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結構設計中,寬厚比,長細比都是什麼意思
鋼架結構中的寬厚比是指砌體牆、柱的計算高度 與牆厚或柱截面邊長h的比值。砌體牆、柱的高厚比越大,說明構件越細長,其穩定性就越差。砌體牆、柱高厚比驗算的目的是從構件的構造尺寸上對構件的細長度加以限制,以保證其穩定性。
寬厚比:1/2*(翼緣寬度-腹板厚度)/翼緣厚度,
高厚比: H0/tw,
對於GB50017-2003規范而言是正確的。
但是對於TB10002.2-99鐵路橋梁鋼結構設計規范,翼緣的寬厚比則是1/2*翼緣寬度/翼緣厚度 。
如果軸心受壓構件或偏心受壓構件的腹板高厚比超限,可以利用「有效截面」的概念來進行強度和穩定性驗算,若通過,也可以;或者,設置縱向加勁肋,使得縱向加勁肋和受壓較大翼緣之間的腹板滿足高厚比限值。
鋼架結構中的長細比是指桿件的計算長度與桿件截面的回轉半徑之比,注意是桿件的計算長度,計算長度與桿件端部的連接方式有關,如固接、鉸接、鏈接、自由,長細比並不是長邊與短邊之比。
鋼架構件的長細比在設計構件中主要起的作用是: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長柱子承載力計算要考慮到外載作用下,因構件彈塑性變性引起的附加偏心的影響,偏心距增大系數與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都與長細比有關。
柱子還由於長細比來分為短柱子,長柱子和細長柱子。根據這我們來判別柱子類型,在實際中就可以盡量避免使用細長柱。
混合結構房屋中的砌體牆、柱,除了應滿足承載力的要求外,還必須有足夠的穩定性,砌體牆、柱的高度比驗算就是保證其穩定性的重要構造措施,以防止砌體牆、柱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喪失穩定性。
(1)鋼構中長細比怎麼算擴展閱讀:
鋼架結構,是以梁和柱組成的多層多跨剛架,用來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這種結構 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既有作為懸臂梁的整體側向位移,又有層間剪力引起的局部側向位移,所以變形較大。適用范圍不超過20~30層。
鋼架結構應研究高強度鋼材,大大提高其屈服點強度;此外要軋制新品種的型鋼,例如H型鋼(又稱寬翼緣型鋼)和T形鋼以及壓型鋼板等以適應大跨度結構和超高層建築的需要。
另外還有無熱橋輕鋼結構體系,建築本身是不節能的,本技術用巧妙的特種連接件解決了建築的冷熱橋問題;小桁架結構使電纜和上下水管道從牆里穿越,施工裝修都方便。
參考資料:網路——長細比
❷ 正則化長細比,鋼結構中的一個概念
根據現在的鋼結構規范,長細比計算有兩個目的。
第一,看看有沒有超過容許長細比的限值,這個目的是不用考慮鋼材的牌號(或是屈服強度)。
第二,當然是計算受壓構件的穩定性。規范中求穩定系數是是把長細比λ正則化,或叫通用長細比,記做λn=λ/π sqrt(E/Fy)。
它有一個彈性屈曲和非彈性屈曲的界限長細比,4.71sqrt(E/Fy),如果長細比λ小於這個值,柱子發出屈曲時會有塑性區出現。
穩定應力為Fy*0.658 Fy/Fe否則即為彈性屈曲穩定應力為0.877Fe。其中Fe=π2E/λ2可見此值就是歐拉荷載。比如說Fy=345MPa,那麼界限長細比為115。所以柱子的穩定系數是和其強度有一定關系的,就在於是發生彈性屈曲還是非彈性屈曲。
(2)鋼構中長細比怎麼算擴展閱讀:
就是給平面不可約代數曲線以某種形式的全純參數表示。
即對於PC^2中的不可約代數曲線C,尋找一個緊Riemann面C*和一個全純映射σ:C*→PC^2,使得σ(C*)=C
嚴格定義:
設C是不可約平面代數曲線,S是C的奇點的集合。如果存在緊Riemann面C*及全純映射σ:C*→PC^2,使得
(1) σ(C*)=C (2) σ^(-1)(S)是有限點集 (3) σ:C*σ^(-1)(S)→CS是一對一的映射
則稱(C*,σ)為C的正則化。不至於混淆的時候,也可以稱C*為C的正則化。
正則化的做法,實際上是在不可約平面代數曲線的奇點處,把具有不同切線的曲線分支分開,從而消除這種奇異性。
❸ 鋼結構長細比計算
穩定性按最小回轉半徑,可以求得最大長細比,即查得最不利穩定系數(最小值),從內而得到的承載力也是容最小的。38.8mm是X軸向的回轉半徑,實際上也是Y向的,但並不是最小的,不能用那個計算,所以用的是25mm,而且題干已經說的很清楚,兩根角鋼中間無聯系,即平面內無連接,相當於單根等邊角鋼受壓,必定是繞平面外(斜平面)失穩,沒說到位的可以追問。
❹ 長細比計算公式
長細比λ計算公式:λ=μL/i。
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長柱子承載力計算要考慮到外回載作用下,因構件答彈塑性變性引起的附加偏心的影響,偏心距增大系數與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都與長細比有關。
柱子還由於長細比來分為短柱子,長柱子和細長柱子。根據這我們來判別柱子類型,在實際中就可以盡量避免使用細長柱。
(4)鋼構中長細比怎麼算擴展閱讀:
柱長細比對荷載-位移曲線影響比較顯著。隨著柱長細比的增加,構件無論在彈性階段還是在非線性強化階段,其剛度均有所降低,承載能力也有所下降。
而且下降的幅度較大。因為方鋼管混凝土柱的長細比越大,柱越容易發生失穩,使柱承載力降低。
換算長細比:在格構式軸心受壓構件整體穩定性計算中繞虛軸彎曲屈曲時考慮剪切變形的影響,按臨界力相等的原則,用不考慮剪切變形的歐拉臨界公式來表示將組合截面換算為實腹截面進行計算時所對應的長細比。
❺ 鋼結構計算長度的概念和含義
計算長度是從壓桿穩定計算中引出的概念.計算長度等於壓桿失穩時兩個相鄰反彎點間的距離.
計算長度=K*幾何長度.K為計算長度系數.
記住鉸支座可以看成是反彎點,這樣兩端鉸接壓桿的計算長度等於兩個鉸支座的距離,即等於幾何長度.此時,k=1.
K可以大於1,也可小於1.
此外,需要注意國內鋼結構的壓桿和拉桿都需要按計算長度來計算長細比,實際上拉桿沒有失穩的問題,也自然不會有計算長度了,應直接取幾何長度.
美國鋼結構規范中規定拉桿的長細比直接按幾何長度計算,概念正確!
❻ 鋼結構受壓容許長細比 如何計算
結構的長細比λ=μl/i,i為回轉半徑。
在鋼結構的軸心受壓構件中的屈曲應力只與長細比有關。
長細比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對構件而言的,計算公式coffee兄已經給出了。至於概念可以簡單的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來:長細比即構件計算長度與其相應回轉半徑的比值。
從這個公式中可以看出長細比的概念綜合考慮了構件的端部約束情況,構件本身的長度和構件的截面特性。
長細比這個概念對於受壓桿件穩定計算的影響是很明顯的,因為長細比越大的構件越容易失穩。可以看看關於軸壓和壓彎構件的計算公式,裡面都有與長細比有關的參數。
對於受拉構件規范也給出了長細比限制要求,這是為了保證構件在運輸和安裝狀態下的剛度。
對穩定要求越高的構件,規范給的穩定限值越小。
長細比也就是柔度,用λ表示.
λ=l/i;
l為壓桿長度,i=sqrt(I/A)
A為截面面積,I為截面慣性矩!
鋼結構受壓構件驗算,看到例子上寫的先算長細比,<150了,然後就查穩定系數,然後代入公式。我想問的是,如果算得的長細比大於150怎麼辦?然後該怎麼做?
增大截面,再算長細比,直到<150。
從抗震角度上來講:
1.GB50017:5.3.8
受壓構件的容許長細比 柱:150
2.PKPM
鋼柱
非抗震 容許值為:150
6度抗震 容許值為:120
7度抗震 容許值為:120(多層) 80(高層)
8度抗震 容許值為:120(多層) 60(高層)
9度抗震 容許值為:100(多層) 60(高層)
從長細比本身上來說
對於門鋼 CECS上是有180、220的說法
但可曾想過 把長細比從 150 放到 180 是什麼概念?
同一截面 二者的承載力相差了25%左右!
(長細比增大→穩定系數降低→承載力降低,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可以自己推導看看承載力的降低)
如果再有些別的情況(如:偏心之類的) 相差的會更多!
相對長細比控制的構件,放寬那點長細比對構件的影響
要遠遠小於 承載力降低對於構件的影響!
所以還是按GB50017 GB50018 要求的150來用!
這也是對於輕鋼為何也取150的原因。
在鋼結構設計手冊等其他指導性工具書上,也是持此觀點。
❼ 鋼結構中如何計算柱的長細比
柱子的長細比
看看你是什麼結構形式,門式鋼架的長細比現職
主要構件是180
其他構件,支撐,隅撐是220
你可以參見一下門式鋼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