度的限制,形成小孔困難;板太薄,小孔不能被液態金屬完全封閉,固不能實現小孔焊接法。)
(2)熔透型(溶入型)等離子弧焊:採用較小的焊接電流(30A~100A)和較低的等離子氣體流量,採用混合型等離子弧焊接的方法。不形成小孔效應。主要用於薄板(0.5~2.5毫米以下)的焊接、多層焊封底焊道以後各層的焊接及角焊縫的焊接。
(3)微束等離子弧:焊接電流在30A以下的等離子弧焊。噴嘴直徑很小(Φ0.5~Φ1.5毫米),得到針狀細小的等離子弧。主要用於焊接1毫米以下的超薄、超小、精密的焊件。

註:
1、以上是常用的幾種熔焊方法,各有優點和不足,選擇焊接方法時,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如:焊件材料的種類、板厚、焊縫在空間的位置等。選焊接方法的原則是:在保證焊接接頭質量的前提下,用總成本低的焊接方法。

2、推薦一本書: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焊接方法與設備》,機械工業出版社,雷世明主編。內容較全但不難。

㈦ 各種焊接方法

焊接方法的分類很多,按照焊接過程中金屬所處狀態的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為熔化焊、壓力焊和釺焊三類。每類又分為各種不同的焊接方法。至於金屬熱切割、噴塗、碳弧氣刨等均是跟焊接方法相近的金屬加工方法,通常也屬於焊接專業的技術范圍。
⑴熔化焊 焊接過程中,將焊件接頭加熱至熔化狀態,不加壓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稱為熔焊。常用的熔焊方法有電弧焊、氣焊、電渣焊等。
⑵壓力焊 焊接過程中,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加熱或不加熱),以完成焊接的方法稱為壓焊。常用的壓焊方法有電阻焊(對焊、點焊、縫焊)、摩擦焊、旋轉電弧焊、超聲波焊等。
⑶釺焊 焊接過程中,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作釺料,將焊件和釺料加熱到高於釺料熔點、低於母材熔點的溫度,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相互擴散實現連接焊件的方法稱為釺焊。常用的釺焊方法有火焰釺焊、感應釺焊、爐中釺焊、鹽浴釺焊和真空釺焊等。

㈧ 請問一下 怎麼焊好氣保焊、這個有什麼注意事項和一些竅門 多層多道焊怎麼焊 急

二層焊時,第一層採用較大的焊接電流,二保焊焊槍與垂直板夾角減小 並指向偏離根部 2㎜~3㎜。第二層焊道焊接電流應減小。焊槍指向第一道的凹坑處,並採用左焊法。兩層焊適合用於焊腳尺寸為8㎜~12㎜。

要求焊腳更大時,應採用三層以上焊道(多層多道焊)。焊槍角度與指向應保證得到等焊腳及光滑均勻的焊道為宜。

多層多道焊接注意事項:

1、控制好焊接電流,特別是當電流太小時容易夾渣。因此,焊接時電流要稍大點。

2、不運條或少運條,以減少變形。

3、每道焊縫焊完後,必須認真清理焊渣,以減少焊縫的焊接缺陷。

(8)焊接空間狹窄可達性差怎麼施焊擴展閱讀:

電焊技巧:

1、保持焊條的乾燥。

2、風大的天氣,潮濕的天氣盡量減少焊接。

3、短弧焊接。

4、角度是關鍵。不同厚度的材料焊接,在較厚的材料上停留稍長一點。

5、薄的要點焊,厚的要打坡口,一層層的焊出來。想焊的均勻美觀,就要你的手穩不穩.

電焊的方式: 平焊、立焊、仰焊

相關知識:

1、氬弧焊電弧溫度一般介於等離子電弧和手工電弧焊電弧之間,電弧溫度為9000-10000K,等離子弧為16000-32000K,手工電弧為5000-6000K。

熔化極氬弧焊電弧溫度為10000-14000K,氧乙炔焰為3100-3200K 主要是焊接粉塵造成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電焊弧光造成眼睛近視;噪音造成聽力下降。

2、電焊是工件和焊條接電源的不同極(正極或負極),焊條與工件瞬間接觸使空氣電離產生電弧,電弧具有很高的溫度,約5000-6000K,使工件表面熔化形成熔池,焊條金屬熔化後塗敷在工件表面形成冶金結合 。

3、「氧炔焰」是指乙炔(乙炔俗稱電石氣,是用碳化鈣跟水反應而產生的)在氧氣中燃燒的火焰,其反應文字表達式為:乙炔、氧氣、二氧化碳、水。在此反應中放出大量的熱,使氧炔焰的溫度可達3000℃以上, 鋼鐵接觸到氧炔焰很快就會熔化。

㈨ 手工電焊管道焊接縫隙大怎麼焊接

1、電焊工不論焊直徑多大的管道,對口縫隙都是一樣的,應按工藝要求焊接。
2、焊接大直徑管道的橫縫;
a)可用φ3.2或φ4.0的焊條,按圖紙要求開坡口,對口間隙一般等於焊條直徑,焊接電流與立縫差不多或稍大一點,焊條與管道成75-80度。
b)管道外面焊縫先焊第一遍,選用細焊條,可採用短弧小斜圓圈形運條法焊接,便可得到合適的熔深,運條速度應稍快些,避免焊條熔化金屬過多地聚集在某一點上形成焊瘤。
c)第二道焊縫採用斜圓圈運條法.在施焊過程中,為防止焊縫表面咬邊和下面產生熔化金屬下淌現象,每個斜圓圈形與焊縫中心線的斜度不得大於45度。當焊條末端運到斜圓上面時,電弧應更短,並稍停片刻,然後緩慢將電弧引到焊縫的下邊,這樣做能有效地避免各種缺陷,使焊縫成形良好。
d)管道裡面焊縫的焊接基本與外面焊縫相同。
3、焊大直徑管道焊立縫;
a)使用焊條及對口方式與上述橫縫相同,焊接電流與橫縫差不多或稍小一點,焊條與管道焊縫成75-80度,並隨與管道的相對位置變換。
b)管道外面焊縫先焊第一遍,選用細焊條,可採用短弧小斜圓圈形運條法焊接,便可得到合適的熔深,運條速度應稍快些,避免焊條熔化金屬過多地聚集在某一點上形成焊瘤。
c)
第二道焊縫採用半圓圈運條法.在施焊過程中,為防止焊縫表面咬邊和產生熔化金屬下淌現象,多注意熔池溫度。當焊條
運到兩邊時並稍停片刻,這樣做能有效地避免各種缺陷,使焊縫成形良好。
d)管道裡面焊縫的焊接基本與外面焊縫相同。

㈩ 焊接的方法可分為哪幾大類各有什麼特點

1、熔焊——加熱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它是適合各種金屬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壓力。

2、壓焊——焊接過程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屬於各種金屬材料和部分金屬材料的加工。

3、釺焊——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做釺料,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互相擴散實現鏈接焊件。適合於各種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適合於不同金屬或異類材料的焊接加工。

(10)焊接空間狹窄可達性差怎麼施焊擴展閱讀:

焊接防範措施:

1、焊接切割作業時,將作業環境10M范圍內所有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凈,應注意檢查作業環境的地溝、下水道內有無可燃液體和可燃氣體,以及是否有可能泄漏到地溝和下水道內可燃易爆物質,以免由於焊渣、金屬火星引起災害事故。

2、高空焊接切割時,禁止亂扔焊條頭,對焊接切割作業下方應進行隔離,作業完畢應做到認真細致的檢查,確認無火災隱患後方可離開現場。

3、應使用符合國家有關標准、規程要求的氣瓶,在氣瓶的貯存、運輸、使用等環節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4、對輸送可燃氣體和助燃氣體的管道應按規定安裝、使用和管理,對操作人員和檢查人員應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

5、焊補燃料容器和管道時,應結合實際情況確定焊補方法。實施置換法時,置換應徹底,工作中應嚴格控制可燃物質的含影實施帶壓不置換法時,應按要求保持一定的電壓。工作中應嚴格控制其含氧量。要加強檢測,注意監護,要有安全組織措施。

閱讀全文

與焊接空間狹窄可達性差怎麼施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聯達鋼筋構件如何存檔 瀏覽:514
n95口罩的耳帶如何手工焊接 瀏覽:65
4米長不銹鋼管多少錢一根 瀏覽:640
8mm鋼筋彎曲多少倍d 瀏覽:386
萊斯焊接機器人用什麼編程系統 瀏覽:867
管棚的鋼管內注什麼料 瀏覽:90
厚壁方矩管定做 瀏覽:159
風力發電機機做鋼筋多少一噸 瀏覽:494
二保焊如何防止焊接變形 瀏覽:301
焊接廢氣怎麼辦 瀏覽:554
變送器差壓感測器如何焊接方法 瀏覽:777
鋁合金和鈦金哪個牌子好 瀏覽:374
瑞士刀鋁合金和不銹鋼哪個好 瀏覽:518
卧室門冷軋鋼和不銹鋼合頁哪個好 瀏覽:453
軸承鋼跟碳鋼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224
哪堆鋼管體積大為什麼 瀏覽:319
鋼鐵雄心4怎麼看event 瀏覽:128
碳鋼焊絲7和G有什麼區別 瀏覽:279
螺紋鋼1901手續費是多少錢 瀏覽:341
廣西鍍鋅焊管廠家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