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的鐵路大王,石油大王,鋼鐵大王分別是誰
分別是:科尼利爾斯·范德比爾特,約翰·洛克菲勒,安德魯·卡耐基。
1、「鐵路大王」科尼利爾斯·范德比爾特:1849年,加利福尼亞淘金熱不僅促進了航運業的發展,也推動了鐵路業。范德比爾特看到,鐵路將取代航運成為美國運輸業的核心,他從事鐵路業的著眼點不在於修鐵路,而在於購買已經修好的鐵路,改善其經營管理。他買下了紐約市附近的幾條鐵路,並逐步建立起了在東海岸的鐵路王國。
鐵路大王康內留斯·范德比爾特1794年出生在紐約市旁邊的斯坦頓島上一個貧困家庭,十一歲時就綴學到紐約的輪渡上工作,一步步地熟悉了輪渡生意。
在范德比爾特滿十六歲時,父母借給他一百美元去自己做生意,他用這筆錢購買了一條用於紐約港口之間擺渡的駁船。從這條擺渡船起,范德比爾特開始建立他的運輸王國。
1877年范德比爾特去世時,雖然財產只有1.05億美元,但仍然占當時美國GDP的1/87。
『貳』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生平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魯·卡耐基出生於蘇格蘭古都丹弗姆林。
1848年,因生活太過艱難,卡耐基和家人來到美國東海岸的紐約港,後又輾轉來到匹茲堡;而移民生活的開始,也是他賺錢經歷的開始。
1853年,賓夕法尼亞州鐵路公司西部管區主任斯考特聘卡耐基去當私人電報員兼秘書,每月薪水35美元。
1859年,卡耐基升任該公司西部管區主任,年薪1500美元。
1862年,卡耐基與幾個朋友創立了啟斯東橋梁公司,承建橫跨俄亥俄河上第一座鐵橋。
1865年4月,南北戰爭結束了,戰爭造成了大量的機會,卡耐基向賓州鐵路公司提出了辭呈。
1865年4月,卡耐基辭職之後,他來到歐洲旅行,到倫敦考察了鋼鐵研究所,買下了道茨兄弟發明的一項鋼鐵專利,還買下了焦炭洗滌還原法的專利;同年,卡耐基在賓夕法尼亞州與人合夥創辦了卡內基科爾曼聯合鋼鐵廠。
1873年,美國經濟大恐慌,卡耐基合夥人柯路曼兄弟及弟弟的岳父,把自己的股份賣給卡耐基;同年,他創辦了傑-埃德加·托馬森鋼鐵廠。
1881年,卡耐基實現了童年的夢想,與弟弟湯姆一起成立了卡內基兄弟公司,其鋼鐵產量佔美國的1/37。
1888年,安德魯·卡內基買進了跟自己的廠差不多一樣大的一家鋼廠和匹茲堡附近另外幾家鋼廠的大部分股權。他把所有這些公司聯合成為卡內基有限公司。
1890年,卡耐基將公司名稱變為卡耐基鋼鐵公司,資金增長到2500萬美元,他持公司半數以上股份。
1892年,卡耐基把卡耐基兄弟公司與另兩家公司合並,組成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卡耐基鋼鐵公司。
1901年2月,卡耐基以5億美元的價格將卡內基鋼鐵公司賣給摩根。
1919年8月11日,安德魯·卡耐基因支氣管炎病發與世長辭。
(2)卡耐基為什麼有鋼鐵大王稱號擴展閱讀:
卡耐基的事業成就:
19世紀末20世紀初,卡內基鋼鐵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企業。它擁有2萬多員工以及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它的年產量超過了英國全國的鋼鐵產量,它的年收益額達4000萬美元。
1901年,卡耐基鋼鐵公司生產的鋼鐵已經佔全美鋼鐵銷售總量的25%。
慈善事業:
1901年,卡耐基拿出500萬美元為煉鋼工人設立了救濟和養老基金,以向幫助他取得事業成功的員工們表示感謝。接著,為幫助有志上進而家境貧窮的年輕人,他在紐約市捐款建立了68座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建設事業持續了16年,他總共捐資1200萬美元,興辦圖書館3500座。
『叄』 卡耐基,為何被稱之為鋼鐵大王,與鋼鐵有何關系
因為他們公司一年的鋼鐵產量比英國一個國家一年的產量還大得多
『肆』 安德魯·卡內基——美國鋼鐵大王
一直聽說「美國夢」,但從未了解過什麼是美國夢,直到最近才知道,美國夢就是大家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創意,在美國白手起家創造財富。最近我國也一直提倡中國夢,那什麼是中國夢呢?對於大多數老百姓而言,重要的是有車有房。卡內基,這位曾經的美國鋼鐵大王,白手起家,最後成為美國個人資產最富有的人。他的成功或許能給許多想要白手起家的人一些經驗。
年輕人最大的特點是,有精力,有時間,有想法,不怕失敗。之所以大部分的年輕人最終創業失敗,我想金錢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是他們經驗不足,對於創業路上的各種失敗和突發狀況,他們無法快速地找到答案,並解決問題。
成功需要運氣,運氣是個重要因素,包括時機,除時機之外的第二個因素,就是作為年輕人,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們需要遇到一位導師,一位貴人,當你尊重和敬仰的長輩對你充滿信心時,你也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我從創業初期一路走來,很感謝遇到的所有老師,因為他們的分享和嚴厲教導,讓我少走許多彎路,最終創業成功,並積攢了許多經驗。對此,我給許多剛踏入社會,或即將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一點忠告:「年輕時找工作不要只看錢,更重要的是看你上級的人品和學識,如果能在年輕時遇到一個好的上級或者導師,這將是一輩子最大的財富。」
創業和打工是兩個世界,打工是服從命令,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和流程來辦事,大部分的上班生活都是朝九晚六,家和公司兩點一線,唯一的盼望是升職加薪。而創業不同,創業本身就在冒險,很有可能你費盡周折生產出來的產品或服務沒人需要,最終落得家破人亡;但或許你運氣好,一次創業就趕在風口上,最終創業成功,實現階級的跨越。
不知大家是否了解過財富四象限,收入最低的是打工者,其次是自由職業者,接著是管理者,創業家和投資者。隨著財富的不斷累積,對於個人的要求也在不斷升高,如果說打工是多勞多得,但從自由職業者開始,後面的所有工作都不是只有努力就行,甚至很多情況下,你努力了,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我常把打工比作溫水煮青蛙,因為打工者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做類似的事情,不用總是思考,久而久之就開始厭倦一切風險,害怕現在的安穩生活被打破;而創業家則正好相反,他們酷愛挑戰,總是不斷地嘗試新鮮事物,培養新的興趣愛好,他們厭惡平淡無奇的生活,總想著闖出一番事業。這兩種生活沒有孰優孰劣,人都是環境下的產物,當你體驗到經歷重重苦難,最終收獲一筆財富的經歷之後,你就很難安心回公司上班了。同理,當你習慣了安安穩穩的生活,你就不願再折騰自己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人都有他所擅長的領域,人們只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深耕,最後才有可能成功。
我是一個從小到大都不怎麼愛學習的人,不愛學習學校里的知識,不愛上課。但我很喜歡讀書,小時候讀兒童書,讀書期間讀言情書,大學期間讀名著,現在喜歡讀財經和歷史類書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學一門你不喜歡的科目時,你會覺得上課很無聊,這個學科好枯燥,不願意記,也學不會。你需要老師在一旁不停地催促打氣,最後才往前走一點,就這樣停停走走,你覺得累,老師更累。而當我們喜歡一個人時,不用旁人說什麼,你就一股腦兒地投入進去,恨不得把畢生所學都用在撩對象上,哪怕被對方給拒絕,你也不願放棄。 這就是興趣的最大魔力,它能幫助我們克服眼前的困難,並持之以恆。
每個人都會失敗,或許我們在某一領域取得了成功,收獲了榮譽,但這並不意味著你能把其他所有事情都給做好。
成績好的同學有個優點,就是不服輸,但有些成績好的同學有個致命缺點,就是害怕失敗。不服輸是一件好事,表明你還願意往前沖,想要達到更遠的目標,但害怕失敗則會成為你成功路上的阻礙。
我很喜歡理財老師的一句話:「我們並沒有失敗,我們只是還未成功。」是啊,難道這次我沒把事情做好,就證明我不行,我失敗了嗎?不,我只是還未成功,但我離成功又進了一步。換一個說法,失敗就沒那麼可怕了。
凡是偉大的企業家,都在成功前經歷過許多次失敗,有些失敗是沒預料到,有些失敗是突發狀況,有些失敗是經驗不足,有些失敗是能力不夠。每次失敗都是不同的原因導致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失敗後及時復盤,總結經驗,避免下次犯類似的錯誤。
對於未知事物,人的本能是感到恐懼,不願接近,因為它超出了我們的認知范圍,我們害怕它會傷害到自己。
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我認為很多情況下,不在於是否有恐懼,每個人都會恐懼,但區別在於你如何面對恐懼,你會想辦法克服它嗎?還是讓它擊垮你,我覺得這就是成功人士不同於其他人的地方。
每年做一件自己曾經不敢或討厭的事情。這是我給自己的目標,這么做的好處是我的舒適圈被不斷地打破,我的能力范圍越來越強,抗壓能力也越來越強。年輕時的抗風險能力最強,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如果我們不選擇在這個時期里走出舒適圈,拓寬自己的領域,老了之後就沒有這個精力和時間了。
之所以有些人有氣場,是因為他經歷過很多,看到過很多。遇到事情之後,別人都在手忙腳亂,就他淡定自若,冷靜地思考並處理問題,這樣的人也有很強的人格魅力。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和教育程度都不一樣,這就導致每個人看世界的眼光不一樣。一千個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成功或許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和思考,但失敗卻往往就在一瞬間,幾個細小的決定之中。如何盡可能地避免失敗?我們需要一個和我們性格完全相反的合作夥伴,兩人因為看待世界的角度完全不一樣,一起討論時,或許能盡可能地還原事情的本來面貌,看問題的角度也更全面。
沒有人喜歡自己的決定總是被他人否定,當你決定找一個性格截然相反的人一起工作時,早期的磨合期不可避免。因為性格不一樣,經常會發生激烈的爭吵,彼此看不慣對方的言行舉止,如果處理不當,很快兩人就分道揚鑣了。但通過磨合期的考驗之後,兩人之後的合作應該能實現1+1>2的雙贏局面。
END
作者|Aminess
『伍』 我記得某些書上寫卡耐基是個「鋼鐵巨頭」,他是否真有這么一個身份
外國人呢,名字的姓都是在後面的
戴爾·卡耐基(心理學家)與安德魯·卡耐基(鋼鐵大亨)他們兩個都是姓「卡耐基」
就像中國人的名字一樣,李先生是以姓做稱謂,「李某某」也可以簡稱為「李」或者是「老李」
像「亞伯拉翰·林肯」與「亞伯拉罕·默罕默德」都是同姓,對於他們的稱謂都可以叫做「亞伯拉罕」
唯一有所區別的就是中國人的姓氏短,外國人的姓譯成中文就長了
『陸』 請問戴爾卡耐基是鋼鐵大王嗎請詳細介紹一下他的傳記,謝謝
你搞錯了,安德魯·卡內基才是鋼鐵大王
戴爾·卡耐基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人際關系學家,被人們稱為「第一代成功學大師」,他開創的「人際關系訓練班「遍布世界各地。戴爾·卡耐基在道德、精神和行為方面影響了全世界成千上萬人的生活,他的教學構想改革了成人教育的方法。
戴爾·卡耐基
1880年11月24日,戴爾·卡耐基誕生於密蘇里州瑪麗維爾附近的一個小市鎮。父親經營一個小小的農場。家裡非常窮,吃不飽,穿不暖。由於營養不良,小卡耐基非常瘦小,卻長著一對與頭部不很相稱的大耳朵。
卡耐基上的小學校名很浪漫,叫玫瑰園,卻非常簡陋,只有一間教室。他在學校可不是一個聽話的傢伙。因為調皮搗蛋,搞惡作劇,他幾次差一點被學校開除。
他那雙又寬又大的耳朵是同學們嘲弄的對象。有一次,班上一名叫山姆·懷特的大男孩與卡耐基發生了爭吵,卡耐基說了幾句很刻薄的話,懷特被激怒了,便恐嚇道:「總有一天,我要剪斷你那雙討厭的大耳朵。」他嚇壞了,幾個晚上都不敢睡覺,害怕在自己進入夢鄉以後被懷特剪掉了耳朵。
當卡耐基成名以後,仍然沒有忘記山姆·懷特。他歸納出了一番人生哲理:「要想別人對你友善,要想與同事和睦地相處,處理好上下級關系,那就絕不能去觸動別人心靈的傷疤。」卡耐基還發現,他具有與生俱來的憂郁性格。他曾向朋友傾訴:煩惱伴隨著我的一生。我一直想弄明白自己的憂慮來自何處。有一天,我幫母親摘取櫻花的種子時,突然哭泣起來。母親問:「你為什麼哭?」我邊哭邊答:「我擔心自己會不會像這種子一樣,被活活埋在泥土裡。」兒時的我,擔驚受怕的事情真的不少:下雷雨時,擔心會不會被雷打死;年景不好時擔心以後有沒有食物充飢;還擔心死後會不會下地獄。
稍大以後更加胡思亂想:想自己的衣著、舉止會不會被女孩子取笑,擔心沒有女孩子願意嫁給我。 但後來我發現,曾經使我非常擔心的那些事情,99%都沒有發生。
一個如此沒有自信,幾乎被各種各樣莫名其妙的憂慮纏繞的小夥子,最終成為給別人自信、讓人們樂觀的心理激勵大師,這中間需要經歷多少磨礪,就可想而知了。
卡耐基16歲時,不得不在自家的農場里干更多的活。每天早晨,他騎馬進城上學。放學後便急匆匆地騎馬趕回家裡,擠牛奶、修剪樹木、收拾殘湯剩飯喂豬……在學校里,瘦弱、蒼白的卡耐基永遠穿著一件破舊而不合身的夾克,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有一次上數學課時,卡耐基被老師叫到黑板前解答問題。他剛走上講台,就聽見身後爆發出一陣鬨堂大笑。下課後才明白同學們笑話他的原因。班上一名搗蛋鬼坐在他背後,在他的破夾克的裂縫處插了一朵玫瑰花,還在旁邊貼了一張字條,寫著:「我愛你,瑞德·傑克先生。」在英語中,瑞德·傑克與破夾克是諧音詞。卡耐基非常難受。回家後他對母親說:「同學們老是笑話我穿的破衣服,我不能集中精力聽課。」媽媽說道:「你為什麼不想辦法讓他們因佩服你而尊敬你呢?不必傷心,今年秋季,我一定給你買套新衣服。」卡耐基在童年時代受到他母親很大影響。母親生性樂觀,百折不撓。一次大水災,洪水沖出了河堤,把農場的所有農作物沖得不見蹤影。父親用絕望的聲音喊道:「上帝,你為什麼老是和我過不去?我什麼時候才能走出困境!」而母親卻十分鎮靜,她哼唱著歌,將家園重新收拾好。母親對卡耐基寄予厚望,一直鼓勵他好好讀書,希望他將來做一名傳教士,或做一名教員。
1904年,卡耐基高中畢業後就讀於密蘇里州華倫斯堡州立師范學院。這時,家裡已把農場賣掉,遷到學院附近。卡耐基負擔不起市鎮上的生活費用,就住在家裡,每天騎馬到學校去上課。他是全校600名學生中五六個住不起市鎮的學生之一。他雖然得到全額獎學金,但還必須四處打工,以彌補學費的不足。
卡耐基發現,學院辯論會及演說賽非常吸引人,優勝者的名字不但廣為人知,而且還被視為學院的英雄人物。這是一個成名和成功的最好機會。
但他沒有演說的天賦,參加了12次比賽,屢戰屢敗。三十年後,卡耐基談及第一次演說失敗時,還以半開玩笑的口吻說:「是的,雖然我沒有找出舊獵槍和與之相類似的致命東西來,但當時我的確想到過自殺……
我那時才認識到自己是很差勁的……」經歷失敗後,卡耐基發奮振作,重新挑戰自我。
1906年,戴爾·卡耐基一篇以《童年的記憶》為題的演說,獲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說家獎。這是他第一次成功嘗試,這份講稿至今還存在瓦倫斯堡州立師范學院的校志里。
這次獲勝,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非同小可的影響。
他在後來的回憶中不無自豪地說:「我雖然經歷了12次失敗,但最後終於贏得了辯論比賽。更為激勵我的是,我訓練出來的男學生贏了公眾演說賽。女學生也獲得了朗讀比賽的冠軍。從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我該走怎樣的路了……」1908年,卡耐基仍舊很貧窮,但與兩年前進入師范學院時已有天壤之別了。他成了全院的風雲人物,在各種場合的演講賽中大出風頭。全院的師生對他刮目相看;但他並不滿足於此,他開始走出學院去擴大自己演講的影響了。
現在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認真地探討卡耐基的教學課程,但他們應該明白:卡耐基自己的經歷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
安德魯·卡內基:鋼鐵大王原是窮光蛋
他從不名一文的窮光蛋變成了億萬富翁,並且塑造了更多的百成富翁。
安德魯·卡內基出生的時候既無醫生,也沒有接生婆的幫助,因為他們家窮得請不起接生婆或醫生。他最初替別人做事的時候每小時掙兩分錢——而他後來卻賺了4億美元。
卡內基全家移居到美國時,他的父親靠挨家挨戶去推銷自己織的桌布來養家糊口;他的母親則為一家鞋店刷洗縫補鞋子。安德魯只有一件襯衫,因此,他的母親必須每晚等他睡下之後,趕忙把它洗凈、晾乾、熨平,以便第二天他能再接著穿。她一天要工作16至18小時。安德魯對自己的母親非常孝敬。在他22歲時,他發誓在他母親的有生之年自己決不娶妻。他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他母親逝世30年後,他還是孤身一人。
卡內基很小就表現出商業天賦。有一次,他捉到了一隻母兔,這只母兔不久便生了一窩小兔子,但是他卻沒有東西來喂它們。在這種情況下,安德魯·卡內基忽然心生一計。他對鄰居小孩子們說,如果誰能弄來金花菜、車前草喂養他的小兔子,將來他就用誰的名字來稱呼這些小兔子,以作為對他的榮譽紀念。這一計策果然產生了奇效。卡內基長大後自己經營商業時,還運用過同樣的心理策略。
卡內基早年在匹茲堡曾做過一個負責遞送電報的工作。每天的工資只有五角錢,那時他渴望自己能成為一位接線員,因此他晚上自學電報,每天早晨提前跑到公司,在機子上練習。
一天早晨,公司忽然收到了一份從費城發來的電報。電報異常緊急,但是當時接線員都還沒有上班,於是卡內基立刻跑去代為收了下來,並趕緊將其送到了收報人的手中。之後,他就被提升為接線員,薪水也增加了一倍。
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走上了致富之路。有一次,在他坐火車去某地的途中,一位發明家坐在他的身邊,拿出了自己發明的新卧車模型給他看。卡內基身上特有的蘇格蘭人的機警和遠見,使他看到了這項發明的遠大前途。於是,他借錢購買了那個公司的股票。當卡內基25歲時,他每年從這筆投資中所拿到的分紅就達5000美元。
有一次,由於鐵路線上的一座木製橋梁被燒毀了,使得火車好幾天不能通行。卡內基當時身為該段鐵路的監理,他覺得木橋梁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了,將來一定會被鐵橋所代替。於是,他借錢開辦了一家製造鐵橋梁架的公司——果不其然他們生產的鐵橋梁架大受歡迎,財富如泉水源源不斷地涌來,擋也擋不住。
然而,他從來不會埋頭苦幹。他把大約一半的時間都用在了消遣上。他說,他的周圍有許多助手,他們懂得的東西要比他多得多——而他只須督促他們為他聚財。他讓他的同夥分享自己的利益,由他造就的百萬富翁的數目比誰所造就的都多。
生平簡介
卡內基(1835-1919):鋼鐵企業家。生於英國。1848年全家遷居美國匹茨堡。他干過多種工作,也投資過多種事業。後建立了全美國最大的鋼鐵機構。他為英美的許多公共機關捐獻了數以百萬計的巨款。
『柒』 " 鋼鐵大王」安德魯 卡內基
在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名字是個傳奇,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與「汽車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大財閥一樣,曾經影響著整個美國的金融狀況。但讓世人為之驚訝的是,他在自己事業的最巔峰,放棄了所有的一切,追求另一種自由、無拘束的生活,並為慈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紐約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是他捐資修建的,匹茲堡的卡內基大學是他建立的,還有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卡內基圖書館」。這就是卡內基,財富對於他而言,不是第一位的,享受人生,為社會做出貢獻才是他生命的真諦。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魯·卡內基出生於蘇格蘭古都丹弗姆林。父親威爾·卡內基以手工紡織亞麻格子布為生,母親瑪琪則以縫鞋為副業。父母雖窮,卻為人正直,始終充滿著積極進取的精神。這是一個繼承了自豪、自立、自尊光榮傳統的家族。
小卡內基的祖父是個性情開朗、機智幽默,而又具有不屈不撓精神的人。小卡內基作為長孫,以祖父的名字——安德魯·卡內基——命名。他從小就以有這樣的祖父為榮,同時也以終生擁有他的名字自豪。他的外祖父是個天生的雄辯家,也是個富有才智的政治家,是當地頗為活躍的政治領袖。或許是祖輩遺傳基因的作用,卡內基自小就樂觀進取,能言善辯,這對他一生的影響極大。
13歲那年,懷著對美國的嚮往,卡內基和家人來到美國東海岸的紐約港,後又輾轉來到匹茲堡。移民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小卡內基白天做童工,晚上讀夜校,十分辛苦。14歲那年,他來到匹茲堡的大衛電報公司做信差。雖然他當時對於路一點都不熟悉,但卻向公司許下諾言,說自己一個星期就可以記熟全城的線路。公司的經理被卡內基的毅力感動,留下了他。而卡內基也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成為了公司的熟練工。
當年的匹茲堡不僅是美國的交通樞紐,而且是物資集散中心和工業中心。電報作為先進的通訊工具,在這座實業家雲集的城市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每天走街串巷送電報的卡內基就像進了一所「商業學校」。他熟悉每一家公司的名稱和特點,了解各公司間的經濟關系及業務往來。日積月累之中,他熟讀了這無形的「商業網路全書」,這使他在日後的事業中獲益匪淺。因此,卡內基在回顧這段時期時,稱之為「爬上人生階梯的第一步」。
1853年,賓夕法尼亞州鐵路公司西部管區主任斯考特看中了有高超的電報技術的卡內基,聘他去當私人電報員兼秘書,每月薪水35美元。當時卡內基已是18歲的大小伙了,他懷著強烈的上進心走進了這個更為廣闊的世界。
在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的10餘年中,卡內基憑著自己的勤奮和機靈,24歲就升任該公司西部管區主任,年薪1500美元,並逐步掌握了現代化大企業的管理技巧。這種技巧是他後來組織龐大的鋼鐵企業時所必不可少的。
與此同時,卡內基也抓住時機,初試牛刀,參與投資,而且頻頻得手,慢慢積累得小有資財,為他以後開辦鋼鐵企業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1865年4月,南北戰爭結束了,戰爭造成了大量的機會。29歲的卡內基這時已經算小有成就了,但是他不滿足,他要緊緊抓住人生旅途這一關鍵階段,自主創業,另立門戶。於是,他向賓州鐵路公司提出了辭呈並在賓夕法尼亞州與人合夥創辦了卡內基科爾曼聯合鋼鐵廠。
難言的奮斗之路
在辭職之前,卡內基曾帶人修橋補路,就常常思考能否用鐵橋代替木橋。當時的匹茲堡雖然鋼鐵工廠鱗次櫛比,但還只是在起步階段。1862年,他與幾個朋友創立了建造鐵橋的公司。而1863年7月4日,南北戰爭的雙方都開始使用軍艦對抗,給卡內基以警示:帆船時代已經過去了,鋼鐵時代即將到來。於是,辭職之後,他來到歐洲旅行,到倫敦考察了那裡的鋼鐵研究所,果斷地買下了道茨兄弟發明的一項鋼鐵專利,還買下了焦炭洗滌還原法的專利,他認為,這兩項專利會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回到美國的卡內基,開始鼓足干勁,大幹一場。他把分散的資金聚集在一起,把以前自己入股的兩家公司合並起來,成立了聯合制鐵公司。當時,美國的鋼鐵生產經營極為分散,從采礦、煉鐵到最終製成鐵軌、鐵板等成品,中間需經過許多廠家。加上中間商在每個產銷環節層層加碼,致使最終產品的成本很高。卡內基深知傳統鋼鐵企業的這些弊病,他決心建立一個面目全新的、囊括整個生產過程的供、產、銷一體化的現代鋼鐵公司。
卡內基的理想正在慢慢實現,他的工作也日益繁忙了,正在他為公司的事情日夜奔波的時候,忽然收到了老上司、也是自己恩人的斯考特的緊急電報。當他急忙來到斯考特的辦公室,發現著名投資商摩根也在那裡,原來斯考特向摩根的借貸期滿,需要25萬美元,正在等待卡內基的援手。面對傲慢的摩根、焦急的斯考特,卡內基心中很不是滋味,如果當初不是斯考特的提拔,他還只是一個窮小子,更別說他曾在自己事業的最初給了那麼多的幫助了,可是如果給了這25萬美元,自己的鋼鐵公司就泡湯了!
最終卡內基拒絕給予幫助。這還只是開始,隨著1873年經濟大恐慌,愈來愈多的人都遭到了破產的厄運,當初的合夥人柯路曼兄弟,還有弟弟的岳父,這些元老級人物都不得不把自己的股份賣給卡內基,最終,1890年,卡內基將公司名稱變為卡內基鋼鐵公司,資金增長到2500萬美元,他持公司半數以上股份。
雖然當時有人稱他為「卑劣的卡內基」,但不能否認的是卡內基在鋼鐵業做出的貢獻,和他獨特的眼光。當他邁出進軍鋼鐵業的第一步,就開始大膽引進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人才,大刀闊斧改進生產管理,不斷地改進鋼鐵生產技術,降低成本,使自己一次一次走向成功。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卡內基鋼鐵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企業。它擁有2萬多員工以及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它的年產量超過了英國全國的鋼鐵產量,它的年收益額達4000萬美元。卡內基是公司的最大股東,但他並不擔任董事長、總經理之類的職務。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任用了一批懂技術、懂管理的人才。時至今日,人們還常常引用他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的廠房設備、材料全部燒毀,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馬,幾年以後,我仍將是一個鋼鐵大王。」
他在成名之後,有新聞記者訪問他,問他是怎樣工作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卡內基回答說:「我之所以能成功,有兩個基本因素:第一、我自幼出生在貧苦之家,小時候常常吃飽了這一頓,不知道下一頓的食物在哪裡?我晚上常聽見父母為了應付面對的窮困而嘆息。所以我從小就力求上進與發奮,決心到長大之後要從我手中擊敗窮困。第二、凡事不論大小,都要認真的去做。我12歲時做過紡織工人,我努力地要把紗紡好。後來我又做過郵差,我盡量記住我那郵區里每戶人家的姓名、住宅外貌,到後來幾乎我每一家都熟識了。努力把每一件小事情認真的做好它,以後才有人敢把大事情放心的交給你了。」
東方文化洗禮後的另一種人生
早在1866年12月底的一天,卡內基曾寫下這樣一段備忘錄:「人生必須有目標,而賺錢是最壞的目標。沒有一種偶像崇拜比崇拜財富更壞的了。」可是後來的他卻一直沉浸在商海之中。這個東西早已拋擲腦後了。
可是就在20年後,發生了許多不幸的事情,這使得卡內基的人生也開始有了巨大的改變。1886年10月,從小跟卡內基一起長大、一起奮斗的弟弟湯姆去世了,緊接著,母親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也隨後離開了人間。從小十分孝順的卡內基簡直無法接受這樣的打擊,他連續6個星期持續高燒,在世的親人都一個個離開了他,他第一次感覺那樣孤單,於是,1887年,年過半百還未結婚的卡內基和訂婚多年的未婚妻走進了教堂。可是悲劇並沒有就此結束。1889年,卡內基的得力助手瓊斯廠長因為高爐爆炸而死,這又是一個沉重打擊。雖然,在此之前,卡內基信奉的是東方傳統,研究孔子著作和佛經,但卻從未付諸行動。這一次,他開始真正的面對殘酷的事實,有所清醒了。
接連幾天,他都在思考自己走過的路:從一個小信差、一個貧窮移民的後代,到今天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我手裡拿這么多的財富,到底有什麼用,小時候的夢想都得到了,可為什麼心裡卻高興不起來,現在親人一個個離去,曾經離棄過的朋友也不會再回來了,我賺錢的目的是什麼呢?最後,他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富人若不能運用他聚斂財富的才能,在生前將其財富捐獻出來為社會謀取福利,那麼死了也是不光彩的。」
1890年,他在《財富的福音》一書中宣布:「我不再努力掙更多的財富。」於是,他毅然從他那蓬勃發展的鋼鐵事業中引退,以5億美元的價格將卡內基鋼鐵公司賣給金融大王摩根。然後,他就開始實施他的把財富奉獻給社會的偉大計劃。
此後直到1919年8月11日卡內基去世的近20年間,卡內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1901年,即他引退後的第一年,他首先拿出500萬美元為煉鋼工人設立了救濟和養老基金,以向幫助他取得事業成功的員工們表示感謝。接著,為幫助有志上進而家境貧窮的年輕人,他當年在紐約市捐款建立了68座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建設事業持續了16年,他總共捐資1200萬美元,興辦圖書館3500座。
第二年,卡內基在他的第二故鄉匹茲堡創辦了「卡內基大學」。後來,又在美、英各地捐資創辦了各種學校和教育機構。這類用於建造教育設施的捐款,達9000萬美元之巨。
在隨後的幾年中,卡內基又設立了若干項基金。他捐資500萬美元,設立「捨己救人者基金」,他捐資3900萬美元,設立「大學教授退休基金」,以保障教育家的晚年生活。他還設立了「總統退休基金」和「作家基金」,對美國總統或作家的晚年給予資助。此外,他向11個國家提供了「卡內基名人基金」,並以1000萬美元設立「卡內基國際和平財團」,專門資助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的人們。
1911年,年邁的卡內基夫婦由於10年來一直直接參與捐獻工作,身心都深感疲憊,因而,卡內基決定再以僅余的1億5千萬美元設立了「卡內基公司」,讓公司人員代理他們的捐獻工作。
『捌』 鋼鐵大王是卡內基還是卡耐基為什麼我在《人性的弱點》裡面安德魯-卡耐基是鋼鐵大王
你認為的就是很對的,鋼鐵大王就是卡耐基,完全是正確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玖』 卡耐基和卡內基是同一個人嗎他們分別有什麼成就和貢獻
不同。他們是兩個人.
戴爾-卡耐基 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家,他著有《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人性的光輝》《寫給女人〉〈語言的突破〉等等。 安德魯-卡內基 美國的鋼鐵大王。因為有明確的目標、十分善於發現人、理解人和使用人、有積極的心態、有善於學習的精神、善於把握機遇,所以他的秘密口訣是「一切的財富,一切的成就,最初都只是一個念頭而已」。
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年11月24日—1955年11月1日),美國著名人際關系學大師,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西方現代人際關系教育的奠基人,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
戴爾·卡耐基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演講和書喚起無數陷入迷惘者的鬥志,激勵他們取得輝煌的成功。其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人性的弱點》,70年來始終被西方世界視為社交技巧的聖經之一。他在1912年創立卡耐基訓練班,以教導人們人際溝通及處理壓力的技巧
在美國,與「汽車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大財閥的名字列在一起的,還有一個「鋼鐵大王」。美國鋼鐵公司的前身卡內基鋼鐵公司通過白手起家建立成一個生產鋼鐵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而獲得優勢,且數十年保持世界最大鋼鐵廠的地位,幾乎壟斷了美國鋼鐵市場。卡內基與洛克菲勒、摩根並立,是當時美國經濟界的三大巨頭之一。從不名一文的移民到堪稱世界首富的「鋼鐵大王」,而在功成名就後,他又將幾乎全部的財富捐獻給社會。他生前捐贈款額之巨大,足以與死後設立諾貝爾獎金的瑞典科學家、實業家諾貝爾相媲美,由此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個人奮斗的楷模。
成長記錄
在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名字是個傳奇,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與「汽車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大財閥一樣,曾經影響著整個美國的金融狀況。但讓世人為之驚訝的是,他在自己事業的最巔峰,放棄了所有的一切,追求另一種自由、無拘束的生活,並為慈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紐約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是他捐資修建的,匹茲堡的卡內基大學是他建立的,還有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卡內基圖書館」。這就是卡內基,財富對於他而言,不是第一位的,享受人生,為社會做出貢獻才是他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