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迴流焊焊接過程中,兩個焊盤可以焊在一起的最大距離是多少在protel中應該怎麼畫
按你的要求,做幾點改進,採用迴流焊,那兩個焊盤取40×40mil,間距取15~20mil。以圖中的兩個焊盤,再向左移,距R2,R9太近。最關鍵的是兩個焊盤應設置為單層的,且為頂層,畫出來是紅色。而你現在的是通層的,做出來底層也會有焊盤,就不對了。
㈡ 電焊角焊怎麼焊接
電焊角焊電弧要壓低些,用斜圓圈式運條,從上向下要慢從下向上要快,回控制好速度,不能脫節答沒有焊透。
兩工件相互垂直形成90度夾角,在該夾角處用焊接方法把兩件焊成一體稱角焊。
角焊是指將兩塊金屬垂直連接在一起的過程。這些焊縫通常被稱為Tee接頭--兩個相互垂直的金屬片,或Lap接頭--兩片重疊並在邊緣焊接的金屬片。焊縫的形狀是美觀的三角形,根據焊工的技術,焊縫可以有凹面,平面或凸面。
㈢ 兩塊pcb做90度焊接 焊盤有特別什麼需要注意的
最好做成中間有90度排針連接的形式,這樣焊盤就不用特殊處理,強度也不好。
如果高度不予許就把上面那塊板做成金手指的焊接點
剛才翻了一下,我這邊沒有關於立板金手指的工藝要求。
只要給你一些我自己的經驗參考:
盡量把焊接的部分分成兩塊,保證兩塊板的焊接強度。
焊盤盡量的寬,上下兩塊板的焊盤要保持一樣的寬度,當燃焊盤間距要保證
上面的板最好用雙面板,這樣可以兩面焊接,確保強度。
㈣ 焊接的步驟
焊前處理
焊前處理主要包括焊盤處理和清潔電子元器件引腳兩方面工作。
1)焊盤處理:將印製電路板焊盤銅箔用細砂紙打光後,均勻地在銅箔面塗一層松香酒精溶液。若是己焊接過的印製電路板,應將各焊孔扎通(可用電烙鐵熔化焊點焊錫後,趁熱用針將焊孔扎通)。
2)清潔電子元器件引腳:可用小刀或細砂紙輕微刮擦一遍,然後對每個引腳分別鍍錫。
焊接的主要步驟有:
1、 准備施焊准備好焊錫絲和烙鐵;此時特別強調的施烙鐵頭部要保持干凈,即可以沾上焊錫;
2、 加熱焊件將烙鐵接觸焊接點,注意首先要保持烙鐵加熱焊件各部分,其次要注意讓烙鐵頭的扁平部分接觸熱容量較大的焊件,以保持焊件均勻受熱;
3、 熔化焊料當焊件加熱到能熔化焊料的溫度後將焊絲置於焊點,焊料開始熔化並潤濕焊點;
4、 移開焊錫當熔化一定量的焊錫後將焊錫絲移開;
5、 移開烙鐵當焊錫完全潤濕焊點後移開烙鐵,注意移開烙鐵的方向應該是大致45°的方向。
【注意】
加熱時,烙鐵頭要同時接觸焊盤和引腳,尤其一定要接觸到焊盤。電烙鐵頭的橢圓截面的邊緣處要先鍍上錫,否則不便於給焊盤加熱。加熱時,烙鐵頭切不可用力壓焊盤或在焊盤上轉動,由於焊盤是由很薄的銅箔貼敷在纖維板上的,在高溫時機械強度很差,稍一用力焊盤就會脫落。
3)給元器件引腳和焊盤加熱1~2s後,這時仍保持電烙鐵頭與它們的接觸,同時向焊盤上送焊錫絲,隨著焊錫絲的熔化,焊盤上的錫將會注滿整個焊盤並堆積起來,形成焊點。
在正常情況下,焊接形成的焊點應該流滿整個焊盤,表面光亮、無毛刺,形狀如干沙堆,焊錫與引腳及焊盤能很好地融合,看不出界限。
4)在焊盤上形成焊點後,先將焊錫絲移開,電烙鐵在焊盤上再停留片刻,然後迅速移開,使焊錫在熔化狀態下恢復自然形狀。電烙鐵移開後要保持元器件和電路板不動。因為此時的焊點處在熔化狀態,機械強度極弱,元器件與電路板的相對移動會使焊點變形,嚴重影響焊接質量。
㈤ 焊接過程與操作步驟是什麼
1焊接操作五步法
如圖3-9所示,手工烙鐵焊接時,一般應按以下五個步驟進行(簡稱五步操作法):
(1)准備。將被焊件、電烙鐵、焊錫絲、烙鐵架准備好,並放置在便於操作的地方。焊前要將元器件的引線刮干凈,最好先鍍錫再焊。對被焊物表面的氧化物、油污、銹斑、灰塵、雜質要清理干凈。
(2)加熱被焊件。將烙鐵頭放置在兩焊件的連接處,加熱整個焊件全體,時間大約1~2s,要注意使烙鐵頭同時接觸焊盤和元器件的引線。
(3)送入焊錫絲。當焊接面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時,焊錫絲從烙鐵對面接觸焊件。注意:不要把焊錫絲送到烙鐵頭上。
(4)移開焊錫絲。當焊錫熔化一定量後,立即向左45°方向移開焊錫絲。
(5)移開烙鐵。焊錫浸潤焊盤和焊件的施焊部位以後,向右上45°方向移開烙鐵,結束焊接。
從第(3)步開始到第(5)步結束,時間大約是2~3s。
2手工拆焊技術
在電子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因為裝錯、損壞或因調試、維修的需要而拆換元器件,這就是拆焊,也稱解焊。在實際操作中拆焊比焊接難度高,如拆焊不得法,很容易使元器件損壞、印製導線斷裂和焊盤脫落等;尤其是在更換集成電路時,就更加困難。
圖3-9焊接操作五步法
1—焊錫絲;2—母材(被焊件);3—電烙鐵
因此,折焊也是焊接工藝中一個重要的工藝手段。
1)拆焊的原則
拆焊的步驟一般是與焊接的步驟相反的,拆焊以前一定要弄清楚原焊接點的特點,不要輕易動手。
(1)不損壞拆除的元器件、導線、原焊接部位的結構件。
(2)拆焊時不可損壞印刷電路板上的焊盤與印製導線。
(3)對已判斷為損壞的元器件,可先行將引線剪斷,再行拆除,這樣可減少其他損傷的可能性。
(4)在拆焊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拆動其他元器件或變動其他元器件的位置,如確實需要,要做好復原工作。
2)幾種常見拆焊方法
(1)分點拆焊法。如果兩個焊點相距較遠,可用電烙鐵分點加熱,然後用鑷子拔出,如圖3-10(a)所示。
圖3-10幾種常見的拆焊方法
(2)用吸錫器進行拆焊。先將吸錫器裡面的氣壓出並卡住,再對被拆的焊點加熱,使焊盤上的焊料熔化。然後把吸錫器的吸嘴對准熔化的焊料,按一下吸錫器上的小凸點,焊料就被吸進吸錫器內,如圖3-10(b)所示。
(3)用合適的醫用空心針拆焊。將醫用空心針銼平,作為拆焊工具,具體方法是:一邊用烙鐵熔化焊點,一邊把針頭套在被焊的元器件引線上,直到焊點熔化後,將針頭迅速插入印刷電路板的孔內,使元器件的引腳與印刷板焊盤脫開,如圖3-10(c)所示。
此外,吸錫電烙鐵也是一種專用的拆焊烙鐵,它是將電烙鐵與吸錫器結合在一起,在對焊點加熱的同時,把錫吸入內腔,從而更加快捷地完成拆焊,常用於拆除多引腳的元器件。
㈥ 手工焊接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領是什麼
【基本方法】
1、准備施焊:左手拿焊絲,右手握烙鐵,進入備焊狀態。要求烙鐵頭保持干凈,無焊渣等氧化物,並在表面鍍一層焊錫。
2、加熱焊件:烙鐵頭靠在兩焊件的連接處,加熱整個焊件全體,時間約為1-2秒鍾。對於在印製板上焊接元器件來說,要注意使烙鐵頭同時接觸焊盤和元器件的引線。
3、送入焊絲:焊件的焊接面被加熱到一定溫度時,焊錫絲從烙鐵對面接觸焊件。注意:不要把焊錫絲送到烙鐵頭上。
4、移開焊絲:當焊絲熔化一定量後,立即向左上45度方向移開焊絲。
5、移開烙鐵:焊錫浸潤焊盤和焊件的施焊部位以後,向右上45度方向移開烙鐵,結束焊接。
【操作要領】
1、做好焊件表面處理。
2、預焊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焊接前確認電路鐵是否在允許使用狀態溫度,選擇恰當的烙鐵頭和焊點的接觸位置,才可能得到良好的焊點)。
3、保持烙鐵頭的清潔。
4、嚴格控制烙鐵頭的溫度。
5、嚴格控制焊接時間。
6、不要用過量的焊劑
㈦ 垂直固定管的焊接技巧
焊接技巧:抄
1)、始焊襲處選定後,用直擊法在坡口內引弧,用長弧預熱坡口,
待坡口兩面側接近熔化溫度,壓低電弧,形成熔池,隨後採用直線或斜鋸齒形運條方法,向前移動,E4303採取斷弧焊的方法,半擊穿法。
2)、運條時焊條向下部的垂直傾斜角度和前進方向的水平傾斜
角度,焊條角度要隨時調整,換焊條的動作要快,當焊縫熔池末冷卻時,再次引燃電弧有利接頭,焊一圈回到始焊處接頭時,焊條轉向反角度對准始焊處,聽到擊穿聲後,焊條略加擺動。並填滿弧坑後收弧。第一層焊波要求表面平,背面不下偏,焊縫隙的上部要不得有尖角、咬邊,下部不得的粘合與夾渣現象。
3)、焊完第一層後,要徹底清理干凈,焊道內的焊渣飛濺,對接
接頭的地方,用鏨子鏟平,以便於下一道表面平整以及夾渣和末熔合現象。
注意事項:第一層焊接接頭要參考橫對接焊的接頭方法,在坡口內引弧拉長弧預熱3~5就秒鍾,至焊縫收弧處搭接5㎜處,當焊打運至接頭頂端即將擊穿時切勿滅弧,應將焊條向根部壓一下,待發現熔孔,表示接頭熔透,方可滅弧,當熔池末冷,尚保持櫻紅色,方可接弧,全部採用頂弧焊,盡量使焊肉薄,不超過4㎜厚。
㈧ 焊盤怎樣設計才能使焊點焊接飽滿
對於同一個元件,凡是對稱使用的焊盤(如片狀電阻、電容、SOIC、QFP等),設計時應嚴格保持其全面的對稱性,即焊盤圖形的形狀與尺寸應完全一致。以保證焊料熔融時,作用於元器件上所有焊點的表面張力(也稱為潤濕力)能保持平衡(即其合力為零),以利於形成理想的焊點。
以下分類講一下不同類型元器件的焊盤設計要求:
一、片式(Chip)元件焊盤設計應掌握以下關鍵要素
對稱性:兩端焊盤必須對稱,才能保證熔融焊錫表面張力平衡;對於小尺寸的元件0603、0402、0201等,兩端融焊錫表面張力的不平衡,很容易引起元件形成「立碑」的缺陷。
焊盤間距:確保元件端頭或引腳與焊盤恰當的搭接尺寸;
焊盤剩餘尺寸:搭接後的剩餘尺寸必須保證焊點能夠形成彎月面;
焊盤寬度:應與元件端頭或引腳的寬度基本一致。
A :焊盤寬度
B :焊盤長度
G :焊盤間距
S :焊盤剩餘尺寸
在實際生產中,最常見到0402元件焊盤設計不合理,造成缺陷比較多,在這里,給大家一個0402元件的優選焊盤設計方案,這個方案在生產實際中效果比較好,缺陷率極低。
0402優選焊盤各項參數及焊盤圖形:
A=0.7-0.71
B=0.38
G=0.52
S=0.14
焊盤的兩端可以設計成半園形,焊接後的焊點比較飽滿。
二、SOP及QFP設計原則:
1、 焊盤中心距等於引腳中心距;
2、 單個引腳焊盤設計的一般原則
Y=T+b1+b2=1.5~2mm (b1=0.3~1.0mm b2=0.3~0.7mm)
X=1~1.2W
3、 相對兩排焊盤內側距離按下式計算(單位mm)
G=F-K
式中:G—兩排焊盤之間距離,
F—元器件殼體封裝尺寸,
K—系數,一般取0.25mm,
SOP包括QFP的焊盤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就是上面第2條中的b1和b2兩個參數。良好的焊點可以看下面的圖,在這個圖里,前面稱為的焊點的腳趾,後面稱為焊點的腳跟,一個合格的焊點,必須包含這兩部分,缺一不可,而且焊點的強度也是靠這兩個部位來保證的,尤其是腳跟部位。在一些設計不良的案例中,或者是b2太短,或者b1太短,導致的結果就是無法形成合格的焊點。
三、BGA的焊盤設計原則
1、PCB上的每個焊盤的中心與BGA底部相對應的焊球中心相吻合;
2、PCB焊盤圖形為實心圓,導通孔不能加工在焊盤上;
3、與焊盤連接的導線寬度要一致,一般為0.15mm~0.2mm;
4、阻焊尺寸比焊盤尺寸大0.1mm~0.15mm;
5、焊盤附近的導通孔在金屬化後,必須用阻焊劑進行堵塞,高度不得超過焊盤高度;
6、在BGA器件外廓四角加工絲網圖形,絲網圖形的線寬為0.2mm~0.25mm。
BGA器件的焊盤形狀為圓形,通常PBGA焊盤直徑應比焊球直徑小20%。焊盤旁邊的通孔,在制板時須做好阻焊,以防引起焊料流失造成短路或虛焊。BGA焊盤間距應按公制設計,由於元件手冊會給出公制和英制兩種尺寸標注,實際上元件是按公制生產的,按英制設計焊盤會造成安裝偏差。
上面提到的PBGA是塑封體,有鉛PBGA的焊球的材料為63Sn37Pb,與有鉛焊料的成份是一致的,在焊接過程中與焊料同時融化,形成焊點。無鉛PBGA的焊球是SAC307或SAC305,與常用的無鉛焊料的成份也比較接近,在焊接中也會融化,形成焊點。
但是還有一種BGA,封裝體是陶瓷,稱為CBGA,CBGA的焊球是高溫焊料,其熔點遠遠高於常見的焊料,在焊接中,CBGA的焊球是不融化的,因此,CBGA的焊盤設計與PBGA的焊盤設計是不一樣的。
具體設計參數可參考下圖:
四、焊盤的熱隔離
SMD器件的引腳與大面積筒箔連接時,要進行熱隔離處理,否則會由於元件兩端熱量不均衡,造成焊接缺陷。
五、再流焊工藝導通孔的設置
1、 一般導通孔直徑不小於0.75mm;
2、 除SOIC、QFP、PLCC 等器件外,不能在其它元器件下面打導通孔;
3、 導通孔不能設計在焊接面上片式元件的兩個焊盤中間的位置;
4、 更不允許直接將導通孔作為BGA器件的焊盤來用;
5、 導通孔和焊盤之間應有一段塗有阻焊膜的細連線相連,細連線的長度應大於0.5mm;寬度大於0.4mm。
要絕對避免在表面安裝焊盤以內設置導通孔,在距表面安裝焊盤0.635mm以內設置導通孔,應該通過一小段導線連接,並用阻焊劑將焊料流失通道阻斷,否則容易引起「立片」或「焊料不足」等缺陷。
六、插裝元器件焊盤設計
1、 孔距為5.08mm或以上的,焊盤直徑不得小於3mm;
2、 孔距為2.54mm的,焊盤直徑最小不應小於1.7mm;
3、 電路板上連接220V電壓的焊盤間距,最小不應小於3mm;
4、 流過電流超過0.5A(含0.5A)的焊盤直徑應大於等於4mm;
5、 焊盤以盡可能大一點為好,對於一般焊點,其焊盤直徑最小不得小於2mm。
插裝元器件焊盤孔徑設計
採用波峰焊接工藝時,元件插孔孔徑,一般比其引腳線徑大0.1 mm- 0.3mm為宜,其焊盤的直徑應大於孔徑的3倍。電阻、二極體的安裝孔距應設計為標准系列7.5mm、10mm、12.5mm、15mm,電解電容的安裝孔距應與元件引腳距一致,三極體的安裝孔距應為2.54mm。
七、採用波峰焊工藝時,貼片元件的焊盤設計
採用波峰焊焊接片式元件時,應注意「陰影效應(缺焊)、『橋接』(短路)」的發生,對於CHIP元件,應將元件的軸向方向垂直於PCB的傳送方向,小的元件應在大的元件前面,間距應大於2.5mm;
採用波峰焊工藝時焊盤設計的幾個要點
1、高密度布線時應採用橢圓焊盤圖形,以減少連焊;
2、為了減小陰影效應提高焊接質量,波峰焊的焊盤圖形設計時對於SOT、鉭電容,延伸元件體外的焊盤長度,在長度方向應比正常設計的焊盤向外擴展0.3mm;
3、對於SOP,為防止橋接,對SOP最外側的兩對焊盤加寬,以吸附多餘的焊錫;或設置工藝焊盤(也稱為盜錫焊盤)。工藝焊盤是個空焊盤,作用就是吸收多餘的焊錫,它的位置是在沿傳送方向的最後一個焊盤的後面。
八、絲印字元的設計
1、一般情況需要在絲印層標出元器件的絲印圖形,絲印圖形包括絲印符號、元器件位號、極性和IC的第一腳標志,高密度窄間距時可採用簡化符號,特殊情況可省去元器件的位號;
2、有極性的元器件,應按照實際安裝位置標出極性以及安裝方向;
3、對兩邊或四周引出腳的集成電路,要用符號(如:小方塊、小圓圈、小圓點)標出第1號管腳的位置,符號大小要和實物成比例;
4、BGA器件最好用阿拉伯數字和英文字母以矩陣的方式標出第一腳的位置;
5、對連接器類元件,要標出安裝方向、1號腳的位置。
6、以上所有標記應在元件安裝框外,以免焊接後遮蓋,不便於檢查。
7、絲印字元應清晰,大小一致,方向盡量整齊,便於查找;
8、字元中的線、符號等不得壓住焊盤,以免造成焊接不良。
㈨ 如何將兩根圓管垂直焊接
㈩ 雙層PCB板製作時過孔如何使上下兩個焊盤相連
方法:
雙層PCB板的普通直插式焊盤默認的就復是一通到底的,就是在頂層放一個焊盤,它是和任何一層都是相連的,和過孔類似,除非特意去掉某些層,才能把這些層的焊盤去掉。與該層失去連接關系,
而貼片元器件的焊盤一般默認在頂層(當然需要時也可以放在底層制),這時默認的焊盤一般沒有孔(孔的直徑=0),僅是單層,可以根據你的需求設置焊盤孔的直徑尺寸,連接到哪一層,可以隨意設置。當然更方便快捷的可以用過孔使底層和頂層的貼片焊盤相連接,只要不影響貼片元器件的焊接質量,不違反設計規則,放在什麼地方都可以。
熱轉印法做雙層知PCB板是業余自製PCB板的辦法,無法道對過孔實行金屬化,只能在過孔中串入導線焊接,使上下焊盤連接,在熱轉印頂層和底層圖紙時,還需注意對中准確,需要摸索對中方法。業余製作一般使用單層的居多。主要是嫌雙層對中麻煩。另外過孔穿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