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唐南京下關發電廠1949年護廠斗爭
1949年4月中旬,南京戰局急轉直下,國民政府因戰事失利,決定撤離。在此背景下,中共下關地下組織為了保護首都的電力供應,發動了電廠工人成立護廠組織,如「糾察隊」和「應變會」。面對電廠資金凍結、電煤短缺的困境,工人們團結一致,每人捐款兩塊銀元,自行購買煤炭,以確保全市電力供應的穩定。
然而,隨著國民黨軍憲兵的進駐,他們對工廠的控制加強,甚至圖謀炸毀電廠。廠內混雜著的特務煽動停工和撤離,形勢一度緊張。在此危急時刻,護廠工人果斷行動,將電廠圍牆通電,封鎖鐵門,阻止外人入侵,並與憲兵展開理性的抗爭,最終迫使憲兵撤離,保衛了電廠的安全。
4月23日晚,歷史的轉折點來臨,人民解放軍第35軍的偵察員與電廠工人秘密接頭。首都電廠廠長帶領工人駕駛「京電」號小火輪,協助接運渡江作戰的部隊。在深夜時分,渡江先頭部隊在距電廠不遠的地點成功登岸,這標志著南京解放的曙光即將來臨。這一英勇的護廠斗爭,體現了工人階級在關鍵時刻的無私奉獻和對新政權的堅定支持。
大唐南京下關發電廠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區西北隅,是一個有著90多年歷史的老電廠。現有職工人數為960名。1910年下關發電廠的前身――金陵電燈官廠在南京西華門外建成發電,南京解放後,定名為下關發電廠,當時該廠總裝機容量為3萬千瓦。下關發電廠老廠分三期擴建,1961年全部竣工投產,裝機容量達到11.5萬千瓦,成為當時江蘇省裝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承擔全省1/3的發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