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彩鋼鋼管 > 鋼構底腳怎麼安裝

鋼構底腳怎麼安裝

發布時間:2023-05-16 06:54:22

❶ 鋼結構建築的安裝測量方法

根據《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柱子定位軸線的允許偏差為1mm,地腳鏍栓的埋設正確與寬液否是鋼結構吊裝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包括地腳鏍栓的安裝就位、澆築混凝土過程中與混凝土凝固後偏差的測量。
1)安裝地腳鏍栓前,在地腳鏍栓的鋼板上刻畫"十"字中心線;
2)鋼筋慎遲物綁扎完成後,在鋼筋上准確投測地腳鏍栓理論"十"字中心線;
3)地腳鏍栓附近利用高程式控制制網引測高程點;
4)旦缺用鋼筋上的中心線安裝地腳鏍栓;
5)地腳鏍栓中心線方向上架設2台經緯儀,准確指揮地腳鏍栓的安裝就位;利用水平儀指揮調整地腳鏍栓的高度;
6)重復上述2條的過程,直至地腳鏍栓的平面位置及高程都達到規范要求為止。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❷ 鋼結構鋼架腳底板二個眼怎麼安裝

一、鋼結構施工規范有鋼墊板的規定。
混凝土抗壓強度和鋼架重量計算出墊鐵的尺寸。墊鐵的位置擺放,根據柱腳受力選擇。
墊鐵的厚度和塊數,根據二次灌漿高度計算。(一般是四組,每組不多於五塊,上面用兩塊斜墊鐵,斜墊鐵網上有賣的)。鋼架安裝調整完成後,二次灌漿之前,將每組所有的墊鐵電焊到一起。
二、用墊鐵安裝時,基礎表面應鑿麻鏟平,墊鐵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a)墊鐵組應設置在靠近地腳螺栓(錨栓)的柱腳底板加勁板或柱肢下,每根地腳螺栓(錨栓側)應設置1組~2組墊鐵,每組墊鐵的墊鐵數不宜超過4塊;
b)鐵與基礎面和柱底面的接觸應平整、緊密;
c)採用成對斜墊鐵時,其疊合長度不應小於墊鐵長度的2/3;
d)混凝土二次澆灌前墊鐵組墊鐵間應點焊固定。 從規范上看沒強行要求一定要用墊鐵,但是看到的工業安裝方法都是用墊鐵。應該是因為工業鋼結構,如鍋爐石化框架,本身自重很重,然後上面還要負重設備等,只憑螺栓是不能保證調整好後不在負重後變形。 另使用墊鐵安裝二次灌漿的時間、養護都不收工序、時間影響,應該只是螺栓找平不能辦到的。房屋鋼結構與工業鋼結構有許多不同,建築本身就是鋼筋加混凝土,也許用螺栓找平更方便。
分享
本回答由科學

❸ 鋼結構剛性固定鋼柱腳的三大方法

一、鋼柱柱腳形式的分類
剛性固定柱腳:
1)埋入式柱腳;
2)外包式柱腳;
3)插入式柱腳;
鉸接柱腳:
外露式柱腳;
二、埋入式柱腳
2.1、基本概念:
所謂埋入式柱腳是指將鋼柱底端直接埋入混凝土基礎筏板、地基梁或地下室牆體內的一種剛性連接的柱腳。其特點是埋入相對自身絕對剛性的基礎中而形成剛性固定柱腳節點。這種柱腳構造可靠,常用於高層鋼結構框架柱的柱腳。
2.2、埋入式柱腳的受力特點
(1)柱的軸向壓力N,由鋼柱的柱腳底板直接傳遞給鋼筋混凝土基礎;柱的軸向拉力,則是通過柱腳底板懸出部分將其上部混凝土的反向壓力傳遞給基礎,或經由錨栓(底腳螺栓)直接傳給基礎。
(2)柱的彎矩M有兩種傳遞方式:
a、均由H型鋼柱翼緣上的抗剪圓柱頭焊釘傳遞給基礎,在實際工程設計中大多採用該方法。(也有研究說:該形式的柱腳中栓釘的作用不大,內力的傳遞主要是下述方式。)
b、依靠鋼筋混凝土對鋼柱翼緣的側向承壓力所產生的抵抗拒來傳遞給基礎。
(3)柱腳頂部的水平剪力V由鋼柱翼緣與基礎混凝土側向承壓力來傳遞。
由於目前還沒有能力考慮的有利因素如下:
(4)鋼柱翼緣與基礎混凝土在側向承壓應力狀態下,由於鋼柱翼緣與混凝土摩擦而產生的抵抗力,設計時不考慮。
(5)鋼柱翼緣與基礎混凝土之間的粘結作用設計時不考慮。
(6)在確定埋入鋼柱周邊對稱配置的垂直縱向鋼筋面積時,不考慮由鋼柱承擔的彎矩鎮轎。
埋入式柱腳的埋深與構造示意圖如下:
2.3、埋入式柱腳一般構造要求及部分細部設計計算
2.3.1、埋入式柱腳的鋼柱埋入基礎的深度一般可以在以下范圍內採用(hc為鋼柱截面的高度或管徑):
a、輕型工字鋼截面柱: H=(2.0~2.5)hc;
b、圓管形截面柱和箱型截面鋼柱:H=(2.5~3.0)hc。
2.3.2、埋入式柱腳,在鋼柱埋入部分的頂部,應設置水平加勁肋或橫隔板;對H型截面柱,其水平加勁肋外伸寬度的寬厚比應不大於9(235/fay)½,對於箱型截面柱,其內部橫隔板的寬厚比應不大於30(235/fay)½,
2.3.3、埋入式柱腳在鋼柱的埋入部分,應設置圓柱頭抗剪栓釘,栓釘的數量和布置,應按計算要求確定。H型截面柱強軸左右兩側的翼緣、箱型截面柱兩軸的每側、圓管形截面柱兩軸的每側(90度扇面),其栓釘數目不宜小於8φ16,栓釘水平和豎向中心距均不應大於200mm,栓釘豎向中心距不宜小於6d,橫向間距不宜小於4d,栓釘外表面至鋼柱翼緣側邊的距離不應小於20mm;栓釘的直徑不應小於φ16(常用φ19),栓釘長度宜取4~6倍栓釘直徑。
2.3.4、埋入式柱腳鋼柱腳底板的長和寬,按柱的軸力根據下式計算確定,同時應滿足構造要求;N / (L*B) ≦ fc (N為柱軸力,fc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一般鋼柱腳底板的厚度不小於鋼柱較厚板件厚度,且不小於20mm,同時應符合下式要求:t≥(6Mmax/f) ½.(式中,Mmax―根據鋼柱腳底板與基礎間的壓應力和鋼柱腳底板的支承條件所確定的柱腳底板的最大彎矩。)
2.3.5、鋼柱腳底板當需要錨栓固定時,錨栓的錨固深度應不小於25d;錨栓一般僅作安裝固定之用。
2.3.6、鋼柱腳埋入部分的外圍混凝土內應配置豎向鋼筋以形成暗柱,暗柱截面可為鋼柱邊長加300mm,其配筋率應不小於0.2%,豎向鋼筋沿周邊的間距應不大於200mm,四根角筋的直徑應不小於φ20,每邊中間的附加鋼筋應不小於φ16,箍筋一般取φ10@100,靠近基礎頂面應增設三道φ12@50加強箍筋,豎向鋼筋應錨入柱腳底板下不少於35d。
柱腳一側豎向鋼筋(主筋)的截面面積As應按下式驗算:
As = M / (d*fsy) ; M=M1+V*h
式中: M ―作用於鋼柱柱腳底部的彎矩設計值;
M1 ―作用於鋼柱埋入處頂部的彎矩設計值啟櫻;
V ―作用於鋼柱埋入處頂部的水平剪力設計值;
h ―鋼柱的埋深;
d ―受拉側與受壓側豎向鋼筋合力點間的距御旁肆離;
fsy ―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三、外包式柱腳
3.1、基本概念:
所謂外包式柱腳是指將鋼柱底板放置基礎面上,再由基礎伸出鋼筋混凝土短柱將鋼柱柱腳澆築包裹住成為一個整體。如下圖所示:
3.2、外包式柱腳的受力特點
(1)柱的軸向壓力N,由鋼柱的柱腳底板直接傳遞給鋼筋混凝土基礎;柱的軸向拉力,則是通過柱腳底板懸出部分和錨栓傳給基礎。
(2)柱的彎矩由鋼柱翼緣的栓釘傳遞給包腳鋼筋混凝土短柱,並由鋼筋混凝土短柱傳遞至基礎。因此,在外包式柱腳中栓釘起著重要的傳力作用。同時,短柱配筋由彎矩的大小決定,但是在計算短柱垂直縱向主筋的配置時,不考慮鋼柱承擔的內力。
(3)包腳處頂部的水平剪力由包腳混凝土和短柱箍筋共同承擔。栓釘起著重要的傳力作用。
3.3、外包式柱腳一般構造要求及部分細部設計計算
3.3.1、鋼柱柱腳外包混凝土短柱的高度一般可以在以下范圍內採用(hc為鋼柱截面的高度或管徑):
a、輕型工字鋼截面柱: H=(2.0~2.5)hc;
b、圓管形截面柱和箱型截面鋼柱:H=(2.5~3.0)hc。
3.3.2、外包式柱腳鋼柱在短柱的頂部,同樣應設置水平加勁肋或橫隔板;對H型截面柱,其水平加勁肋外伸寬度的寬厚比應不大於9(235/fay)½,對於箱型截面柱,其內部橫隔板的寬厚比應不大於30(235/fay)½,
3.3.3、外包式柱腳鋼柱在混凝土短柱部分,應設置圓柱頭抗剪栓釘,栓釘的數量和布置,應按計算要求確定。H型截面柱強軸左右兩側的翼緣、箱型截面柱兩軸的每側、圓管形截面柱兩軸的每側(90度扇面),其栓釘數目不宜小於8φ16,栓釘水平和豎向中心距均不應大於200mm,栓釘豎向中心距不宜小於6d,橫向間距不宜小於4d,栓釘外表面至鋼柱翼緣側邊的距離不應小於20mm;栓釘的直徑不應小於φ16(常用φ19),栓釘長度宜取4~6倍栓釘直徑。
栓釘數量計算公式如下:
n≥Nf/Nv ; Nf=M/hc; Nv=0.43As(Ec*fc) ½ ≤0.7As*γ*f;
上式中各符號的含義:
n ―理論計算所需栓釘最少數量;
Nf ―由於彎矩M的作用,在混凝土內部鋼柱單側翼緣產生的軸向壓(拉)力;
M ―作用於鋼柱包腳頂部的彎矩;
hc ―包腳鋼柱的截面高度;
Nv ―一個圓柱頭焊接栓釘受剪承載力設計值;
As ―一個圓柱頭栓釘截面面積;
Ec ―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fc ―混凝土的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
f ―栓釘所用材料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3.3.4、外包式柱腳鋼柱腳底板的長和寬,按柱的軸力根據下式計算確定,同時應滿足構造要求;N / (L*B) ≦ fc (N為柱軸力,fc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一般鋼柱腳底板的厚度不小於鋼柱較厚板件厚度,且不小於20mm,同時應符合下式要求:t≥(6Mmax/f) ½.(式中,Mmax―根據鋼柱腳底板與基礎間的壓應力和鋼柱腳底板的支承條件所確定的柱腳底板的最大彎矩。)
3.3.5、鋼柱腳底板固定錨栓一般僅作安裝固定之用,錨栓的錨固深度應不小於25d。
3.3.6、外包式鋼柱腳翼緣外側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不應小於200mm,短柱的截面可為鋼柱邊長加200mm,其配筋率應不小於0.2%,豎向鋼筋沿周邊的間距應不大於200mm,四根角筋的直徑應不小於φ20,每邊中間的附加鋼筋應不小於φ16,箍筋一般取φ10@100,靠近基礎頂面應增設三道φ12@50加強箍筋,豎向鋼筋應錨入柱腳底板下不少於35d。
柱腳一側豎向鋼筋(主筋)的截面面積As應按下式驗算:
As = M / (d*fsy) ; M=M1+V*h
式中: M ―作用於鋼柱柱腳底部的彎矩設計值;
M1 ―作用於鋼柱埋入處頂部的彎矩設計值;
V ―作用於鋼柱埋入處頂部的水平剪力設計值;
h ―鋼柱的埋深;
d ―受拉側與受壓側豎向鋼筋合力點間的距離;
fsy ―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四、插入式柱腳
4.1、基本概念:
所謂插入式柱腳是指將鋼柱腳插入混凝土杯口基礎內,採用二次澆灌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固定,其構造簡單,節約鋼材,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等優點。插入式柱腳一般僅用於單層鋼結構工業廠房,不適合高層建築鋼結構。
4.2、插入式柱腳的受力特點
其受力特點同外包式柱腳,僅是施工順序有別。
4.3、插入式柱腳一般構造要求及部分細部設計計算
除其混凝土杯口構造有別外,其它基本和外包式柱腳相似。
4.4、高杯口基礎短柱構造
高杯口基礎短柱的縱向鋼筋,除滿足計算要求外,還應滿足下列構造要求:
4.4.1、短柱四角縱向鋼筋的直徑不宜小於20mm,並延伸至基礎底板的鋼筋網上。大噸位吊車的雙肢柱短柱四角縱向鋼筋的直徑不宜小於25mm
4.4.2、短柱長邊的縱向鋼筋,當長邊尺寸小於1000mm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2mm,間矩不應大於200mm,當長邊尺寸大於或等於1000mm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6mm,間距不應大於200mm,且每隔一米左右伸下一根並作150mm的直鉤支承在基礎底部的鋼筋網上,其餘鋼筋錨固至基礎底板頂面下la處。
4.4.3、短柱短邊每隔200mm應配置直徑不小於16mm的縱向鋼筋,且每邊的配筋率不少於0.05%短柱的截面面積。
4.4.4、短柱中的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應大於150mm;當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和9度時,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應大於100mm;在靠近短柱頂面處應增設三道加強箍筋3Φ10@50。
4.4.5、短柱頂面焊接鋼筋網:當短柱長邊尺寸小於或等於1000mm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2mm;當短柱長邊尺寸大於1000mm、小於1500mm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4mm;當短柱長邊尺寸大於1500mm、小於2000mm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6mm。
4.4.6、對H型截面鋼柱,其插入深度一般可在(2.0~2.5)倍柱截面高范圍內採用。實腹式鋼柱採用插入式柱腳的埋入深度,不得小於鋼柱截面高度的2倍;同時應滿足《建築抗震設計規范》9.2.13條計算式:d≥(6M/bf*fc)½的要求。[式中d——柱腳埋深;M——柱腳全截面屈服時的極限彎矩;bf——柱在受彎方向截面的翼緣寬度;fc——基礎混凝土軸心受壓強度設計值]
4.4.7、高杯口基礎的杯壁厚度t按照《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表8.2.6取值。
4.4.8、鋼柱(包括雙肢鋼柱)與高杯口基礎的連接,應符合上述第4.4.6條插入深度的規定。杯壁厚度符合上述第4.4.7條的規定且符合下列條件時,杯壁和短柱配筋,可按上述第4.4.1~4.4.5條的構造要求進行設計。
(1)、起重機起重量小於或等於75t,軌頂標高小於或等於14m,基本風壓小於0.5kPa的工業廠房,且基礎短柱的高度不大於5m.;
(2)、起重機起重量大於75t,基本風壓大於0.5kPa,且符合下列表達式(對截面短軸而言,鋼筋混凝土短柱的剛度大於等於插入鋼柱剛度的十倍):
E2* I2 / E1* I1≥10
式中:
E1---鋼柱的彈性模量;
I1---鋼柱對其截面短軸的慣性矩;
E2---短柱的鋼筋混凝土彈性模量;
I2---短柱對其截面短軸的慣性矩。
4.4.9、當不符合第4.4.8條構造配筋條件的要求時,鋼筋混凝土短柱應按計算要求配筋,其受力側縱筋單邊配筋率應不小於0.2%,箍筋應沿短柱全長加密為@100,箍筋直徑不小於φ8(七度以上抗震設防不小於φ10)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❹ 鋼結構平台踢腳板的安裝方式

1、鋼結構平台踢腳板採用與地面塊材同品種、同規格、同顏色的材料亮迅。
2、安裝踢腳板時,應對牆壁面進行平告鍵消整和清理,方便踢腳板鋪貼時能與牆面襪知緊密貼合,確保踢腳板出牆厚度一致。
3、對踢腳板相交的地方,踢腳板的邊緣要進行45度角的裁切才能拼接、安裝,這樣介面處就不會留下痕跡,影響美觀。

❺ 鋼結構平台踢腳板的安裝方式

直接焊接和角鋼鑲嵌與固定方法兩種常見安裝方式。
1.直接焊接
一般焊接格板4個點,基本上看可以固定一個鋼格板。如果格板經常有較重的重量,可以加幾個焊接點,焊接固定格柵板的方法簡單、牢固、經濟。但缺點是,在焊接時,會破壞鋼網鍍鋅層,焊接部位容易生銹,一般我們用噴漆簡單地補上,焊接格柵板一般用於長期使用,一般不易經常拆卸。
2.角鋼鑲嵌與固定方法
一般用於管道槽上的鋼板槽蓋,在槽的兩側各固定一個角度,將網格板嵌入其中,這種方法節省了焊接,並與鋼板夾緊固定。這種固定的方法,簡單實用,可以很容易地將平台鋼格板放下,對鋼格柵板下的設備進行保養。完成後,可以進行更換,錯誤缺陷很快就會消失,一般在工廠、車間內部使用,更適合戶外使用。

❻ 鋼結構安裝步驟


鋼結構安裝步驟是非常重要的,安裝的每個步驟都經過深思熟慮,才能保障使用效果以及質量。中達咨詢就鋼結構安裝步驟和大家說明一下。
1、施工組織設計    
鋼結構安裝的施工組織設計應扼要描述工程概況、全面統計工程量、准確選擇施工機具和施工方法、公道編排安裝順序、具體擬訂主要安裝技術措施、嚴格制定安裝質量尺度和安全尺度、當真編制工程
進度表、勞動力計劃以及材料供給計劃。 
2、施工前的檢查 
施工前的檢查包括鋼構件的驗收、施工機具和丈量用具的檢修及基礎的復測。 (1)鋼構件的驗收 
 對鋼構件應按施工圖和規范要求進行驗收。鋼構件運到現場時,製造廠應提供產品出廠合格證及下列技術文件:  ① 設計圖和設計修改文件; 
② 鋼材和輔助材料的質保單或試驗講演; ③ 高強螺栓摩擦系數的試測資培卜料;  ④ 工廠一、二類焊縫檢修講演; ⑤ 鋼構件幾何尺寸檢修講演; ⑥ 構件清單。 
安裝單位應對此進行驗收,並對構件的實際狀況進行復測。若構件在運輸過程中有損傷,還須要求出產廠修復。 (2)施工機具及丈量用具的檢修   
安裝前對重要的吊裝機械、工具、鋼絲繩及其它配件均須進行檢修,保證具備可靠的機能,以確保安裝的順利及安全。 
安裝時丈量儀器及用具要按期到國家尺度局指定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標定,以保證丈量尺度的正確性  3、基礎的復測。  
鋼結構是固定在鋼砼基座(基礎、柱頂、牛腿等)上的。因而對基座及其錨栓的正確性、強度要進行復測。基座復測要對基座面的水平標高、平整度、錨栓水平位置的偏差、錨栓埋設的正確性作出測定。並把復測結果和整改要求交付基座施工單位。 4、編制安裝計劃和構件供給計劃,組織好施工。 
5、檢查鋼構件:鋼構件出廠時應具有出廠合格證,安裝前按圖紙查點復核構件,將構件依照安裝順序運到安裝范圍內,在不影響安裝的前提下,盡量把構件放在安裝位置下邊,以保證安裝的便利。
6、鋼柱安裝:吊裝前首先確定構件吊點位置,確定綁扎方法,吊裝時做好防護措施。鋼柱起吊後,當柱腳距地腳螺栓約30-40CM時扶正,使柱腳的安裝孔對准螺栓,緩慢落鉤就位。經由初校待垂直偏差在20MM內,擰緊螺栓,臨時旅運固定即可脫鉤。 
7、鋼梁吊裝:鋼梁吊裝在柱子復核完成後進行,鋼梁吊裝時採用兩點對稱綁紮起吊就位安裝。鋼梁起吊後距柱基準面100MM時垂垂慢就位,待鋼梁吊裝就位後進行對接調整校正,然後固定連接。鋼梁吊裝時隨吊隨用經緯儀校正,有偏差隨時糾正。   
8、牆面檁條安裝:檁條截面較小,重量較輕,採用一鉤多吊或成片吊裝的方法吊裝。檁條的校正主要是間距尺寸及自身平直度。間距檢查用樣桿順著檁條桿件之間往返移動,如有誤差,放鬆或擰緊螺栓進行校正。平直度用拉線和鋼尺檢查校正,最後用螺栓固定。
9、安裝校正  
①.鋼柱校正:鋼柱垂直度校正用經緯儀或吊線錘檢修,當有偏差時採用千斤頂進行校正,標高校正用千斤頂將底座少許抬高,然後增減墊板厚度,柱腳校正無誤後立刻緊固地腳螺栓,待鋼柱整體校正無誤後在柱腳底板下澆注細石混凝土固定。  
 ②.鋼梁校正 :鋼梁軸線配鎮穗和垂直度的丈量校正,校正採用千斤頂進行,校正後立刻進行固定。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❼ 鋼結構都應該怎樣安裝

‍‍

鋼結構吊裝採用「先中間、後外側,先柱後梁,先下後上」的原則。在廠房的中間部位最先形成一穩定得框架體系,然後向兩端進行推進、對稱安裝其餘的鋼柱、鋼梁構件。地腳螺栓復測→ 鋼構件卸車 → 構件進場檢驗 → 汽車吊直接吊裝就位 → 地腳螺栓臨時緊固 → 纜風繩臨時拉結穩固 → 鋼柱軸線位置、垂直度調整 → 鋼柱螺栓和柱腳壓板緊固、焊接 → 下一鋼柱安裝 → 鋼柱間系桿安裝 → 形成首個穩定的格構體系 → 鋼屋架地面拼裝成整體並雙機抬吊就位,組成首個鋼屋架 → 兩側對稱安裝柱、屋架體系 → …… → 以此類推 → 安裝完成,結構驗收。安裝第二排鋼柱,安裝鋼柱之間連梁(或系桿)使用雙機抬吊安裝第一榀鋼屋架;使用雙機抬吊安裝第二榀鋼屋架。安裝兩榀屋架之間的檁條,形成穩定的框架體系;繼續安裝下一榀剛架的鋼柱、連梁、屋架、檁條。按上述順序依次繼續安裝屋架,柱間支撐也穿插著進行安裝;繼續進行安裝;屋架安裝完成。屋面鋼梁吊裝到位後,在松鉤之前應連接相關屋面鋼檁條等,使之形成一個空間框架的穩定結構。如果不能在松鉤之前安裝屋面鋼檁條,為防止屋架鋼梁歪扭,應拉設纜風繩。纜風繩在吊裝之前固定到屋架鋼樑上,共設四根,拉設位置在鋼梁長度的1/3處,下面拉設在附近的鋼柱柱腳。玉扳手科技 纜風繩選用Ф13.5mm,使用1T手拉葫蘆拉緊。屋面主鋼梁間連梁安裝後,即可拆除纜風繩。

‍‍

❽ 磚牆上安裝鋼結構屋架地腳怎麼處理

磚牆上安裝鋼結構屋架地腳處理方法如下:
1、澆築混泥土前,將螺栓定位。
2、復核混凝土基礎的軸線及基礎頂面標高,採用分件吊裝的方法。
3、混泥土澆築後成型即可。

❾ 鋼結構安裝時柱腳底板墊鐵如何布置

一、鋼結構施工規范有鋼墊板的規定。
混凝土抗壓強度和鋼架重量計算出專墊鐵的尺寸。墊鐵的位置屬擺放,根據柱腳受力選擇。
墊鐵的厚度和塊數,根據二次灌漿高度計算。(一般是四組,每組不多於五塊,上面用兩塊斜墊鐵,斜墊鐵網上有賣的)。鋼架安裝調整完成後,二次灌漿之前,將每組所有的墊鐵電焊到一起。
二、用墊鐵安裝時,基礎表面應鑿麻鏟平,墊鐵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a)墊鐵組應設置在靠近地腳螺栓(錨栓)的柱腳底板加勁板或柱肢下,每根地腳螺栓(錨栓側)應設置1組~2組墊鐵,每組墊鐵的墊鐵數不宜超過4塊;
b)鐵與基礎面和柱底面的接觸應平整、緊密;
c)採用成對斜墊鐵時,其疊合長度不應小於墊鐵長度的2/3;
d)混凝土二次澆灌前墊鐵組墊鐵間應點焊固定。 從規范上看沒強行要求一定要用墊鐵,但是看到的工業安裝方法都是用墊鐵。應該是因為工業鋼結構,如鍋爐石化框架,本身自重很重,然後上面還要負重設備等,只憑螺栓是不能保證調整好後不在負重後變形。 另使用墊鐵安裝二次灌漿的時間、養護都不收工序、時間影響,應該只是螺栓找平不能辦到的。房屋鋼結構與工業鋼結構有許多不同,建築本身就是鋼筋加混凝土,也許用螺栓找平更方便。

❿ 鋼構地腳怎麼下

先放線然後用電焊固定好地腳打混泥土時候別位移就行

閱讀全文

與鋼構底腳怎麼安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鐵路軌道無縫化什麼時間開始 瀏覽:656
新手學電烙鐵焊接焊不住怎麼辦 瀏覽:926
制香機線香模具怎麼安裝 瀏覽:425
焊接作業的質量要求是什麼 瀏覽:70
鋼鐵雄心4怎麼加快招募 瀏覽:120
nm在鋼材中表示什麼 瀏覽:191
車鋼板是什麼顏色 瀏覽:917
湖南冷鍍鋅方管批發 瀏覽:165
不銹鋼跟鐵哪個韌性好 瀏覽:705
無縫管是什麼焊條焊接最好 瀏覽:936
什麼燈管能無縫連接 瀏覽:7
預制門窗過梁模具哪裡有賣 瀏覽:868
一平米屋頂用多少鋼筋 瀏覽:595
板的鋼筋怎麼在廣聯達里變化 瀏覽:801
廢不銹鋼怎麼分辨材質 瀏覽:536
本溪鋼鐵集團鐵路工工資多少 瀏覽:2
打不銹鋼的用什麼螺絲 瀏覽:962
鋼鐵俠3岩漿人溫度多少 瀏覽:163
捆鋼材有多少根 瀏覽:846
鋁合金方管櫃體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