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用環氧樹脂快速制模 方法步驟是怎樣的 最好具體點
環氧樹脂快速制模借用金屬澆注方法,將已准備好的澆注原料(樹脂均勻摻入添加劑)注入一定的型腔中使其固化(完成聚合或縮聚反應),從而得到模具的方法。環氧樹脂快速制模一般採用常溫、常壓條件下的靜態澆注,固化後無須或僅需少量的切削加工,僅根據模具情況對外形略作修整。直接在快速原型母模上澆注專門樹脂的快速制模方法,不像傳統金屬模具的製作需要高精密的設備進行機加工,大大節省了模具製作的時間和花費。
(1)模型准備當原型用作制模模型時,必須考慮到模具製造的一些具體問題。首先,真實功能零件製造中可能存在材料的收縮,因此,原型的形狀和尺寸應該適當修正以補償材料收縮引起的變形。另一個問題是由制模方法所決定的,用於製造環氧樹脂模具的快速原型應帶有適當的拔模斜度。
(2)底座製作並固定原型底座的製作要保證與模型及分型面相吻合,底座可以由一些容易刻鑿的材料像木材、金屬、塑料、玻璃、石膏、甚至耐火泥製作。
(3)塗脫模劑脫模劑應該塗得盡可能地薄,並且盡可能均勻地塗2~3遍。然而,起增強作用的金屬模框和一些鑲嵌件不能塗脫模劑。有時,為了使其與環氧樹脂連接更好,還應打磨其表面,或將其作為鑲嵌結構。將環氧樹脂與固化劑和填料及附加物金屬粉末等均勻混合,混合過程中必須仔細攪拌,盡可能地防止混進氣體。採用真空混料機可以有效地防止氣體的混入
(4)澆注樹脂應掌握澆注速度盡量均勻,並盡可能使環氧樹脂混合料從模框的最低點進入。搭建另一半模具的模框,噴灑脫膜劑,同樣過程澆注另一半模具。
(5)取出底座並進行另一半模的製作待樹脂混合物基本固化後,將模具小心地翻轉過來並移走底座,搭建另一半模的框架,噴灑脫模劑,採用同樣的過程澆注另一半模具。
(6)樹脂硬化並脫模待樹脂完全固化後,移走型框,將上下半模放入後處理的爐子內加熱並保溫,環氧樹脂的硬化過程可以在一定壓力下進行。實踐證實,壓力條件下進行硬化可以防止氣孔的產生,並可提高材料的緻密度以及模具的精度和表面的光潔度。由於光固化樹脂的力學性能較低,而且大部分做成中空結構(為了提高製造速度並節約樹脂材料),因此壓力不能太高。硬化過程最好在60℃以下,因為光固化樹脂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一般在60~80℃之間。當環氧樹脂完全硬化後,採用頂模桿或專用起模裝置將原型從樹脂模具中取出。
(7)模具修整並組裝如果環氧樹脂模具上存在個別小的缺陷,可以進行手工修整。便可以與標準的或預先設計並加工好的模架進行裝配,完成環氧樹脂模具的製作,交付使用。
詳情請關注中國鋼板加工網
B. 樹脂的固化
稀釋環氧樹脂沒有用乙醇的,一般用丙酮,當然也可以用甲陪巧苯
650是一種比較早的環氧固化劑了,要用量少的話,5:1應該能固化
想固化快加促進劑,dmp-30,加熱也是螞亂搜一個辦法
固化劑的種類很多很多,想用量少就用胺值高的吧,快速固化的話用聚硫醇,但用量比較大,如果不追求固化後的效果的話就用小分子脂肪胺吧,乙二胺
--------------------------------------------------------
加熱固化是需要一定的固化時間的,60度的話起碼要三四個小時
你的悶歷比例也在適當范圍之內,但不同的比例固化物性質不一樣,要看你看什麼了
C. 樹脂模具脫模劑的使用方法
脫模臘、脫模劑處理
對模具進行脫模蠟或脫模劑處理。
⑴ 把水磨、拋光處理好的玻璃鋼模具清理干凈,用毛巾擦乾,待干透後,用3~4層干凈的紗布包上適量的脫模蠟(美國船牌 R333號),採用迴旋法均勻的塗在模具表面上,稍待3~5分鍾,用干凈的白毛巾用力揩擦,直至鏡面效果,放置約2小時。重復上述操作共4次。第5次操作放置6小時以上。
防滑面、形狀復雜的地方上完脫模蠟之後,建議塗一遍多次脫模劑。
⑵ A、新模具或舊模具皆應以適當之溶劑(例如丙酮)清洗,務必將表面之雜質、蠟垢等清洗干凈,並至乾燥。
B、將CHEMLEAS PMR 以干凈之紗布浸濕後,塗覆於模具上。
C、塗覆後,在CHEMLEASE PMR 尚未乾固前,用干布均勻塗覆至表面各處。
D、首次使用本品,須重復4—5次,每間隔約10—20分鍾,如模具面積較大,則每塗覆一次後可連續塗覆,最後一層塗覆後須用干布將模具擦拭光亮,並靜置一小時以上使用。
E、一次使用時,膠衣可能難以塗覆,這是脫模效果太好的緣故,可塗少量脫模蠟,以後不必使用。
F、若脫模較困難時,再以CHEMLEAS PMR 塗覆1—2次,如此即可達到節省成本和確保品質的目的。
D. 工藝品樹脂固化是怎麼樣的
工藝品樹脂的固化過程可分為三個歷鎮階段,分別是:
1、工藝品樹脂凝膠階段(A階段):從加入固化劑、促進劑以後算起,直到工藝品樹脂凝結成膠凍狀而失去流動性的階段。該結段中,樹脂能熔融,並可溶於某些溶劑(如乙醇、丙酮等)中。這一階段大約需要幾分鍾至十幾分鍾。
2 、工藝品樹脂硬化階段(B階段):從樹脂凝膠以後算起,直到變成具有足夠硬度,達到基本不粘手狀態的階段。該階段中,樹脂與某些溶劑(如乙醇、丙酮等)接觸時能溶脹但不能溶解,加熱時可以軟化但不能完全熔化。這一階段大約需要幾十分鍾至幾小時。
3、工藝品樹脂熟化階段(C階段):在室溫下放置梁野,從硬化以後算起,達到製品要求硬度,具有穩定的物理與化學性能可供使用的階段。該階段中,樹脂既不溶肢渣粗解也不熔融。我們通常所指的後期固化就是指這個階段。這個結段通常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通常需要幾天或幾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
科寶化工專業經營工藝品樹脂,並免費提供技術支持。
E. 聚酯樹脂的樹脂固化
有室溫固化和熱固化兩種:①室溫固化,向上述製得的不飽和聚酯溶液中分別加入引激森消發劑(例如過氧化苯甲醯、環己酮過氧化物等)和促進劑(如N,N-二甲基苯胺、鈷鹽),使聚酯液在室溫下先形成凝膠,再進行固化。②熱固化,可以只加過氧化苯甲醯引發劑,加熱至100℃左右而固化。無論春鍵是明知室溫固化還是熱固化,其反應都是首先由引發劑分解產生的初級自由基引發苯乙烯聚合,形成低聚體的活性自由基,然後再連接到不飽和聚酯主鏈上的雙鍵上,進行共聚交聯反應。此外,也可用紫外線、電子束、γ射線等輻照固化。
F. 怎麼固化科思創1100樹脂
?
1. 首先將卜春兆科思創1100樹脂放入容器中;
2. 將容器加森畢熱至恰當的溫度(通常為80-90℃);
3. 將加熱後的樹脂倒入模型中;
4. 模型放入恰當的熱源中加熱,將型租其固化;
5. 完成固化後,從模型中取出固化好的樹脂。
G. 求樹脂快速乾的方法
樹脂快速乾的方法:
1、提高溫度:如果要從理論上來說它的溫度每升高 10℃,那麼它的固化速度就可以滲歷快 1 倍。
2、提高促進劑用量:比如說促進劑越多,那麼就會固化得越快。
3、改變促進劑類型:最好就是使用活性更高的促進劑。不過這邊要注意就是活性更高,那麼它的潛伏性就差,如果是單組份的產品,那麼就可以找一個平衡,雙組份就不要考慮這個了。
4、固化劑加量:可以考慮改變固化劑量那麼就會改變固化物結構,這樣也就改變了漆膜或者塗層或者製品的性能,這點一定要考慮清楚。
5、改變固化劑類型:這樣做也是能夠使用更高活性的固化劑,此法風險跟上面兩點差不多,使用的時候要注意,最好提前試驗比較好。
6、加入高活性成分:比如用鄰甲酚醛型環氧替換雙酚 A 型環氧,可以說這種在使用的時候也是有一定的風險。
7、使用高固分環氧或者粉末拿信環氧:可以減少溶劑揮發時間。
(7)樹脂模具水怎麼固化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配料的影響
A、B料一般按重量配比或體積配比進行混料,一般重量配比≠體積配比,配比不正確會影響固化物的性能,有的會引起無法固化,調節A、B配比並不能達到調節固化速度的目的。
配料要注意做好A、B料的攪拌,攪拌要均勻,注意做好容器壁和容器底部的攪拌;攪拌不均勻,固化受影響,攪拌很不均勻,會導致不固化
2、水消喊輪的影響
對於非水性環氧體系,固化之前不能接觸水,固化之前不能接觸水,固化之前不能接觸水。
3、時間的影響
環氧膠是通過A、B料混合,通過一定的溫度,一定的時間,由液體狀態最終固化為固體狀態,一般固化時間為8-12小時,48小時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反應程度。
H. 不飽和樹脂不用藍白水怎麼固化
不飽和聚酯樹脂膠粘劑三個組份每個組份都有不同的作用,樹脂組份是主物察拍體組份,靠它固化後形成粘接力。藍水(蘭水)是鈷水,是促進劑,也就是促進樹脂固化反應的。白水是引發劑(也可以說是固化劑),主要成分是有機過氧化物,這個東西可是個危險的東西,罩羨搞不好會爆炸。使用不飽和樹脂沒脊膠粘劑的時候注意,先到樹脂,然後加入藍水(蘭水)也就是促進劑,用量為樹脂的3-4%,攪拌均勻後再加入白水(過氧化物)也就是引發劑(固化劑),用量為樹脂的2-5%,攪拌均勻即可使用。一定要注意的是藍水和白水不能同時加入,小心爆炸!如果溫度高,白水適當少加,溫度低,白水可適當多加一點。
I.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原理
具有粘性的可流動的不飽和聚酯樹脂,在引發劑存在下發生自由基共聚合反應,而生成性能穩定的體型結構的過程稱為不飽和聚酯的固化。
發生在線型聚酯樹脂分子和交聯劑分子之間的自由基共聚合反應,其反應機理同前述自由基共聚反應的機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它是在具有多個雙鍵的聚酯大分子(即具有多個官能團)和交聯劑苯乙烯的雙鍵之間發生的共聚,其最終結果,必然形成體型結構。
固化的階段性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整個固化過程包括三個階段:
凝膠——從粘流態樹脂到失去流動性生成肢搜半固體狀有彈性的凝膠;
定型——從凝膠到具有一定硬度和固定形狀,可以從模具上將固化物取下而不發生變形;
熟化——具有穩定的化學、物理性能,達到較高的固化度。
一切具有活性的線型低歷沒歷聚物的固化過程,都可分為三個階段,但由於反應的機理和條件不同,其三個階段所表現的特點也不同。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是自由基共聚反應,因此具有鏈鎖反應的性質,表現在三個階段上,其時間間隔具有較短的特點,一般凝膠到定型有時數個小時就可完成,再加上不飽和聚酯在固化時系統內無多餘的小分子逸出,結構較為緊密,因此不飽和聚酯樹脂和其他熱固性樹脂相比具有最佳的室溫接觸成型的工藝性能。
引發劑
用於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的引發劑與自由基聚合用引發劑一樣,一般為有機過氧化合物。各類有機過氧化合物的特性,通常用活性氧含量,臨界溫度和半衰期等表示。
活性氧含量
活性氧含量又稱為有效氧含量。對於純粹的過氧化物,活性氧含量是代表有機過氧化物純度的指標。實際上,由於純粹有機過氧化物貯存的不安定性,通常與惰性稀釋劑如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混合配製,以利於貯存和運輸。
臨界溫度
過氧化物受熱分解形成自由基時所需的最低溫度稱為臨界溫度。一般在臨界溫度以上才發生引發反應,這可從固化放熱效應反映出來。臨界溫度是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時應用的工藝指標。
半衰期
半衰期是指在給定溫度條件下,有機過氧化物分解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實際應用上,可用下面兩種方法表示半衰期,一種是給定溫度下的時間,另一種是給定時間下的溫度,它們都是引發劑活性的標志。顯然,有機過氧化物的半衰期愈短,其活性也就愈大。
引發劑的察皮種類雖然很多,但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最常用的主要是兩種,即國產1
號引發劑和2號引發劑。
1號引發劑是50%過氧化環已酮糊。過氧化環已酮是幾種化合物的混合物,外觀是白色粉沫或硬塊,易溶於苯乙烯中得到透明的溶液。由1:1的過氧化環已酮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組成的1號引發劑,呈糊狀,久置後分層,上層為透明溶液,下層是白色沉澱物,使用時必須攪拌均勻成糊狀。
過氧化甲乙酮具有與過氧化環已酮類似的特性,一般配成鄰苯二甲酸二甲酯的50%溶液使用,該溶液無色透明,不含懸浮物,使用時不需要攪拌。
J. 熱凝樹脂固化的熱處理方法有哪些
熱凝樹脂固化的熱處理方法有:
1、模具製作:採用精密儀器車床製作金屬模具,模具上有6個12mm×10mm×2mm的型腔,用來製作標准尺寸實驗試件。
2、試件制備與分組:選擇臨床上常用的熱凝樹脂材料,採用水浴熱處理法製成8組片狀樹脂試件,每組7個。
3、漸進升溫熱處理組)試件:在室溫24攝氏度下,按廠商提供的粉液比(23.4g:10ml)將粉與單體放入專用調拌杯中均勻攪拌20s,加蓋放置至面團岩手猛期,不銹鋼模具加壓充填,固定於壓榨器上,放入水浴溫控煮牙系統中,水溫從38攝氏度緩慢升溫至70攝氏度,恆溫1.5h,再升溫至薯亮100攝氏度,保持0.5h。自然冷卻至室溫出盒粗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