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埃隆·馬斯克如何成為矽谷鋼鐵俠四個策略助他夢想成真
電影《鋼鐵俠》托尼·斯塔克的扮演者小羅伯特·唐尼向導演提議:「要演好『鋼鐵俠』最好能與埃隆·馬斯克聊聊,因為馬斯克過的就是『鋼鐵俠』的真實人生。」 這位被媒體譽為喬布斯之後,從矽谷走出來的創業領袖埃隆·馬斯克, 1971年6月28日出生於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亞,他有著一連串耀眼且跌宕起伏的傳奇經歷,以及因創業所獲得旁人難以企及的輝煌。
埃隆·馬斯克24歲創辦信息網站Zip2,該公司被康柏(Compaq)收購後獲利2200萬美元,用這筆錢他創立了世界領先的互聯網支付公司貝寶(PayPal)讓他躋身億萬富豪之列。 此時的他並沒有安於現狀做個富豪,而是用這筆錢去實現他兒時的夢想,讓科技發揮最大價值,解決人類物種生存和延續問題,將人類從自我毀滅和意外災難中拯救出來。就這樣埃隆·馬斯克創立了顛覆人類未來的三家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和太陽能城市公司(SolarCity)。
他用新能源汽車顛覆了傳統汽車概念;他用SpaceX的「龍」飛船實現私人飛船順利將兩位NASA宇航員送抵國際空間站;他用個人屋頂光伏電站來推動能源改變,這其中任何一項技術的成熟並規模化,都將改變人類的生活。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位從小被科幻啟蒙的孤僻男孩是怎樣成為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呢?我們從他的職業生涯中總結出四個策略,雖然我們無法通過復制的方法,粘貼成「馬斯克」,但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如何朝著目標和理想前進,將遙不可及的夢想變成現實的。
一、 以終為始,從第一性原理著手
埃隆·馬斯克有著自己獨到的「第一性原理」思維方式。第一性原理是我們做邏輯推理的地基,像蓋房一樣,想把樓房蓋的越高,需要往下挖的越深。有了第一性原理,就能保證推理的確定性和穩定性。 埃隆·馬斯克做事的時候,通常會先從它的物理本質開始思考,然後再從本質一層層往回反推。剝開事物表象,梳理完成某個目標的關鍵路徑式哪些?需要花多少時間?需要花多少錢?我要做的話可以便宜多少?然後再重新思考解決方案。
SpaceX有一個宏大而具體的目標,就是「把100萬人送到火星居住」,其中最大的制約是運輸成本太貴,據NASA評估人均高達100億美元。想要達成目標,需要把火星船票的成本降到50萬美元一次。 面對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馬斯克憑借「第一性原理」和拆解思維,聚焦「把製造成本降低到十分之一」、「火箭回收重復利用」等關鍵點,反復探索和嘗試,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案。 他做事首先確定最重要的目標,然後站在事情的終點,再倒推最佳實現路徑。
同時,他永遠要求同事們去考慮「實現路徑」,而不是爭論「是否可行」。他的思維模式是站在未來的遠景看待眼前的處境,具有某種超越性。 在這種倒著思考的「終局思維」的模式下,你不會因為漏沒暫時的困難而對結果失去信心,也不會因為好高騖遠而做出徒勞的努力——因為你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是「第一性原理」推導出的必然結果。這種理性的思維方式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二、 大處布局,小處著手快速迭代
馬斯克說:「我在這個世界上應該做什麼?我要製造汽車,解決全球變暖問題和讓人類實現星際生存。「 這些宏偉目標聽起來非常令人嘆服,但如何實施落地呢?」 採用「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快速迭代」的策略。其關鍵就在與朝著終極方向制定出一系列分解目標,指引你沿著自己的生涯線前行,快速採取行動,並在前進中通過迭代完善細節。
「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這是 電影《功夫》里火雲邪神的經典台詞。任何好的創意都離不開快速可實施落地。 馬斯克總是會制定出他能想到的最激進的時間表,並要求下屬全力以赴,比芹橘如從一開始他要求SpaceX的工程師,一定要實現火箭的快速發射能力,火箭設計必須考慮如何能夠快速發射。 馬斯克最不能忍受的是,下屬找借口推脫或者缺乏明確的工作計劃。經過多年努力,獵鷹9號火箭從進入發射場到正式發射只需16天,這種快速發射能力才能滿足各種航天發射任務。而其他一些發射系統則需2到4個月,正如SpaceX公司主管推進部門的穆勒所說:快速反應,令人望塵莫及。
2001年,由一幫美國程嫌搜團序員組成的敏捷聯盟發布了Agile Manifesto(敏捷宣言),從此互聯網領域奉行」敏捷開發,快速迭代」。所有敏捷,就是面臨迅速變化需求時的快速開發能力;所謂迭代,就是及時吸納用戶反饋意見進行產品升級。 馬斯克對於快速迭代曾說:「你希望精益求精,做出自己能力范圍內最好的東西,就要發現裡面存在的錯誤,進行改進,尋求缺點的反饋。「 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在其官網就由愛好者專欄,包括用戶的博客、活動展示圖片和視頻,當然最核心的還是用戶論壇。
特斯拉的Model S剛進入中國時,有用戶提出,Model S的全景天窗採用玻璃帶給人驚奇感,但沒有遮陽天窗,這使他們用起來很不習慣。不久,特斯拉在其官網就推出了可供用戶選擇的有遮陽天窗的設計方案。快速迭代,敏捷響應,是特斯拉迅速贏得大批粉絲的關鍵。 對於身在職場的我們,也可以學習馬斯克將夢想分解成一個個里程碑式的小目標。這樣才能快速朝著一個個小目標前進,還可以在前進的過程中進行優化改進,大大提高你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從而擺脫對運氣的依賴。
三、 身處困境,憑借毅力脫穎而出
卡爾文·柯立芝說:「世界上沒有什麼可以替代毅力。才華不行,失敗的天才再普遍不過。」納爾遜·曼德拉為結束種族隔離和為南非人民爭取自由而持續努力了50餘年,包括27年牢獄生活,曼德拉後來成為該國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用毅力在通往自身使命和職業生涯上邁出了一大步。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對馬斯克來說也一樣,他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之路更是艱辛。
2007年SpaceX的第二次發射也失敗了,同時特斯拉的延期交貨遭到汽車網站嘲諷:「永遠交不了貨。」這一年,而他與飽受產後抑鬱症妻子的婚姻也出現裂痕。2008年馬斯克的生活變得更加動盪不安,他與妻子賈斯汀辦理了離婚手續,而SpaceX第三次發射失敗軍心大亂,特斯拉岌岌可危的財務狀況更是令人抓狂。 面對困境,馬斯克深知只有憑借毅力才能脫穎而出。特斯拉的投資人之一格雷西亞斯說:「2008年讓他充分了解了馬斯克的品格。他親眼見證了一個赤手空拳來到美國打拚、失去了一個孩子、被記者和前妻在媒體上狠狠羞辱、用盡畢生心血的公司處於倒閉邊緣的男人。
馬斯克比我認識的任何人都更刻苦,並且能夠承受更多壓力。他在2008年所經受的一切,可能早就讓其他人崩潰了。他不僅僅生存了下來,並且持續專注於他的工作。我從未見過比他更堅毅的人。「 心理學有一項令人嘆服的研究,分析了成功背後的一些因素,有一個非常直接的公式加以解釋:能力X毅力=績效。 憑借SpaceX第四次發射成功,馬斯克不惜一切代價讓NASA相信SpaceX有足夠的能力克服困難,將飛船送往國際空間站。最終成為國際空間站的供應商, SpaceX收到了16億美元的款項。馬斯克同時啟動了其他幾項計劃,也挽救了他的公司特斯拉。
十多年來種種失敗,帶來的嘲諷質疑、倒閉危機,也讓馬斯克經受了絕大多數人難以想像的折磨。他經常引用丘吉爾的話:「如果你必須穿越地獄,那就繼續前進吧。」 為了實現科幻小說般的宏大目標,他遭遇過一次次至暗時刻,但靠著堅毅又一次次從深淵中絕處逢生。才讓後來特斯Model S的發布和「獵鷹9號」的火箭回收成為可能。 成長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境,不同的是大多數人都會退縮,也有少數人會繼續堅持。我們應該在困境中學會謙虛(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理心(學會將心比心,體會他人的痛苦)、耐心(學會接受事與願違的現實)、以及抗挫力(在克服困難後,從自己復原的能力中獲得自信)。只有用這樣的心態這樣面對困境,才能將其轉換為幫助自己成長和提升的工具。
四、深度學習,成長為跨領域專家
知識、技能與才幹組成了能力的三核,要修煉成某一領域的高手這3個方面都必須精進。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張三豐當場傳給張無忌太極劍,從中我們可以將劍招-劍術-劍意「與「知識-技能-才幹」對應起來,就是「如何出劍」的知識、」出得熟練」的技能以及「自動自發」的才幹。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才幹在職業優勝中非常重要,但是沒有知識和技能,才幹是沒有辦法形成優勢的,更談不上職場上的競爭力。
馬斯克並沒有像其他高管一樣,對於專業知識不太懂,而僅僅把願景和激勵給到員工,放手讓員工去做。起初只是太空的愛好者的他,航空知識比較匱乏,他的解決方案是看更多的書,見更多的人。 孩童時代的馬斯克就可以快速學習書本中的知識,而現在,這項技能於童年時期相比毫不遜色。馬斯克最開始的火箭知識主要來自於教科書,他自學了《火箭推進原理》、《天體動力學基礎》、《燃氣輪機和火箭推進系統氣動熱力學》等等。
後來,在SpaceX聘請了一個又一個的天才之後,馬斯克意識到這些人的知識可以為己所用。他會不停地提問,直到學會這些天才所掌握知識的90%。經營SpaceX幾年後,馬斯克成長為一名真正的CEO和航天專家,很少有技術公司的CEO在各自領域的專業程度能達到他那樣的水準。 要成大事,必須要擁有跨領域的知識,通過深度學習,馬斯克在航天航空、IT、工程學、物理學、設計、商業、組織、領導力以及與政府交涉等諸多領域的跨界專家。同時他也成為了把偉大想法變為偉大產品的明星發明家、企業家和實業家。 人對於夢想,往往有三種態度——放棄、存著、追趕,然後成為三種人——庸人、抱怨者和夢想家。從兒時馬斯克接觸到對他人生影響最大的一本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開始,他就把人類在宇宙的征程看作個人的使命。
馬斯克在采訪中提及,他認為有5個領域將深刻影響人類的未來:互聯網、新能源、太空探索、人工智慧和生命科學。時至今日,他已經涉獵了前4個領域。 他奇跡般地把三家公司都做成了:SpaceX成為航空航天業最穩定的運營商,特斯拉已經是全球最酷最暢銷的純電動豪華汽車,太陽城目前是最大的消費者商用太陽能電池板安裝供應商。 埃隆·馬斯克,這位夢想家依舊馬不停蹄的將他的奇思妙想變成現實。我們普通人也從他的故事中得到啟發:用激情鎖定目標,用堅韌迎接挑戰,在迭代中獲得成長,在學習中獲取新知,開啟你星光璀璨的夢想實現之旅,成為各自領域的「鋼鐵俠「!
2. 特斯拉CEO馬斯克的「癲狂」之路:「鋼鐵俠」是怎樣煉成的
[億歐導讀]?科技狂人是如何打怪升級的?
製表人/億歐汽車商業分析員郝秋慧
如今部分願景已在實現的過程中。這世界在馬斯克眼中,無聊透頂,卻又因創造力無限而其樂無窮。
有人問他,你真的要改變世界嗎?他平靜地回答道:「我只是想讓未來更加充滿希望而已。」
當他忙於火箭與汽車的業務時,可再生能源成了馬斯克考慮的重點。
在一次家庭聚會上,馬斯克將太陽城的想法告訴了自己的表兄,美國太陽能多為夫妻店,缺少大型的公司,而太陽能將是世界發展的主要方向,馬斯克願意出資支持這個項目,但要求是自己擔任董事長。於是他與表兄一拍即合,開始了太陽城項目,這也是最早開始太陽能直租模式的企業之一。
當時消費者可零首付進行租用太陽能屋頂,租約期滿,消費者可選擇購買或者退回的方式,這降低了太陽能屋頂的門檻,並且大受歡迎,如今太陽城已經是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之一。
在馬斯克的願景之外,他還經營著諸多新奇的科技項目,比如受爭議的腦機介面項目,用1.2萬顆近軌道衛星打造全球低成本的互聯網連接服務等。據最新消息,腦機介面項目最快將於今年在人體身上進行測試,美國時間3月18日,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利用獵鷹九號火箭,發射了第六批星鏈衛星,現已有360顆星鏈衛星在運行。
誠如「科技狂」的稱號,多個科技項目在馬斯克手中成為了可能。
他瘋狂地工作,大膽地實踐,在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中踐行著自己的科技價值觀:「我不想成為誰的救世主,只是想著如何將事情變得更好,未來不會讓自己失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托尼斯塔克為什麼要承認自己是鋼鐵俠
在這部電影中,復仇者聯盟將更快成立,這可以從鋼鐵俠1末尾的彩蛋中看出。如果托尼不透露他的身份,尼克·弗瑞會在哪裡找到鋼鐵俠?此外,在漫威電影中沒有辦法隱藏自己的身份。從鋼鐵俠,美國隊長到後來的奇藝博士和驚奇隊長,他們一出來就顯示出自己的身份。
然後,由於托尼自己的個性和他給別人的半輩子的印象,他在別人面前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什麼要對別人隱瞞他是鋼鐵俠?托尼覺得承認自己是鋼鐵俠似乎容易一點。
附言:承認一個人的身份是為劇情服務的,因為漫威從一開始就決定拍攝婦聯,所以沒有必要隱藏自己的身份。例如,在漫威接管蜘蛛俠之後,彼得·帕克的身份暴露了。
4. 章魚博士為什麼會說你長大了
是因為章魚博士已經完全放下,釋懷了。
章魚博士是電影《蜘蛛俠》裡面的一個角色,職業是一名科學家。
在電影一開始的時候章魚博士的願望一直都是想培灶隱造一個太陽能能源。
但之後因為某些原因被機械手臂所配廳控制,迷失了自我。
是鋼鐵俠證明了章魚博士的理論,讓章魚博士見到了一個更成功的模型。
也因此實現了自己終其一生的目標,從而說出了那句「你長大了」。
而這句話中辯虛也包含了章魚博士的心情,既有落寞也有釋懷解脫。
5. 埃隆·馬斯克是如何成為鋼鐵俠的
《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讀書筆記
小李看世界
2017.2.17 第二本
隨著特斯拉汽車,SpaceX的發展,馬斯克逐漸成為像喬布斯一樣的影響世界的矽谷傳奇人物。億萬富翁,南非移民,偏執狂,控制狂,夢想家,野心家,創業者……很多詞都能描述馬斯克。
豎毀 他做的事情,創立私人火箭公司大大降低火箭發射運輸成本,新能源跑車的探索生產,在矽谷更偏重互聯網消費的氛圍下,顯得難能可貴,這份最初備受質疑的探索人類未來的夢想令人欽佩。
作者關於矽谷發展現狀和科技創新動力不足的觀點很值得思考。目前的互聯網公司不像它們的前輩——惠普、英特爾、太陽微電子公司那樣,製造實體產品,能夠在生產過程中僱用上萬人。在接下來的幾年,人們的目標已經從冒險創造全新的行業和偉大想法,變成通過取悅消費者,以及批量生產簡單應用和廣告來賺快錢 。「我們這代人中最聰明的大腦都在思考如何讓人們點擊廣告」。
比較一下,中國的現狀如何?
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模仿能力世界第一,矽谷出現蘋果手機,我們就有了小米,錘子手機等等;矽谷出現了twitter,Google,Facebook,我們跟風而起走了人人網,開心網,網路,微博等等。我們細細數數,真正有科技創新突破的有多少,更可怕的是目前大家心浮氣躁,所有人都想賺快錢,君不見,到處都有A論融資5000萬的說法。在創業者中常聽到的則是,「做實業已經過時了,何況又那麼痛苦,還是互聯網好啊,騙錢也容易。」
互聯網相比實業似乎讓人更浮躁,全世界都如此。蒸汽機、火車、汽車、電燈、電話、電報、計算機、火箭這樣的偉大發明之後,人類在科學技術上已經幾十年都沒有什麼革命性的突破了。這種比特世界的巨大進步和原子世界的原地踏步,也使得彼得·蒂爾發出「我們想要一輛會飛的汽車,得到的卻是140個字元」這樣的感慨。
所以,我真的很佩服喬布斯和馬斯克這樣的人,他們在多數人眼光局限眼前的時候,仰望星空,更難能可貴的是將這些傑出的想法變成現實。
在了解馬斯克前,我就看了電影《鋼鐵俠》,這部電影太贊了,滿足了對科技傑克蘇的幻想,人設狂拽帥酷屌炸天,高富帥,科學家,億萬富翁,花花公子,豪宅香車美女,擁有全球最大的高科技帝國,富可敵國,更可怕的是,他還有秒殺人類的智商,自己能設計火箭和導彈,將自己製造成超人和變形計剛的結合體,能像超人一樣從矽谷一下子飛到中東。
現實中的馬斯克一點不輸電影的鋼鐵俠,兩位前妻都有名模的顏值身材。第一位前妻是馬斯克大學同學還是位科幻作家,第二位前妻是位英國演員,飾演過傲慢與偏見,盜夢空間和西部世界,還是位量子物理學博士。果然彪悍的人生全面開花。
讀了這本書,了解到鋼鐵俠的扮演者唐尼扮演角色前長時間拜訪馬斯克的工作生活環境並深入交流,電影鋼鐵俠的主人公也部分參考融入了馬斯克的性格和工作環境。
那麼,馬斯克為什麼能創造出特斯拉,成立私人火箭公司,為什麼能成為矽谷鋼鐵俠?我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天賦和家庭環境
馬斯克的外公是位探險家和私人飛行員,在20世紀50年代左右,就能自己學著開飛機,全世界飛,四處冒險。從小家族還培養了他們閱讀和學習的習慣。馬斯克的爸爸是位優秀的工程師。馬斯克是個高智商孩子,從小極其聰明,在物理數學方面有天賦,從小愛讀科幻小說,這些因素讓馬斯克有了研究兆睜新能源汽車,火箭,太陽能的基礎。
二、非比尋常的野心、夢想和決心
馬斯克童年在南非長大,少年時就知道自己今後要去美國,步步為營,心中有譜,目標明確,規劃明晰。他從一個南非的背包客,隻身一人到加拿大,剛開始四處打工做些體力活,後來考入皇後大學,兩年後爭取到獎學金到美國讀大學,修了物理學和經濟學雙學位,實習,創業。野心和目標指引著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真正把他和一般人區別開來的是他的夢想和決心,他對物理,火箭和新能源非常熱愛,夢想就是改變世界。在大學時,他就熱情滿滿,做任何事情都全力以赴。馬斯克說自己有武士道精神,寧願切腹,也不要失敗。這就是馬斯克,就連比賽越野騎單車,不成功,便成仁,絕不放棄。
創業者和企業家,是社會的稀缺資源,他們就像古代的帝王將相,無不在余猜備拼殺,恐懼,質疑,背叛,失敗,忍常人不能忍中歷練和成長,從絕望中尋找希望。
三、科技商業環境和思維
如果馬斯克一直在南非,永遠不可能有今天的矽谷鋼鐵俠。矽谷是創業家和互聯網創新精神的搖籃,在這里,馬斯克如魚得水,世界最優秀的創業家企業家都在周圍,人才濟濟,創業能找到很多工程師,科學家和管理人才。
與此同時,馬斯克自己也是一位將商業和自己的想法結合很好的創業家。書中有段描寫他和弟弟開車穿越美國好幾個州時,一路上討論的都是創辦企業的點子。
美國創立200多年來,一直支持鼓勵商業,近代各行各業的領軍企業和企業家都集中在美國,這和美國的歷史和氛圍分不開。 每每想到此,我都能找到中國商業不發達的原因。
為什麼中國出不了比爾蓋茨,喬布斯,馬斯克?
中國2000多年的文化都是重農抑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般人有四等:士,知識分子,這些人以後是要考進士做官的;農,中國古代一直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農業是國家賦稅的主要來源;工,手藝人;商,就是流通做買賣,古代認為商人自己不生產,做的都是倒賣差價的投機活兒。就連武則天的他爹資助李淵起義,作為唐代開國功臣被封為三品大官,還是被人瞧不起,因為他是販賣木材起家的,被大家看成暴發戶。直到今天,體制內,體制內涇渭分明。
我們改革開放後,差不多40年的市場經濟,中國企業家也在探索中磕磕碰碰中成長,中國不缺不差錢的企業家,一個小目標就是一個億,時代和環境機遇、全球化讓做地產的迅速發家致富,讓做金融的圈錢發財,讓搭上互聯網快車的搖身一變成為商業教父。
過去三四十年,改革開放快40年了,膽子大,運氣好,脾氣倔,你就能掙到錢,而這個時代一去不復返。現在,你得死撐,沒辦法。因為經濟往下走,開始大家日子都不好過,然後,過一段時間,你發現,有內功的企業,日子就慢慢好起來了,未來靠的是管理,管理是第一生產力。
我們不缺有錢有口才的企業家,我們缺的是一批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真正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社會發展,改變世界的企業家,他們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汲取養分,就像歷史中走向現代的帝王將相,又吸收了西方的開拓創新民主科學精神,他們具有領袖氣質,又有王者風范。
中國的比爾蓋茨們,喬布斯們,馬斯克們,何時能出現?
6. 想要成為鋼鐵俠,到底應該做什麼
鋼鐵俠是漫威的一員,他的地位,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總結來說,真的要說成為鋼鐵俠的所需條件的話,應該是天才加上有錢。他不僅是許多平凡人的偶像,更是許多人理想和力量的化身,換句話說,他是許多人心中的英雄。
總的說來,在這個錢能通天,講關系、看臉的世界裡,要想無限接近鋼鐵俠,首先需要盡量評估自身的價值,考慮看看自己在那個境遇下的應對能力,再以此為目標,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7. 伊隆·馬斯克:一個巨蟹座男孩如何將自己打造成鋼鐵俠
從凡人到鋼鐵俠的三個素質
作為同為巨蟹座的人,敏感柔情的本性,讓巨蟹座可以輕而易舉的成為一個顧家好男人,卻幾乎沒有徵服世界的可能。當今世界可能有一個巨蟹座除外,他的名字叫做伊隆馬斯克,也許這個名字你也陌生,但是我說幾個詞也許你就不會陌生,Paypal(貝寶)、特斯拉、Space X。
是的, 就是這樣的一個巨蟹男在金融界用美國的支付寶Paypal顛覆了世界的互聯網金融產業,在汽車業以一家公司之力挑戰了全世界的汽車巨頭,在宇航業用第一次火箭回收成功改寫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 這無論哪一項壯舉都是足以揚名環宇的事業,當這所有事業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我只能說下一個喬幫主也許真的不用再等五百年。隨著特斯拉的大賣,大量敘述伊隆馬斯克生平的文章充斥著大街小巷,我不想再贅述這位傳奇英雄,當代鋼鐵俠的生平,我想說的是從明晌一個巨蟹男到鋼鐵俠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素養?從一本四百多頁的《在火星上退休:伊隆馬斯克傳》也許能夠窺探出一個真正的創業者該有素養。
一、創新是生與死的顛覆
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創新已經成為大多數人掛在嘴邊的詞彙,但是說創新的人多,懂創新的人少。作為一個以創新為標桿的創業者,你所需要面對的是來自於不同層面的阻礙,就像馬斯克,無論是開發Paypal,還是研發特斯拉,創新就意味著你是對於一個原先產業的顛覆,創新是一個具有破壞性的東西,在一個全新的產品出現的同時,必然意為這裂局一個舊的產品被取代或者部分取代,因此,創新的破壞性必然會引起原先產業的革命與自革命。
就像伊隆馬斯克說的: 不創新就是死亡。 在這樣的理念下,出於對銀行匯票業務低效率的排斥,馬斯克希望能夠做一個基於互聯網郵件的全新的支付方式,於是他用這種顛覆一切的勇氣開拓了Paypal,但是Paypal一經上市面對著的不僅是來自於銀行的挑戰,更是來自於其互聯網競爭對手易貝的競爭,擺在伊隆馬斯克這個創業者面前的是來自於巨頭的圍追堵截, 但是他的成功來自於他的勇氣,來自於敢於挑戰一切的勇氣和信心,所以說勇敢可能是創業者必不可少的素養的素質。
這份勇敢來源於對自己的信心,更來源於對原先不完美的改造,對於傳統而言,一旦顛覆必須是徹底的顛覆,否則無論是誰都難以獲得這種破壞性創新的成功。就像書中提到的,勇於做不可能的事。舉例來說,當特斯拉的研發遭遇到資金難題的時候,特斯拉必須要用自己的電池技術從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那裡拿到投資,馬斯克發現對於一個重視實踐的德國企業來說,僅僅用PPT的空口介紹遠遠不能說服對方,於是他肆槐讓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就用五個星期的時間,用特斯拉的電池技術去改變戴姆勒公司的smart汽車,當大膽的馬斯克提出這個設想的時候,他和一群有勇氣的特斯拉工程師們,以不眠不休的努力將異常龐大的電池機組改到了smart那個狹小的車身中。
當戴姆勒的副總裁到達矽谷的時候,他用著自己質疑的眼神審視著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矽谷企業,但是當馬斯克將改裝過的戴姆勒smart汽車開到他的面前,請他試駕的時候,僅僅十幾分鍾的試駕就為特斯拉贏來了五千萬美元的投資。也許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為特斯拉的潛力叫好,更要為馬斯克這個巨蟹男的勇氣欽佩。 勇氣,並且是敢於直面創新破壞的勇氣,敢於挑戰所有傳統的勇氣,這個恐怕是每個創新者必要的素養。
二、失敗是榮耀的積累
對於創業者而言,失敗恐怕是他們最害怕遇到的詞彙,但是正如同精益創業中所說的,盡早失敗也並不是壞事。回歸到這個巨蟹座的馬斯克身上,碰到失敗對於大多數巨蟹來說是一個災難,因為這對於巨蟹男柔軟的內心而言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對於馬斯克來說,並不是這么回事。從2004年開始,特斯拉就面臨著一個又一個的失敗,與傳統企業不同的是,馬斯克用的方式就是快速失敗,無論是傳動系統的設計,無論是變速箱的研發,馬斯克都沒有拘泥於傳統的設計方式,而是快速實戰,實踐檢驗,一旦不行立刻調整,立刻改變。時刻處於變化之中,這恐怕是特斯拉這件企業最大的特質,也是馬斯克身上特有的光輝。
在SpaceX上同樣如此,在製作火箭的時候,作為一家私人企業,馬斯克的經驗完全沒有辦法和國家力量的NASA或者俄羅斯宇航局相比,面對著如此艱難的航空探險難題,馬斯克用了最好的辦法:失敗,但這種失敗卻是一種暗合精益失敗理念的方式,他選擇了最小的成本,用小型的火箭,在SpaceX這家航空工業最小的企業中,馬斯克用盡可能低成本的小火箭進行著試驗,就是一次次失敗的小火箭試驗,讓SpaceX比任何一個國家機構都快的速度取得了經驗,即使是成品的火箭「獵鷹1號」SpaceX的發射也失敗了三次以上。
在航空工業上如此頻繁的發射火箭可謂是前所未有,對於一家才成立不久的公司前三發火箭全部失敗簡直聞所未聞,然而這一點卻是符合精益創業的要求,馬斯克一直引用的矽谷名言是: 把失敗當作積累經驗的過程。失敗越多,也就越可能接近成功。如果你失敗的不夠多,說明你不夠創新。
是的,對於創業者來說,失敗是榮耀的經驗,但是這種失敗是精益失敗,用盡可能低成本的失敗換取高價值的經驗,用經驗改善自己的產品,在馬斯克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創業者難得的品質。 對於失敗的從容很重要,但更是對於失敗的控制更重要,的確失敗在某些時候是一場災難,但在被控制的精益失敗中, 失敗是一次值得慶賀的榮耀,所以創業創新不怕失敗而是你該怎麼失敗?控制失敗、精益失敗這是創業者必備的第二點素養。
三、 飛機起飛是頂風不是順風
對於創業者而言一直有個說法,我要找風口,因為雷布斯說過,創業是要順勢而為,只要找對了風口即使是豬也是一樣能飛的。誠然找對風口,順勢而為對於企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看到的是即使是再大的颶風或者台風也有早晚會過去的一天,那麼豬如果沒有翅膀或者沒有引擎,那麼一定會是摔的最慘的那個。從去年以來,我們看到了大量的創業企業倒下,在風口來臨的時候,他們是飛翔在風口上的豬,在風口過去的時候,他們是摔的最慘的失敗者。所以,創業需要的不僅是找對風口的能力,而是持續飛行的技術。
於是馬斯克總是在說:當一切都似乎是逆著你的時候,記住,飛機起飛時是頂風,而不是順風。
在製造特斯拉的時候,馬斯克一直在尋覓,因為對於汽車而言,製作一款混合動力型的汽車不是什麼難題,然而混合動力只能說一種過渡性的產品,當電動車的性能無法滿足的時候,必須要用內燃機的動力帶動汽車的行駛,但是在馬斯克看來這個並不是未來的主流,只有電動的汽車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在發展的過程中,馬斯克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資金危機,為了彌補現金他賣掉了自己的服務管理軟體公司Everdream,從戴姆勒公司尋求過緊急投資,在熬過了一次又一次資金鏈斷裂之後,特斯拉終於取得了成功。
也許,對於創業者來說,有風口的順境也許是求之不得的條件,沒有風口的逆境,卻也是企業騰飛的關鍵。因此,在逆境中尋求成長,鍛煉飛行的能力,這應該是創業者的第三大必備素養。
也許伊隆馬斯克以後也會成為失敗的先烈,但是他用自己從巨蟹座凡人到鋼鐵俠的成功之路告訴我們,只有擁有勇氣,精益失敗,直面逆境的創業者才有可能從凡人化蛹成蝶,最終成為傲視天下的鋼鐵俠。
8. 如果讓你變成一個電影中的人物,你希望自己是誰,為什麼
如果讓我變成一個電影中的人物,我希望自己是鋼鐵俠。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
我想成為鋼鐵俠是因為我有一個英雄夢,我想要拯救世界。雖然他沒有其他的漫威裡面的超級英雄厲害,但我就是對他有一種莫名的好感,我覺得他才是真男人!就想成成為像鋼鐵俠一樣的人,就是盡自己盡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事。
9. 6歲的我在家製作鋼鐵俠被父母曝光了的小說叫什麼
《鋼鐵俠的小小冒險》。這是一個關於6歲小男孩發現自己可以變身成鋼鐵俠的故事祥拍。他發現自己可以穿越時空,去到不同的世界,經歷著各種各樣的冒險。他會在冒險中發現自己的能力,學習如宏困何去保護自己和他所愛的人,並且發現自己的真正價值。這本小說不僅可以讓您的孩子們更加了解自己,也可以讓他們更加熱愛冒險,擁抱改變,勇敢地面對挑戰。蔽宴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