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結構施工規范有沒有對鋼梁起拱的要求
施工規范要求:對跨度不小於4m 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 1/1000~3/1000。
B. 誰知道鋼結構現場放樣怎放,柱子6米高人字梁150/300的H鋼,大梁總長17.55起多高的拱合適,
本人做鋼結構,一般起拱度坡比15:1至20:1,具體放樣找個專業人員出一份圖紙
C. 梁起拱規范
1、對跨度不小於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
2、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
D. 我想做個15米的鋼架梁!並且鋼架梁中間還要放兩個24米跨度的拱形梁!
一、拱形鋼結構梁的跨度能做到50m以上,甚至可以做到百米。
二、起拱高度需根據你採用的鋼梁結構形式來確定。
三、建一座50-60米跨度的單跨庫房,建議採用雙曲拋物線鋼結構單向梁形式,梁距離採用大跨度10米以上,屋面次梁採用桁架式檁條,既然是庫房建議不要設柱了,雙曲拋物線鋼結構單向梁形式直接從地面起拋,完成後高度大概在20-25米之間。
E. 鋼結構如何起拱
可以用油壓機,滾彎機等機械方法,或用火焰加熱後煨制。放樣要算出起拱的高度,要按跨度的距離等分一些點。
注意:每個點上的起拱高度都要算。
名詞解釋:
起拱
在建築機械中粉料起拱是指在粉料倉中當粉料從出料口下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水泥會變成拱狀,此時粉料不會再向下出,出料口被堵塞,此時成為粉料起拱。在建築機械中為防止粉料起拱在料倉錐部裝有吹氣破拱裝置。
舉例說明,比如一個天棚,未經起拱處理。後果有二,一是假如沒有沉降,做完之後,雖然頂棚是非常平整的,但是由於視錯覺的存在,一眼望去,好像天棚中間有向下垂落的感覺,二是頂棚在支模時,如果模板支的很平,由於自然重力沉降的原因,當拆除模板後,頂棚中心也會向下降落幾公分,所以為了避免上述兩種後果的產生,凡屬較大跨度的結構在施工時,都要採取起拱的方法。所謂起拱,其實就是一個提前量,或者說是一個預防的手段。即把跨度中間部位的高度尺寸加大到適當比例。
各種起拱要求、做法,在國家構造施工規范上都有相應的規定。
施工規范要求:對跨度不小於4m 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 1/1000~3/1000。這是為了減小視覺上樑板因自重和上部荷載導致的下撓,當然也考慮了一定的施工模板因素。
跨度過大的梁如果在滿足承載力的前提下不考慮撓度的話,梁的撓度會很大,混凝土規范要求滿足一定撓度值,這是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要求。
例如:12m的梁允許撓度40mm,施工上再起拱24mm,最終下撓值變為16mm(這是理論值),視覺上就很難感覺出來。如果梁或板的撓度過大給人一種不安全的感覺,其實在滿足承載力的前提下,梁下撓也是安全的,
F. 在門式鋼架中鋼梁如何起拱
關於門式剛架斜梁撓度限值。對於雙坡面屋蓋斜梁,僅支承壓型鋼板屋面
和冷彎型鋼檁條時,應不大於單坡面跨長的L/180。表中L為構件跨度,此處屋面斜梁是兩根構件,即每坡面為一根,構件跨度是指單坡斜梁的撓度,更不能理解為脊點撓度為跨度的1/360。
根據此項要求,你反向思維即可,製作安裝完成後不超此限即可!一般製作時在跨度大於15米時,鋼梁應適當起拱,起拱高度一般為跨度的1/500。
G. 鋼結構中拱形梁應如何起拱,例如長為50米,寬20米,柱高5米,則拱梁應起多高,其周長為多少
20米寬 在結構上起拱為%5-10%都可以,至於為防止應力應變不用起拱!
H. 鋼結構中次梁是怎麼放的
次梁有很多的,要說次梁怎麼放,說白點就是放在主梁之間,連接主梁的小梁稱為次梁。如果是鋼結構,就是立著放,腹板上下著。要看圖紙的,如果不知道是怎麼連接的,要看節點圖就會明白了。
I. 梁起拱怎麼做
梁起拱的做法:
對於跨度不小於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該按設計的要求進行起拱;
當設計沒有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應為跨度的1/1000~3/1000之間。梁板模板在安裝的時候應該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起拱。
一般有兩種做法:
(1)支設梁底模時,梁端的底模高度不變,梁中的底模要求在做支撐的時候,將支撐的長度按照起拱要求配置,這樣就起到一個自然起拱的作用。
(2)兩端及中間模板的支撐長度一樣,支設完後,在中間部位的支撐底部用木穴墊起,直到達到規范要求的起拱高度即可。梁模板按照起拱要求起拱後,梁的截面不變,該多高多寬還是按照圖紙施工。梁板模板起拱的作用一般是為了保證上部構件質量,不至於產生兜底等現象造成構件對結構受力的影響。
J. 鋼結構平台,這個梁要怎麼布置呢
工作平台鋼結構平台亦稱。現代鋼結構平台結構形式多樣,功能也一應俱全。 其結構最大的特點是全組裝式結構,設計靈活,可根據不同的現場情況設計並製造符合場地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及滿足物流要求的鋼結構平台。在現代的存儲中較為廣泛應用。
平台結構的組成和分類
1.組成:平台結構通常由鋪板、平台結構通常由鋪板、主次梁、柱、柱間支撐,以及梯子、欄桿主次梁、柱、柱間支撐,以及梯子、欄桿等組成。
2.分類:
-按使用要求可分為室內和室上平台,承受靜力荷載和動力荷載平台、生產輔助平台,以及中、重型操作平台等。
-按照支座處理方式的不同,平台結構還可分為:
1)直接擱在廠房柱的三角架或牛腿上的平台,功能通常為安全通道或為一種簡單的中型操作平台。
2)一側支承於廠房柱或建築物牆體,另一側設獨立柱的平台。
3)支承於大型設備上的平台。
4)全部為獨立的平台。
對受有較大動力荷載或有重理很大設備的平台,宜與廠房柱脫開設計,直接支承於獨立柱上。
平台結構的布置
1.滿足工藝生產操作的要求,保證通行和操作的凈空。一般通行凈高度不應小於1.8M,平台四周一般均應設置防護欄桿,欄桿高度一般為1M。當平台高度大於2M時,尚應在防護欄桿下設置高度為100-150mm的踢腳板。平台應設置供上下通行的梯子,梯子的寬度不宜小於600mm。
2.確定平台結構的平面尺寸、標高、梁格及柱網布置時除滿足使用要求外,梁、柱的布置尚應考慮平台上的設備荷載和其他較大的集中荷載的位置以及大直徑工業管道的吊掛等;
3.平台結構的布置,應力求做到經濟合理,傳力直接明確。梁格的布置應與其跨度相適應。當梁的跨度較大時,其間距也宜增大。充分利用鋪板的允許跨距,合理布置梁格,以求得較好的經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