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棚蔬菜在冬季如何防凍
那大棚蔬菜在冬季防凍的方法:
一.肥水管理需增強
低溫凍害之前和期間,作物應停止使用氮肥,防止植株過於柔軟抗寒能力下降和肥害死苗,可噴施0.3-0.5%的磷酸二氫鉀和400-500倍的植物防凍劑溶液。在棚內澆稀糞水,使土壤不易結凍,達到保苗防寒目的。
二.覆蓋加強需注意
在大棚內扣小拱棚,用細竹竿等作拱架,夜間覆蓋薄膜,在薄膜上覆蓋草苫;在棚內覆蓋地膜,可增溫保濕。 棚內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圍裙,可明顯減少底部的冷空氣侵襲; 同時注意堵塞棚內縫隙,盡量減少縫隙散熱。 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稈堆成防風屏障,擋風防寒。
一.低溝密植,適當深栽
冬季多吹西北風,可在畦上開東西向或東北西南向、深10~13cm的淺溝,將菜栽種於溝內,有避風保暖效果。據測定,溝內的土面溫度可比平地上高1~2℃。冬菜種植密度可大一些, 菜株間距離小不僅利於群體呼吸熱的積聚, 還能減輕冷風的侵襲,提高株間氣溫與地溫。冬菜栽植宜深點, 將易受凍害的根莖部分埋入土中,可避免風吹,減輕凍害。有利保護農作物。
二.人工覆蓋防凍
入冬前,用落葉、松毛或作物秸稈等撒於菜畦上,作為冬季長期覆蓋物,至春天回暖時撤去。 這些覆蓋物既可減小地面菜株間風速,阻擋地面熱量的散失,又對光照影響不大。 注意覆蓋物不宜太厚,否則對蔬菜的光合作用產生不利影響。 在寒潮低溫來臨時,要用稻草、麥秸等物進行臨時性覆蓋,覆蓋可厚一點,寒潮過後要及時撤除
三.管好肥水
適時澆灌防凍水冬菜種植後,應合理施用肥水,促進早發。入冬後應控制氮肥施用量,以防徒長過嫩。 在寒潮侵入前1~2天和寒潮過後、天氣回暖、土壤解凍時,均應適時澆水或施稀薄人糞尿, 可防止地溫降得太低,並促使作物及時恢復生長。
❷ 淺談溫室大棚冬季做好保溫的幾點技巧
一、臨時加溫系統
冬季天氣嚴寒,而且變化莫測,經常有急速降溫的現象發生,所以需要做好溫室大棚的臨時加溫工作。可採用的措施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一是在棚內增設幾個暖風扇,在溫度比較低的地方臨時加溫,但需要注意棚內濕度較高,防止漏電引發不良事故。二是如果大棚附近有可以利用的條件,如酒廠、浴室等提供熱氣的話可以加以充分利用,既節約成本又實現了資源的重復利用。三是在大棚上覆蓋草氈,屬於比較落後的保溫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每天按時通風和接受充分光照。
二、棚外保溫系統
由於溫室大棚最重要的保溫效果都是在冬天發揮作用的,所以可以棚外加設一些防寒系統,對棚內保溫十分有利。常見的方式有架設防風障、挖防寒溝、加固培土、增厚保溫膜等等,這些應用措施從原理上講都是把大棚與外界隔離起來,減少與外界低溫環境的接觸和熱量交換來達到保溫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證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一是因為充足的光照可以保障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是光照可以產生熱量,提高大棚溫度。
三、棚內保溫系統
除臨時加溫系統和棚外保溫系統外,如何利用簡單設施和技巧來達到棚內保溫的目的也是很重要的。其原理主要是保護蔬菜大棚內的溫度熱量不流失和補充光照來增加熱量。常見的方法有在棚內裝熒光燈,延長光照時間,棚內架設反光膜,收集外界光照熱量。對綠色植物加設地面覆蓋,保證植物周圍熱量不流失,在棚內進出口處用厚厚的門簾,防止冷空氣進入,保持棚內溫度。
❸ 大棚冬天怎麼保暖
冬季大棚保暖加溫措施 :
1、配製熱性土層腐熟的雞糞和牛糞均屬透氣性好的熱性有機肥料。在蔬菜作物育苗移栽前,可按雞糞、牛糞2:6 的比例施肥後整地。這種混合配製的生長土層吸熱、生熱性都比較好,對作物的根系發育和生長十分有利。
2、用貯水池貯熱在大棚內每隔一定距離挖一貯水池,在池底鋪上塑料薄膜,然後灌滿清水,再在池子的上部蓋上一層透明薄膜,以防池內水分蒸發,增大棚內的濕度。由於水的比熱較大,中午高溫時吸收的熱量,可以在夜間放出來。
3、覆蓋地膜和架設拱棚大棚內採用高壟栽培,定植時於壟上覆膜,可提高地溫2~3℃。採用平畦栽培的,可架設小拱棚來提高溫度。
4、加蓋草苫護膜草苫導熱率低,護圍防寒性能好。在生產上可利用稻草等秸稈製成草苫,並根據當地、當天的氣溫適時揭蓋(以蓋後1h 棚室溫度在18℃左右為宜,高於18℃遲蓋,低於18℃ 早蓋)。陰雪天氣的晚上,再在草苫外覆蓋一層防寒的塑料薄膜,可使棚內增
溫2~3℃。如在棚室內育苗,還應在苗畦上再搭一個小拱棚,效果更好。
5、棚外挖防寒溝在大棚外挖深40~60cm、寬40~50cm 的防寒溝,填入鋸末、雜草、秸稈、牛等,踏實後蓋土封溝。寒流來時,夜間在大棚四周加蓋草苫, 可提高棚溫2~3℃。 6、培土壅根土壤封凍前結合中耕,用細土培土壅根,可使土壤疏鬆,提高土溫,又能直接保護根部, 深度以5~10cm 為宜。
7、葉面噴施肥液溫低、光照弱時,棚室作物吸收養分的能力大為減弱,特別是遭受凍害後葉面萎縮,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的能力更差。這時,應盡量少用或不用生長類激素,而葉面噴施肥液的方法效果比較好。例如噴施濃度為100~300 倍的米醋、白糖和過磷酸鈣混合液,可補充作物營養不足,增加葉肉硬度及含糖量,提高抗寒性和緩解凍害的程度。
8、臨時加溫遇到寒流、霜凍、陰天等不良天氣時,可在棚內臨時設置2~3 個暖風機,暖風機的出口不要直接對作物,可斜對北牆,每10~15min 移動1 次。也可採用煙熏方法,具體是在棚內遠離作物點燃秸稈或鋸末等熏煙或燒蜂窩煤爐,可有效提高棚內溫度,但應及時排除有害氣體,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有條件的可在地面鋪設電阻絲提高棚內地溫。
9、張掛反光幕防凍在棚內用鍍鋁聚酯膜張掛在大棚內側進行反光,彌補背光處光溫的不足。張掛時要防止強光高溫影響作物生長發育,在靠近反光幕處注意補澆水,防止燒苗。
❹ 溫室大棚冬季保暖有效措施
冬季如何來加強保溫呢?
第一,牆體「增厚」。壽光農業技術員協會專家介紹蔬菜大棚之所以能夠在冬季生產蔬菜就是靠厚厚的棚牆起到儲熱保溫的作用,如果棚牆過薄,就沒有了儲熱和保溫的作用,因而棚室內的溫度變化劇烈,很容易受到凍害。壽光的凍土層在50厘米左右,這就要求棚牆厚度大於1米才可能存儲熱量,牆體越厚保溫性能越好,這就是現代大棚牆體加厚加寬的原因。那麼,對於牆體較薄的棚室,可以在外側蓋上一層附著物,壽光市古城街道袁家官村的袁師傅今年玉米收獲後就把秸稈全部鋪到了他的棚牆上,以此起到保溫防寒的作用。
第二,嚴密封閉各種散熱空隙。及時檢查孔隙,一經發現立即封閉。不要小看大棚各個位置的孔隙,這些孔隙與外界空氣對流傳遞熱量,使熱量損失,對蔬菜影響很大,尤其是冬季,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夏季開大了窗戶有時感覺不到涼爽,而冬季窗戶開一條小縫就能感覺到陣陣涼意。所以,要及時檢查孔隙。首先要檢查棚膜、牆體處有無孔洞、孔隙,一經發現應立即粘好、堵好。其次要特別注意關好大棚門口,並用破舊的地膜、衣服等塞緊縫隙,最好還要在棚室入口處懸掛保溫被,防止開門進冷風對蔬菜造成影響。
第三,棚前設置防寒溝。防寒溝可切斷大棚內外的熱量交換,防止凍土層向棚內延伸,是減小棚內地溫下降的重要措施。在大棚前沿挖一條寬40厘米、深50厘米的防寒溝(高度與各地凍土層保持一致),內填爛草以及秸稈等,然後覆蓋薄膜。有條件的可設置建築用的泡沫保溫板,至少需要鋪設雙層才能起到好的保溫效果。
壽光大宇舜龍農業裝備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業從事規劃、設計、承建各種蔬菜溫室大棚
❺ 冬季溫室大棚蔬菜受凍之後怎麼辦
根據凍害發生的程度進行補救,如果嚴重受損,只能改種其它速生品種。
❻ 彩鋼板房冬季保暖方法
保暖方來法是:
一是自採用防火性能好的水泥發泡、岩棉等不燃材料作為芯材(如廣州歐復防火芯材彩鋼板),杜絕以聚苯乙烯、聚氨酯等作為芯材,板房建成後,外部可見部位不能有芯材外露。
二是新建彩鋼板房搭設層數最好不要超過二層,盡量控制在一層。
三是使用過程中,一些熱源、火源要與鋼板保持一定距離。
四是電線、電纜不要從芯材中穿越,如需穿越應加保護套管,插座、開關盒應採用金屬鍍鋅盒並採用明裝方法。
五是消防器材配備要完好有效,有條件的應加裝火災報警器,方便人員快速撤離。
六是辦公區、生活區與作業區要分開設置,彩鋼板房之間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❼ 溫室大棚冬季怎樣提高溫度
1.多層覆蓋 據觀測,在塑料大棚內套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內的氣溫提高2~4℃,地溫提高l~2℃;在大棚中採用塑料薄膜做成二層幕,於夜間覆蓋,可使棚內氣溫、地溫平均提高1~2℃;在大棚四周覆蓋一層 1 米高的草苫子,亦可使棚溫提高 1 ~2℃。
2.覆蓋地膜 覆蓋地膜一般可使10 厘米處地溫平均提高2~3℃,地面最低氣溫提高l℃左右。同時,由於地膜不透氣,可抑制水分蒸發,減少澆水次數,間接提高地溫。
3.起壟栽培 高壟表面積大,白天接受光照多,從空氣中吸收的熱量也多,因而升溫快。但壟不宜過高、過寬,一般以高15~20 厘米、寬 30厘米左右為宜。
4.保持棚膜清潔,增加進光量 棚內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當陽光透過棚膜進入棚內時,由於「溫室效應」 ,使一部分光能轉化為熱能。而棚膜上的水滴、塵物等對棚內光照條件影響很大。據觀測,棚膜上附著一層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 20~30% ;新薄膜使用2天、10天、15天後,因沾染塵物可使棚內光照依次減弱14% 、25% 、28% 。可見,保持棚膜清潔,有利於增加進光量,提高棚室溫度。
5.燃放沼氣 在塑料大棚內燃放沼氣,可以增溫補氣(即補充二氧化碳氣體),從而促進蔬菜的生長發育;據在大棚黃瓜、番茄、青椒、菜花等蔬菜上試驗,一般可增產20~40% 。
6.堆火增溫 用柴草或農作物秸桿堆火,也能提高棚溫。但要隨時觀察棚溫變化,做到適時適量,防止煙氣過多熏傷秧苗。
7.科學澆水 冬季棚菜澆水,要做到「 五澆五不澆」 ,即澆晴不澆陰(晴天澆水,陰天不澆水)、澆前不澆後( 午前澆水,午後不澆水)、澆小不澆大(澆小水,不大水漫灌)、澆溫不澆涼(冬季水溫低,澆水時要先在棚內預熱,待水溫與地溫接近時再澆)、澆暗不澆明(澆暗水,不澆明水)。
8.利用貯水池貯熱 大棚中央每隔幾間挖一貯水池,池底鋪上塑料薄膜,然後灌滿清水,再在池子的上部蓋上一層透明薄膜,以防池內水分蒸發,增大棚內的空氣濕度。由於水的比熱較大,中午高溫時吸收的熱量,可以在晚上將其釋放出來。
9.推廣使用鍍鋁膜反光幕利用聚酯鍍鋁膜拼接成2米寬、3米長的反光幕,掛在塑料大棚後立柱上端,下邊垂至地面。這樣,可使地面增光40~ 43% ,棚溫提高3~4℃ ,地溫提高 1 . 8 ~2.9℃ ;黃瓜增產 20 ~25% ,番茄增產 41.8 ~58.1% ,且對品質有所改善。另外,地面鋪設銀灰膜或鋁箔,也能增加植株間光照強度,使果菜類蔬菜著色良好,並能防止下部葉片早衰。
10.應用秸稈反應堆技術採用該法標准化操作,冬天最冷的時候可使20厘米地溫提高4~6℃,大棚氣溫提高2~3℃。
山東壽光市艾普溫室工程建設中心是從事設施農業的專業公司,集蔬菜大棚設計、建設、種子、種苗供應、種植技術指導,蔬菜購銷於一體,下設壽光樂義苗木專業合作社、濰坊艾普農化有限公司。現擁有員工160人, 專業建棚隊10多支,高級農藝師1名,農藝師6名,工程師2名,工程技術人員16名,大中型工程機械20餘部。
❽ 冬季大棚如何保溫
比較常見的辦法就是覆蓋保溫被
❾ 大棚冬天怎麼保暖
冬季的大棚應加強保溫就必須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牆體「增厚」。大棚之所以能夠在冬季生產蔬菜就是靠厚厚的棚牆起到儲熱保溫的作用,如果棚牆過薄,就沒有了儲熱和保溫的作用,因而棚室內的溫度變化劇烈,很容易受到凍害,這就要求棚牆厚度大於1米才可能存儲熱量,牆體越厚保溫性能越好,這就是現代大棚牆體加厚加寬的原因。那麼,對於牆體較薄的棚室,可以在外側蓋上一層附著物,比如玉米收獲後就把秸稈全部鋪到棚牆上,以此起到保溫防寒的作用。
第二,嚴密封閉各種散熱空隙。及時檢查孔隙,一經發現立即封閉。不要小看大棚各個位置的孔隙,這些孔隙與外界空氣對流傳遞熱量,使熱量損失,對蔬菜影響很大,尤其是冬季,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夏季開大了窗戶有時感覺不到涼爽,而冬季窗戶開一條小縫就能感覺到陣陣涼意。所以,要及時檢查孔隙。首先要檢查棚膜、牆體處有無孔洞、孔隙,一經發現應立即粘好、堵好。其次要特別注意關好大棚門口,並用破舊的地膜、衣服等塞緊縫隙,最好還要在棚室入口處懸掛保溫被,防止開門進冷風對蔬菜造成影響。
第三,棚前設置防寒溝。防寒溝可切斷大棚內外的熱量交換,防止凍土層向棚內延伸,是減小棚內地溫下降的重要措施。在大棚前沿挖一條寬40厘米、深50厘米的防寒溝(高度與各地凍土層保持一致),內填爛草以及秸稈等,然後覆蓋薄膜。有條件的可設置建築用的泡沫保溫板,至少需要鋪設雙層才能起到好的保溫效果。
❿ 冬季溫室大棚溫度低怎麼辦,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提高大棚
一個方面就是保溫,把北牆裝上苯板,。二是把棚的玻璃或塑料薄膜潔凈。三是選擇好的覆蓋物。四是在寒冷的時候用點臨時加溫設備進行加溫。這樣,作物的生長發育就會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