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承重牆房子的結構有哪些
承重牆指支撐著上部樓層重量的牆體,在工程圖上為黑色牆體,打掉會破壞整個建築結構;非承重牆是指不支撐著上部樓層重量的牆體,只起到把一個房間和另一個房間隔開的作用,在工程圖上為中空牆體,有沒有這堵牆對建築結構沒什麼大的影響。
類別:
一般地講,磚混結構的房屋所有牆體都是承重牆;框架結構的房屋內部的牆體一般都不是承重牆。當然具體到房屋結構本身,判斷牆是否是承重牆,應仔細研究原建築圖紙並到現場實際勘察後才能確定。
承重牆是經過科學計算的,如果在承重牆上打孔裝修,就會影響地基的穩定性。 需要注意。
結構有六種類別:
①、鋼結構
②、鋼、鋼筋混凝土結構門式剛架輕型房屋結構_CO土木在線(原網易土
門式剛架輕型房屋結構_CO土木在線(原網易土
③、鋼筋混凝土結構
④、混合結構
⑤、磚木結構
⑥、其它結構
(1) 鋼結構:承重的主要結構是用鋼材料建造的,包括懸索結構。如鋼鐵廠房、大型體育場等。
(2) 鋼、鋼筋混凝土結構:承重的主要結構是用鋼、鋼筋混凝土建造。如一幢房屋一部分樑柱採用鋼制構架,一部分樑柱採用鋼筋混凝土構架建造。
(3) 鋼筋混凝土結構:承重的主要結構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包括簿殼結構,大模板現澆結構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先進施工方法施工的鋼筋混凝土建造的。
(4) 混合結構:承重的主要結構是用鋼筋混凝土和磚木建造。如一幢房屋的梁是鋼筋混凝土製成,以磚牆為承重牆,或者梁是木材製造,柱是鋼筋混凝土建造的。用預制鋼筋混凝土小梁薄板摟混合二等,其他的為混合一等。
(5) 磚木結構:承重的主要結構是用磚、木材建造的,如一幢房屋是木屋架、磚牆、木柱建造。房屋兩側(指一排或一幢下同)山牆和前沿橫牆厚度為一磚以上的磚木一等;房屋兩側山牆為一磚以上,前沿橫牆厚度為半磚、板壁、假牆或其他單牆,廂房山牆厚度為一磚,廂房前沿牆和正房前沿牆不足一磚的為磚木二等;房屋兩側山牆以木架承重,用半磚牆或其他假牆填充,或者以磚牆、木屋架、瓦屋面、竹桁條組成的為磚木三等。
(6) 其他結構:凡不屬於上述結構的房屋建築結構均歸入此類。
戶型結構就是幾房幾廳.
❷ 牆體自重怎麼算
牆體的自重有多種計算標准,1.容重(立方米重量);2.每平方米重量(面荷載);3.每延長米重量(線荷載)。看你需要來定。如果知道面荷載,乘以高度,就是線荷載。
例如:
外牆加氣砼砌體容重:8KN/m3
200厚牆體:8X0.20=1.6 KN/㎡
考慮(一抹+一貼)貼瓷磚:1.0 KN/㎡
合計 2.6KN/㎡
內牆加氣砼砌體容重:8KN/m3
200厚內牆體:8X0.20=1.6 KN/㎡
考慮雙面抹灰:0.8 KN/㎡
合計 2.4 KN/㎡
100厚內牆體:10X0.10=1.0 KN/㎡
考慮雙面抹灰:0.8 KN/㎡
合計1.8 KN/㎡
(2)鋼構的承重牆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設計問題
在工業與民用建築中,採用自承重牆是常見的事,除去彩鋼板、石膏板等用鋼龍骨做骨架的輕質隔牆外,還大量採用由砌體和砂漿砌築而成的自承重牆,包括外圍護牆與內隔牆。《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的第6.1節通過允許高厚比的方式來規范各類牆的穩定設計問題。這並不是一個復雜的技術問題,只是因為規范的用詞比較簡潔,當設計人不注意時,會將不同的詞義誤解為詞義相同,在錯誤引用規范公式的情況下,會將不滿足規范要求的自承重牆設計,誤認為是已經滿足了規范的要求。
在大量的工程實踐中,有時能見到一些自承重牆設計,要到快出圖的階段才發現並不滿足規范要求。而且加構造柱、加圈樑也不能滿足要求,最後只有加壁柱才能解決問題。最終影響與各專業間的配合條件,各專業修改涉及的圖紙較多,造成被動。
上述問題與結構、建築專業均有關系。從是否滿足規范要求來看,肯定屬於結構專業的職責范圍。從能早期發現哪一部分自承重牆需要認真復核這個角度來看,建築專業的機會更大一些。本文試圖從概念設計入手,探討在常見的設計中哪些比較容易處理,哪些比較難處理。然後再進一步探討解決方案。期望能夠減少最後階段修改時造成的被動。有些概念對結構專業設計人員來說可能很簡單,但為了使建築專業設計人員也能有輪廓的概念,還是適當的提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