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焊接後要退火嗎
焊接之後是否進行退火熱處理是分情況的:
標准要求:GB/ASME/ISO等標准都有不同熱處理要求,標准裡面根據不同的情況(比如是否承壓)不同的厚度、不同的材質,提出熱處理制度情況,所以需要看你的產品根據是什麼標准製造
根據焊接結構:如果你的產品復雜、或厚度較厚,結構應力較大,建議進行退火進行穩定結構
根據後續工序:如果需要軟化,後續進行機加,那麼就需要進行退火熱處理
如需要改善性能或微觀組織時,需要進行熱處理
㈡ 焊接後零件需作退火處理嗎
根據技術要求來,如果圖紙上有要求就做。
圖紙沒要求,那麼得結合工件的後續使用情況來決定了,比如需要機加工,那麼退火能保證可以加工。如果板子很厚,焊縫也厚,還是建議退火,這樣可以降低焊接應力。
㈢ 焊接結構怎麼進行消除應力退火處理
自然時效或去應力回火。不重要的構件也可用氧-乙火焰烤焊縫消除焊接應力
㈣ 45鋼淬火後焊接前如何退火
45鋼淬火後焊接前退火沒有意義,1、並不影響焊接;2、焊接後還會局部淬硬,產生脆化。
正常的淬火或退火應該在焊接以後。
㈤ 鑄造件,焊接件製作完成後需要進行那種熱處理
這三種金屬加工的方法有個共同點都是熱加工,都是它們被加工提升溫度和范圍不同。鑄造件脆性較大,受沖擊能力差,現今球墨鑄鐵得到廣泛應用。鑄鐵的熱處理通常採用退火工藝,作用:1消除鑄件內部由於熱脹冷縮造成的應力,減少機械加工後的變形,降低表面硬度,改善機械加工條件;2改善其結晶組織,增強球狀碳結晶形成和穩定;
鍛件一般都是強度受力構件,其材料多半是高強度中碳鋼(合金)通過鍛造使金屬成形,結晶細密。鍛造後殼採取退火或調質熱處理,使其機械性能更加優越,既有比較好的強度,又有比較好的彈性;
焊接件材料多見可焊性良好的低碳(合金)鋼,其焊縫可能因為工件剛性大,冷卻快,焊縫內部結晶有脆性組織(馬氏體等),因此焊後或者焊接過程中利用焊接自身熱量,合理布置焊縫,對焊縫和熱影響區熱處理。焊接件的熱處理往往是採用焊前預熱,焊後用石棉布覆蓋緩冷,達到退火處理目的,其作用主要是減少工件內應力,改善焊縫結晶組織,減少脆性傾向的馬氏體組織的形成,防止焊接裂縫。
㈥ 已淬火工件焊接後退火有什麼結果
退火會讓工件的強度降低,但是應力減小,塑性提高。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如果滿意請點擊採納~
㈦ 請問什麼零件焊接後有退火
與材料無關,對於零件,焊接後都會有一定的應力。如果該零件用在不重要的地方,或是受力不大的地方,可以不做退火處理。如果是結構件,一般都要做退火處理,以去除應力,達到設計目標,滿足使用要求。
㈧ 焊後熱處理是指什麼退火
針對不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為消除焊接缺陷所採取的各種熱處理方法,稱之為焊後熱處理,
主要有如下幾種。
(1)從組織看
熱處理的目的是將材料硬化、脆性化的組織軟化,形成了強度、韌性較好的退火組織,提高焊縫接頭材料的延展性喝斷裂韌性。
(2)從應力狀態看
為了消除冷熱不均勻的應力狀態,達到鬆弛焊接應力,穩定結構尺寸形狀,需要採用去應力退火或者人工時效熱處理,使材料性能回復。
(3)提高抗腐蝕能力
對於奧氏體不銹鋼類產品,焊接組織和應力會降低材料的抗腐蝕能力,必須對焊接區域進行去應力處理。
(4)防止熱應變時效脆化
焊接後需要熱處理退火。
(5)焊後的去氫處理
主要是加快焊縫中的氫的逸出,對於低合金鋼焊接件尤其需要。
所以,人工時效只是焊後熱處理中,一種去除焊接應力的方法。
㈨ 焊接後的工件必須第一時間退火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5
㈩ 我們車間有的工件焊後硬的干不動,想熱處理讓它軟點,應該用什麼熱處理方式呢正火還是退火
一般材料焊後不會出現「硬的干不動」的情況,建議看看焊縫和熱影響區組織,除了鐵素體和珠光體外,有沒有馬氏體等。當然,一般低碳鋼也不會有,高合金,高碳容易出現馬氏體。
正火可以消除焊接引起的魏氏組織,細化晶粒,增加強度和塑性, 但對於你想要的「軟化」效果不好
建議還是進行去應力退火,並不像樓上說的喪失力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