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工業區城市的特點
名古屋--豐田--汽車城
阪神--築波--科學城
初二的地理書上有.
❷ 世界最大規模鋼鐵廠和日本最大造船工業中心在哪
目前世界鋼鐵產量最大的鋼廠是 安賽樂米塔爾,(2006年安賽樂和米塔爾合並成安賽樂米塔爾鋼鐵公司。)
橫須賀、神戶、長崎、大阪是日本的主要造船工業中心;2008年01月13日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說,日本JFE集團和IHI(原石川島播磨重工業)開始就年內合並造船業務開始進行談判。如果雙方實現合並,將打造出日本最大的造船公司。
日本是一個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是當今世界的經濟強國,為西方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國內有世界一流、全面、完整的工業體系。日本是世界上唯一缺乏資源的鋼鐵大國。鋼鐵工業所需要的主要原料、燃料幾乎全靠海外市場,然而日本卻是世界上最大的鋼和鋼材出口國,日本的鋼鐵工業技術在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炙手可熱。其實應該說是日本五大工業區:京濱工業區、阪神工業區、中京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和瀨戶內海工業區。其中,前4個大工業區在戰前就已形成,在戰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過程中,這4個老工業基地的規模迅速擴大,新的工業區相繼形成。在新形成的工業區中,規模最大的是瀨戶內海工業區。
京濱工業區位於東京灣沿岸,它以東京都和橫濱市為核心,以關東平原為腹地。從工業產品的產值看,在京濱工業區占第一位的是機械工業,其次是印刷出版業和化學工業,占第三位的是食品工業,金屬製品,鋼鐵製品。
阪神工業區以大阪灣為中心,後枕廣闊的「近畿為沖積平原」。它一方面向西,即順著尼崎、西宮、神戶、明石等沿海城市向兵庫縣擴展,另一方面向南,即順著堺、岸和田、阪南等沿海城市向和歌山縣延伸。阪神工業區的工業結構與京濱工業區既有類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最主要的相似之處是:在產值上占第一位的也是機械工業,最主要的不同之處在於:(1)阪神工業區的鋼鐵工業所佔比重較大。(2)紡織工業產值大大高於京濱工業區。
中京工業區南臨伊勢灣、三河灣,面對太平洋,北靠濃尾平原。藉助港灣的優勢,通過大量進口原油、鐵礦石等原材料,中京工業區的鋼鐵、化學和機械工業等迅速發展起來,特別是該地區機械工業的發展尤為引人注目。 中京工業區工業結構的一大特點是機械工業特別是運輸機械製造業非常發達。中京工業區的運輸機械製造業的規模居各大工業區之首,中京工業區運輸機械製造業的主體是汽車,日本最大的豐田汽車公司的生產基地就分布在這里。
北九州工業區位於日本九州島的北部,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重工業基地之一,其核心部分在福岡縣。在鋼鐵工業方面特別是在鋼鐵產品的品種、質量方面,北九州工業區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新日本制鐵公司就建於此。北九州工業區產值較高的工業部門依次是:機械製造業、鋼鐵工業、食品工業、化學工業、飲料和煙草業、金屬製品工業等。
瀨戶內海是位於四國島與本州島西南部之間的內灣海域,素有「日本地中海」之稱。戰後大規模的工業投資,使經濟迅速發展,原有的4大工業區日漸飽和。瀨戶內海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50年代末開始崛起的新工業區。該工業區由環瀨戶內海的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香川縣和愛媛縣組成。從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該工業區利用價的進口資源,發展起了鋼鐵、化學和機械工業,在瀨戶內海沿岸建立起了大型港口和各種工廠,「日本地中海」已變成了一條「產業運河」,在日本經濟中的地位已超過北九州工業區。在該工業區內部,產值最大的行業是機械工業,其次是化學工業和鋼鐵工業,居第三位的食品工業。瀨戶內海工業區的鋼鐵、化學和有色金屬工業,已經後來居上,在產值上超過了中京工業區。
❸ 日本九州島上的主要城市有哪些
日本十三個經濟區和五大工業帶之一,日本九州最大的港市,北九州工業地帶的核心。 位於九州島北端,隔關門海峽與下關市相對。人口106萬。面積480平方公里。北九州工業帶的核心。屬福岡縣。工業有鋼鐵、機械、玻璃、陶瓷、化學等。1963年由原八幡(東、西)、戶畑、小倉(南、北)、門司、若松五市(現為七個區)合並而成。從關門海峽到洞海灣組成東西約30公里的工業地帶,填海造陸。工業發達,以鋼鐵、化學為主。八幡是日本第一個鋼鐵工業基地。八幡鋼鐵廠歷史悠久,年產鋼近1,000萬噸,為世界著名大廠之一。對馬海峽與瀨戶內海間交通交通樞紐,有地下隧道通本州島下關。重要貿易港。南部為北九州國定公園一部分,游覽勝地,以岩溶地形和歷史古跡著稱。
❹ 日本主要又哪些大城市
東京 大阪 名古屋 橫浜是日本四大城市
1.東京都
東京是日本的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位於本州關東平原南端,東南瀕臨東京灣,通連太平洋,面積2187平方公里,人口11,905,712人(2003年)。東京西部的台地稱為「山手」、東部的低地部分稱為「下町」。
東京是日本最大的工業城市,工業產值居全國第一位。主要工業有鋼鐵、造船、機器製造、化學工業、皮革、電機、纖維、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儀器等。
東京是日本商業、金融中心。各大銀行在東京幾乎都設有總行。東京的股票市場和各種商品交易所也聞名於世。銀座是東京的主要繁華街道。近年來,鬧市區的中心逐步由銀座移向新宿、池袋、澀谷。
東京是日本文化中心,共有各類大學190多所,佔全國大學的50%。著名的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立教大學、明治大學、法政大學等集中於此,還設有國立博物館、西洋美術館、國立圖書館等。出版社佔全國的80%。
東京中心部分為皇宮,附近有東京車站。霞關、永田町及其周邊是中央政府的官廳街,在其一角有國會議事堂、最高法院等機關。
東京與鄰近區域的交通運輸主要靠高速列車(日本人稱為「電車」),其次是地鐵、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運輸。高速列車不僅行駛速度快(每小時200多公里),而且准時(准點到達)、方便(每隔3分鍾就有一趟列車通過)、舒適。
1979年3月14日東京都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
2.大阪市
大阪市是大阪府的首府,地處本州島西南部的大阪灣畔。全市面積221平方公里,人口2,484,326人(2003年),是日本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次於東京、橫浜)。大阪經濟實力雄厚,僅次於東京,居全國第二位。大阪也是全國水陸交通中心。
大阪是綜合性的現代化工業城市,以鋼鐵、機械製造、造船、化工、紡織和造紙工業為主,住友金屬、日立造船、川崎重工等大企業均在市內設廠。工業產值居全國第二位。沿大阪灣海岸,南起和歌山,西到姬路,包括神戶、京都在內,是有名的阪神工業區,周圍有約30個衛星城鎮。
大阪也是日本西部的文化教育中心,有大學40多所,府立圖書館、朝日新聞社都集中於此。
1974年4月18日,大阪市與上海市結為友好城市。
3.橫浜市
橫浜市是僅次於東京、大阪的第三大工業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港,神奈川縣的首府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面積437.00平方公里,人口3,433,612人(2003年)。
橫浜市是京浜工業區的中心之一,工業產值僅次於東京、大阪,居全國第三位。運輸機械(汽車、船舶)、電機電器和食品加工是三大主要工業部門,共佔全市工業產值的一半以上。其它工業有鋼鐵、煉油、化工等。
橫浜港是全國最大的海港,橫浜港貿易額長期居全國首位,橫浜與東京相距25公里,兩市之間的各種交通設施齊備,時間距離僅20分鍾左右。
1973年11月橫浜與上海市結成友好城市。
4.名古屋市
名古屋市是愛知縣的首府,是僅次於東京、大阪、橫浜的第四大工業城市。位於本州中部地區的西側,瀕臨伊勢灣。面積326平方公里,人口2,109,681人(2003年)。
名古屋是綜合性大工業城市,為中京工業帶(指伊勢灣沿岸一帶的工業區)的核心,木材加工、毛紡和陶瓷工業居全國首位,汽車、鋼鐵、一般機械、金屬加工、精密儀器、化學工業等也很發達。全市有工廠1.8萬余家,三菱重工、住友輕金屬工業公司等都在此設廠。
名古屋商業也很發達,是全國三大批發商業中心之一。該市的愛知豐田汽車銷售公司和松坂屋百貨公司是全國聞名的大商業企業。
1978年12月,名古屋市與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
❺ 日本九州上的主要城市有哪些
福岡縣、大分縣、宮崎縣、佐賀縣、長崎縣、熊本縣、鹿兒島縣、沖繩縣等。
1、福岡縣
福岡縣是日本九州地方北部的一個縣,縣廳所在地是福岡市,是九州地方人口最多且最發達的縣,也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外唯一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千人的縣,縣內擁有有福岡市和北九州市兩個政令指定都市(直轄市)。
西北部臨日本海(響灘、玄界灘),東北部臨瀨戶內海(周防灘),西南臨佐賀縣和有明海,南部和熊本縣接壤,東部和大分縣接壤。福岡縣在明治時代之後曾因煤礦資源而成為日本四大工業帶之一,現在經濟主體則以服務業為主。
2、大分縣
大分縣位於日本九州的東北部,面向瀨戶內海,北臨周防灘,東臨伊予灘、豐後水道及太平洋,南北為霧島火山帶,西北為白山火山帶,多山,被稱為九州的屋脊,有面對周防灘的中津平原、別府灣以南的大分平原,多水田,人稱「大田」。
大分縣總面積為6,337平方公里,可住地僅佔27.9%,森林面積71%,超過日本全國平均數(67%)及九州平均數(64%)。
氣候溫和,自然災害較少,復雜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了豐富的特產品,是「一村一品」運動的發源地,比較著名的有日田杉、豐後牛、香菇加工。觀光資源非常豐富,多溫泉,溫泉數量和湧出泉量居日本第一位。
3、宮崎縣
宮崎縣(みやざきけん),位於日本 九州地區東南部,西界鹿兒島縣,南接大隅海峽,北連大分縣和熊本縣。
東部為平原,西部為山地,屬於山嶽縣,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和西南部的平原上。氣候溫暖,日照時間長,被稱為「日向國」。
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76%,到處生長著繁茂的亞熱帶植物,號稱陽光和綠色的土地,被外縣人稱為「居住條件優越的縣」。
交通方便,景色宜人,風景充滿南國情調,旅遊觀光業發達,是南九州旅遊的一大基地,是日本屈指可數的旅遊勝地,有「國際會議勝地」之稱。農牧業發達,工業主要以製造業和建築業為主。
4、佐賀縣
佐賀縣位於日本九州島西北部,肥前半島根部,東鄰福岡縣,西界長崎縣,南瀕有明海,北面有玄海灘,是九州七個縣中最小的縣。
總面積2439.5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面積佔45.1%,耕地面積23.9%,其主要經濟結構為服務業、製造業、建築業、農林水產業,以漁業和農業為中心產業,海苔的產量居日本全國首位,蜜橘、糯米、小麥也產量豐富,是日本的重要產稻地方。
特色產業為陶瓷,最有名的是稱為唐津燒、有田燒和伊萬里燒的陶器,是日本的「陶瓷工藝之鄉」。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文物古跡眾多。
5、長崎縣
長崎縣位於日本最南端,九州島最西部,由半島、海岬、海灣、湖岔構成,海域面積約是陸地面積的25倍,地形復雜,氣候宜人,是一個風光明媚的海洋之縣,是日本著名的觀光旅遊勝地。
交通發達,鐵路已實現電氣化,高速公路與全日本聯網,共有6個機場,是日本對外交流、對外開放的門戶,為國際貿易港口城市。
該縣積極發展經濟作物,建成了蔬菜、肉牛等經濟作物生產基地,是日本枇杷和橘子的主要產區。
漁業資源豐富,捕獲的天然魚類品種之多之全,堪稱日本第一位;造船業為支柱產業,是日本的造船業基地。長崎市是第二個受原子彈破壞的城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九州
❻ 亞洲3大鋼鐵廠分別在哪裡
亞洲最大鋼鐵公司新日鐵力(日本)
第二大鋼鐵公司在越南奇英縣,是王永慶新投建的,剛開工,但是老人家掛了。
亞洲第三大鋼廠浦項鋼鐵公司(韓國)
❼ 日本神戶鋼鐵公司的公司簡介
日本神戶鋼鐵公司(Kobe Steel),現在公司已成為世界500強之一的企業集團,擁有先進的工程機械製造技術、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及雄厚的資金實力。100年全球開發的先進經驗、100年工程機械研發技術的積淀,累積了日本「神鋼」獨特的競爭優勢和品牌優勢。
發展規劃:
神戶鋼鐵公司2005年將迎來創業100周年,最近公布了21世紀初戰略口號與經營目標。目前該公司在日本的銷售額位次是28位,1996年是26位,無論什麼時候都保持在前 30位,在五大鋼鐵公司中居第3位。神戶鋼鐵公司面向21世紀發展的四個口號是:1)技術立社;2)顧客第一;3)為環境作貢獻;4)為地區作貢獻。
21世紀具體經營目標是,鋼鐵部門單獨銷售額達1.5萬億日元,經常利潤率保持在5%,達800億日元。作為集團(83個公司)的銷售額達3萬億日元。神戶鋼鐵公司為自己提出了一個積極而向上的目標,與1996年的情況相比,鋼鐵部門單獨的經常利潤增加1倍以上,就集團而言增加4.5倍。
神戶制鋼「拯救」中國小鋼鐵的概論
遍地開花的小鋼鐵廠技術水平低,能耗大,污染重,是令中國感到頭痛的問題,日本的神戶制鋼為解決小鋼鐵廠技術問題提供了一服「良葯」。
森脅亞人當了兩年零八個月的神戶制鋼子公司的總經理後,2002年在他58歲的時候,又回總公司當了副社長,開始主管公司的國際、環境、工程等業務。神戶制鋼是日本第四大鋼廠,其鋼鐵生產量比武漢鋼鐵廠略少一些,在世界鋼鐵企業中排名第29位。神戶制鋼不僅有鋼鐵,還有機械、工程、鋁業等事業部門,是一家綜合企業。在子公司當老總使森脅有了不少去國外考察的機會。他看到美國的高爐鋼鐵廠紛紛衰敗,電爐煉鐵廠的卻意外興起,森脅更看到了中國小高爐的頑強生命力。
既不要像美國那樣完全靠電力來煉鋼,又不能像中國小鋼鐵廠那樣污染空氣,鋼鐵廠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森脅在回總公司當上副總後,他想的就是把神戶制鋼開發的直接還原煉鐵法向全世界推廣開來。
❽ 日本有哪些鋼廠
個人知道的只有日本的新日鐵(新日本制鐵公司是日本跨國公司,日本最大的鋼鐵公司,也是世界大型鋼鐵公司之一,總公司設在日 新日本制鐵公司。新日本制鐵公司前身是於1897年建成的官營八幡制鐵所《馬關條約中從中國掠奪的成就之一,》。它不僅是新日本制鐵公司的發祥地,還是日本鋼鐵工業的發祥地。1934 年2月由官營的八幡制鐵所和民間的輪西制鐵、釜石礦山、富士制鐵、東洋制鐵、三菱制鐵、九州制鐵6家合並組成。1950年,分成八幡制鐵、富士制鐵兩家鋼鐵公司和日鐵輪船公司及播磨耐火磚公司。1970年3月,八幡、富士兩家公司合並,誕生了新日本鋼鐵公司,簡稱新日鐵,至此該公司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之一。)
新日本制鐵公司和住友金屬工業公司3日在一場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打算2012年10月1日前完成合並程序。
還有一個就是著名的JFE(日本JFE公司是世界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之一,是世界上第二大鋼鐵集團,亦是全世界為數不多的生產小轎車外板的企業,多項技術代表世界鋼鐵行業的最高水平。而煤焦油作為鋼鐵冶煉廠的副產品,加工後可廣泛應用於瀝青、塑料、橡膠、醫葯、染料、冶金輔料、化工原料等領域。經營范圍:半導體、鋼鐵、建築業、城市建設、回收、環境保護、技術研究。)
其他的就是這幾家比較出名了神戶制鋼,川崎制鐵,住友金屬工業。
❾ 日本主要工業區是什麼
京濱工業區、阪神工業區、中京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和瀨戶內海工業區。
1、阪神工業區,以大阪、神戶、京都等城市為中心,形成以鋼鐵、造船、石油化工為主體的綜合工業區,成為日本第二大工業區。名古屋(中京)工業區,以名古屋為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化工業迅速發展,改變了過去以輕紡工業為主的結構。主要工業部門有汽車、造船、鋼鐵、石油化工等。紡織、陶器、木製品等輕紡工業傳統部門,在日本仍占重要地位。
2、京濱工業區,以東京為中心,關東平原為腹地,包括東京、橫濱以及川崎、千葉、橫須賀等大中城市在內的日本最大的工業區,也是以機械(汽車、精密機床、電子產品等)、鋼鐵、石油冶煉和石油化工、印刷出版等部門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區。
3、北九州工業區以北九州市為中心。這里曾是日本第一個鋼鐵工業基地,戰後地位下降,但鋼鐵、化工在全國仍有一定地位。
4、瀨戶內海工業區是為了保證經濟高速增長和社會穩定,日本政府充分發揮干預和調節作用,從未把經濟發展推諉給市場價格機制的自發力量。
5、中京工業區。近年來,特別是在東京,為保護首都環境,工業部門結構有所變化,印刷出版業、電器儀表等部門發展迅速,冶金、化工等部門或外遷或改建,比重不斷下降。該工業區印刷設備已佔全國70—80%,電器儀表佔全國三分之二。
❿ 日本工業城市(5個)
東京:首都。位於關東平原南端,東京灣的西北岸。人口8 4 0 萬,包括郊區人口為1 1 8 9 萬多,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工業以印刷、橡膠製品、皮革製品、精密儀器等最發達。對外貿易多經橫濱。
大阪: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2 6 4 萬。為大阪工業區的核心,以機器、化學工業為主,造船、石油化學工業也很發達。附近有衛星城1 0 余座。
名古屋:人口2 0 9 萬。工業發達,年產值僅次於東京和大阪。毛紡織和陶瓷
工業居全國首位。
橫濱:人口2 7 7 萬。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東京的外港。對外貿易額約佔全國1 /4 。
京都:人口1 4 8 萬。日本的故都和著名的文化、游覽和工業城市。以出產絲織品、藝術陶瓷器及其它手工藝品著名。
神戶:人口1 3 6 萬。是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大阪的外港。對外貿易額約佔全國3 /1 0 。工業以造船為主。
北九州:人口1 0 6 萬。扼下關海峽,由門司、八幡、小倉、若松、戶(火田)等市鎮合並而成,為九州北部重要的工業區和交通中心,門司有海底隧道(長3 4 9 0 米)與對岸下關相通。
橫須賀:人口4 2 萬。位於東京灣西南岸的三浦半島,扼東京灣口。工業以船艦製造為主,還有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等。
札幌:人口為1 6 2 萬。北海道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鐵路樞紐。工業以食品加工和印刷為主。城西3 5 千米的小樽為其外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