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碳為什麼可以存在於鋼之中
依據的原理:碳雖然被我們劃分為非金屬,但是它也有一些金屬性。
化學元素的非金屬性和金屬性是相對的,任何元素都既有金屬性又有非金屬性,只是所佔比例不同罷了。一般元素周期表中越靠近右上角(惰性氣體除外)的非金屬性越強,金屬性越弱;越靠近左下角金屬性越強,非金屬性越弱。
碳比較靠近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線,在與金屬結合時,常常能表現出金屬性,與金屬結合成為合金。
碳在金屬鐵中,一般含量小於2.11%時,將與鐵形成合金。合金的定義為:由一種金屬元素和另一種或者幾種其它元素(金屬或非金屬)組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稱為合金。
而鋼的標準定義就是:鐵與碳的合金。
當碳含量高於2.11%時,稱為生鐵。
多出來的碳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是以石墨的形式存在於鐵中,這種材料叫鑄造生鐵,其機械性能硬而脆。其中石墨又有兩種形態:片狀石墨,形成普通鑄鐵,這種鑄鐵機械性能比較差,或者球狀石墨,稱為球墨鑄鐵,由於球狀的石墨不容易導致應力集中,所以球墨鑄鐵機械性能大大改善。
碳在生鐵中的另一種存在形式:以碳化三鐵的形式存在(Fe3C),這種生鐵機械性能很差,只能用來做煉鋼的原料,稱為煉鋼生鐵。
Ⅱ 碳含量在鋼材中的作用
碳是鋼鐵材料的主要合金元素,因此鋼鐵材料也可以稱為鐵碳合金.碳在鋼材中的主要作用是:
1.形成固溶體組織,提高鋼的強度,如鐵素體、奧氏體組織,都溶解有碳元素;
2.形成碳化物組織,可提高鋼的硬度及耐磨性.如滲碳體,即Fe3C,就是碳化物組織.
因此,碳在鋼材中,含碳量越高,鋼的強度、硬度就越高,但塑性、韌性也會隨之降低;反之,含碳量越低,鋼的塑性、韌性越高,其強度、硬度也會隨之降低.
因此,含碳量的高低決定了鋼材的用途:低碳鋼(含碳量<0.25%),一般用作型材及沖壓材料;中碳鋼(含碳量<0.6%),一般用作機械零件;高碳鋼(含碳量>0.7%),一般用作工具、刀具及模具等.
Ⅲ 鋼中的碳是什麼
碳是鋼鐵材料的主要合金元素,因此鋼鐵材料也可以稱為鐵碳合金。碳回在鋼材中的主要作用是:答
1.形成固溶體組織,提高鋼的強度,如鐵素體、奧氏體組織,都溶解有碳元素;
2.形成碳化物組織,可提高鋼的硬度及耐磨性。如滲碳體,即Fe3C,就是碳化物組織。
因此,碳在鋼材中,含碳量越高,鋼的強度、硬度就越高,但塑性、韌性也會隨之降低;反之,含碳量越低,鋼的塑性、韌性越高,其強度、硬度也會隨之降低。
因此,含碳量的高低決定了鋼材的用途:低碳鋼(含碳量<0.25%),一般用作型材及沖壓材料;中碳鋼(含碳量<0.6%),一般用作機械零件;高碳鋼(含碳量>0.7%),一般用作工具、刀具及模具等。(由學區房拍賣平台提供)
Ⅳ 鋼裡面問什麼會含有碳
鋼是含碳量在0.04%-2.3%之間的鐵碳合金。我們通常將其與鐵合稱為鋼鐵,為了保證其韌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過1.7%。鋼的主要元素除鐵、碳外,還有硅、錳、硫、磷等。其它成分是為了使鋼材性能有所區別。以下以字母順序列出重要的鋼材,他們包含以下成分: 碳(Carbon) 存在於所有的鋼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於增加鋼材的強度,我們通常希望刀具級別的鋼材擁有0.5%以上的碳,也成為高碳鋼。 鉻(Chromium) 增加耐磨損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蝕性,擁有13%以上的認為是不銹鋼。盡管這么叫,如果保養不當,所有鋼材都會生銹的。 錳(Manganese) 重要的元素,有助於生成紋理結構,增加堅固性,和強度、及耐磨損性。在熱處理和卷壓過程中使鋼材內部脫氧,出現在大多數的刀剪用鋼材中,除了A-2,L-6和CPM 420V。 鉬(Molybdenum) 碳化作用劑,防止鋼材變脆,在高溫時保持鋼材的強度,出現在很多鋼材中,空氣硬化鋼(例如A-2,ATS-34)總是包含1%或者更多的鉬,這樣它們才能在空氣中變硬。 鎳(Nickle) 保持強度、抗腐蝕性、和韌性。出現在L-6\AUS-6和AUS-8中。 硅(Silicon) 有助於增強強度。和錳一樣,硅在鋼的生產過程中用於保持鋼材的強度。 鎢(Tungsten) 增強抗磨損性。將鎢和適當比例的鉻或錳混合用於製造高速鋼。在高速鋼M-2中就含有大量的鎢。 釩(Vanadium) 增強抗磨損能力和延展性。一種釩的碳化物用於製造條紋鋼。在許多種鋼材中都含有釩,其中M-2,Vascowear,CPM T440V和420VA含有大量的釩。而BG-42與ATS-34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含有釩 指含碳量小於2%的鐵碳合金。根據成分不同,又可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根據性能和用途不同,又可分為結構鋼、工具鋼和特殊性能鋼。 只有含有碳才能稱為鋼
Ⅳ 為什麼鋼鐵中會含有碳
1.
關於含碳量:
----按生鐵,鋼,熟鐵的順序,含碳量逐漸降低.
----含碳量越高,鐵越硬,越脆.
----純鐵,有很強的延展性,不易斷.(金屬的通性)
--------碳是鋼鐵中重要元素,當碳含量增加時其強度和硬度隨之增加,而塑性和延展性卻隨之降低,使鋼變脆且難以加工;反之,隨著碳含量的減少,鋼的韌性得到增強且易於切削加工。
2.
碳在鋼鐵中存在形式
----
----碳在鋼鐵中主要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化合碳,即碳以化合形態存在,主要以鐵的碳化物和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形態存在。例如Fe3C、Mn3C、Cr3C2、WC、W2C、VC、MOC、TiC等。另一種是游離碳,例如鐵碳固溶體中的碳、無定形碳、石墨碳、退火碳等,統稱為游離碳。在鋼中,一般是以化合碳為主,游離碳只存在於鐵及經退火處理的高碳鋼。化合碳與游離碳總和,稱為總碳量。紅外碳硫分析儀就是測定樣品中的總碳量。
3.
鋼鐵中碳的來源:
----煉鐵的原料之一是鐵礦石,鐵礦石主要成份是Fe2O3,沒有碳.
----煉鐵的原料之二是焦碳.
----煉鐵過程部分焦碳留在了鐵水中,導致鐵水中含碳.
4.
鋼鐵的生產:
----由鐵礦石煉生鐵.
----由生鐵作原料煉鋼,煉鋼的過程主要是除碳的過程.還不能將碳除盡,鋼需要有一定量的碳,性能才達到最佳.
Ⅵ 金屬材料中為什麼含有碳
以鋼鐵舉例如下。
鋼鐵中碳的來源:
煉鐵的原料之一是鐵礦石,鐵礦石主要成份是Fe2O3,沒有碳.
煉鐵的原料之二是焦碳.煉鐵過程部分焦碳留在了鐵水中,導致鐵水中含碳.
碳在鋼鐵中主要以兩種形式存在:
一種是化合碳,即碳以化合形態存在,主要以鐵的碳化物和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形態存在。例如Fe3C、Mn3C、Cr3C2、WC、W2C、VC、MOC、TiC等。
另一種是游離碳,例如鐵碳固溶體中的碳、無定形碳、石墨碳、退火碳等,統稱為游離碳。在鋼中,一般是以化合碳為主,游離碳只存在於鐵及經退火處理的高碳鋼。化合碳與游離碳總和,稱為總碳量。紅外碳硫分析儀就是測定樣品中的總碳量。
Ⅶ 為什麼鋼鐵中會含有碳
你好!
就是用C把礦石中的鐵還原出來的,當然會有碳了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Ⅷ 為什麼鐵和碳組成合金碳是怎麼加入到鋼材的以何種形態加入的
為什麼鐵和碳組成合金?
答:所謂合金是指金屬與其他元素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也就是說金屬與金屬可以形成合金,金屬與非金屬也可以形成合金,但是有2個條件,一個條件就是必須至少有一種是金屬元素,另外一個條件就是必須形成的是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這2個條件缺一不可.由於鐵是金屬,碳雖然是非金屬,但是由於形成的是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所以是合金.
碳是怎麼加入到鋼材裡面的?以何種形態加入的?
答:生鐵是由鐵礦石通過碳(存在形式是焦炭)還原的,在還原過程中,碳就溶解到鐵水裡,當冷卻到室溫時,就存在到鐵裡面了,碳在生鐵裡面有兩種形式,一個是以純碳的形式(石墨)單獨存在,還有一個就是以化合物(Fe3C)的形式存在.這個就像冰糖溶解到水裡,然後凍成冰棒一樣,糖不會跑出來.
鋼是由生鐵冶煉而來的,鋼的含碳量比生鐵低,所以,煉鋼過程主要的就是一個氧化過程,把多餘的碳氧化掉,最後剩下的碳只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就形成了鋼.
另外,如果鋼的含碳量不夠,那麼在鋼冶煉過程中需要把焦炭加入到鋼水裡面,然後攪拌鋼水,使碳溶解到鋼水裡,當然加入量必須經過精確計算.
Ⅸ 為什麼說碳元素決定鋼鐵的價值
碳是鋼鐵的主要元素。它對鋼鐵的性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碳含量是區別鐵與鋼及決定鋼號、品級的主要標志。正是由於碳的存在,鋼鐵才能用熱處理的方法來調節和改善機械性能。一般鋼中含碳小於1.7%,鐵則大於1.7%,碳在鋼中大部分以化合狀態存在。而在鐵中則以游離碳形態存在,如:無固型碳,退火碳,結晶型碳或石墨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