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鐵俠身上的鋼鐵是什麼製作的
那是電影中(注意,是電影中)美國軍事衛星上的材料,叫金鈦合金(不過估計托尼應該還進行了加強處理的),鈦這個金屬是航空界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材料,至於這個盔甲材料是多少金和多少鈦合成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2. 鋼鐵俠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網頁鏈接鋼鐵俠的外觀與能力隨著史塔克不斷的改造更新其裝備而持續的變化,尤其是他的動力裝甲。鐵甲裝的操控系統是藉由頭盔中神經機械學界面讀取史塔克的腦波進行運作。史塔克自行設計的具人工智慧操控系統的高科技電腦,利用內部與外部的感應器能提供戰略資訊與機甲的即時狀態報告。此裝甲由原本笨重的鐵甲裝慢慢進化更新成分子重整排序後的結晶鐵經磁場強化後覆蓋於鈦金屬等數層其他金屬上,形成一個有韌性但又極度堅實且能提供極高防禦作用的外殼。鐵甲裝賦予史塔克超人力量及飛行能力,其能源來自多種來源的總和,包括太陽能,電池,以及內建以吸收貝塔粒子為燃料的發電機。鐵甲裝還可以吸收周遭的能源如熱量與動能並轉化成電力,甚至可以直接吸收電力來為電池進行充電。
此外還有許多黑科技
不過單論外殼應該是從高科技合金到神奇礦物到神秘黑科技的進化過程。
3. "鋼鐵俠"真能造出來嗎
不靠天賦異稟的超能力,不靠飛來橫禍的基因突變,鋼鐵俠Tony Stark僅憑科技的力量:一身炫酷的機甲就拯救了世界,贏得了無數粉絲。鋼鐵俠的一身機甲究竟距離現實有多遠?其實,防禦、武器系統是很常規的事情不必多說;智能對話系統Javis也已經有了現實版:Siri和Google Now;飛行推進系統也有現實中的對應版本:離子推力器;而唯有最核心最重要的能源系統,方舟反應堆(Arc Reactor),現實中從未有人真正實現過。方舟反應堆究竟是何物?現實中的人類距離實現有多遙遠?
鋼鐵俠的方舟反應堆,不需要補充煤炭汽油等燃料,不需要放射性重金屬也不需要光照,而且提供的能量密度高得驚人,這樣的能源在世界上有且僅有一種:受控核聚變。聚變的原材料是氘和氚,如果技術發展的足夠好那麼只用氘也可以,而氘在自然界中極其豐富:水中就有足夠的氘!因此我們可以推測,鋼鐵俠利用身體中的水作為原料,用小型離心機分離出氘,然後供給方舟反應堆用來聚變以獲得能源的。
方舟反應堆的具體實現方式是什麼呢?我們先看兩張圖:
其中等式左邊表示的是能量約束時間,R是托卡馬克的大半徑,可見半徑越大能量約束性能越好。因此想要把裝置尺寸縮小幾個數量級還能讓聚變發生是個相當困難的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麼越新越好的托卡馬克就做的越大,為了達到聚變發生條件不得不如此啊…公式里還有其他幾項,例如電流I、密度n、磁場B等,可以通過提高這些量來實現小型化托卡馬克嗎?問題是,電流I、密度n越大,托卡馬克內部的等離子體不穩定性越強,電流太大則整個燃料可能完全失去約束然後炸壞裝置。磁場B如果可以增大倒是最好不過了,可是還是做不到啊!現在人類能實現的最大穩態磁場也就是10特斯拉這個數量級,ITER裝置已經設計用這最大的磁場來做了,而其尺寸還必須得做成10米高那麼大。。。因此鋼鐵俠如果想要真的做出來一個如此小型的托卡馬克的話,他一定是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物理突破,當今世界上還從未有人發現過!不過鑒於等離子體理論研究的不給力現況,全新的物理現象的發現完全是有可能的,比如說80年代就在實驗上首先發現了所謂的H-mode(高約束模式),一下子把聚變難度降低了不少。所以說鋼鐵俠如果是個物理實驗狂人,搞出來這種新突破也不是不可能呢!
《鋼鐵俠》作為一個超級英雄科幻電影,距離現實卻並非遙不可及,這也是我最喜歡它的地方之一吧。
4. 鋼鐵俠的盔甲是什麼材料做的
顧名思義,大多數盔甲都是鋼鐵製成的,但托尼史塔克也會創新用不同材料製作盔甲,比如振金,還有雷神錘子的材料烏魯金等,他都會學一套用一套
5. 人類現在可以造出鋼鐵俠嗎
鋼鐵俠的方舟反應堆,不需要補充煤炭汽油等燃料,不需要放射性重金屬也不需要光照,而且提供的能量密度高得驚人,這樣的能源在世界上有且僅有一種:受控核聚變。聚變的原材料是氘和氚,如果技術發展的足夠好那麼只用氘也可以,而氘在自然界中極其豐富:水中就有足夠的氘!因此我們可以推測,鋼鐵俠利用身體中的水作為原料,用小型離心機分離出氘,然後供給方舟反應堆用來聚變以獲得能源的公眾可能很容易對受控核聚變有一個印象,似乎是好幾十年了也做不出什麼來。有一種說法是:1950年代,科學家說,50年後人類就可以用上聚變能了;2000年代,科學家說,50年後人類就可以用上聚變能了;現在科學家仍然在說50年後就可以了...其實,受控核聚變在過去幾十年間的進展也是穩步提高的。實際上幾十年前托卡馬克上就有聚變能釋放出來,但是能量輸出還小於能量輸入。1997年JET裝置上實現了能量增益(輸出與輸入能量之比)為0.7;1998年JT-60裝置宣稱能量增益已經達到1.25,但是其實那是拿氘-氘反應間接推算出來的並不是真正的氘氚聚變。目前正在建設當中的ITER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目標是能量增益為10,預計可以在2027年建設、測試完畢開始做氘氚聚變實驗。因此鋼鐵俠公司里的大號方舟反應堆並非遙不可及,也許10幾年後世界上就真的有這樣的裝置存在了!
而在現實中,這項技術也在逐漸成形。早在2002年,MIT研究生Chad Dyne就發明了空氣投影交互技術Helios Display,運用電子和熱動力原理在空氣中形成虛擬3D全息圖像,並藉助激光跟蹤技術來與虛擬圖像產生交互。
6. 做鋼鐵俠模型用什麼材料好
EVA最好。
Eva材料是我們定義的俗稱,英文全稱是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它的化學名是乙烯版-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是一種極其權普通的材料,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類中底材料,用它製成的成品具有柔軟性好、防震、防滑、抗壓力性強,如我們常見的EVA拖鞋、棉鞋、EVA手機保護套、EVAipad保護套等。
用途一:eva材料可以製作家用冰箱的導管、煤氣管、土建建築板材、容器等家居用品和日用品。
用途二:eva材料可以制包裝用薄膜、墊片、醫用器材, 還可用作熱熔膠粘劑、電纜絕緣層等。
用途三:eva材料被廣泛應用於書籍無線裝訂、數碼產品外殼結構件、傢具封邊、汽車和家用電器的裝配、製鞋、地毯塗層和金屬的防腐塗層上。
領域一:因為EVA材料具有很強的柔軟性、耐化學腐蝕性以及很好的彈性,所以他被廣泛應用於中各種鞋類的鞋底和內飾材料中。
領域二:eva材料具有其他材料不具備的包容性和可交聯性,就是因為它的這種性能,所以它適用於在無鹵阻燃電纜、半導體屏蔽電纜和二步法硅烷交聯電纜中使用,也因這種性能被廣泛的用於工業和製造用品上。
7. 鋼鐵俠的鐵是用什麼鐵做的
鋼鐵俠的力量復與能力來制自於他穿著的先進動力裝甲。此裝甲由原本笨重的鐵甲裝慢慢進化更新成分子重整排序後的結晶鐵經磁場強化後覆蓋於鈦金屬等數層其他金屬上,形成一個有韌性但又極度堅實且能提供極高防禦作用的外殼。鐵甲裝賦予鋼鐵俠超人力量及飛行能力,其能源來自多種來源的總和,包括太陽能,電池,以及內建以吸收貝塔粒子為燃料的發電機。
8. 鋼鐵俠的盔甲是什麼材料做的
最早一代、二代是普通合金鋼,後來3代開始以金鈦合金為主,繼續發展時為了增強防護力同時滿足不同性能採用多種金屬塗層製作。漫畫里最牛的有用振金和艾德曼合金製造的盔甲,但極其稀有,基本上無法摧毀與改造
9. 鋼鐵俠的戰甲是什麼做的。
最早一代、二代是普通合金鋼,後來3代開始以金鈦合金為主,繼續發展時為了增強防護力同時滿足不同性能採用多種金屬塗層製作。漫畫里最牛的有用振金和艾德曼合金製造的盔甲,但極其稀有,基本上無法摧毀與改造
10. 鋼鐵俠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馬克1普通鋼鐵 馬克2不銹鋼馬克3到42全是金鈦合金 還有液態金屬 絕境裝甲 反雷神是用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