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羅為什麼被校長開除
保爾有一天和米什卡打架,被瓦西里神父趕了出來,讓他坐在高年級聽課,保爾在高年級聽課有了一個問題,去問神父(也可以說是校長),與他有了沖突,於是他往校長的發面上里放了煙末。
所以校長把他開除了 .
⑵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為什麼被開除
1.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中,保爾·柯察金因在神父家中補課時,將煙灰撒入復活節蛋糕的面團中,這一行為導致他被校長開除。
2. 瓦西里神父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他對保爾進行了多次侮辱,包括因小事將他從教室中趕出、讓他站在牆角,並且不再關注他的學業。
3. 為了參加補考,保爾和幾個不及格的同學在復活節前來到神父家。在廚房等待期間,他將煙灰撒入了做復活節蛋糕的面團中。
4. 保爾的行為最終被發現,導致他被退學。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他被神父視為「壞孩子」。
5. 保爾·柯察金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他出生於烏克蘭舍佩托夫卡鎮的貧窮鐵路工人家庭。
6. 當保爾12歲時,因得罪神父而被學校開除,他的母親將他送往車站食堂當雜役。在十月革命後,受朱赫的影響,他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參加了蘇俄,並擔任過偵察兵和騎兵。
7. 在戰斗中,保爾頭部受傷,但死裡逃生。之後,他開始從事肅反工作。鐵路修築完成後,他患上了傷寒和肺炎,並被誤傳死亡。
8. 痊癒後,保爾重返工作崗位並加入了聯共(布)。然而,由於工作強度過大和疾病的影響,他最終失去了工作能力,被組織解僱並住院治療。
9. 到1927年,保爾已經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開始從事文學創作,以筆作為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10.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了16歲的保爾從烏克蘭小鎮舍佩托夫卡走向人生、戰場和我們的故事。他的母親含辛如苦地培養了他;朱赫萊的引導塑造了他堅韌的性格;冬妮亞和麗達的影響激發了他的愛情。
11. 在軍隊中,保爾沖鋒陷陣、九死一生,為新生的蘇維埃與敵人進行了較量。他經歷了築路的艱辛和傷寒的折磨,盡管生命垂危,但他已成為一個堅定的鋼鐵戰士。
12. 23歲的保爾為生命、民族和理想而戰,為信念和事業而努力。他就是中國人熟知的保爾·柯察金。
1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完成。2020年4月,它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初中段。
⑶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保爾因何被校長開除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作品中,保爾因為一次調皮搗蛋的行為被校長開除了。故事發生在復活節前夕,保爾和他的五個同學因為考試不及格,被安排到神甫家中補考。他們等待神甫期間,在廚房裡發現了一些麵粉,出於惡作劇的心理,保爾決定惡作劇一番。他悄悄地向神甫用來做復活節麵包的面團里撒了一把煙灰,希望給神甫一個小小的懲罰。
這個舉動被保爾的同學無意中看到了,他們立即向神甫報告了這一情況。神甫得知後異常憤怒,不僅嚴厲斥責了保爾,還向學校匯報了他的行為。學校的管理層得知此事後,認為保爾的這種行為不僅不尊重宗教信仰,也嚴重違反了學校紀律,因此決定對他進行紀律處分,最終導致了他被開除。
保爾的行為雖然看似無害,但卻觸及了學校的底線。這起事件也反映了當時學校對紀律的嚴格要求以及學生行為規范的重要性。保爾被開除的事件也成為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促使他反思自己的行為,最終走上了為革命事業奮斗的道路。
這個故事通過保爾的行為和後果,向讀者展示了個人行為與社會規范之間的關系,同時也體現了保爾的成長與轉變。保爾的這次經歷不僅影響了他的個人命運,也為讀者提供了深刻的啟示,提醒我們要尊重規則,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