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鐵企業節能降耗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鋼鐵企業具體要如何發展可以參考2月14日出版的《世界金屬導報》A11版介紹。要從管理和技術方面進行全面的優化改進才能解決,希望能幫到你! ...
㈡ 鋼鐵行業能源管理體系是必要的嗎
是必要的
鋼鐵企業是耗能大戶,實施能源管理體系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專利屬用效率,改進能 源管理水平,在節能減排、降本增效、實現國家節能目標方面有著重大的意義。
能源管理體系標准 為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促進管理節能,國家制定並發布了國家標准《(GB/T23331--2009能源管 理體系要求》,鼓勵各類組織採用,以指導建立和實施能源管理體系,切實改進能源管理績效。同時 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使組織可以藉助第三方力量,規范體系運作,更迅速更有效地改進能源管 理工作。 GB/T23331要求組織識別能源因素,建立能源管理基準和標桿,從產品和過程設計、能源選用、 系統設施設備的匹配和使用、節能技術採用等多方面進行控制、實施監測,以確保節能管理績效, 實現能源管理目標指標。 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有相同的管理框 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GB/T23331適用於各行業致力於節能降耗的組織,尤其是高耗能組織。
㈢ 鋼鐵企業的能耗指標
根據國家標准《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燃料發熱量以燃料應用基(即實際所使用的燃料)低位發熱量為基準。並規定:(1)低位發熱量等於29307kJ的固體燃料,稱1kg標准煤(kg)。在統計計算中,可採用噸、萬噸標准煤(t,萬t)。(2)低位發熱量等於41.82kJ(10000kcal)的液體燃料或氣體燃料,稱1kg標准油(kg)或1m3 標准氣。在統計計算中,可採用噸、萬噸標准油(t,萬t)或千標准立方米、百萬標准立方米標准氣。(3)計算綜合能耗時,其能源消耗量可用千克標准煤或噸標准煤表示。也可簡寫成千克標煤或噸標煤。1kg標准煤等於0.7000kg標准油,或等於0.7000m3 標准氣;1kg標准油,或1m3 標准氣等於1.4286kg標准煤。企業消耗的一次能源量,均按應用基低(位)發熱量換算為標准煤量。企業消耗的二次能源,均應折算到一次能源。其中,燃料能源應以應用基低(位)發熱量為折算基礎。企業中耗能工質所消耗的能,均應折算到次能源。
1.噸鋼綜合能耗
噸鋼綜合能耗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每噸鋼消耗的各種能源自耗總量。能源消耗總量必須是將各種能源按規定的計算方法分別折算為同一標准單位後的總和。企業自耗能源包括統計報告期內生產直接消耗的各種能源及其輔助生產系統實際消耗的各種能源(標煤),即企業自耗全部能源量,單位是kg/t。
2.噸鋼可比能耗
聯合企業噸鋼可比能耗的含義是指鋼鐵企業以鋼為代表產品前後工序能力配套生產所需要的能源消耗。是指企業每生產1t鋼從煉焦、燒結、煉鐵、煉鋼直到成品鋼材配套生產所必需的耗能量、企業燃料加工與運輸、機車運輸及能源虧損所分攤到每噸鋼的耗能量之和。不包括鋼鐵企業的礦山、選礦、鐵合金、耐火材料、炭素製品、焦化回收產品精製及其他產品生產、輔助生產及非生產的能耗。
噸鋼可比能耗界定了統計范圍,特別強調了「配套」生產噸鋼這一口徑,從而消除了企業生產構成差異對能耗的影響。如企業購入或外銷生鐵時,計算噸鋼可比能耗可將這部分生鐵的生產能耗補入或扣除。計算方法見《鋼鐵企業能源平衡及耗能指標計算辦法的暫行規定》。目前,我國鋼鐵聯合企業之間的工藝技術、裝備水平、產品結構、企業規模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各企業所計算出的噸鋼可比能耗數值存在很大的差異。如2004年,先進值與落後值相比差值在449kg/t,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因此,企業之間相比較,應是在相近工藝技術、裝備水平、產品結構等情況下進行比較。
3.國內外鋼鐵工業能耗指標的區別
國外統計范圍較簡單,僅包括主要生產流程——燒結、煉鐵、煉鋼、軋鋼、鐵合金。國外的統計范圍與國內較接近,但存在著差別,統計范圍稍有不同,我國噸鋼可比能耗包括焦化,不含鐵合金;國外則反之。含義不同。噸鋼可比能耗是人為設定的計算能耗,即「配套」生產1t鋼材時,在各生產工序上消耗的能源總和;國外噸鋼能耗為實際生產的統』計能耗。國內外企業能耗指標的區別見表1。
表1 國內外企業能耗指標的區別 項目 噸鋼綜合能耗 噸鋼可比能耗 國外噸鋼能耗 統計范圍 企業范圍內的全部能源消耗,包括鋼鐵生產、輔料生產、非鋼鐵生產耗能及生產、輔助工序企業內的生活耗能 企業配套生產每噸鋼的主生產工序耗能,包括鐵、鋼、軋系統及企業內的運輸、燃氣和油的加工輸送能耗,以及能源虧損等 企業范圍內的能源消耗,生產構成一般為鐵(無焦化)、鋼(含鐵合金)、軋系統,為鋼鐵生產直接相關的能耗 數據性質 實際消耗指標 人為「配套」的計算值 實際消耗指標 用途 用於分析本企業管理、技術進步和生產構成等方面的改變 可用於國內企業間的對比分析 國外國家間和企業間的對比分析 由以上分析得知,噸鋼綜合能耗、噸鋼可比能耗及國外噸鋼能耗間都有一定的「不可比性」,為進行國際間的分析比較,應對能耗指標進行修正。即按國外的統計口徑對我國的噸鋼綜合能耗統計范圍進行調整。
㈣ 請問鋼鐵廠的能源管控中心,裡面是干什麼的
其實就是鋼鐵企業能源的購入、使用、回收、外送等數據顯示、流程模擬、主要崗位版監控畫面權等顯示中心,數據採集、匯總、分析以及報表的生成,主要能源環節的作業調度,例如TRT發電、干熄焦操作、熱電聯產、煤氣管網以及煤氣櫃壓力容量調節等,還有外購焦炭、動力煤、噴吹煤、天然氣等標煤數據的折算以及供需攤銷等。多了去了。
㈤ 誰有企業能源審計管理制度或是工作制度能給我參考一下嗎,不勝感激!
企 業 能 源 審 計
一、能源審計的定義
按照《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國家標准(GB/T17166-1997)的定義:能源審計是審計單位依據國家有關的節能法規和標准,對企業和其他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的物理過程和財務過程進行檢驗、核查和分析評價。
能源審計是一種能源科學管理和服務的方法,是為政府節能主管部門及用能企業提供一種有效的評價方法與模式,其主要內容是按照審計類別的不同對用能單位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效果的客觀考察。
能源審計是一種專業性的審計活動,具有監管、公正與服務的職能。是對企業用能狀況進行考察與審核的管理手段,通過審計可以了解企業能源消費的過程和及能源利用的效率、存在的問題,從而幫助企業尋找節能技術改造方向,確定節能方案,加強能源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最終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通過能源審計可以幫助政府節能主管部門加強對企業用能的監督與管理。能源審計的結果也是企業制訂節能規劃、編制企業能源審計報告的基礎依據。
二、能源審計國內外發展情況
上世紀70年代的能源危機,引發了西方國家對節能的重視,在嚴峻的能源形勢與沉重的能源費用負擔面前,出現了『要把能源像管理鈔票一樣管理起來的認識,對能源使用的合理性要進行審計的思想』。在這種背景下,西方國家提出了「能源審計」的概念和方法。以英國和日本為代表的國家,由於其自身的地理特點及資源情況,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節能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英國利用能源審計調查行業和企業能源利用狀況,為政府制定能源政策提供技術依據,80年代初英國工商部就在能源大臣的領導下,實施了全國范圍能源審計並總結匯總了全國11個行業的能源利用狀況報告,為指導600多項國家補助節能項目安排,提供可靠的依據。日本對企業開展了節能診斷,通過國家節能中心派出專家,免費對企業的用能設備進行節能診斷,促進企業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顯著的作用,此種方法在日本己持續開展了二十多年。挪威把節能與環保工作結合起來,開展了能源環境審計。西方工業國家由於生產手段先進、管理現代化,用能設備自控化程度較高,其能源審計特點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通過網路等先進的通訊手段對企業的相關資料進行「後台式」的審計。
在中國,早在1982—1985年原國家經委就組織了企業能源審計試點工作。同時,亞太經社會(ESCAP)、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歐盟(EC)等國際組織在我國舉辦過企業能源審計的培訓班。1989年,我國向亞行(ADB)申請的「工業節能」技術援助項目,對造紙、紡織、化工、煉油、水泥五個行業的相關企業進行了企業能源審計並初步建立了一套定量的企業能源審計方法,隨後來行貸款項目擴展到鋼鐵、有色、交通行業,先後有三十多個企業進行過能源審計工作。1996年國有技術監督局發布了三項有關企業能源審計的國家標准,1997年頒布了《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國家標准(GB/T17166-1997),這是目前國內唯一的能源審計專項標准,是開展能源審計工作的技術依據。2000年6月原國家經貿委資源司會同國能源基金會組織了不同形式的企業能源審計研究與試點,並開展了相關方法和理論的研究。
2006年9月7日,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聯合印發《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各企業要按照《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國家標准(GB/T 17166-1997)的要求,開展能源審計,完成審計報告;通過能源審計,分析現狀,查找問題,挖掘潛力,提出切實可行的節能措施。在此基礎上,編制企業節能規劃,並認真加以實施。」隨後,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了《企業能源審計報告審核指南》,對能源審計所必須涵蓋的主要內容和審核流程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從而規范了審計工作的開展。
根據通知要求,全國1008家年耗標准煤18萬噸以上的企業從2006年10月起相續開展了企業能源審計工作,2007年5月起,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委託有關單位,對千家企業能源審計報告進行了評議和匯總分析,通過審計,使企業清晰,系統地認識到自身用能的現狀。通過對企業主要能耗指標與國際、國內行業先進水平、平均水平的對比,使企業看到了差距、明確了節能方向、分析了節能潛力,對企業今後節能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推動了企業節能工作的深入發展,落實了節能技改項目,增強了企業完成節能目標的信心。這種政府與企業共同參與的模式是建設節約型的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
開展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突出抓好高耗能行業中高耗能企業的節能工作,強化政府對重點耗能企業節能的監督管理,促進企業加快節能技術改造,加強節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緩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能源和環境約束,確保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開展企業能源審計和編制節能規劃是「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的基礎和保證。
在千家企業能源審計的帶動下,各級地方節能主管部門將企業能源審計的范圍逐步擴展到了20000多家重點用能單位,目前,全國范圍內的企業能源審計工作己經大規模地開展了。
三、企業能源審計類型
企業能源審計的分類依據不同目標有多種分法,通常根據審計的范圍與指標不同,可以分為初步能源審計和詳細能源審計,針對我國現在開展的企業能源審計大致分為如下三種類型:
1、政府監管能源審計
國家或地方節能主管部門對重點用能單位的能源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年開展的企業能源審計。
國家或地方節能主待字閨中門發布需要進行能源審計的企業名單,規定審計內容與期限,進行能源審計;同時也可以對企業的主要用工藝及重點用能設備進行專項能源審計。政府通過能源審計對用能大戶實行監管,使之合理使用能源,節能能源,保護環境,以保持經濟的持續發展。
2、企業自主能源審計
企業自願依據國家節能法規和國家能源管理標准所開展的企業能源審計活動。
企業為了取得國家節能政策的優惠或取得國際組織(金融機構)的貸款,自願進行能源審計,評估節能成果,接受監查。
企業實行科學用能管理,節約能源,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效益,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
企業節約能源,減少排放,保護環境,提高企業的社會形象。
3、受委託的能源審計
隨著能源審計活動的擴展,目前,在國內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市場。在千家企業能源審計工作中,有近一半的審計工作是由第三方審計機構完成的,其總體質量較高。由規范的第三方機構開展此項工作,可以保證審計方案、採用數據,審計結果,更為科學化,更加真實可信,提出的建議先進性強,更加全面。目前,我國能源審計工作對許多行政主管部門和企業來講還是個新的概念,對這種管理方法的理解和運用還有一個學習,實踐的過程,一些地方節能主管部門己關注到這個問題,相續制定了一些地主性的管理辦法,通過公開選聘,專家評議的方式,對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規范。北京、遼寧、山東、西安等地己開展了此項工作,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能源審計的法律及技術依據
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
3.地方節能主管部門的相關管理辦法
技術標准:
1.《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GB/T17166-1997)
2.《節能監測技術通則》(GB/T15316)
3.《設備熱效率計算通則》(GB/T2588-1981)
4.《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1990)
5.《企業能耗計量與測試導則》(GB/T6422-1986)
6.《企業節能量計算方法》(GB/T13234-1991)
7.《工業企業能源管理導則》(GB/T15587-1995)
8.《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通則》(GB/T17167-2006)
9.《評價企業合理用熱技術導則》(GB/T3486-1993)
10.《評價企業合理用電技術導則》(GB/T3485-1993)
11.《評價企業合理用水技術導則》(GB/T7119-1993)
12.《企業能量平衡統計方法》(GB/T16614-1996)
13.《企業能量平衡表編制方法》(GB/T16615-1996)
14.《企業能源網路圖繪制方法》(GB/T16616-1996)
相關行業技術標准
五、企業能源審計的內容
(一)調查了解企業概況:
1、企業名稱、地址、隸屬關系、性質、經濟規模與構成、企業生產活動的歷史,發展和現狀,在地區或和行業中的地位。
2、企業主要生產線、生產能力、主要產品及其產量。
3、企業能源供應及消耗概況,能否滿足當前生產和發展的要求。
4、企業近年來實施了哪些節能措施項目、節約效果與經濟效益如何。
5、能源管理機構及人員狀況。節能負責人與聯系方式。
6、企業能源管理制度、、能源使用規定、耗能設備運行檢修管理制度、能源使用考核制度、對節能措施的檢查制度,各種崗位責任制度及執行情況。
7、企業主要生產工藝(或工序、生產線)簡介
(二)企業能源計量與統計情況:
1、企業用能系統及用能設備的能源計量儀表器具的配備情況、儀表的合格率、受檢率等。
2、企業購入能源計量情況。購入、外銷、庫存能源財務數字與計量數據的核查,確定企業在購入、外銷、庫存環節的損失。填寫概念能源平衡表。
3、企業能源轉換環節的能源平衡計算能源轉換單耗,確定企業的終端能源消費,構建企業能源轉換的投入產出平衡表,與計算投入產出系數。
4、企業能源分配使用計量情況。輸送與分配過程的能源計量情況;按車間或基層單位計算出能源計量率。自上而下終端消費數據與自下而上終端消費數據核對,確定企業內部輸送與分配過程的能源損失與公共部門能源消費的合計。
5、構建綜合能源平衡表,評價企業能源計量管理,計算相應指標。
6、填報國家統計部門要求的報表和能源審計要求報表,根據以上報表構件時數據的完善或缺失程度,評價企業能源統計制度與管理水平。多數情況下需要作出估計和間接取數。但是必須作出專門的說明。
(三)主要用能設備運行效率監測分析
1、本行專家進行現場勘察。確定需要重點監測的環節與設備。作出專家經驗判斷。
2、已有國家節能監測標準的用能設備的節能監測狀況,(節能監測國家標准規劃目錄:通則、供能質量、工業鍋爐、煤氣發生爐、火焰加熱爐、火焰熱處理爐、工業電熱設備、工業熱處理電爐、泵類機組及液體輸送系統、空壓機組與壓風系統、熱力輸送系統、供配電系統、製冷與空調系統、空氣分離設備、內燃機拖動設備、電動加工與電動工藝設備、電解電鍍生產設備、電焊設備、用汽設備、活塞式單級製冷機組及其功能系統、風機機組與管網系統、蒸汽加熱設備)
3、已經有地方節能監測標準的用能設備的檢測狀況,(地方中心與企業負責收集資料)
4、節能檢測標准化規劃中的行業專用耗能設備與耗能工藝,按照相應的安裝、運行、檢修、出廠試驗獲得的能源利用效率狀況
5、與相應標准、規范、定額的差距分析
(四)企業能耗指標計算
(一)企業能源供銷狀況
(二)企業能源消耗情況
①企業能源購銷及庫存變化數據;
②企業凈能源消費量;
③各種能源折算系數;
④企業內部能源轉換的投入產出數據;
⑤產品生產系統能源消耗及產出數據;
⑥輔助生產系統能源消耗數據;
⑦各種能源損耗數據。
(五)重點工藝能耗指標計算與單位產品能耗指標計算分析
1、企業審計期內生產的主要產品名稱、單位、產量,輔助生產用能及能源損耗分攤到產品能耗中的分攤辦法。
2、企業產品種類劃分
3、不同產品種類劃分情況下的產品能耗量的劃分辦法。
4、根據企業產品種類劃分情況,將多種產品折為單一產品或者車間代表產品計量值的方法,折算系數以及折算依據;多種產品折成標准產品產量的方法、折算系數及折算依據。
(六)產值能耗指標與能源成本指標計算分析
1、企業審計期內各種購入能源的價值、能源總費用及其構成。
2、產品的單位能源成本,企業全部產品的能源總費用。
3、企業審計期內的總產值、增加值、利潤。單位總產值綜合能耗與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
4、產品構成變化對產品能源成本的影響。
(七)節能效果與考核指標計算分析
1、企業能源審計期內或能源審計其上一年度實施的節能措施介紹
2、上述節能措施包括:
改進能源管理;改進生產組織;調整生產能力運行方式等
調整產品結構;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承攬工業性加工;
改進生產過程原料、燃料、材料品質,能源結構;
(八)影響能源消耗變化的因素分析
生產能力變化的影響;產品結構變化;環境標准變化;能源供應形勢與價格的變化;氣候因素的影響(採暖與空調用能變化);
(九)節能技術改進項目的經濟效益評價
企業能源審計期內或能源審計期上一年度實施的需要進行了固定資產投資、或技術改造投資的節能項目描述;節能措施介紹,節能資金利用情況及其經濟效益。
(十)對企業合理用能的意見與建議
1、從合理調整能源結構方面的建議,
2、合理調整產品結構
3、合理調正生產工藝流程,工藝技術裝備
4、熱能的合理利用與預熱預冷的回收利用
5、合理利用電能,充分利用國家峰谷電價差政策,
6、外購能源和耗能工質的合理性評估,與自產的效果比較。
六、企業能源審計的方法
企業能源審計的基本方法是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主要是運用現場檢查、數據審核、案例調查以及盤存查帳等手段,必要的測試。同時,審計單位與被審計方保持密切的交流與溝通是開展好審計工作的基礎條件。具體能源審計的依據如下:
1.對企業能源管理的審計按照GB/T 15587的有關規定進行。
2.對企業用能概況及能源流程的審計按照GB/T16616的有關規定進行。
3.企業能源計量及統計狀況的審計按照GB/T6422、GB/T16614和GB/T17167的有關規定進行。
4.對用能設備運行次序的計算分析按照GB/T2588的有關規定計算。
5.對企業能源消費指標的計算分析按照GB/T16615的有關規定進行。
6.對產品綜合能源消耗和產值指標的計算分析按照GB/T2589的有關規定進行。
7.對能源成本指標的計算分析按相關規定進行。
七、企業能源審計的步驟
1.前期准備
成立審計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人員分工,明確能源審計工作的目標與具體內容,編制審計任務建議書。審計工作小組人員由參與審計單位和企業共同組成,並實施小組人員具體分工負責。
2.現場初步調查
通過集團管理機構相關部門的介紹,初步了解企業能源管理系統、能源計量系統、能源購銷系統、能源轉換輸送和利用系統、主要生產系統的基本情況。
3.編制審計技術方案
根據考察的情況,編寫審計技術方案,方案包括劃分系統確定調查數據的種類,制定設備和裝置的測試方案。
4.收集有關數據和資料
對審計企業相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分配數據收集工作,主要收集能源管理資料、能源統計表、各分系統和主要耗能設備的數據資料、生產數據資料、技改項目等有關數據資料。
5.現場調查分析
通過對集團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的檢查、盤點、查賬等方法、手段核算分析收集的各種數據,必要時與企業共同重新核對。
6.現場測試
根據需要選擇必要的企業及相關設備和裝置進行現場測試。
7.系統分析評價
依據調查核實後的數據資料,經過整理計算得出各種能耗性能指標,並對照有關標准和規定進行分析評價,並指出企業能源利用水平與先進水平的差距和造成的原因,提出可行的改造措施。
8.編寫能源審計報告
依據調查核實後的數據資料,經過整理計算得出各種能耗性能指標,並對照有關標准和規定進行分析評價,指出企業能源利用水平與先進水平的差距和造成的原因,得出能源審計結論,提出可行的改進措施和建議。
八、企業能源審計報告的編寫
能源審計報告分摘要和正文兩部分。
摘要放在正文之前,字數在2000字以內,簡要說明企業能源審計任務和內容、企業能源消費結構(審計期內)、各種能耗指標、能源成本與能源利用效果評價、節能技改項目的財務與經濟評價、存在的問題及節能潛力分析、審計結論與建議。
正文詳細編寫,除上述內容詳細說明外還需要增加企業概況(包括企業的主要工藝特點,企業在國內同行業的地位),企業的能源管理體系、企業用能分析(能源流程、能源實物量平衡表、能源統計和計量情況、能源價格等。)
正文的主要內容:
1.審計事項說明:包括審計目的、依據、審計期、審計范圍和內容。
2.企業基本情況:包括企業的簡況、主要產品、生產工藝概況及用能系統的概況。
3.企業能源管理系統:包括企業的能源管理機構的現狀、設置、職責、方針目標以及企業的能源管理狀況。
4.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分析:包括企業的能源消費狀況、能源流向、能源平衡表、能源消耗指標的核算以及各系統能源成本的核算。
5.企業節能潛力分析和建議:包括企業的節能潛力的分析、節能管理、技術改造方案匯總以及主要節能項目分析與建議。
6.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狀況:包括企業的環保管理體系、廢棄物的排放分析以及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狀況。
7.審計結論及建議:依據審計結果提出審計結論,內容包括對審計結果的評價、合理建議和參考意見。
九、企業能源審計在國內的發展
通過千家企業能源審計工作及後續重點用能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使能源審計這一科學的管理方法在國內用能企業得到了普及,與國內原有的能源管理方法得到了一定的的結合,通過對千家企業能源審計報告的匯總分析,目前國內存在著具有代表性的三種審計思路:
(一)、以設備的監測為主要依據,側重於對用能設備的效率和物流、能流、能源財務的追蹤和分析。
(二)、以企業能量平衡為基礎,計算分析企業的能量有效利用率,對能源流程中各環節的收入支出的平衡分析評價。
(三)、以企業能源的投入產出分析為主線,分析能源消耗的過程,研究評價 「產品或服務的單位產出的能源密度」指標(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其特點主要體現在:
1.企業能源審計首先要做「企業范圍的能源統計計量分析」,進一步能源審計才是對企業局部用能設備、用能系統、動力站房、空調與採暖系統 的能源診斷研究。目前開展的企業能源審計工作首先要求做好第一部分工作。
2.審計工作的技術核心,是對「研究對象的能源消費投入產出分析」,主要研究指標是國際通用的「產品或服務的單位產出的能源密度」。
3.研究對象的設定具有靈活性,可以根據審計目的確定邊界。
4.研究對象的能源審計成果具有可綜合性和可拆分性;審計范圍大到一個地區一個行業,小到一個裝置、設備。
5.能源審計的實施是採用管理者、專家、軟體結合的合作模式。第一步的統計計量分析可以使用簡單的「黑箱原理」,僅僅基於統計計量結果,這是管理者自己就能夠做到的。對「黑箱」內部研究分析,對統計計量結果的原因分析與判斷,對系統整體優化的分析,對用能合理性分析並尋求節能機會,都需要充分發揮行業專家和企業專家的作用。軟體愈加完善,專家所作的資料性工作越來越少。這些就是我們工作的基本構架,實現系統優化和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6.模塊化的結構和投入產出分析,對於能源轉換企業,轉換單元能源投入的產出就是二次能源,可用能源效率作指標;對於能源使用單元這種投入的產出指標就是單耗。與國家統計制度一致,和國際接軌。
7.有利於計算機技術與專家實踐經驗的最佳結合。
總的來說,企業能源審計工作,通過千家企業的實踐及目前開展的相關工作,在中國得到了節能主管部門和用能企業的認可,結合中國能源消費的現狀,使這一方法具有了中國特色,更全面,實際地反映出中國用能企業能源消費的特點。通過有關學者的研究及更多企業的實際應用,結合高效信息化工具的運用,使中國的能源審計方法既具有中國特色同時也能更好地與國際接軌。在能效對標、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等工作中都可以得到運用。
㈥ 中國鋼鐵企業合同能源管理知多少
由中科宇傑公司來說吧,鋼鐵方面企業的成功案例倒也很多,例如:首鋼有限公司,邯鄲鋼鐵有限公司,徐州鋼鐵廠,銅陵市大明瑪鋼有限公司(節電率:28%)等等,都是中科宇傑做的案例,詳情可以網路進行了解。
㈦ 哪些鋼鐵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
你說的能源中心是否指的EMS,如果是,現在規模型鋼鐵企業基本上都建立了,有的已經升級了幾輪了都。
㈧ 工業企業能源管理體系
《工來業企業能源管理體自系》近斯出版
來源:中國標准出版社 日期:2010-1-13 13:22:18
書號:3-5705 作者:趙旭東 朱輝 王世岩 尹洪坤 主編
內容簡介:本書介紹了山東省能源管理體系地方標准DB37/T 1013-2009編制的背景和理論基礎,分析了DB37/T 1013-2009的理解與實施要點。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工業企業能源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書中重點介紹了工業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的過程、方法、以及常見的問題,幫助企業建立能源管理體系,並在實施中實現自我改進。
讀者對象:電力、鋼鐵、化工、輕工、煤炭、機械等工業企業節能管理、質監部門相關人員
㈨ 鋼鐵企業能源管理工段職責
組織結構是結構圖式的,下面分幾個部門幾個崗們,是大框
人員及職責就是崗位責任制,從部門主管說起,有幾個崗位就寫幾個職責,崗位先寫任職要求,再寫職責,即工作內容呀,不知明白否
woailaoponia
㈩ 請問中國有哪些公司做「鋼鐵企業能源管理系統(EMS)」
杭州鋼軟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