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生產鋼鐵最多的國家
是中國 全世界的鋼加起來中國佔一半
⑵ 世界哪個國家的鋼鐵工業最強
一樓的懂屁啊日本算毛啊 他才多大 把日本都變成鋼的 他能產多少 現在世界鋼鐵產量最大的就是中國 要是競爭力 定價能力是印度和美國紐約 因為紐約金屬期貨交易比較牛
⑶ 跪求世界各國鋼鐵產業的發展概況
全球鋼鐵產業發展呈現梯度轉移
來自多方面的信息研究表明,世界鋼鐵市場逐步進入新的洗牌格局。幾年前,德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蒂森克擄伯自在中國建立了不銹鋼廠和鍍鋅廠。現在,蒂森克虜伯又將視線轉移到了巴西,擬在當地建設1家年產500萬噸的板坯廠。最近,中國寶鋼和巴西礦業企業淡水河谷公司(CVRD)合資在巴西建設大型鋼鐵生產廠,有資料表明,近兩年或幾年內,中國鋼企還將在印、度、越南等地建立分廠。所有這些個案的背後,呈現明顯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次鋼鐵產業整合的顯著特點,即一個特徵明顯的「梯度轉移」現象正在全球鋼鐵業悄然形成。
首先,世界鋼鐵生產向經濟活力旺盛地區轉移的步伐加快,由經濟發達地區向次發達地區和潛在經濟發達地區轉移的特徵十分明顯。在10年前,中國市場作為世界上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吸引了包括鋼鐵巨頭在內的世界所有產業的目光,一個向中國地區轉移的大潮流很快形成並演變成滾滾而來之勢,現在,中國已經逐步成為世界製造業的中心地區之一,大大推進了中國鋼鐵產業發展進程,中國鋼產量在短短幾年內就由年產鋼1億噸迅速提升到今年的接近5億噸。全球IT咨詢公司和服務公司Capgemini的研究報告認為中國在全球製造業出口所佔比重為8%以上,印度的比例不足1‰但有證據顯示,在今後5年內,印度將發展成為世界製造業的中心。有機構對《財富》雜志評選的美國企業500強中的340家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很多企業計劃今後3~4年把與印度企業展開外包合作放在優先考慮地位。從這一點上分析,印度無疑已經成為許多鋼鐵巨頭眼中的潛在發達地區。
其次,鋼鐵產業向能源、資源豐富地區以及目標消費地區轉移的速度力口快。隨著全球范圍內資源、能源價格大幅度漲價的趨勢,資源、能源密集地區正在成為鋼鐵強企進行戰略轉移的優先選擇目標,中國和日本這鐵生產,是在當前資源供應緊張的前提下鋼鐵企業達成的共識。同時,近年來巴西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經濟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對鋼鐵的需求量也隨之快速增長,率先在巴西投資建設鋼鐵聯合生產廠就相當於搶先登陸了這塊增長潛力非常巨大的新興市場。此外,拉美市場的需求潛力也極為可觀。以巴西為前沿生產基地,擴大企業自身在拉美市場的影響力,也是其目標之一基於對原材料產地進行生產、就近應拉美市場以及大量節省物流成本費用等的考慮,以上兩國鋼鐵企業做出了在巴西建廠的選擇。
再次,「近水遠山」是當前鋼鐵產業新一輪調整的又一特點,鋼鐵產業向沿海和內河豐富地區轉移趨勢明顯。這一特徵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鋼鐵市場表現突出。目前,在中國3000公裏海岸線上的重要城市,都能看到鋼鐵企業進行戰略性布局的影子,寶鋼擬在湛江建新廠、首鋼的曹妃旬搬遷工程、遼寧的鮁魚圈鋼鐵基地、山東的日照鋼廠等項目,都選擇了沿海布局的思路。以水運作為原料和產品進出主渠道的戰略考量,無疑對降低成本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國際鋼鐵巨頭在進行產業轉移中,也無一例外地選擇在交通運輸優勢明顯的地區建設新的鋼鐵廠,而在水、陸運輸的選擇上,均優先選擇在水運發達地區進行布局。
同時,資金的同步.轉移是鋼鐵產業轉移的另一個明顯特點。在傳統的鋼鐵企業轉移中,西方發達國家總體上以賣技術、賣設備、賣生產線為主要手段,而當前鋼維多利亞鋼鐵公司()。在總投資額中,寶鋼的出資比例為60%。最近一段時間,國際上大型鋼鐵企業的對外投資方式正在發生歷史性的轉變,投入大量資金在生產原料豐富的地區建設包括高爐冶煉設備在內的鋼鐵聯合生產廠已經成為新的趨勢。有國外報刊評論,這是國際鋼鐵行業發展史上不曾有過的現象。
到目前為止,在國外投資建設大型鋼鐵聯合生產廠的鋼鐵企業已經有安賽樂米塔爾、浦項制鐵、塔塔鋼鐵公司、新日鐵以及寶鋼等,其計劃投資金額合計超過550億美元,計劃年產能合計接近6000萬噸(5920萬噸)。大型鋼鐵企業國外投資方式的這一轉變,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國際鋼鐵業產生深遠影響。中國鋼鐵企業在這一重大轉變中擔綱了重要角色。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產業轉移的行為均不是為了單一目的而進行的,而是在綜合各方面因素基礎上選擇最大利益的結果,即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同時,他們無一例外地都圈定了各自的目標市場,即市場:最近化。如近幾年俄羅斯及中東地區的鋼鐵需求增長迅速,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鋼鐵企業聯手組成合資企業,擬憑借其良好的市場基礎在當地市場佔得先機,並憑借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覆蓋中東市場。在新日鐵與原安賽樂簽訂的合作協議中,規定新日鐵向安賽樂的歐洲鋼廠提供汽車板生產技術,此舉是為了對當地的日系汽車生產商進行就地供應.
全球鋼鐵產業重新洗牌為大勢所趨
世界鋼鐵市場在1999至2001年間歷經了一段相當不景氣的時期,一方面受到整體市場供過於求的影響,另一方面鋼材貿易市場的競爭激烈,使得世界鋼價持續探底,在2001年跌落到近20年的低點。也由於景氣不佳,國際鋼鐵大廠紛紛降價以減少庫存,造成市場出現惡性削價競爭局面,使得國內外鋼廠都出現營業收入、獲利均大幅下降的情況。
以名列美國《財富》雜志2002年世界五百強企業的7家鋼鐵公司來說,2001年平均年營業收入下降17%,在獲利方面的表現也不盡如意,7家公司中有5家出現虧損,而虧損超過5億美元以上的有日本的住友金屬和NKK,歐洲的阿塞勒和考勒斯集團等4家公司。隨著經營壓力的與日俱增,迫使鋼鐵企業必須審慎思考該如何調整經營策略以因應大幅變動的經營環境。
從近幾年世界鋼廠的動態來觀察,可以發現已有若干廠商開始從競爭策略的型態著手改變,由過去單打獨斗的競爭模式,慢慢朝向聯合重組的合作型態發展。而鋼廠間的策略聯盟協議,從較為單純技術合作開始,逐漸拓展到產銷層面的深度合作;聯盟關系的發展,也從短期合作慢慢延伸到長期緊密配合的夥伴關系,甚至發展出更為密切的資本合作關系。
從世界各地的聯合重組案例來看,有三個重要的趨勢:
第一,擁有廣大的內需市場做後盾的中國大陸廠商成為炙手可熱的聯盟目標,日、韓、美、歐等國的鋼廠都積極與大陸廠商合作投資。而具有獨特技術優勢的日本鋼廠,則被美歐鋼廠鎖定為技術合作夥伴的首選目標。
第二,在各區域市場中的龍頭企業逐漸浮出檯面。目前美國鋼鐵業形成國家鋼鐵集團、美國鋼鐵公司和紐柯三大集團鼎立的局面。在歐洲,則有阿塞勒、LNM集團、考勒斯集團、蒂森克虜伯鋼公司、里瓦集團五大鋼鐵集團。在日本有已經合並的JFE,以及正進行聯盟合作的新日鐵、神戶、住友,形成兩大集團勢力爭鋒的情況。在俄羅斯,EvrazHolding成功整並了下塔吉爾鋼鐵公司、西西伯利亞鋼鐵廠、庫茲涅茨克鋼鐵公司三家鋼廠,而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公司與新利佩茨克鋼鐵有限公司也正協商合並事宜。這些龍頭企業已經顯著地在區域市場中,拉大與其它競爭者在生產規模上的差距。
第三,目前來說,跨越區域市場的聯盟合作已經相當普及;但在橫跨區域市場的重組案例還不算多,碳鋼部分的案例有美國鋼鐵公司購並位於斯洛伐克的VSZ;不銹鋼個案則有西班牙的Acerinox購並南非的Columbus、歐洲的阿塞勒購並巴西的Acesita與美國的J&L。未來鋼鐵業重組確實很有可能繼續朝向世界化的重組模式來邁進。
未來牽動世界鋼鐵產業聯合重組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上游鐵礦石業與下游汽車業的重組,原料供貨商與客戶集中度提高所帶來的壓力,很可能進一步加速鋼鐵業的重組進度。此外,聯合重組對於提升鋼鐵產業的整體獲利能力的正面效應,也會提高廠商的合作意願。
中國大陸的寶鋼集團是寶鋼股份和原上鋼系統鋼鐵企業重組的產物,重組比較徹底;而寶鋼、武鋼、首鋼簽署的不過是合作協議;前不久報道的鞍鋼和本鋼的重組也強調了操作主體仍是兩個公司。
根據國家統計局按照新的統計標准統計的數據,我國鋼鐵行業企業中被列為大型工業企業的就有113家,可見我國鋼鐵企業之多。這其中分布不合理現象也非常嚴重。可怕的是,這種勢頭隨著我國鋼鐵企業迎來的新一輪發展正有擴大的趨勢,這對營造我國鋼鐵工業良性發展的環境很不利。如果這種發展勢頭得不到有效的合理的引導,未來幾年就有可能出現較大力度的聯合重組,到時有些企業必將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從美、日、歐的鋼鐵工業發展來看,我國鋼鐵工業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不但要積極開展上下游的縱向聯合重組,也要積極開展橫向的聯合重組,聯合重組的模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關鍵一點不能做表面文章,只要這樣,才能提升我國鋼鐵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才能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
⑷ 世界上生產鋼鐵最多的國家是a俄羅斯b日本c美國
目前,每年世界上生產鋼鐵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產量11.5億噸,佔世界鋼產量的一半;累計生產鋼最多的是美國。
⑸ 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是哪個
中國
⑹ 全球的鋼鐵廠地區分布及產量排行
全國鋼廠基地
1.鞍本鋼鐵基地
包括鞍山鋼鐵公司和本溪鋼鐵公司。位於遼寧中部工業區,東倚千山山脈,北臨遼河支流太子河,兩側千里平原,南望渤海灣。鞍山與本溪兩鋼鐵公司之間相距僅10O公里。周圍資源豐富,鐵礦的探明儲量近百億噸,其中工業儲量40多億噸,居各大基地之首位。現有鐵礦開采能力約4000萬噸左右,是全國最大的鐵礦基地。1990年鐵礦(原礦)產量達3800多萬噸,佔全國鐵礦石總產量的1/5以上。鞍鋼的主要鐵礦基地有:東鞍山、眼前山、齊大山、大孤山等鐵礦,與鞍鋼相距僅10~20公里,呈弧形分布。本鋼則有:南芬、歪頭山,分布在本鋼南、北,相距各25公里左右。遼寧中部煤炭資源也相當豐富,擁有本溪湖(彩屯)、紅陽(沈南)等煤礦,與鋼鐵基地距離在100公里范圍內。但因經長期開采,區內煤炭不敷鋼鐵工業的需要。
鞍本鋼鐵基地經過40多年的改建、擴建,現仍是我國最大的鋼鐵基地。1990年生鐵產量為1016.26萬噸,佔全國的16%多,鋼產量為1008.16 萬噸,佔全國15%以上,成品鋼材633.77萬噸,佔全國12%。其中,鞍鋼歷史悠久,規模龐大,擁有鐵礦山、選礦廠、燒結車間、焦爐以及煉鐵、煉鋼、軋材等冶煉設備,鑄管、焦化、耐火材料、機修、動力、運輸等附屬生產單位,共有職工21.7萬,能冶煉800多鋼種,軋制600多個鋼材品種。本鋼的特點是:鐵礦石儲量大、易開采、品質優,用其冶煉鑄造生鐵,質量全國最優,低磷、低硫,被譽為「人參鐵」。
2.京、津、唐鋼鐵基地
包括首都鋼鐵公司、天津各鋼廠及唐山鋼鐵公司,是全國重要的鋼鐵基地之一,主要鋼鐵產品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10%左右。其中,成品鋼材產量佔全國鋼鐵總產量的13%。京津唐鋼鐵基地的有利條件是:①基地周圍資源豐富,冀東鐵礦基地擁有遷安、灤縣等大鐵礦,儲量僅次於鞍本;有開灤、京西等大煤田,其中開灤煤礦年產2000萬噸以上,是我國最大的優質煉焦煤基地;②基地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扼關內外聯系的必經之路,鐵路、公路四通八達,有天津、秦皇島等重要海港;③基地靠近消費區,技術力量雄厚。北京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天津是北方的最大港口城市、華北的經濟中心,唐山是河北省重要的工業城市。三市互為依託,密切聯系,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經濟區域之一,也是鋼鐵工業的消費大戶。從基地整體看,采選、冶煉和軋鋼能力大體平衡。
首鋼是京、津、唐地區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經近十年的改建、擴建,已形成300萬噸配套的生產能力,改變了過去生鐵產量大於鋼產量,鋼產量大於鋼材的不平衡狀況,1990年生產生鐵357萬噸、鋼435萬噸、成品鋼材374萬噸,首鋼技術先進,各項經濟指標均保持國內先進水平。
天津市各鋼廠以煉鋼、軋鋼為主,煉鐵基地在河北南端涉縣,與天津相距500多公里。每年還需要從外地調入近百萬噸的生鐵,供化鐵煉鋼;又調入大量鋼坯,供軋坯成材,造成往返運輸,能源浪費等不合理狀況。天津市的鋼材品種多樣,以中小型鋼材和金屬製品為主。
唐鋼與天津類似,以煉鋼和軋鋼為主,在河北宣化建立了煉鐵基地。「七五」期間,唐鋼新增75萬噸生鐵生產能力、172萬噸原礦處理能力、85萬噸連鑄能力和35萬噸軋材能力,連鑄生產能力由「六五」期末的5萬噸,增加到90萬噸,連鑄比也由4.21%提高到43.96%。
3.上海鋼鐵基地
擁有寶鋼及上鋼一、三、五廠3個主要煉鋼企業、梅山冶金公司及十多個軋鋼廠,目前生產規模僅次於鞍本鋼鐵基地。1990年生鐵產量526.9萬噸,鋼 894.18萬噸,成品鋼材609.58萬噸。生鐵、鋼、鋼材分別佔全國總產量的8.4%、13.5%和11.8%。上海鋼鐵基地所在的上海市工業發達,生產協作條件好,技術力量強,管理水平高,水陸交通方便,這是本基地最有利的條件。但是上海市當地無鐵、無煤、無輔助材料,每年需要從外地運入數百萬噸的生鐵和焦炭。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南京梅山建立了煉鐵基地。現在上海鋼鐵基地鋼材品種及利潤率均居全國首位。適當利用進口礦石,生產優質、尖端產品是上海鋼鐵基地的主要方向。
寶鋼是我國第一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大型鋼鐵聯合企業。1985年底第一期工程投產,1992年4月寶鋼二期工程全部建成。二期工程正式投產後,將形成年產鐵650萬噸、鋼671萬噸、400萬噸熱軋板卷、210萬噸冷軋板卷、50萬噸無縫鋼管和260萬噸商品鋼坯的綜合生產能力。
寶鋼與我國現有其他鋼鐵企業相比,具有設備大型化、自動化程度高的突出優點。它擁有4063立方米的高爐、30O噸氧氣頂吹轉爐、450平方米的燒結機和 135O毫米的初軋機,都是目前國內鋼鐵工業同類設備中最大的,6米焦爐和140厘米的無縫鋼管軋機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寶鋼建成後,有不少產品將填補我國鋼鐵工業的缺門或短線產品品種的空白。寶鋼的廠外運輸以水運為主,占運輸量的80%,廠內以膠帶傳送為主,有比較完整的自動控制系統。這是國內同類企業所少有的。
4.武漢鋼鐵基地
武鋼位於武昌青山區的長江沿岸,是1949年後我國新建的大型鋼鐵工業基地。現已形成煉鐵600萬噸、煉鋼500萬噸、熱軋400萬噸、冷軋122萬噸、硅鋼片19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主要產品有:中型材、薄板、中厚板、大型材、帶鋼等,是我國最大的鋼板生產基地。
武鋼地理位置優越,水陸運輸方便,廠區用地平坦、寬闊,靠近消費區。鄂東鐵礦是武鋼主要礦石產區,所產礦石品位較高,含銅等有益組分;但儲量有限,埋藏較深,是武鋼進一步發展的限制因素。今後可以考慮利用長江水運,適當進口部分富礦,以充分發揮一米七軋機的生產能力。
5.攀鋼基地
位於四川渡口市,建於「三五」時期,是我國戰略後方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攀鋼所在的攀(枝花)西(昌)地區蘊藏極其豐富的釩、鈦磁鐵礦,釩、鈦儲量居世界首位,與其共生的鈷、鎳、銅、錳等十多種稀有金屬元素的儲量也十分驚人。這里還有巨大的水能和焦炭資源,為發展鋼鐵工業提供了條件。
1974年攀鋼一期工程建成,形成年產生鐵170萬噸,鋼150萬噸、鋼材110萬噸的生產能力。1977年建成我國最大的提釩車間,在提釩綜合利用工藝上已達世界先進水平。1979年建成我國第一個年產5萬噸的選鈦試驗廠。1990年年產生鐵229萬噸,鋼191萬噸,成品鋼材78萬噸,主要產品有生鐵、鋼坯、釩渣、重軌、大型鋼材、小型鋼材和線材。釩渣產量由1977年的1.5萬噸,增加到34萬噸。目前全國85%的釩渣是由攀鋼供應,並運銷英、法、德、美、印度等國。
攀鋼位於鐵礦產區與寶鼎煤礦之間的弄弄坪,與煤、鐵各相距10公里左右,有鐵路相通。弄弄坪被金沙江河曲所圍,三面環水,面積只有2.6平方公里。廠區用地窄小,成為攀鋼進一步擴大的重要限制因素。最近攀鋼二期工程正規劃興建。二期工程全部建成後,生鐵、鋼、鋼材的年產量將分別達到300萬噸、270萬噸、220萬噸,產品結構將有較大改變,產值、利潤都將成倍增長。考慮到弄弄坪面積窄小,規劃擬在宜賓市的李庄或其它地區建設二基地。
6.包頭鋼鐵基地
包鋼位於內蒙古包頭市新區昆都侖河兩岸,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正式投入生產。包鋼基地近鐵近煤。礦石基地在白雲鄂博,南距廠區僅150公里,有包白鐵路及公路相遇。廠區東北約80公里處有石拐溝煤礦。包鋼靠近黃河,地勢平坦,用水條件好。1990年年產生鐵 251萬噸,鋼252萬噸,鋼材153萬噸。包頭鋼鐵公司不僅是我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也是我國最主要的稀土生產基地。包頭礦具有巨大的稀土資源礦,其儲量居世界首位,有「稀土之鄉」的美稱。
7.太原鋼鐵基地
太鋼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是「二五」時期重點擴建、改建項目之一。1990年生產生鐵133萬噸、鋼179萬噸、鋼材96萬噸。太鋼周圍焦煤資源豐富,品種齊全,這是太鋼布局的突出優勢。太(原)古(交)嵐(縣)鐵礦是我國主要鐵礦區之一;但礦石品位低,礦區分散。水資源不足、運輸緊張及鐵礦資源的缺陷是太鋼進一步發展的限制因素。
太鋼也是我國特殊鋼生產基地,以生產優質板材為主。
8.馬鞍山鋼鐵基地
馬鋼位於安徽省東部馬鞍山市內,臨江近海,交通十分便利,資源豐富。附近的寧蕪鐵礦是我國主要鐵礦產地之一,距淮南、淮北煤產地不遠。主要產品有各種鑄造用生鐵、用於製造鐵路運輸的火車輪、輪箍、各種異型斷面的環形件、各種角鋼及中小型鋼材等。生鐵產量大於鋼產量,1990年年產生鐵223萬噸、鋼204 萬噸、鋼材154萬噸,是江南重要的生鐵基地。
9.重慶鋼鐵基地
包括重慶鋼鐵公司和重慶特殊鋼廠。重慶鋼鐵公司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境內,前身系抗日時期由原漢陽兵工廠、六河溝鐵礦和上海鋼鐵廠的一部分設備組建而成。新中國成立後經40多年的建設,已形成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綜合生產能力的鋼鐵聯合企業。1990年年產生鐵100萬噸、鋼83萬噸、鋼材83萬噸。重慶特殊鋼廠位於沙坪壩的雙碑地區,創建於1935年,是西南地區最早建設的鋼鐵企業。1949年後經多次擴建,成為我國精密合金鋼等特殊鋼的重要生產企業。
10.台灣中國鋼鐵公司
我國台灣省鋼鐵工業是在缺煤少鐵條件下,靠大力發展拆船行業興辦起來的。60年代台灣利用解體舊船板生產改制鋼材,用拆船所得廢鋼生產電爐鋼,70年代台灣年拆船量曾佔世界拆船總量的60%以上,一年拆船能力達200萬噸。為了進一步滿足台灣本島生產發展的需要,台灣當局決定在高雄建一座年產鋼600萬噸的大型鋼鐵廠,並命名為中國鋼鐵公司。該廠的鐵礦石、焦煤及主要原燃料全部經高雄大港進口。台灣省1990年年產鋼299.8萬噸。
⑺ 世界十大鋼鐵大國
世界十大鋼企分布國家如下 :
1 .安賽樂米塔爾公司2009年產量:73.2百萬噸 盧森堡
2 河北鋼鐵集團2009年產量:40.2百萬噸 中國
3 寶鋼集團2009年產量:38.9百萬噸 中國
4 武漢鋼鐵集團2009年產量:30.3百萬噸 中國
5 韓國浦項制鐵公司2009年產量:29.5百萬噸 韓國
6 新日本制鐵公司2009年產量:27.61百萬噸 日本
7 江蘇沙鋼集團2009年產量:26.39百萬噸 中國
8 山東鋼鐵集團2009年產量:26.38百萬噸 中國
9 日本JEF鋼鐵公司2009年產量:26.28百萬噸 日本
10 塔塔鋼鐵公司2009年產量:21.90百萬噸 印度
⑻ 世界知名的大型鋼鐵廠都是哪些
世界知名的大型鋼鐵廠有:Arcedor,LNM, 新日鐵,JFE,浦項,USS,ISG,上海寶鋼,Nucor。
⑼ 世界上有鋼國嗎鋼國屬於哪個國家,請回答
從民族性格上來看東亞的民族更傾向於儲蓄,日本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就內是這樣的。而西容方人的思維更傾向於消費。
日本和中國都是美國的大債主,最主要的是購買美國政府的公債,作為自己的外匯儲備。因為他們都認認同美元的穩定性,認為持有美元債權可以防範匯率波動的風險。而對於美國政府來說,發行公債可以大量利用民間及國外資本,有利於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