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鐵礦石和鋼鐵貿易為什麼具有周期性

鐵礦石和鋼鐵貿易為什麼具有周期性

發布時間:2023-02-24 04:56:04

『壹』 進口鐵礦石定價模式現在情況

自2010年3月30日,必和必拓同一批亞洲客戶開始簽訂基於到岸價(包含海運費)的短期協議;繼而巴西淡水河谷4月1日發布公告,與全球97%的客戶(占公司計劃銷量的90%)達成季度定價,到今天,季度指數定價在鋼鐵行業內已經實施了三個月。

大家清楚地看到,3-5月鐵礦石指數平均價格(FOB價為147美元/噸)較當前的現貨價格(截止今日印度63.5%品位礦CFR價才130美元/噸)要高出許多,如果三季度鐵礦石價格真的按照季度指數定價模式執行的話,執行價格與現貨價格如此大的價差,難以讓人接受,也就意味著鐵礦石季度指數定價模式面臨瓦解的局面。實際上,鐵礦石季度指數定價還面臨整個鋼鐵產業鏈上的定價模式以及其自身的科學性、公正性和公開性的挑戰,正因為此,筆者認為,當前乃至未來一段時間,海運鐵礦石價格,應該被年度定價+月度定價+現貨定價的混合模式取代。

一、季度指數定價加劇了鋼材價格短期的波動性,不合理地延長了波動周期

決定或影響價格的,不只是成本,還有供需。鐵礦石季度指數定價容易讓人忽略供需的變化,而特別重視成本的影響。

具體地說,在鋼鐵價格處於上行態勢中,一旦供需發生變化而對價格產生影響時,由於採用季度指數定價,可能使得先期過高的原材料成本,在供大於求的環境下,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支撐了鋼價,從而使得鋼價無法合理地逐步調整到位,延長了價格調整的周期。而當人們清楚地認識到虛高的價格無以支撐的時候,短期內鋼材價格快速大幅調整在所難免,因此,也加劇了後期鋼價在短期內調整的波動性;反之,在鋼鐵行業處於下行態勢中,因供需面發生變化而對價格產生影響時,同樣由於採用季度指數定價,先前鋼價的大幅調整倒逼原材料成本快速下行,在供小於求的環境下,上游過低的原材料成本,無法支撐鋼價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回調,反而可能會引導鋼價再度下行一段時間,從而延長價格調整的周期,而一旦人們認識到價格偏低,需求又相對旺盛,短期內鋼材價格大幅上調又會變得在所難免。如此不斷反復,加劇了鋼材價格短期內的波動性,不合理地延長了波動周期。

鐵礦石季度定價的周期處於年度價格和月度價格周期之間,相對來說,年度價格可能在開始時影響較大,但很快就會被供需左右,而月度價格,也因其非常接近現貨價格,也可能被忽略,而季度價格則不同,會影響未來的三個月,人們不得不關注它帶來的影響,也就是說,人們對季度定價的關注程度更高,其對價格影響程度更大。

還有,鐵礦石季度定價,企業經營風險基本大都向鋼廠轉移了。鐵礦石生產企業完全可以「坐享其成」,而鋼鐵生產企業和鋼鐵貿易企業則處於「惶恐不安」中,因為其用鐵礦石生產出來的鋼材價格,還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特別是下游用戶的挑戰。

二、鐵礦石的季度指數定價與鋼廠和下游的定價機制不一致

當前影響經濟的因素越來越多,而且這些因素的變化越來越快,也因此,諸多行業的周期性發生變化,像鋼鐵行業,周期性變短,所以,即使季度定價也很難及時反應這一變化趨勢。無論如何,在整個產業鏈上,如果各行業間的定價模式不一致,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我們注意到,以前因為鐵礦石實行年度合同價格,所以許多鋼鐵企業跟下遊行業都簽訂年度價格協議,這樣有利於穩定經營。

具體地說,就鋼鐵行業下游而言,房地產行業最大的成本是土地這一部分,鋼鐵在房地產的成本中只佔到1%~2%,所以影響不大;但像汽車行業,其成本當中有50%-60%是由鋼材價格構成的,季度定價對他們來說經營波動性就很大;再如機械造船行業,一般會採取年度定價的模式,尤其造船行業,因為新船價格在造船合同簽訂時已經確定,但造船完工卻需要2-3年時間,在鋼材價格預期上漲的時期,執行季度合同對造船廠是非常不利的……

由於年度鐵礦石定價機制的變化,目前正迫使鋼鐵企業與下遊行業的定價模式也在發生變化。我們認為,這種變化如果是朝著企業生產經營更加穩健的方向發展,那麼毫無疑問,是應該接受;但如果這種變化給整個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造成不確定性,影響整個產業鏈的運行,那麼博弈就更加激烈,也就更充滿著風險。正如第一點提到的,毫無疑問,季度指數定價,在現階段不是產業鏈上的企業共同選擇的結果。

三、季度指數定價還難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參照

目前季度指數定價,參照較多的就是境外的三個鐵礦石指數:即普氏能源資訊(Platts)的普氏指數(PlattsIronOreIndex)、環球鋼訊(SBB)的TSI(theSteelIndex)指數以及金屬導報(MetalBulletin)的MBIO(MBIronOreIndex)指數。

首先,具有公信力的指數價格,其設計方法應符合科學的原則。但上述三者中除了普氏能源資訊在其《估價方法和規格詳解》有稍具詳細的解釋外,其餘兩個指數闡述都相對比較籠統。即便如此,普氏能源資訊卻並未將其價格數據的收集方法、使用的價格數據量等重要信息做到完全的公開透明。

再者,目前國際主流鐵礦石價格指數,都是在印度鐵礦石中國現貨市場的基礎上綜合海運價格設計出來的,原本就比較復雜的鐵礦石貿易,國外這些機構能做到對國內鐵礦石貿易流通很熟悉嗎?特別是數據采樣的合理性。考察普氏某些指數價格數據可以發現,有時連續幾天價格完全一樣,曝露出計算這些指數價格使用的數據量遠遠不夠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調查樣本過少,而樣本又不具有科學性,其准確性就更難說了。

其次,僅選擇印度鐵礦石在中國現貨市場的價格就一定合理嗎?畢竟印度鐵礦石也不是中國的唯一海運鐵礦石現貨選擇,特別是對一個更不講信譽和充滿特殊利益訴求的國家的產品而言。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鐵礦石的定價模式還應該變,必須是多種模式的選擇。首先選擇的應該是年度價格,可按照上年度平均價格指數確定一個價格,企業按照這個價格預付款;其次選擇月度價格,企業和礦山在月底或下月初可按照月度實際價格的一定比例執行結算價格。對於那些先前雙方建立在共贏基礎上的長期協議合同,礦山應本著先前的精神,適當優惠,當然,對那些長期協議以外的量,可以具體協商如何結算;再有就是現貨價格,這是一種短期的買賣行為,完全可以執行市場價格,但三大礦山如果要賣現貨,要優先滿足那些大的戰略用戶的需求,或盡量通過他們執行代理價格。

毫無疑問,建立科學、公正、公開的鐵礦石價格指數,非常必要。

我們期待建立一種更加合理的鐵礦石定價模式,共同維護鋼鐵產業鏈的穩定運行,從而實現企業的和諧發展。

『貳』 鐵礦石屹立不倒,國內鋼企虧損么,如果虧損為何出口

這么說吧,鐵礦石大幅上漲,會給人們一個錯覺,就是鋼企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那麼鋼廠的利潤大減,甚至是虧損。其實,鋼企的日子還是很好過的。

一般正常企業經營,如果虧損,你還大量生產么?我想正常的企業不會這么干。看看棉紡織企業吧,進入消費淡季,不賺錢,就限產或者直接放假好了。國內鋼企的噸鋼利潤只是下降了而已,況且鋼材的產量還大幅增加。

鋼鐵產量大幅增長的背景下, 鐵礦石供給趨緊導致鐵礦石產業鏈地位抬升,進而大幅侵蝕鋼鐵利潤空間。整體而言,在鋼弱原料強勢格局下, 鋼鐵產業鏈地位邊際趨弱且盈利快速回吐,2019年前4月中鋼協重點鋼企實現利潤總額232.5 億元,同比下降22.83%。

我國是全球鋼鐵產量第一。對於鋼鐵產量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全球產量看中國,中國產量看河北,河北產量看唐山。這么大的產量,僅靠國內地產和基建,是消耗不掉的。只能出口,鋼企虧損盈利與否,都需要出口,否則全都壓在倉庫里么?這部分多餘的產量,就是靠出口來消化的。

所以說,原材料上漲並未讓鋼企虧損,而出口則是一個銷售渠道,消耗多餘的產量而已。

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凡是不針對問題本質回答,只要是黑中國、黑體制,扯到貪污腐敗的就很多贊,真正優秀的圖文分析反而沒人看,真是有趣!

首先需要探討一下鋼廠現在是否是虧損的?

自從年初巴西淡水河發生潰壩事故之後,鐵礦石價格已經漲了8個月了,以青島港61.5%澳洲粉礦為例,目前干基含稅價格960元/噸。 但是很奇怪的是,鐵礦石價格的上漲還沒有傳到到鋼材價格上?

一方面巴西淡水河是突發事件,不是結構性問題,鋼廠很難去改變生產計劃;另一方面,7-8月份是鋼材的消費淡季(夏季炎熱,開工率低;),這就導致了當前鋼材價格並沒有跟隨鐵礦石上漲。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鋼廠的利潤被不斷壓縮。

近期唐山地區鋼廠的螺紋鋼毛利曾跌至500元/噸,但是利潤仍然處於 歷史 的中位,當然還要去除掉費用以及軋製成本等,利潤可能就在200-300左右。當然並不排除一些成本管控較弱的鋼廠已經虧損了,市場上總有做的好做的不好的。 但是這一現象我認為不會持續,隨著鋼廠「金九銀十」的到來,鐵礦石和鋼材的價差肯定會縮小,鋼廠利潤也會隨之增加。

我們假設鋼廠現在就是虧損的,為什麼還要出口?

1、訂單。鋼廠生產的東西並不是我今天生產了,明天我吆喝著去賣,早就已經簽訂好了訂單,下游也是如此,我需要什麼東西肯定是要先備好貨的,臨時去買一方面不一定買得到,另一方面價格肯定會比正常購買要高。所以雙方都願意去簽訂單,那麼有出口貿易的鋼廠就必須要出口。

2、客戶。客戶資源是任何鋼廠都不會去舍棄的,ok,你賺錢的時候你就賣給他,你虧錢的時候就不賣了么?客戶關系怎麼去維系,這種不牢固的關系必然會被其他競爭力撕裂然後形成牢固的合作方,而原來的就只有被淘汰。所以,即使虧損也不得不出口。

最後希望大家能開朗一點,別那麼腹黑,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

從整體看,未來鋼材的產量增速將大於鋼材消費的增速,鋼鐵過剩的危機也會臨近,但就目前而言國內鋼企還不至於到虧損的地步,一方面都有一定的鐵礦石儲存,另一方面利潤空間還是有的。

而且2012年左右國內鋼企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普遍虧損期,因為鋼企大部分會有一定的國家力量在裡面所以是可以支撐的,如果企業不運作可能虧損更加嚴重,所以堅持出口還可以增加收入來源,包括有一些涉及到國家層面的因素

為何虧損仍要出口?緣於國內需求不足,即供大於求。舉個例子,本來國內只要10斤鋼,但生產了20斤。那多餘的10斤呢?出口當然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至於虧損要這樣算,假如不出口,10斤就成為庫存。假如第2年國內還只需10斤。理論上就不需要生產了。那麼鋼鐵行業的上游也構成了大量庫存,這樣對整個行業造成的影響就很大。正是由於私有制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才造成正常經濟周期的自然循環。從而誕生了華爾街模式,即反向推動。但這個模式本身並不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往後拖延一下。且還能造成更大的危機。對中國來說,房地產和基建很多都是由於反向推動而興起。

雖然2019年鐵礦石價格的漲幅已經達到80%,但並不一定會造成鋼企原材料真實成本的升高同樣的幅度,除了匯率影響以外,還要看企業有沒有為鐵礦石原料做風險對沖計劃,因此並不一定因為原料價格上漲就會出現虧損,還是要看具體的運營情況和市場情況。

國內大型鋼企都是規模化經營,采購的鐵礦石和煤等原材料的數額都是非常巨大的,而根據生產的特點和計劃,都不是馬上采購馬上排單生產,需要做比較長一些時間的采購計劃,特別是需要進口優質鐵礦石的企業,海運時間並不短,需要考慮價格的變化對成本產生的影響,需要提前做好計劃,在金融市場上預先買入等值的合約進行風險對沖,以鎖定成本。

因此如果控製得當,計劃得好的話可以控制住成本,比如年初做好計劃的鋼企,如果當時用了對沖的策略,即使現在購買,也可以把價格鎖定在年初的價位,實際成本並沒有漲得那麼大。

至於產品的出口,完全是市場行為,與市場需求和鋼企的銷售策略相關。我國是鋼鐵生產大國,而鋼鐵是全球通用的必用產品,在建築、 汽車 、家用電器等等很多行業使用廣泛。布局海外,是很多企業都在做的事,可以根據營虧調整產能和優化成本,沒有一家企業會長期虧損地做生意。

總的來說,鐵礦石原材料上漲並不是對所有的企業都會產生致虧的影響,而產品出口是市場行為,海外市場是鋼企重要的銷售市場,只要不是支撐不下去,應該都不會輕易放棄。

這個問題太好回答了,剛開始大力的補貼,用於傾銷戰爭,等我們佔領了市場以後,我們再來慢慢的增加它的價格,就像以前的美團外賣一樣,以前的外部美團外賣和餓了嗎平台,大量的補貼用戶,讓用戶產生這么一種依賴感,讓用戶產生這么一種吃東西必須要點外賣這種習慣。等他們100%控制市場以後,他們再來慢慢的採摘成果,收獲勝利的果實,這個時候就可以慢慢的提價格了,因為市場都被你控制了,人家沒得選,所以鋼鐵市場也是這樣,剛開始大量的補貼用戶,甚至於虧本做這個生意,等我們控制了全球鋼鐵市場以後,我們中國鋼鐵企業就可以慢慢的提高價格了,因為到時候人家沒得選,到時候就是我們中國鋼鐵企業的天天下。

中報業績檔口,投資人還是暫時迴避鋼鐵水泥,但是整體上看,中國鋼鐵行業經歷了產業調整情況正在好轉。

其實鋼鐵行業直觀行情如下兩張圖:

這是過去一年鐵礦石的走勢圖,一條毫無疑問的上漲曲線

上圖來自鋼之家,提取國內的鋼鐵價格走勢,你會發現實際上鐵礦石的漲價因素沒有傳導到鋼鐵的價格,也就是國內鋼鐵價格在下跌或者平行走勢。

對於出口,那是不是存在國內外的價差呢?

不能說一定國際鋼鐵價格就高於國內,實質上國內和國際鋼鐵價差在不停的變化,由於我國是鋼鐵的主要生產國,佔到一半以上的產量,所以基本上國際市場鋼鐵的定價可以以我們國內的定價為參照。但各國的需求和各國國內房地產建造的具體情況掛鉤,比如歐洲依然有些蕭條,而美國需求略微強勁。

總結:實際上很好理解為什麼要出口。從行業來看,鐵礦石連續上漲,而鋼鐵價格沒有出現明顯的上漲。因為全球需求增長並沒有那麼快,而鐵礦石由於1月份巴西水災導致整體的出口量減少。但預計這種狀況是暫時的,鋼廠不能因為一些短期的因素而改變生產計劃退出市場。那麼一些富餘產能的鋼鐵出口也無可厚非。

由於供給側改革,和產能優化退出,實質上鋼鐵業今年1-4月情況還算可以,在鐵礦石漲價大背景下,利潤率平均在3.5%,2018年利潤率曾達到過7%,這說明政策層面的動作是有效的,提高了現有鋼鐵行業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了產品質量,壓縮了粗鋼低效率產量。

而現階段,個人認為也許鋼鐵的巨大產能輸出會成為一種利器,擠壓他國的鋼鐵產業,逐漸控制全球鋼鐵產業鏈。當然了,需要保持正的利潤率,還要應對他國貿易保護主義主導的反傾銷調查。

但投資人依然不可能在年中看好鋼鐵股票,要等待鐵礦石和鋼鐵價格之間的倒掛被逐步的磨平,畢竟鋼鐵行業屬於周期性行業,和房地產又掛鉤,而最近房地產貸款方面正在收緊。當然倒過來的價格壓力也會讓鋼鐵行業加速產業轉型和優勝劣汰,提高產品附加值,這條路任重而道遠,但如今不得不走。

虧損是假!利潤進了官員腰包是真!還記得那年澳大利亞礦石暴漲幾百倍的事嗎?那是把國家的錢給了澳大利亞!賣了國後,然後國內官員得到了幾十倍的回扣!!!高管沒有好東西!為了私利他們可以賣國啊!!~

中國少建點房子,鐵礦口怎麼漲,鋼鐵企業需求大,帶來高房價,高污染,美國那麼有錢,為何高樓大廈沒中國多呢?

國企越虧老闆一一年薪越高、回扣越多

『叄』 鋼鐵行業的周期性怎樣解釋

觀點:由於鋼鐵行業虧損的局面不會長期存在,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說它們的彈性可能最大。在行業復甦的進程中,毛利改善的力度也會較大。

依據:鋼鐵行業凈利潤同比大幅下跌,環比改善明顯。上半年同比表現最好的是新興鑄管、大冶特鋼和撫順特鋼,鑄管及特鋼這類下游需求不大供給相對固定的鋼鐵品種存在一定的抵禦能力;表現最差的是柳鋼股份、濟鋼股份、萊鋼股份和華菱鋼鐵,一定程度上說明寬厚板和螺紋等建築鋼材彈性較大。環比表現最好的西寧特鋼、南鋼股份、大冶特鋼,周轉較快經營靈活的公司在本輪周期復甦中有明顯的優勢。

產量基本平穩,同比出現增長的基本上是有產能擴張的公司產量出現同比大幅增長的凌鋼股份、濟南鋼鐵、本鋼板材、新興鑄管。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有擴產項目的鋼鐵公司。其餘幾家未來幾年有產能擴張的鋼鐵公司如華菱鋼鐵、新鋼股份、柳鋼股份、鞍鋼股份、包鋼股份等也出現了產量上的小幅增長。

影響凈利潤表現的主要原因在於成本下滑偏慢。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的只有新興鑄管一家。考慮到有不少公司的產量同比出現過正增長,這說明只有鑄管產品在上半年的售價是完全堅挺的,而特鋼等只是相對跌幅較小。其餘營業收入跌幅較小的公司與產量有所增長的公司基本一致;大部分的鋼鐵公司收入環比都出現了上升。環比上升超過三成包括太鋼不銹、邯鄲鋼鐵、凌鋼股份、八一鋼鐵,環比下滑的包括唐鋼股份、華菱鋼鐵、新鋼股份、濟南鋼鐵等,以寬厚板為主的品種滯後調整在收入上也得到了驗證。

營業成本同比下滑最大的公司是大冶特鋼,接下來是韶鋼松山、安陽鋼鐵和杭鋼股份。小型鋼鐵公司在周期向下的時候轉身的速度明顯較快。這得益於他們較低的存貨水平,較高的周轉,較小的規模;環比上升最快的是邯鄲鋼鐵、太鋼不銹、凌鋼股份、酒鋼宏興和武鋼股份,除了太鋼不銹是因為鎳價在二季度出現上漲之外,看起來其他幾家傳統的鋼鐵公司在二季度成本方面的壓力顯得較大。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一季度的降成本手段已經接近極限,另一方面是可能是因為高價存貨周轉得還不夠。

毛利較低,未來改善空間存在三家鋼鐵公司上半年毛利依然未能轉正,分別是三鋼閩光、包鋼股份和濟南鋼鐵。 當鋼鐵需求上升的時候,買進股票

『肆』 鋼鐵和水泥為什麼屬於周期性行業

鋼鐵水泥是社會大宗原材料,產量大需求量也大,生產連貫不易迅速增減。內當價格高漲時,容就會誘導投資者投資該行業,使得產能增加,產品達到一定程度以後,超過了需求量,就會使得價格下滑;反之,價格下滑以後使得利潤降低甚至全行業虧損,就有一些產能停止下來,造成社會總供應量的缺口,這時候就會使得價格上揚,出現了一波市場火熱行情。這就是幾十年來的周期性變化規律。

『伍』 求助:目前鋼鐵貿易行業風險和防範措施

. 周期性波動
鋼鐵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其發展與國民經濟的運行周期高度相關,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
經濟增長是周期性直接影響到市場對鋼鐵產品的需求,從而影響鋼鐵行業的盈利水平、資產流動性和現金流充足性。
鋼鐵行業需求主要取決於宏觀經濟及下遊行業的發展。當宏觀經濟處於上行周期、下遊行業快速發展導致現有產能不能滿足需求是,鋼材價格會大幅上漲,行業盈利水平提高,並刺激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大;隨著宏觀經濟進入衰竭期貨下游產業進入周期性低谷,同事伴隨繁榮期投資過旺導致鋼鐵行業出現產能過剩,供求失衡,行業利潤水平大幅下降(甚至虧損),形成行業性風險。
2. 法律與政策變動
鋼鐵行業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其發展直接影響到上下游多個產業的發展,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關稅政策、鋼鐵產業政策以及國家隊上下游的產業的調控政策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鋼鐵行業的發展。-
相關法律與政策的變動對鋼鐵行業信用風險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抑制經濟過熱的宏觀調控政策將對鋼鐵市場的需求產生不利影響,從緊的貨幣政策將會增加資金成本壓力貨融資難度,從而導致鋼鐵行業信用風險上升;刺激經濟的宏觀調控政策則對鋼鐵市場的需求具有有利影響,寬松的貨幣政策會降低資金成本壓力貨融資難度,能部分抵消由宏觀經濟下行導致的系統性信用風險;(2)出口關稅提高或出口退稅率下調將抑制產品出口,加大國內市場競爭壓力,信用風險將會上升;反之則會加強國內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促進產品出口,緩解國內市場壓力,信用風險將會下降;(3)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對鋼鐵行業的產業布局、產業技術、產業結構等方面進行規劃與調整。因產能和技術落後、產品結構不合理而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可能面臨被收購、兼並、重組的風險,信用風險較大;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則可以在規劃和調整中受益,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為有利地位,信用風險較低;(4)鋼鐵行業傳統上是高污染、高能耗行業。隨著國家實施循環經濟法,節能減排政策日趨嚴厲,對尚不符合節能減排政策的企業,整改與調整成本較高,對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列入淘汰范圍的項目則被限制或禁止發展,信用風險較大。
3. 區域市場環境變動對於鋼鐵產品,尤其是附加值不高的品種而言,運輸成本對最終價格影響較大,
鋼材銷售通常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區域性,其經濟運輸半徑一般為500公里。因此,鋼鐵行業的獲利狀況往往與所處區域的經濟發達程度關系密切,對區域市場環境變化較為敏感。
處於經濟發達地區的鋼鐵企業,受益於鋼鐵產品需求量較大,有助於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獲取能力
的提高;而那些遠離銷售市場的鋼鐵企業,即使擁有一定的資源優勢,也會由於高額運輸費用將其成本優勢部分抵消。
4. 供需變動
伴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鋼鐵行業在過去幾年也經歷了高速擴張。然而粗放發展以及盲目投資
使整個行業產能總體過剩和部分產品供需結構性失衡明顯。鋼材產品中大多數低附加值品種出現過剩,一些高檔你品種產品仍需大量進口。
未來一段時間,產能過剩的壓力使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尤其是對規模較小、產品結構不合理的企業信用風險會增大;大型鋼鐵企業和以高附加值、國內短缺品種為主要產品的企業可以部分抵消產能過剩帶來的風險。
5. 鐵礦石價格波動
鋼鐵行業生產要消耗大量的鐵礦石、廢鋼和煤炭,其中鐵礦石是最主要的原料。我國煉鋼用焦炭基
本能夠自給,廢鋼也只有少量需要進口,但鐵礦石儲量較低且品位不高。隨著我國鋼鐵行業的不斷發展,對鐵礦石供需缺口的日益加大導致我國對國外鐵礦石資源依賴度較高,鐵礦石價格成為引發鋼鐵行業成本波動的主要原因。
世界鐵礦石供應集中度高,鐵礦石談判的慣例使其價格波動較大,加上匯率、海運費等波動帶來的影響,鐵礦石價格成為影響鋼鐵行業現金流變動的重要因素。
——我的鋼鐵 021-26093596

『陸』 以《鐵礦石之殤》案例為例子,進行商務談判的環境分析

鐵礦石談判簡史 一切不美好的回憶,始於2005年。 一向與中國買家保持良好關系的國際三大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忽然變得很難對付。從那一年起,他們不約而同地變相提高自己的要價。 2005年:驚醒夢中人 按照以往約定俗成的規則,淡水河谷、必和必拓與力拓是目前參與鐵礦石談判的三大賣家,他們與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及歐洲的買方分別展開談判,一旦有最先達成協議的買賣雙方出現,那麼其他談判將立即停止,並接受所達成的價格。 此前,三大鐵礦石巨頭從來沒有如此具有叛逆精神,而在巴西淡水河谷(CVRD)率先提出漲價71.5%之後,必和必拓為了能夠提高澳大利亞鐵礦石到達中國口岸時的價格,要求以到岸價成交。 必和必拓的提議受到了以寶鋼為首的中國買家的聯合抵制,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鋼協)多次聲明,不會接受必和必拓的要價,並表示,必和必拓需要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雙方的合作,不能僅圖一時之快。 「別忘了在鐵礦石難賣的事情,想讓我們買你們的礦石,還要給回扣呢。」鋼協顧問吳溪淳曾這樣「提醒」必和必拓。 在國際三大鐵礦石巨頭相繼在談判桌上「打劫」中國鋼鐵企業之時,立志成為 「第四巨頭」的澳大利亞FORTESCU集團(簡稱FMG),正以誘人的礦山開發項目吸引中國企業出資建設。 最終結果是,中方企業不得不接受鐵礦石進口漲價71.5%的事實。 外界對鐵礦石談判的關注拉開了序幕。 2006年:中方的持久戰 2005年10月,2006財年的鐵礦石談判啟動,前一年遭遇「打劫」的中國買家學得更加聰明了。 2005年「十一」假期,包括數家著名鋼企高層在內的中國買家組團前往印度尋求購買礦山和鐵礦石,以打破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壟斷。但是此行無功而返,因為印度的賣家分布極為分散,同時交通基礎設施不太完善,中國買家很難大規模從當地采購鐵礦石。 同時,在山東日照等重要鐵礦石進口口岸,出現了囤積居奇現象,一些人哄抬鐵礦石價格,導致對外談判局勢極為不利。 直至2006年3月,此輪鐵礦石談判依舊沒有定論。外界對此表示擔憂,但當時鋼協副秘書長戚向東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鐵礦石談判不會急於求成」。這意味著中方將採用持久戰的戰術應對談判。 2006年6月,耗時8個月的談判終於結束。談判結果是價格上漲19%。 國內輿論對此並不滿意,認為中方談判代表「貽誤了戰機」。 2007年:速戰速決 2006年12月22日,新一輪鐵礦石談判出人意料地順利:寶鋼與淡水河谷就2007年度國際鐵礦石基準價格達成了一致,在2006年的基礎上上漲9.5%。 在2006年度的鐵礦石談判中,由於中方堅持降價,並採取拖延戰術,最終導致「戰機」延誤,無奈接受價格上漲。鋼協決定此次談判中不再採取拖延戰術,但也不會提前把自己的底線泄露出來。為了保密,鋼協把幾次重要的會議都放在了上海或武漢等城市召開,以盡量保持低調。 盡管此次談判初期,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巨頭組成的鐵礦石賣方早早發布了5%到10%的預期漲價幅度,但這次中方不再有人出面抵制漲價。談判僅進行了一個多月便已塵埃落定。 「9.5%對中國來講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是4年內,外方叫漲幅度最小的一次。」談判結果公布後戚向東曾高興地對本報記者表示。 這也被普遍視為歷來最為成功的一次鐵礦石談判。 2008年:走在破裂的邊緣 短暫的和睦之後,力拓和必和必拓向寶鋼提出了一個更嚴酷的要求:2008年的鐵礦石談判需要改變規則,以到岸價格進行交易。這一提議,無疑是希望鐵礦石價格再次上漲。 轉機發生在2008年2月份,巴西淡水河谷與蒂森克虜伯達成協議,淡水河谷南部粉礦價格上漲65%,卡拉加斯粉礦價格則上漲66%。這也是歷年鐵礦石價格談判中,第一次針對不同品位的礦石才有不同的漲價幅度。 在淡水河谷率先打破規則之後,力拓自然更有理由堅持對規則的改變。2008年3月底,由於中國鋼企的堅決拒絕,力拓改變方式實施「逼宮」。 據接近鐵礦石談判的人士透露,三大賣家不可抗力為由,威脅減少對中國長期協議買方的鐵礦石供應,並將把鐵礦石集中到現貨市場高價賣出,這幾乎導致談判破裂。 最終雙方都勉強接受了PB粉礦、楊迪粉礦、PB塊礦在2007年度價格基礎上分別上漲79.88%、79.88%和96.5%。 鐵礦石賣方又一次採取主動,打破傳統談判規則。 業界視點 「長協礦」價格可望大幅回落 訪中華商務網資深分析師馬忠普 《中國經營報》:2009年新一輪的鐵礦石談判正在進行,你認為此次雙方爭論的關鍵點何在? 馬忠普:在此次世界經濟衰退中,幾乎所有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了大幅回落的趨勢,但鐵礦石長期協議價格卻沒有隨之下降。現在來看,包括中國鋼鐵業在內的全球鋼鐵市場,在2009年都面臨一個低潮期,因此2009年鐵礦石協議價格回落可能性較大。但影響鐵礦石談判結果的因素很多,不僅有國際經濟周期性衰退和鐵礦石供給過剩等基本面,也有鋼鐵市場價格走勢的變化對鐵礦石價格談判預期的影響,以及國際鐵礦石供需布局結構和協議鐵礦石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問題。 正是這些復雜而多變的因素交織在一起,使雙方自2008年10月份啟動的接觸和談判,至今沒有取得最後結果。三大鐵礦石供應商都同意了自2009年1月1日到4月1日的協議鐵礦石要降價,但同時提出鐵礦石進出口市場的價格指數,要求依據鐵礦石市場的進出口到岸價格指數變化,確定協議鐵礦石進口到岸價格。這樣一來,中國鋼鐵企業將面臨不斷變化的協議鐵礦石價格,對鋼企控制鐵礦石采購量和成本十分不利,也不符合長期大宗協議商品國際貿易的慣例,因而遭到了國內鋼鐵協會和鋼鐵企業的拒絕。 《中國經營報》:你怎麼看待近期中國鋼材市場價格上漲對鐵礦石價格談判的不利影響? 馬忠普:最近國際鋼材價格急跌,而國內鋼材價格的下降空間已經非常有限,並且出現了需求少量增加的局面,鋼材市場的表現,為整個鐵礦石談判添加了不確定因素。從歷次鐵礦石談判結果看,除了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壟斷地位、鐵礦石需求增幅過快之外,鋼材市場價格的上漲趨勢,也是刺激協議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的重要因素。中國鋼材市場近兩個月價格上漲數百元,並帶動國內鐵礦石、鐵合金、焦炭價格有所回升。這一變化趨勢確實不利於鐵礦石協議價格回落幅度的談判。當國內外鋼鐵業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都看到中國鋼材市場價格變化時,期待鐵礦石價格談判盡快取得結果也是不現實的。 實際上,中國鋼材市場經過近期價格回升,鋼鐵企業緩解了虧損的壓力,但並沒有擺脫虧損。特別是國際鋼材進口壓力近期出現了明顯增加的趨勢,這將制約國內市場的價格走勢。而國內近1億噸停產的產能也並沒有恢復。這些動態變化趨勢說明,2009年國際和國內鋼鐵市場的價格走勢,只能在相對的低谷中震盪盤整。在世界經濟低谷中,2009年中國鋼鐵企業能擺脫虧損和微利就很不錯了。這種鋼材市場演變的大趨勢,才是鐵礦石價格下降幅度談判的基本依據。而最終影響2009年國際鐵礦石市場價格和鐵礦石談判結果的,是國際鋼鐵市場價格變化的大趨勢和鐵礦石需求減少難改供大於求的形勢。 《中國經營報》:中國鋼鐵企業如何擺脫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孤軍奮戰的不利局面? 馬忠普:日本和國際上一些大鋼鐵企業在三大鐵礦石供應商那裡都有相當的股份,鐵礦石價格的上漲和回落對這些企業影響不大,這就使中國鋼鐵企業在2009年的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孤軍奮戰,難度很大。但是2009年的經濟和鋼材市場形勢變了,比如鋼材需求大戶日本豐田汽車等正面臨嚴重虧損。雖然鐵礦石價格漲跌對一些日本鋼鐵企業利潤影響不大,但2009年卻面臨鋼材價格需求下調,以緩解下游大用戶企業成本的承受力問題。所以在這次全球鋼材市場價格幾乎跌入低谷的時候,包括新日鐵在內的許多國際大鋼鐵企業都要求鐵礦石協議價格大幅降下來。中國鋼鐵企業需要加強同國際鋼鐵企業及鐵礦石供應商的協調,使鐵礦石價格談判早日取得結果。

『柒』 為什麼稱鋼鐵行業是周期性行業

鋼鐵行業的周期性表現在該行業受經濟周期變化的影響較大。從世界鋼鐵和我國鋼鐵的歷史來看,鋼鐵工業受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周期和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很大,總體上與經濟周期保持同步動態。我國的鋼材消費隨國民經濟增長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動更為明顯。具體來說就是,對鋼鐵的需求變化主要受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影響。經濟增長的周期性直接影響到市場對鋼鐵產品的需求和產品的銷售價格,從而影響鋼鐵行業的盈利水平。因為鋼鐵行業作為原材料行業,與宏觀經濟形勢、經濟政策息息相關,經濟的增長必然要帶動鋼材需求的增長,進而引發鋼材價格的上揚。當經濟處於上升時期,鋼鐵行業就會緊隨其擴張,當經濟衰退時,這些行業也相應衰退。

『捌』 為何中國要進口鐵礦石,才能維持鋼鐵業運行

因為我國的鋼鐵行業發展速度很快,產量要求高,導致鐵礦石需求太過龐大,國內的產量跟不上,所以需要進口。

『玖』 A股中,哪些行業是具有周期性的

不請自來,有時候我們經常看股評和 財經 新聞的過程中會提到一個詞:周期股。那麼周期股指的是哪些股票。接下來,我們隨便聊一聊。


周期股 :顧名思義就指的是那些公司所處的行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徵,並且這些行業的興衰與經濟周期緊密相連。一般來說,周期股存在下列行業當中。

這么多行業,怎麼記憶,其實很簡單。 一類是與重工業相關 ,比如有色金屬、煤炭、石油、化工。 一類是與蓋房子相關 ,比如房地產、建材、鋼鐵、機械。

另外,像 汽車 、券商等行業也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徵,比如當大傢伙都有錢的時候,你就想著買買車啊,炒炒股之類的,當大家沒錢的時候就會減少對這類產品的需求。再比如像醫葯之類的就屬於非周期性行業,總不能因為收入減少就不去看病吃葯了吧。

另外,題主問道周期股具體的周期是多長,這個其實沒有固定的時間周期,一般主要看經濟周期,當經濟比較景氣,那麼對於這些行業的產品需求就比較旺盛,企業的業績也會持續性改善甚至出現爆發式增長,相應的周期股就會受到市場的追捧。反之亦然。

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一般市場大幅下跌以後,進入底部區域的時候,重點關注周期股,因為這類股票前期跌幅比較大,一旦漲起來,後勁比較足;反之當市場逐漸開始下跌的氣候,盡量去關注非周期性股票,這些股票一般具有明顯發防禦性特徵。


我是啪哥, 如果你認為我說的有道理:點贊+關注 ;如果你認為我說的沒道理,評論區留下你的道理

這位投資者問這個問題,肯定不是初學者,只有學習到一定程度的人才會問到關於行業得周期性,其實在A股有一些行業的周期性還是特別明顯得,達到這個時間節點行業就會選擇方向,我總結三個行業給大家參考,因為這三個行業是我跟蹤時間最久的,而且成功率比較高。



1.白酒行業

白酒行業周期性特別強,涉及釀造時間周期,傳統節日等等,具體我就不去分析了,只談結果,白酒行業大家重點關注三個月份,1月,5月,11月,如果在這三個月份處於相對低位,股價就會開始上漲,如果處於相對高位股價就會回落,大家可以打開白酒行業的K線圖去參考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到這三個月的規律性。



2.有色金屬行業

有色行業周期性也特別強,可能跟去庫存,補庫存等等有關,具體我們也是記住幾個月份,就是1月,5月,9月,11月,股票股價在這幾個月份處於相對低位,股價就會反彈,如果處於相對高位,股價就會下跌。大家也可以打開有色金屬行業K線去參考使用。



3.影視行業。

影視行業我們只要記住一個月份,而且成功率比較高,就是在過年前一個月到20天左右,該行業會出現上漲,大家可以去參考使用,該行業周期性可能跟賀歲片,節假日影響。




目前這三個行業,是我在市場總結出規律性最強的三個行業,可能其實行業也有,比如養殖行業,但是這個行業在A股表現的不明顯。但是也要提示下風險,會有偏差可能跟股市大環境有關系,大家可以參考使用一下。

周期分為太多類型了:

1、風格周期!

A股市場沒2-3年左右就會進行一次投資風格的周期切換。

就好比,白馬股的抱團風格;

就好比,中小創個股的炒作風格;

就好比,大盤股估值修復的風格;

等等。

但這些都是圍繞著一個規律來的,那就是:「資金喜歡從高估的區域流入到低估的區域,周而復始!」

那麼,為什麼如今白馬股的抱團一直存在呢?因為出現了「意外」,這個意外就是外資的加入。由於外資的 總體體量非常大,在國際上發達成熟市場的配置基本都可以達到30%左右。而對於A股這個新開放的

2、板塊也有周期!

我們可以看到,如今的A股市場其實就是圍繞著一定的周期規律在運行。

就好比2012-2015年的大牛市一樣。

創業板第一階段強勢,二階段會進入高位震盪,降低自身估值,調整後才會進入第三階段的趕頂;

同樣的,主板也有規律。

牛市第一階段里震盪洗盤,第二階段里強勢上攻,第三階段和創業板一起趕頂。

為什麼會如此呢?

因為市場的體量越來越大,想要全面上漲的難度系數很低,所以,全面大漲往往發生在最後的時期,而前期則是一個高低的 輪動,板塊的切換。

這個輪動不一定每一次都是創業板先強勢的,而是遵循著估值從高到低的原則。也就是說如果下一次牛市是主板先漲起來了,而創業板估值相對較低,那麼第二階段可能就是主板調整,創業板會走出強勢格局的轉變。

3、概念周期!

指數搭台,個股唱戲的原則。

這個指數搭台就是指金融、地產等周期類、權重類個股拉升支出,而從後期跟上一系列概念的輪動和炒作。

所以,每一輪大級別的牛市裡,指數的上攻都有幾個階段,而這幾次指數搭台之後必定都會跟隨著一些概念的炒作和輪動,俗稱個股唱戲。

那麼,概念如果以申萬一級行業進行風格歸類,可以分為:

非銀金融、銀行、房地產歸類為金融風格;(搭台指數的)

採掘、化工、鋼鐵、有色、建材歸類為周期風格;(搭台指數的)

汽車 、家電、紡織服裝、輕工、商業貿易歸類為可選消費風格;

食品飲料、農林牧漁歸類為必選消費風格;

電子、計算機、傳媒、通信歸類為TMT風格;

醫葯則單獨列為一類風格;

由此產生金融(搭台指數的)、周期(搭台指數的)、可選消費、必選消費、TMT、醫葯六大風格。

很多人可能非常想知道,這些概念是如何有順序的輪動,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除了指數搭台個股唱戲這個周期輪動關系你可以抓住之外,其餘的根本無法判斷。

因為每一輪行情里的熱點和消息面突發刺激的狀況不同,一輪行情,啟動有先有後,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雖然把握節奏和熱點最關鍵,但是熱點轉換有極強不確定性,所以就應該才去分散布局,堅定持股待漲的策略,這也是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

核心結論:

市場有周期,板塊有周期,概念也有周期!

只要能夠抓住前兩個大周期,你的收益必定不會差!

任何企業都有周期性,差別只在於周期性是自身周期還是大宏觀經濟周期,是行業周期還是創新周期。

比如鋼鐵煤炭水泥,基本上和宏觀經濟周期同步,

比如手機產業鏈周期則基本上和創新周期同步。

而茅台和其他一些公司則和消費周期或者 社會 庫存周期的變化有關。

而一些行業周期則和國企進退,以及國家調控周期有關,比如化工,國家進入環保重視周期後,是否是持續的嚴管,決定了企業新增產能是否重新投放,而有色金屬周期則和國際大宏觀經濟周期有關,這二者的區別在於國內產能主導的定價權和國際產能資源優勢主導的國際定價權有關。

最近順周期板塊表現強勁:如煤炭、鋼鐵、有色、化工,這些都是典型性的周期性行業,價格會隨著供求關系變化,而供求關系是呈現周期性,就表示有其周期性。如煤炭進入冬季,肯定需求比夏季來得旺盛,而鋼鐵、水泥,大基建或者說大興土木,這時候鋼鐵、水泥需求旺盛,價格自然會上漲,再比如在我們身邊的豬二哥,每當到過年其價格自然會上揚。

其實大多數行業都具有周期性,就連網紅直播也是如此,許多人趁出名周期撈金積累資本,再如家電行業,董明珠說過「不擔心空調銷量下滑,氣溫一到30度都要買空調」,而作為投資者就應該周期到來,前一兩個月提前布局相關行業股票,埋伏比追高來得實際,就如近期歐洲禽流感,雞苗價格經過前期大跌之後開始上漲,而最近民和股份,華統股份,聖農發展都有所表現。作為投資者當你在這個金融周期或者股票市場,慢慢就會總結各行業周期,影視春節檔,白酒過節檔,家電618等等。

其實整個經濟也有一個循環周期,尼古拉·德米特里 耶維奇·康德拉季耶夫,前蘇聯經濟學家及統計學家,提出康德拉季耶夫長波,以及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聞名於西方經濟學界,他的周期以60年為一個周期,中國來說就是一個甲子,在中國也有個周期理論研究者:周金濤先生,經濟周期決定你的財富,人生發財靠康波,人發財別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只是順應了周期而已,而周金濤先生曾預言股市在2019年附近見底。

「迎春花」含苞待放?這個板塊靜悄悄地漲……


最近A股有個板塊比較熱——順周期。


實際上,順周期板塊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就開始悄然逆襲,7月以來中信周期風格指數已漲26.49%,大幅領先中信成長風格指數的7.79%。


由於順周期行業景氣度是宏觀經濟復甦的先行指標,

所以順周期行業又被成為宏觀經濟的「迎春花」,

如今這朵「迎春花」已「含苞待放」了嗎?


01

順周期、強周期、弱周期、逆周期……

你分得清嗎?

從大的趨勢上來說,

隨著 科技 、人力資源等要素進步,

經濟總趨勢是向上增長的。

但萬物都是有周期的,所以經濟也如同波浪一樣,波浪式前進,螺旋式向上


其中,有些行業受經濟周期影響很強,業績隨著宏觀經濟環境起起伏伏,盈利和股價呈現明顯的周期性變化,我們稱之為順周期或者強周期行業。


常見的周期行業包括 煤炭、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地產、銀行、證券 等。


對於順周期/強周期行業而言,在經濟持續上行時,股價表現較好;但經濟處於下行周期時,股價表現就比較差。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外一些行業的盈利基本不受宏觀經濟周期影響,經濟的好壞對其業績影響不大,我們稱之為弱周期行業。常見的弱周期行業有 必選消費類(如食品飲料)、醫葯、 科技 等。

甚至,還有一些行業在經濟下行的時候,經營相對較好,這種行業就叫做抗周期或逆周期。比如經濟學上還有一個名詞叫做「口紅經濟」,也就是說經濟不好的時候,大家都沒有錢去買很多昂貴的東西了,像口紅這樣的小件消費品,這時候反而會銷量很好。

另外,隨著經濟 社會 發展進入到不同階段,行業的特點也會發生變化,比如當城鎮化進入末期後,水泥等板塊等周期性會降低, 所以順周期還是逆周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02

為什麼近期順周期板塊會悄悄崛起?

一是投資者對未來宏觀經濟復甦前景樂觀

目前看,中國有效地控制疫情、疫苗研發進度樂觀、國際貿易爭端緩和預期升溫,人民幣處於升值通道、宏觀經濟數據向好等等跡象表明中國經濟正出在復甦通道,順周期相關行業景氣度也在回升;

比如,三季報統計數據表明,2020 年三季度採掘、化工等順周期板塊盈利增速向好。


二是市場進入震盪整理期,有風格再平衡的需要

7月以來,上證指數持續在3300~3400點位縮量震盪,疊加近期互聯網反壟斷等行業新聞, 科技 、消費為代表的前期漲幅較大行業進入了調整階段,甚至部分高估值公司,由於短期內業績沒有得到驗證,有了一定估值回歸壓力。

而與此同時,多數周期行業的估值均處於近十年以來低位,存在補漲潛力,於是部分資金開始向低估值、藍籌指數、周期板塊傾斜。

03

周期行業的投資路徑

接下來,小南分享一下投資周期行業的路徑


① 搞懂再投,控制倉位

多研究行業 歷史 規律

一般來說,在經濟復甦階段水泥、建築、建材等傳統基建行業會先受益;

在隨後的復甦增長階段,機械設備、周期性電子產品等資本密集型行業會表現得較為優異;

而在經濟景氣的高峰期,則一般是轎車、高檔服裝、奢侈品等非必需消費品上場成為主角

合理分配倉位


一些周期板塊爆發的行情往往比較急促,難以把握其規律,屬於風險較高的投資。如果有看好的周期行業,不妨採用核心-衛星策略,將周期性資產作為較低倉位的「衛星」。


② 借力指數基金投資逢低布局


由於指數基金具有高倉位、追蹤精準、類型豐富等優勢,所以通過指數基金投資周期行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順周期板塊中的有色金屬、地產、券商、銀行、地產等行業都有相應的指數基金。

由於周期性行業波動幅度較大,如果您通過指數基金投資相關板塊的話,小南建議盡量在低位通過定投的方式做一些先知先覺的布局。


最後小南必須強調的是,

除了根據自己判斷,追逐變化風口之外,你還可以專心持有優質主動權益基金,讓基金經理替你做決策。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拾』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鋼鐵和鐵礦石互為什麼產品或者說,他們的關系

要想煉成鋼鐵必須有鐵礦石,所以是同向關系,鐵礦石漲價鋼鐵就漲價,與茶葉和咖啡的關系正好反之。

閱讀全文

與鐵礦石和鋼鐵貿易為什麼具有周期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銹鋼保溫便當盒哪個牌子好 瀏覽:249
不銹鋼鍋燒久了會怎麼樣 瀏覽:969
250的給水pe管彎頭怎麼接 瀏覽:223
烘焙模具怎麼使用微波爐 瀏覽:871
鋁合金和低碳鋼暖氣哪個好 瀏覽:572
手機膜下面的那層玻璃是鋼化膜嗎 瀏覽:648
1810高級不銹鋼是什麼 瀏覽:323
粘在鋼材見火後的黑色銹怎麼除 瀏覽:689
304不銹鋼方管規格型號 瀏覽:361
融化鋼鐵用什麼裝 瀏覽:936
46方4管價格 瀏覽:437
鋼筋間距一般取哪些只 瀏覽:877
新疆彩鋼板房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545
鎖骨斷了打鋼板二次手術的費用是多少 瀏覽:906
這塊鋼板還剩下多少平方米 瀏覽:839
c介面怎麼焊接hdmi 瀏覽:911
何謂金屬材料的焊接性如何衡量 瀏覽:82
氬弧焊轉接電焊接頭是什麼東西 瀏覽:825
木紋漆怎麼刷鋼管它不掉漆 瀏覽:839
笙低音黃焊接完音低是什麼原因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