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貴港市鋼鐵18年產值是多少

貴港市鋼鐵18年產值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3-01-23 06:09:07

㈠ 請問廣西貴港這邊的朋友這邊有沒有鋼鐵廠啊

有哦,貴港鋼鐵廠農場,廣西貴港鋼鐵集團,都是在港北區;還有一個桂平市福發鋼鐵公司,在桂平。具體地址,可以查網路地圖

㈡ 2018年上海主要鋼鐵電商企業的總交易量是多少

上海的主要鋼鐵電商企業總交易額在幾千萬上下吧,具體的數據在網上有

㈢ 貴港的人口民族

截止2012年末,貴港市戶籍總人口529.92萬人,比上年增加2.23萬人。常住人口418.68萬人,比上年增加3.0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達到183.08萬人。貴港市城鎮化率為43.73%,比上年提高1.66個百分點。貴港市人口出生率15.35‰,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8.95‰。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貴港市總人口為503.31萬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增加43.35萬人。貴港市201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411.88萬人,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增加17.77萬人。 貴港市人口地區分布表地區 總人口(萬人) 常住人口(萬人) 貴港市 503.31 411.88 港北區 58.11 57.84 港南區 62.89 50.79 覃塘區 56.32 40.75 平南縣 142.24 112.80 桂平市 183.74 149.69 漢語
貴港市漢族使用的文字相同,語言有土白話(俗稱貴縣話)、客家語(俗稱麻介)、普通話、白話四種。由於語音的不同,也創造了一些「土漢字」,如「媯」(媽媽)、「冇」(沒有)等等。這些自創的土漢字多在師公戲的唱詞中出現,在其他場合是不通用的。 土白話,俗稱貴縣話現多稱貴港話。講貴縣話者分布於江南各個鄉鎮及江北的貴城、石卡(除石卡街外)、五里(除五里街外)、三里(除三里街外)、覃塘、東龍、大圩等地,以「貴縣街話」為代表。貴縣話屬粵語勾漏片,雖然貴港話的一些吐字發音與廣州話有很大的差別,但相比之下四邑片粵語與廣府粵語的差距更大,比如,台山話、開平話與廣州話差別非常大,而兩地又很靠近,同時貴港話與勾漏片粵語的代表方言玉林話又有較大分別,貴港話相對音清而玉林話音濁。 客家話,俗稱「麻介」。講客家語的分布於橋圩、木格、湛江、東津、瓦塘、八塘、東龍、覃塘、蒙公圩、三里、五里等地的圩鎮或村屯。客家語與壯話、貴縣話是貴港市三大語言,人數幾乎各占貴港市人數的三分之一。 普通話(包括桂林、柳州話),民國時期稱為「官話」,能聽懂的人很少,會講的更少。解放後,南下幹部講普通話,駐軍講普通話,中小學實行普通話教學,平時收聽的電視廣播也大多是普通話。人們都能聽懂普通話,少、青、壯年人也能講帶鄉土音的普通話。 粵語,俗稱白話。在貴港市轄區有三種白話,分別是廣州白話、梧州白話、佛山白話。貴港市轄區講廣州白話的有貴港沿江各大造船廠及附近的石卡鎮、三里鎮等部分鄉鎮,講梧州白話的有石卡街(石東街)、三里街、五里街及附近村屯,講佛山白話的只有黃練街、古樟街(居委會)、木梓街三個圩鎮(不包括村)。其他地方的人也能講以上的白話,但只限於交際時和舞台上,不用於平時家常交談。 壯語
貴港市壯族人口38萬,占貴港市總人口的28%。貴港市的壯話屬紅水河土語區的北壯,語法結構與各地壯族方言基本相同。貴港市地處桂東南,壯、漢兩族人民長期聚居,受粵語影響,借詞絕大部分都取粵方言音如(feihgih)飛機,(dietloh)鐵路、(hagkauj)學校、(yinzminz)人民等等。壯話在語音、語調上也受粵語一定的影響,與桂南、桂西、桂北一帶的壯話差別較大,與上林、武宣、桂平等地的壯話差別較小。貴港市的壯話可分奇石、中里;東龍、古樟;三里、覃塘;大圩、附城幾個方言區。各方言區的語法特點基本相同,語音、語調小有差異,不影響交談。 2012年貴港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679.18億元,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8.68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273.38億元,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257.13億元,增長10.1%。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8%、53.4%、34.8%,分別拉動貴港市經濟增長1.2、5.4、3.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的比重為21.9:40.3:37.8,與上年相比,第一、二產業的比重分別下降了0.1個百分點和1.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的比重分別提高1.7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6281元,比去2011年增加1036元,增長9.3%。
2012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3.5%,八大類消費指數中除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與上年持平外,其餘均保持增長,食品類、煙酒類、衣著類、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交通和通訊類、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類分別增長4.4%、3.8%、4.3%、4%、0.9%、2.4%、4.4%。另外,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增長2.5%,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增長4.3%。2012年年末全社會從業人員260.63萬人,增長1.15%。年末城鎮就業人員29.75萬人,新增城鎮就業人數17881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80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2%。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勞動工資28787元,比2011年增加2453元,增長9.32%。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不含勞務派遣人員)29988元,比上年增加1762元,增長6.24%。貴港市財政收入50.03億元,增長15.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6.57億元,增長22.5%。貴港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26.24億元,增長19%。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752.6億元,增長1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81億元,增長22%;財政收入57.42億元,增長1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3元,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8196元,增長13%。
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805.4億元,增長5.2%;財政收入66.11億元,增長15.1%,增幅在全區排名第1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11.4億元,增長23.2%,增幅在全區排名第1位;外貿進出口總額3.06億美元,增長38.3%,增幅在全區排名第3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9%和11.5%。 貴港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對發展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貴港市地勢平坦,物產豐饒,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的糧食、蔗糖、林果、禽畜、水產基地,石硤龍眼、荔枝、桂皮、蜜棗、毛尖茶、淮山、草席、蓮藕、瘦肉型豬、三黃雞、肉鴿、腐竹、羽絨等農產品馳名海內外。
主要農副特產有稻穀、玉米、木薯、糖蔗、花生、荔枝、龍眼、柑橘、白砂糖、黃紅麻、茶葉、煙葉、油桐籽、油茶籽、松脂、竹筍干、八角、桂皮、桂油、木耳、牛奶、蜂蜜、禽蛋、蠶繭、蓮藕、豬、牛、羊、雞、鴨、兔、魚等30多種,素有「廣西糧倉、魚米之鄉」美譽和「中國第一糖城」的雅稱。
解放前,農作物種植面積以糧食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玉米、大豆次之;經濟作物以甘蔗為主,油料作物次之。1949年,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為203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180萬畝,佔88.7%,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為15.15萬畝,佔7.45%,其它作物佔3.85%。糧食總產為13747萬公斤,畝產76公斤(按播種面積計,下同),人均有糧260.5公斤(按農業人口計,下同)。農業總產值為6122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人均產值兒7.9元(按農業人口計,下同)。農業生產力低,加上災害頻仍,農民生活朝不保夕 。
解放後,經減租退押、土地改革,土地歸農民所有,擺脫了封建制度的枷鎖,解放了生產力,農民的生產熱情空前高漲。1953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達18753萬公斤,畝產86公斤,人均有糧328公斤,比1949年分別增長36.4%、13.15%和25.9%。農業總產值達9391萬元,人均164.3元 。
1956和1957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雖有較大幅度增加,但因連遭春旱、夏澇和秋旱,農業生產全面歉收。1957年全縣糧食總產僅達15910萬公斤,農業總產值9161萬元,比1953年分別下降了18.46%和2.51%。人均有糧235.9公斤,人均產值147.3元。
在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出現「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以「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加上連遭3年的自然災害,1959年至1963年的5年中,全縣糧食生產處在1年增3年徘徊1年大幅度減產的被動局面。如1963年,全縣糧食總產量僅達15251萬公斤,人均有糧229公斤。農業總產值9732萬元,人均產值145.8元。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其它農副產品全面減產。因而,社會產品奇缺,市場供應緊張,群眾生活困難,並導至各種疾病增多,群眾體質下降。在這期間,黨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制定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及時糾正了「大躍進」運動中所造成的嚴重失誤,農業生產有了良好的轉機。1965年,全縣糧食總產回升到22486萬公斤,人均有糧319公斤,農業總產值達到15115萬元,人均產值214.4元。糧食總產、人均有糧和人均產值分別比1963年增長47.43%、43.7%和47%。「文化大革命」期間,廣大農村基層幹部和群眾,抵制了「四人幫」的干擾和破壞,堅持發展糧食生產,全縣糧食生產獲得好收成。至1976年,全縣糧食總產達到35503萬公斤,比1965年增長57.89%。農業總產值達到22390萬元,人均產值230.5元 。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貴縣改革農業經濟體制;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了「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的問題;提高和放開了農副產品價格,恢復集市貿易;正確指導和積極引導農民發展農副業生產和發展多種經營;調整了農業內部結構,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1982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高達46706萬公斤,人均有糧430公斤,農業總產值29629萬元,人均產值272元。糧食總產、人均有糧分別比1978年增長37.73%和59.4%。當年給國家提供商品糧8553.55萬公斤。1984至1986年,由於水旱災害頻繁,加上農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效益嚴重下降,政府對農業投入相對減少,縮減了糧食種植面積,因而全縣糧食生產連年滑坡。1985年糧食總產只達36221萬公斤,比1982年減少10485萬公斤,人均有糧減少120公斤,農業總產值29822萬元比1982年略增。人均產值260元,比1982年略減。
1986年以後,縣委、縣政府總結了糧食滑坡的經驗教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維修配套,新增水利項目工程。據統計,1986年至1988年政府投資於農田水利工程總額為608.22萬元,年均投資202.6萬元。比1982至1985年投資總和多369.89萬元。(二)大力推廣「雙雜」(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高產良種,提高科學種田水平,主攻單產。1986至1990年貴港市累計種植「雙雜」品種面積達到238.65萬畝(按播種面積計,下同)。年均種植面積47.6萬畝,其中1990年種植面積達73.5萬畝,占水稻面積的60%。種「雜交」玉米16萬畝,占玉米種植面積的89.9%。(三)建立糧食基地和商品糧基地。1986年至1990年的5年中,貴港市共投資928.73萬元(其中國家投資751.23萬元,縣財政撥款177.5萬元),建立糧食基地和商品糧基地。在全部投資中,屬糧食基地資金的223.8萬元,屬商品糧基地資金的440萬元。(四)解決農用物資如化肥、農葯、農膜等的供應緊缺和價格不合理等問題,從而增強了發展農業的後勁,增強了抗災能力。1987年全縣糧食回升至41177萬公斤,其它各項經濟作物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至1989年貴港市糧食總產達3.83億公斤,比1988年增長11.92%。是年農業總產值達33276萬元。
2012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0.26億元,增長6.34%。其中,農業總產值108.55億元,增長7.8%;林業總產值14.23億元,增長3.52%;牧業總產值92.33億元,增長5%;漁業總產值23.15億元,增長7.93%;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1.99億元,增長5.81%。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7.49萬公頃,比2011年增加3168公頃,總產量149.12萬噸,增產5.89%,其中:稻穀產量124.84萬噸,增產4.77%;玉米產量14.95萬噸,增產9.24%。全年油料產量8.72萬噸,增長11.67%;甘蔗產量239.16萬噸,增長11.34%;蔬菜產量131.14萬噸,增長5.72%;水果產量20.51萬噸,增長9.14%,其中龍眼產量5.96萬噸,增長7.88%,荔枝產量6.23萬噸,增長8.44%。 貴港市解放前的工業生產均以傳統的手工生產為主,生產設備極為簡陋,產量甚少。生產行業主要有窯業、冶工、製糖、油榨業、釀酒、藕粉、紡織、建造、木工等。清末民初才漸興電力、機器碾米、皮革、印刷、機修等業。
民國10年(1921年)城區商人集資辦發電廠,安裝火力發電機組一台(套),發電量20千瓦。為本市現代電力工業之始。24年,廣西省政府在貴縣羅泊灣興建廣西企業公司糖廠。該廠購進美國壓榨、製糖設備,擁有工人170人,為貴港市現代第一間大型工廠。該廠同年年底投產,至抗日戰爭期間於28年被日本飛機炸毀。至32年,本市僅有碾米廠、修車廠各一間,工人僅30人(碾米廠18人,修車廠12人)。33年,貴縣淪陷,該二廠亦疏散停業。1949年至1950年統計,本市有發電廠1間,碾米廠9間,玻璃廠1間,製鞋店13間,皮具店4間,傢具及鋸木店共33間,計有工人1600餘名。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為475萬元,(至1957年止,均按1952年不變價計算)僅占當年工農業總產值4621萬元的10.3%。1950年工業總產值為771萬元,其中屬縣辦國營工業僅1個發電廠,年產值0.7萬元。1951年廣西省工業廳興建貴縣獨山糖廠,1952年投產。1952年全縣有工業生產單位1732家(含私營工業及個體手工業戶),年總產值799萬元。屬地方國營工業的有縣屬發電廠及省屬貴縣糖廠2間,工業總產值273.9萬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34.3%。貴縣糖廠產糖2481噸,產值272.6萬元。縣辦國營工業產值僅1.3萬元。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貫徹執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針。將一些私營工廠實行公私合營或保留資方股分合並到國營工廠,並將全縣1610戶3000多人的個體手工業者分別組織成立了鐵工、木器、紡織、車縫、單車運輸等72個生產合作社(組)。1955年,省工業廳在城區西郊馬君嶺新建一座日榨蔗1500噸的大型糖廠,為「一五」期間在本市投資興建最大的工業項目。1956年該廠建成投產,當時有職工1942人,年產糖11932噸。產值達1463.21萬元。此期間本市還新辦了印刷廠、農具廠、大米加工廠、油料加工場、屠宰場、西江農場修理廠、修理場等幾個國營工廠。1957年工業總產值為2077萬元比1952年的799萬元翻了一番多。
1958年「大躍進」時,由於盲目地、片面地追求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貴縣也大辦了一批廠礦。是年工企業單位達10084個(含人民公社、生產大隊辦的廠礦、生產、加工場等10010個),擁有固定資產原值3082.91萬元,總產值3351萬元(按1957年不變價計)。為了加強對工企業生產的管理及規劃,縣政府於同年成立了工業局,下轄廠礦企業64個,總產值612.5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僅873元。主要產品有糖、食品、紙、土布、毛巾、金屬製品、煤、生鐵、焦炭、化肥、水泥、皮革製品等。由於廠礦辦得太多,導致管理、原材料、產品質量、銷路等方面存在大量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於1959年將大批廠礦企業關閉停辦。到1959年底,全縣工企業單位剩下213個、職工6357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3129.7萬元。工業總產值4912.5萬元,占當年工農業總產值14940.6萬元的32.88%。其中縣辦工業32個,職工人數3355人,總產值1304.6萬元。1960年冬,黨中央決定對國家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貴縣縣委、縣政府從1961年起,對一些基礎差、經濟效益不好的企業實行關、停、並、轉。當年停辦了白雲石礦、大岩磷礦、澱粉廠、煉鐵廠、石油廠等17個單位,合並了糖果廠、農械廠、被服廠等8個廠,精簡下放職工2475人。經過5年的整頓至1965年底,全縣工企業單位尚保留有96個,職工人數3612人,比1959年分別減少了55%和43%,但產值僅減了19%為3981萬元,企業經濟效益明顯上升,全員勞動生產率11022元比1959年的7728元增長43%。
1966年貴縣的工業得到較穩定的發展。是年機製糖產量達到10525噸,土糖837噸,機制紙5503噸,鈣鎂磷肥7849噸,飲料酒12267噸,紅磚2800萬塊,平板玻璃58萬平方米,工業總產值為4013.41萬元,比上年增加32.41萬元。正當國民經濟逐步好轉、工業生產穩步回升之時,由於「文化大革命」的開始及以後無政府主義思潮泛濫成災,致使工業總產值從1967年的4252萬元下降到1968年的3777.7萬元,1969年又下降到3499.2萬元。1970年後,隨著對工業投資的增加,工業生產逐步回升。此期間新建了氮肥廠、農葯廠、水電設備廠等數家中小型工廠,1976年全縣全民所有制獨立核算工企業擁有固定資產原值7288.76萬元比1965年的3981萬元增長82.96%,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1億元達到11042萬元。比1966年增長111.64%(均按70年不變價計)。「文化大革命」10年間,平均每年遞增7.7%。
1978年全縣工企業(只含全民、集體所有制工企業)51個,職工人數達11823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8509萬元,工業總產值13136.37萬元,比1976年增長17%和1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縣委、縣政府著重抓了蔗糖業生產。除改造更新貴縣糖廣的設備以提高生產能力外還投資新建了覃塘糖廠。到1984年全縣共有工業企業208間,職工人數12094人。固定資產原值達13763萬元。工業總產值21409萬元。其中自治區屬企業10家,產值2773萬元;地區屬企業1家,產值435萬元;縣屬企業32家,產值14729萬元。僅貴縣糖廠和覃塘糖廠的產值就達9845萬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46%,充分顯示了蔗糖工業的優勢。是年,全縣工業企業共上交稅金2897萬元,實現利潤2259萬元,稅利合計5156萬元。1988年貴港市工業總產值為41250萬元(按80年不變價計),首次超越當年農業總產值的3176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6.5%,顯示了工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起的主導地位和作用。1989年貴港市工業總產值44666萬元。其中全民、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單位210個,產值32315萬元(全民所有制工廠78個,產值27456萬元;集體所有制工廠132個,產值4859萬元),占貴港市全部工業總產值的72.35%。僅貴港甘蔗化工廠的產值就達12102.8萬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27.1%。此外產值超過千萬元的還有貴港市第二甘蔗化工廠、廣西西江化工總廠、廣西貴港鋼鐵廠、紅旗紙廠等四家;產值超過百萬元的有豐寶化工廠等25家。這些全民、集體所有制的工業企業共有職工26794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32314萬元,比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分別增長127%和274.76%。全員勞動生產率14542元,平均每人實現利稅3597.8元。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利潤15.46元,稅金13.81元。改革開放11年來,貴港市工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13136.7萬元上升到1989年的44666萬元,增長240%(均按80年不變價計),平均每年遞增13%。
2012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229.15億元,增長10.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0.4%,拉動貴港市經濟增長4.1個百分點,工業經濟占國民經濟總量的33.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拉動貴港市經濟增長3.6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基本情況: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367家,比2011年增加25家,其中內資企業330家,港澳台商投資企業27家,外商投資企業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624.08億元,增長12.03%,其中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有9家,和上年持平;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工業企業有18家,比2011年減少2家;年產值超過1億元的工業企業有143家,比2011年增加27家;年產值超過5千萬元的工業企業有255家,比上年增加51家。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4.73億元,增長10.59%;完成利稅總額82.8億元,下降30.7%;實現利潤總額61.12億元,下降37.73%;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82.39%,比2011年同期降低75.54個百分點;工業產銷率98.3%,提高1.16個百分點。 貴港江南工業園區
貴港江南工業園區位於貴港市區東南部、鬱江南岸。廣西貴港江南工業園區位於貴港市港南區,規劃范圍為20.07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11-2030年。江南工業園的功能定位為:廣西自治區級開發區中的典型代表;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示範區;西江經濟帶中的主要產業集聚區;貴港市最重要的產業園區和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南區建設港城融合的核心空間。 根據規劃,江南工業園未來將發展以皮革、羽絨輕紡等地方特色產業為龍頭,以食品飲料、電子信息和化工製造業等精加工技術型產業為骨幹,以臨港物流、裝備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導向,並大力發展以綜合性服務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形成貴港市的現代綜合城市新區。
貴港(台灣)產業園區
貴港(台灣)產業園是廣西重點推進的27個產業園區之一,位於貴港市覃塘區,距市中心城區8公里,總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以港口現代物流、台資企業和電子信息產業、船舶修造業和現代製造業、水泥、製糖、林產品加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產業。其功能分區產業布局:
1.石卡臨江產業園
主導產業布局:港口現代物流業、台資企業和電子信息產業、船舶修造業和現代製造業為主導產業。
2.覃塘林產品加工區
主導產業布局:林產品加工產業。
3.黃練工業集中區
主導產業布局:水泥建材製品產業。
4.大嶺工業集中區
主導產業布局:現代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產業。
5.甘化工業集中區
主導產業布局:製糖產業。
貴港國家生態工業(製糖)示範園區
示範園區地處貴港市中心城區,是全國第一個批准設立的循環經濟試點園區,2001年8月經國家環保總局正式批准並對示範園區進行授牌。示範園區總規劃面積為30.53平方公里,以電子信息、糖紙循環、能源、紡織服裝為主導產業,配套發展物流業。其功能分區產業布局:
1.西江產業區
主導產業布局:以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為主導產業。
2.貴糖產業區
主導產業布局:以糖紙循環為主導產業。
3.熱電循環經濟產業區
主導產業布局:以熱電聯產、能源、造紙等產業為主導產業。

㈣ 貴港鋼鐵集團年鐵產量

292.0萬噸。根據冶金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廣西貴港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鋼材產量為292.0萬噸,同比增長62.8%,粗鋼產量為308.9萬噸,同比增長68.3%,生鐵產量為152.8萬噸,同比增長27.5%。

㈤ 2018年中國鋼材產量是多少

11.06億噸。

1月22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鋼鐵行業運行數據。2018年,中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累計產量分別為7.71億噸、9.28億噸和11.06億噸,同比分別增長3%、6.6%和8.5%。

擁有超過10億噸產能基數的中國鋼鐵行業,大於5%的年增速就被認為「很高」。2017年,中國粗鋼產量8.32億噸,同比5.7%的增速已讓業界很擔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在2018年的季度新聞發布會上曾認為,照這種速度的擴產會對鋼價形成壓力。

(5)貴港市鋼鐵18年產值是多少擴展閱讀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12月,粗鋼日均產量為245.55萬噸,環比下降5.1%,同比上升8.2%。

「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明顯上升,但在冬季需求逐步進入淡季以及環保力度提升的共同作用下,自2018年9月達到最高點269.5萬噸以來,持續三個月回落,12月日產較最高點回落8.9%。」王國清說。

蘭格鋼鐵網統計的全國百家高爐開工率調查數據與全國粗鋼日產趨勢吻合。2018年12月,全國百家中小企業高爐開工率均值為76.48%,較11月下降了2.28個百分點,同樣創下當年4月以來的新低。

王國清預計,2019年中國粗鋼產量增幅將有所收縮,產量將達到9.5億噸左右,增幅約3%,較2018年回落3個百分點。

王國清分析稱,今年中國鋼鐵行業將繼續穩固供給側改革成效,在兼並重組、節能減排等方面有效推進,重點省份將進一步推進鋼鐵去產能,鋼鐵產能置換方案將開展專項抽查,落後產能依法依規退出將持續推進等。

㈥ 廣西貴港鋼鐵廠廢鐵費鋼回收價格

【賣廢品就上廢品之家 您的問題我來回答】

2020年3月5日廣西貴港鐵廠價格專如下

3月5日起屬,廣西貴港鋼鐵廠到場價跌20:鑄鐵、鑄鋼件、機械件2350,重型廢鋼2270,鋼筋壓塊2270,一級剪料2250,二級剪料2220,整車亂鋼筋2240,輕薄料1620,破碎料2190,鋼筋粒暫停采購,不含稅。

㈦ 貴港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8年,貴港市行政區域總面積1.06萬平方公里。轄53個鎮,17個鄉(含民族鄉2個),共74個鄉(鎮)。分屬於全市3個區,1個縣,1個縣級市:

1.港北區轄3個鎮,4個鄉,1個街道辦事處,分別是:大圩鎮,港城鎮,慶豐鎮,根竹鄉,武樂鄉,中里鄉,奇石鄉,貴城街道。

2.港南區轄6個鎮,2個鄉,1個街道辦事處,分別是:橋圩鎮,八塘鎮,湛江鎮,東津鎮,木格鎮,木梓鎮,瓦塘鄉,新塘鄉,江南街道辦。

3.覃塘區轄6鎮,4鄉,分別是:覃塘鎮,東龍鎮,三里鎮,黃練鎮,石卡鎮,五里鎮,山北鄉,樟木鄉,蒙公鄉,大嶺鄉。

4.平南縣轄17個鎮,2個鄉,2個民族鄉,分別是:平南鎮,平山鎮,大坡鎮,寺面鎮,大洲鎮,六陳鎮,大新鎮,大安鎮,武林鎮,鎮隆鎮,上渡鎮,安懷鎮,思旺鎮,大鵬鎮,官成鎮,同和鎮,丹竹鎮,東華鄉,思界鄉,馬練瑤族鄉,國安瑤族鄉。

5.桂平市轄21個鎮,5個鄉,分別是:木圭鎮,木樂鎮,石咀鎮,油麻鎮,社坡鎮,羅秀鎮,麻垌鎮,社步鎮,下灣鎮,木根鎮,中沙鎮,大灣鎮,大洋鎮,白沙鎮,石龍鎮,蒙圩鎮,西山鎮,南木鎮,金田鎮,江口鎮,紫荊鎮,垌心鄉,馬皮鄉,尋旺鄉,羅播鄉,厚祿鄉 。

(7)貴港市鋼鐵18年產值是多少擴展閱讀:

1、貴港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對發展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貴港市地勢平坦,物產豐饒,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的糧食、蔗糖、林果、禽畜、水產基地,石硤龍眼、荔枝、桂皮、蜜棗、毛尖茶、淮山、草席、蓮藕、瘦肉型豬、三黃雞、肉鴿、腐竹、羽絨等農產品馳名海內外。

2主要農副特產有稻穀、玉米、木薯、糖蔗、花生、荔枝、龍眼、柑橘、白砂糖、黃紅麻、茶葉、煙葉、油桐籽、油茶籽、松脂、竹筍干、八角、桂皮、桂油、木耳、牛奶、蜂蜜、禽蛋、蠶繭、蓮藕、豬、牛、羊、雞、鴨、兔、魚等30多種,素有「廣西糧倉、魚米之鄉」美譽和「中國第一糖城」的雅稱。

㈧ 貴港市全市財政收入

2009年,貴港市全市完成財政收入34.03億元,比上年增收4.96億元,增長17.1%,提前一年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2008年貴港市全市財政收入:貴港地區 29.08億
港北區 3.65億
港南區 1.33億
覃塘區 2.48億 (64.4%)
桂平市 6.35億 (22.88%)
平南縣 5.02億 (26.8%)
2010年,截至6月30日,貴港市累計組織財政收入15.37億元,完成全年收入目標任務30億元的51.2%,增長22.8%.其中,市本級完成5.0億元,完成任務的52.1%,增長22.8%;桂平市完成3.27億元,完成任務的51.5%,增長16.3%;平南縣完成2.63億元,完成任務的52.6%,增長19.4%;港北區完成2.38億元,完成任務的48.1%,增長23.2%;港南區完成0.93億元,完成任務的32.1%,增長51.5%;覃塘區完成1.17億元,完成任務的50.7%,增長46.3%.2010年以來,貴港市財政收入運行情況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去年稅收後移,今年部分企業稅收前移,企業稅收同比增幅較大。如:去年由於受長洲水利樞紐封航的影響,華潤水泥(平南)公司、華潤水泥(貴港)公司去年同期上繳的稅收較少,加上華電集團貴港公司去年3月份才開始發電,使得以上企業上半年實現的稅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較大,具有一定的不可比性。截至6月20日,以上三家企業今年上半年繳納的增值稅分別為6518萬元、3463萬元和6053萬元,分別增收4688萬元、1888萬元和1023萬元,增長2.5倍、1.2倍和20.0%。二是重點稅源企業產銷情況良好,帶動增值稅增收較大。截至6月20日,貴港鋼鐵集團公司繳納增值稅5314萬元,增長1.2倍;市供電局繳納增值稅3255萬元,增長16.5%;貴糖集團公司繳納增值稅2548萬元,增長28.7%;桂平市金源酒精實業有限公司繳納增值稅1063萬元,增長59.1%;廣西天鴻鑫錳業科技有限公司繳納增值稅1200萬元,增長15.1%。三是與土地、房產相關的稅收增幅較大。截至6月20日,契稅實現3831萬元,增收2030萬元,增長1.1倍。增長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1-5月全市房屋、土地轉讓面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0萬平方米,契稅收入相應增加;二是從2007年7月1日起,個人購買單套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的普通住房不能再享受1.5%的減半徵收的優惠政策,統一按正常的稅率3%徵收,契稅的稅負同比有所提高。耕地佔用稅實現1038萬元,增收781萬元,增長3.0倍。增長的原因主要是華電集團貴港公司一次性補繳了一期工程用地稅款70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具有一定的不可比性。土地增值稅實現1633萬元,增收929萬元,增長1.3倍。增長的原因主要是稅務部門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相比往年加強,稅收相應增加。四是非稅收入增幅較小,但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仍然比較高。截至6月20日,全市組織非稅收入30491萬元,增收716萬元,增長2%,增長主要靠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拉動,增收2428萬元,增長27.4%,其中:桂平增收3150萬元,增長1.0倍;平南增收593萬元,增長27.8%.受計生行政性收費下降及取消部分行政性收費項目的影響,在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增收較大的情況下,全市非稅收入總體上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雖然全市組織的非稅收入增幅不大,但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仍然比較高,為21.9%,該比重仍然比全區平均水平高出5個百分點。

㈨ 貴港市成立有多少年歷史了

貴港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個下轄市,位於廣西東南部、西江流域的中游。貴港東臨梧州、南臨玉林和欽州、西臨南寧、北臨來賓。貴港別稱荷城,以城裡多種植荷花得名。貴港市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郡,也是一座充滿生機的新興內河港口城市,1995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地級市,轄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平南縣和代管桂平市,總面積10606平方公里,總人口478.89萬

閱讀全文

與貴港市鋼鐵18年產值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銹鋼鍋怎麼炒不會粘鍋 瀏覽:429
脛骨平台拆鋼板手術多少錢 瀏覽:427
不銹鋼碗里有水怎麼弄出來 瀏覽:776
135度管座砼方量 瀏覽:702
周口哪裡有倒鋁鍋模具廠 瀏覽:393
蛋糕模具為什麼會鼓起來 瀏覽:171
泰州凈水器外殼模具哪裡買 瀏覽:256
不銹鋼內角怎麼拋光 瀏覽:203
紫砂壺用模具怎麼做 瀏覽:233
用什麼水泥罐在鋼管里像石頭 瀏覽:593
8mm鋼板多少重量 瀏覽:55
汽車上面有哪些是合金鋼 瀏覽:140
碳素鋼和201不銹鋼哪個好 瀏覽:31
用一塊鋼板能做什麼 瀏覽:867
鋁合金極窄門套收口處理怎麼做 瀏覽:884
鋼鐵是怎麼練成的讀書心得 瀏覽:715
30壁厚的48鋼管多少米一噸 瀏覽:448
不銹鋼噴油漆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936
手游合金彈頭怎麼存檔 瀏覽:581
模具加熱用什麼材料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