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鋼鐵是怎麼提煉

鋼鐵是怎麼提煉

發布時間:2021-02-21 14:25:19

㈠ 中國的鋼鐵是如何冶煉的

鐵礦石是地殼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鐵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廣,但是人類發現鐵和利用鐵卻比黃金和銅晚。首先,這是由於天然的單質狀態的鐵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而且它容易氧化生銹;其次是它的熔點(1 539℃)比銅高得多,使它比銅難於熔煉。

人類最早發現的鐵是從天空落下的隕石。隕石中含鐵的質量分數很高,它是鐵和鎳、鈷等金屬的混合物。考古學家曾經在今天伊拉克境內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烏爾(Ur)城的古代蘇美爾人(Sumerians)的墳墓中,發現一把隕鐵製成的小斧。在埃及第五至第六王朝(公元前2400年前)的金字塔所藏的宗教經文中,記述著太陽神等當時重要神像的寶座是用鐵製成的。這顯然也是從隕石得來的,因為鐵在當時被認為是帶有神秘性的最珍貴的金屬。埃及人乾脆把鐵叫做「天石」。阿拉伯人傳說,天上的金雨落進沙漠里變成了黑色的鐵。在古希臘文里,「星」和「鐵」是同一個詞。

1972年,在我國河北省藁城縣台西村的商代(約公元前16世紀~約公元前1066)遺址曾出土一件銅鉞,上面鑲鑄有鐵刃。鉞(yuè)是我國古代一種像斧子的兵器。鐵刃銅鉞的發現表明我國勞動人民早在三千多年前已經認識了鐵,掌握鐵的鍛造性能,識別鐵與青銅在性質上的差別,能夠把鐵進行鍛打加工並和青銅鑄接成器,增強銅的堅韌性。鐵刃雖已全部銹蝕,但經過科學鑒定,證明鐵刃是用隕鐵鍛成的,因為鐵中不含有人工冶煉過程夾帶的硅酸鹽等雜質,同時鐵銹中含有鎳和鈷。

我國出土的用隕鐵鍛成的銅器還有:1931年,在我國河南浚縣出土的商末周初的鐵刃銅鉞和鐵援銅戈各一件,於解放前流入美國,現存華盛頓弗里爾藝術館。還有,1978年在北京市平谷縣南獨樂河出土的商代鐵刃銅鉞。

由於隕石來源極稀少,從隕石中得來的鐵對生產起不了什麼作用。只是隨著青銅熔煉技術的成熟,才逐漸為鐵的冶煉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雖然最初提煉出來的鐵在硬度和防腐蝕性能等方面都不如青銅,但是由於鐵礦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比銅廣泛,而且鐵器的好些性能比銅器好,遂使鐵器能夠迅速取代青銅器和石器。

我國古代人民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鐵,雖然說法不一,但多數歷史學者和科技史研究者斷定是在公元前1 000年的前後。

從目前考古發掘的結果來看,我國最早人工冶煉的鐵是在春秋(公元前722~公元前481)戰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21)之交的時期出現的。江蘇六合縣程橋鎮春秋墓出土的鐵條、鐵丸和河南洛陽市水泥製品廠戰國早期灰坑中出土的鐵錛(音bēn,削平木料的平頭斧)、鐵(音bó,古代鋤田除草的農具)是迄今為止能確定的我國最早的生鐵工具。經過冶金學家們檢驗,鐵條屬於早期的塊狀煉鐵鍛成的;鐵丸和鐵錛、鐵是生鐵鑄件。這些鐵器證明我國在春秋晚期出現塊狀煉鐵的同時或稍後就出現了生鐵冶鑄技術。人類在冶煉鐵的過程中,最初因鼓風設備的限制,煉出的鐵不能熔化,只是塊狀的海綿體熟鐵,性質柔軟,可鍛而不可鑄,不宜製作硬度較大的工具,只是在提高煉鐵爐的溫度後,才能得到熔融的生鐵,用於鑄造。

歐洲一些國家在公元前1 000年前後也生產塊狀煉鐵,但多廢棄不用,直到公元14世紀才使用鑄鐵,其間經歷了十分漫長的發展道路。而我國古代只用較短的時間就實現了這一技術的突破,出現了鑄鐵。

我國生鐵的發明是人類用鐵的重大發展,也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人類作出的一項重大貢獻。英國科學史學家貝爾納(J.D.Bernal)在他編著的《歷史上的科學》(伍況甫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82頁)一書中寫到:「在歐洲,實在直到14世紀,古代所用的鐵,總是在手力鼓風的小型泥爐內,用木炭經低溫還原法而製成的。把所得的海綿狀的未經熔過的純鐵錠,打成比較軟的熟鐵條,再經鍛工和熔接,就成一些更復雜的鐵製品。」又寫到:「在古時候,作為金屬的鐵卻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點,就是爐中鼓風不夠,就熔不了它,所以澆鑄就留給青銅獨用了,例外的是中國,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已能鑄鐵。」這說明我國生鐵的出現比歐洲早1 000多年。

我國的生鐵鑄造技術,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隨著產量的增加和技術的提高,除鐵制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兵器外,又出現大型鑄造的宗教藝術品。如現存的西安雁塔里的大鐵鍾,是唐代(618~907)的作品;世界上著名的河北省滄州大鐵獅是五代後周廣順三年(公元953年)的作品;山西太原晉祠鐵人是北宋年代(960~1127)的作品。

我國煉鋼技術的發展也很早。漢朝趙曄所著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中記載著:「闔閭請干將鑄作名劍二枚。干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干將作劍,采五山之鐵精……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裝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闔閭是春秋末年今江蘇一帶的吳國君(公元前514~公元前496在位)。可見,距今2000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已能煉鋼,而且規模還不小。文中的「橐」(tuó)按今天的字意解釋是「一種口袋」,在古代是指鼓風用的皮囊;「濡」(rú)按今天的字意解釋是「沾」、「漬」,在古代又作「柔韌」講。

1978年8月5日的《人民日報》第二版刊出一則消息:「湖南省博物館長沙鐵路車站建設工程文物發掘隊,從一座古墓出土一口鋼劍,從古墓隨葬陶器的器形、紋飾以及墓葬的形制來看,可以斷定它是春秋晚期的墓葬。從而說明我國煉鋼技術的出現,至少應推前200年左右,即春秋戰國之交,而不是過去認為的戰國中、晚期。經取樣分析,這口劍所用的鋼是含碳量0.5%(質量分數)左右的中碳鋼,金相組織比較均勻,說明可能還進行過熱處理。」

我國到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3)中、晚期出現了利用生鐵「炒」成熟鐵或製成不同含碳量的鋼的炒鋼技術。這是將生鐵加熱成半液體、半固體的狀態,再進行攪拌,利用空氣或鐵礦粉中的氧,進行脫碳,以獲得熟鐵或鋼。1974年在山東蒼山縣出土的漢安帝永初六年(112)的鋼刀和1978年在徐州漢代磚室墓中發掘出的漢章帝建初二年(77)的鋼劍經鑒定都是以炒鋼為原料,經多次反復加熱折疊鍛打而成的。

歐洲用炒鋼法冶煉熟鐵的技術在18世紀中葉才開始出現,比我國要晚1 900餘年。

在漢代炒鋼技術的基礎上,到南北朝(420~581)時期,我國又出現了灌鋼技術。這是先將含碳量高的生鐵熔化,澆灌到熟鐵上,使碳滲入熟鐵,增加熟鐵的含碳量,然後分別用牲畜尿或油脂淬火而成鋼。淬火是鋼鐵的一種熱處理工藝,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溫度,隨即在水、油或空氣中冷卻,以提高鋼鐵的硬度和強度。

在歐洲的坩堝煉鋼技術發明之前,灌鋼法是一種先進的煉鋼技術,對後世有重大影響。

㈡ 鋼鐵是怎樣提煉的

煉鋼 的主要任務是按所煉鋼種的質量要求,調整鋼中碳和合金元素含量到規定內范圍之內,並使容P、S、H、O、N等雜質的含量降至允 許限量之下。 煉鋼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氧化過程,爐料中過剩的碳被氧化,燃燒成CO氣體逸出,其它Si、P、Mn 等氧化後進入爐渣中。S部份進入 煉渣中,部份則生成SO2排出。當鋼水成份和溫度達到工藝要求後,即可出鋼。為了除去鋼中過剩的氧及調整化學成份,可以添加脫氧劑和鐵合金或合金元素。參考資料 http://www.lecongsteel.com/news/show.php?itemid=3514

㈢ 鐵是怎樣從鐵礦石中提煉出來的

將金抄屬鐵從含鐵礦物(主要為鐵的氧化物)中提煉出來的工藝過程,主要有高爐法,直接還原法,熔融還原法,等離子法。從冶金學角度而言,煉鐵即是鐵生銹、逐步礦化的逆行為,簡單的說,從含鐵的化合物里把純鐵還原出來。實際生產中,純粹的鐵不存在,得到的是鐵碳合金。

高爐煉鐵是指把鐵礦石和焦炭,一氧化碳,氫氣等燃料及熔劑(從理論上說把金屬活動性比鐵強 的金屬和礦石混合後高溫也可煉出鐵來)裝入高爐中冶煉,去掉雜質而得到金屬鐵(生鐵)。

(3)鋼鐵是怎麼提煉擴展閱讀:

鐵易於氧反應,因此,自然產出的含鐵礦物都是鐵的氧化物或鐵鹽,中Fe呈+2價或+3價,煉鐵實際上是在高溫下用焦炭(C)將鐵還原成0價Fe單質的過程。

當然為了除去鐵礦石中的硅、鋁等雜質,還需配些石灰石(CaCO₃)等形成比重小於鐵(浮在液態鐵之上)的爐渣,鐵水再經煉鋼精煉,鑄型或壓延,就可製成鐵的板材、線材等商品。

㈣ 鐵是怎麼提煉出來的

冶煉方法有很多種,要根據礦石的不同來選擇,但基本都可以歸為還原法,版如果是赤鐵礦權,它的主要成分是Fe2O3,礦石經過分選之後,進入煉爐,通過焦炭還原成粗鐵,然後再精製,如果是黃鐵礦,那就要先要煅燒,使其轉化為Fe2O3,再用還原法冶煉。總之冶煉辦法根據礦石不同多種多樣,但是基本原理都是用碳將Fe2O3還原。

因為礦石中Fe呈+2價或+3價,煉鐵實際上是在高溫下用焦炭(C)將鐵還原成0價Fe單質的過程,當然啦,為了除去鐵礦石中的硅、鋁等雜質,還需配些石灰石(CaCO3)等形成比重小於鐵(浮在液態鐵之上)的爐渣,鐵水再經煉鋼精煉,鑄型或壓延,就可製成鐵的板材、線材等商品了。

拓展資料:

鐵礦石是鋼鐵生產企業的重要原材料,天然礦石(鐵礦石)經過破碎、磨碎、磁選、浮選、重選等程序逐漸選出鐵。鐵礦石是含有鐵單質或鐵化合物能夠經濟利用的礦物集合體。

㈤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要詳細過程

煉鐵:

輸料系統把燒結礦(由燒結廠燒成的)、焦碳、石灰石等原料輸入到高爐頂的布料系統,由布料系統均勻的按一定比例布入爐內。熱風系統將風吹進高爐,焦碳燃燒形成一定的高溫(1150--1200度)化學氣氛,燒結礦中鐵的氧化物在這種溫度和環境下發生還原反應。

礦石中的氧一部分形成二氧化碳,一部分變成一氧化碳,還有一些雜質氣體被高溫排走,進入除塵凈化系統和高爐燃氣回收系統,無用的二氧化碳被排走,一氧化碳被回收再利用。礦石中的鐵被還原後在高溫下行成液態鐵水。

鐵水又叫生鐵。生鐵可分三類:一類是供煉鋼用的鋼鐵(硅SI含量小於1.25%);一類是供澆鑄機件和工具的鑄造鐵(硅含量大於1.25%);還有一類是鐵合金(主要是錳鐵和硅鐵)。

煉鋼:

實質上是將鐵水(生鐵)加溫並添加不同的元素,通過吹氧等手段,使鐵的含碳量降低到0.2-1.7%的冶煉過程。可煉出多種不同質地的鋼。如加錳,就煉出錳鋼;加鎳、鉻、鈦就煉出不易生銹的鋼。

(5)鋼鐵是怎麼提煉擴展閱讀:

鐵碳合金分為鋼與生鐵兩大類,鋼是含碳量為0.03%~2%的鐵碳合金。碳鋼是最常用的普通鋼,冶煉方便、加工容易、價格低廉,而且在多數情況下能滿足使用要求,所以應用十分普遍。按含碳量不同,碳鋼又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隨含碳量升高,碳鋼的硬度增加、韌性下降。

合金鋼又叫特種鋼,在碳鋼的基礎上加入一種或多種合金元素,使鋼的組織結構和性能發生變化,從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韌性、耐腐蝕性,等等。經常加入鋼中的合金元素有Si、W、Mn、Cr、Ni、Mo、V、Ti等。

合金鋼的資源相當豐富,除Cr、Co不足,Mn品位較低外,W、Mo、V、Ti和稀土金屬儲量都很高。21世紀初,合金鋼在鋼的總產量中的比例將有大幅度增長。

含碳量2%~4.3%的鐵碳合金稱生鐵。生鐵硬而脆,但耐壓耐磨。根據生鐵中碳存在的形態不同又可分為白口鐵、灰口鐵和球墨鑄鐵。白口鐵中碳以Fe3C形態分布,斷口呈銀白色,質硬而脆,不能進行機械加工,是煉鋼的原料,故又稱煉鋼生鐵。

碳以片狀石墨形態分布的稱灰口鐵,斷口呈銀灰色,易切削,易鑄,耐磨。若碳以球狀石墨分布則稱球墨鑄鐵,其機械性能、加工性能接近於鋼。在鑄鐵中加入特種合金元素可得特種鑄鐵,如加入Cr,耐磨性可大幅度提高,在特種條件下有十分重要的應用。

鋼鐵中碳的來源:煉鐵的原料之一是鐵礦石,鐵礦石主要成份是Fe2O3,沒有碳。煉鐵的原料之二是焦碳。煉鐵過程部分焦碳留在了鐵水中,導致鐵水中含碳。鋼鐵的生產 由鐵礦石煉生鐵。

由生鐵作原料煉鋼,煉鋼的過程主要是除碳的過程.還不能將碳除盡,鋼需要有一定量的碳,性能才達到最佳。

按冶煉設備分

⑴轉爐鋼 用轉爐吹煉的鋼,可分為底吹、側吹、頂吹和空氣吹煉、純氧吹練等轉爐鋼;根據爐襯的不同,又分酸性和鹼性兩種。

⑵平爐鋼 用平爐煉制的鋼,按爐襯材料的不同分為酸性和鹼性兩種,一般平爐鋼多為鹼性。

⑶電爐鋼 用電爐煉制的鋼,有電弧爐鋼、感應爐鋼及真空感應爐鋼等。工業上大量生產的,是鹼性電弧爐鋼。

按鋼的品質分

⑴普通鋼 鋼中含雜質元素較多,含硫量ws一般≤O.05%,含磷量wP≤0.045%,如碳素結構鋼、低合金結構鋼等。

⑵優質鋼 鋼中含雜質元素較少,含硫及磷量ws、wp,一般均≤0.04%,如優質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合金工具鋼、彈簧鋼、軸承鋼等。

⑶高級優質鋼 鋼中含雜質元素極少,含硫量ws一般≤O.03%,含磷量wP≤0.035%,如合金結構鋼和工具鋼等。高級優質鋼在鋼號後面,通常加符號「A」或漢字「高」以便識別。

㈥ 鋼鐵是怎樣提煉出來的,又是什麼東西提煉出來的

簡單的介紹一下鋼鐵冶煉的流程:礦山開采→選礦→燒結→煉鐵→煉鋼→連鑄→軋鋼版→鋼材深加工。介紹下權一般煉鋼設備:從鐵礦石中開采出來→在高爐中冶煉出鐵水→在轉爐中冶煉成鋼水→在連鑄機上把鋼水澆注成鋼坯→在軋鋼機上把鋼坯軋製成鋼材。

㈦ 鋼鐵是怎麼煉出來的

碳2%(質量分數)以下的是鋼,2%以上的是鐵,降低鐵中碳的含量的過程即為煉鋼。

煉鋼工藝過程
造渣:調整鋼、鐵生產中熔渣成分、鹼度和粘度及其反應能力的操作。目的是通過渣——金屬反應煉出具有所要求成分和溫度的金屬。例如氧氣頂吹轉爐造渣和吹氧操作是為了生成有足夠流動性和鹼度的熔渣,以便把硫、磷降到計劃鋼種的上限以下,並使吹氧時噴濺和溢渣的量減至最小。
出渣:電弧爐煉鋼時根據不同冶煉條件和目的在冶煉過程中所採取的放渣或扒渣操作。如用單渣法冶煉時,氧化末期須扒氧化渣;用雙渣法造還原渣時,原來的氧化渣必須徹底放出,以防回磷等。
熔池攪拌:向金屬熔池供應能量,使金屬液和熔渣產生運動,以改善冶金反應的動力學條件。熔池攪拌可藉助於氣體、機械、電磁感應等方法來實現。
電爐底吹:通過置於爐底的噴嘴將N2、Ar、CO2、CO、CH4、O2等氣體根據工藝要求吹入爐內熔池以達到加速熔化,促進冶金反應過程的目的。採用底吹工藝可縮短冶煉時間,降低電耗,改善脫磷、脫硫操作,提高鋼中殘錳量,提高金屬和合金收得率。並能使鋼水成分、溫度更均勻,從而改善鋼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
熔化期:煉鋼的熔化期主要是對平爐和電爐煉鋼而言。電弧爐煉鋼從通電開始到爐料全部熔清為止、平爐煉鋼從兌完鐵水到爐料全部化完為止都稱熔化期。熔化期的任務是盡快將爐料熔化及升溫,並造好熔化期的爐渣。
氧化期和脫炭期:普通功率電弧爐煉鋼的氧化期,通常指爐料溶清、取樣分析到扒完氧化渣這一工藝階段。也有認為是從吹氧或加礦脫碳開始的。氧化期的主要任務是氧化鋼液中的碳、磷;去除氣體及夾雜物;使鋼液均勻加熱升溫。脫碳是氧化期的一項重要操作工藝。為了保證鋼的純凈度,要求脫碳量大於0.2%左右。隨著爐外精煉技術的發展,電弧爐的氧化精煉大多移到鋼包或精煉爐中進行。
精煉期:煉鋼過程通過造渣和其他方法把對鋼的質量有害的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經化學反應選入氣相或排、浮入渣中,使之從鋼液中排除的工藝操作期。
還原期:普通功率電弧爐煉鋼操作中,通常把氧化末期扒渣完畢到出鋼這段時間稱為還原期。其主要任務是造還原渣進行擴散、脫氧、脫硫、控制化學成分和調整溫度。目前高功率和超功率電弧爐煉鋼操作已取消還原期。
爐外精煉:將煉鋼爐(轉爐、電爐等)中初煉過的鋼液移到另一個容器中進行精煉的煉鋼過程,也叫二次冶金。煉鋼過程因此分為初煉和精煉兩步進行。初煉:爐料在氧化性氣氛的爐內進行熔化、脫磷、脫碳和主合金化。精煉:將初煉的鋼液在真空、惰性氣體或還原性氣氛的容器中進行脫氣、脫氧、脫硫,去除夾雜物和進行成分微調等。將煉鋼分兩步進行的好處是:可提高鋼的質量,縮短冶煉時間,簡化工藝過程並降低生產成本。爐外精煉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常壓下爐外精煉和真空下爐外精煉兩類。按處理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鋼包處理型爐外精煉及鋼包精煉型爐外精煉等。
鋼液攪拌:爐外精煉過程中對鋼液進行的攪拌。它使鋼液成分和溫度均勻化,並能促進冶金反應。多數冶金反應過程是相界面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擴散速度是這些反應的限制性環節。鋼液在靜止狀態下,其冶金反應速度很慢,如電爐中靜止的鋼液脫硫需30~60分鍾;而在爐精煉中採取攪拌鋼液的辦法脫硫只需3~5分鍾。鋼液在靜止狀態下,夾雜物*上浮除去,排除速度較慢;攪拌鋼液時,夾雜物的除去速度按指數規律遞增,並與攪拌強度、類型和夾雜物的特性、濃度有關。
鋼包喂絲:通過喂絲機向鋼包內喂入用鐵皮包裹的脫氧、脫硫及微調成分的粉劑,如Ca-Si粉、或直接喂入鋁線、碳線等對鋼水進行深脫硫、鈣處理以及微調鋼中碳和鋁等成分的方法。它還具有清潔鋼水、改善非金屬夾雜物形態的功能。
鋼包處理:鋼包處理型爐外精煉的簡稱。其特點是精煉時間短(約10~30分鍾),精煉任務單一,沒有補償鋼水溫度降低的加熱裝置,工藝操作簡單,設備投資少。它有鋼水脫氣、脫硫、成分控制和改變夾雜物形態等裝置。如真空循環脫氣法(RH、DH),鋼包真空吹氬法(Gazid),鋼包噴粉處理法(IJ、TN、SL)等均屬此類。
鋼包精煉:鋼包精煉型爐外精煉的簡稱。其特點是比鋼包處理的精煉時間長(約60~180分鍾),具有多種精煉功能,有補償鋼水溫度降低的加熱裝置,適於各類高合金鋼和特殊性能鋼種(如超純鋼種)的精煉。真空吹氧脫碳法(VOD)、真空電弧加熱脫氣法(VAD)、鋼包精煉法(ASEA-SKF)、封閉式吹氬成分微調法(CAS)等,均屬此類;與此類似的還有氬氧脫碳法(AOD)。
惰性氣體處理:向鋼液中吹入惰性氣體,這種氣體本身不參與冶金反應,但從鋼水中上升的每個小氣泡都相當於一個「小真空室」(氣泡中H2、N2、CO的分壓接近於零),具有「氣洗」作用。爐外精煉法生產不銹鋼的原理,就是應用不同的CO分壓下碳鉻和溫度之間的平衡關系。用惰性氣體加氧進行精煉脫碳,可以降低碳氧反應中CO分壓,在較低溫度的條件下,碳含量降低而鉻不被氧化。
預合金化:向鋼液加入一種或幾種合金元素,使其達到成品鋼成分規格要求的操作過程稱為合金化。多數情況下脫氧和合金化是同時進行的,加入鋼中的脫氧劑一部分消耗於鋼的脫氧,轉化為脫氧產物排出;另一部則為鋼水所吸收,起合金化作用。在脫氧操作未全部完成前,與脫氧劑同時加入的合金被鋼水吸收所起到的合金化作用稱為預合金化。
成分控制:保證成品鋼成分全部符合標准要求的操作。成分控制貫穿於從配料到出鋼的各個環節,但重點是合金化時對合金元素成分的控制。對優質鋼往往要求把成分精確地控制在一個狹窄的范圍內;一般在不影響鋼性能的前提下,按中、下限控制。
增硅:吹煉終點時,鋼液中含硅量極低。為達到各鋼號對硅含量的要求,必須以合金料形式加入一定量的硅。它除了用作脫氧劑消耗部分外,還使鋼液中的硅增加。增硅量要經過准確計算,不可超過吹煉鋼種所允許的范圍。
終點控制:氧氣轉爐煉鋼吹煉終點(吹氧結束)時使金屬的化學成分和溫度同時達到計劃鋼種出鋼要求而進行的控制。終點控制有增碳法和拉碳法兩種方法。
出鋼:鋼液的溫度和成分達到所煉鋼種的規定要求時將鋼水放出的操作。出鋼時要注意防止熔渣流入鋼包。用於調整鋼水溫度、成分和脫氧用的添加劑在出鋼過程中加入鋼包或出鋼流中

㈧ 鋼鐵是怎麼練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摘要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12歲的保爾·柯察金被趕出了學校,因為他在瓦西里神甫家裡等候補考的時候,把一小撮煙末兒撒在神甫做復活節蛋糕的面團上了。他跟著母親去車站食堂找活兒干,被老闆打發到洗刷間,負責燒茶爐、擦刀叉和倒臟水。就這樣,保爾的勞動生活開始了。

保爾在車站食堂幹了兩年,受了許多磨難,也窺見了生活的底層。5月里,哥哥阿爾青在發電廠給保爾找了活兒 ,他便離開了那個地方。

一天,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傳進了鎮子:「沙皇被推翻了!」於是,居民們聽到了「平等、自由、博愛」這些新鮮名詞。不過,充滿興奮和騷動的日子很快過去了,除了鎮公所飄揚著孟什維克的旗子外,其他一切都和從前一樣。到了11月,從前線戰壕里回來的士兵越來越多,他們都有一個雄壯有力的稱號:「布爾什維克」。鎮上的人雖然不知道他們的稱號從何而來,但是知道生活準是又有變化了。

1918年春夏之間,謝別托夫卡這個烏克蘭小鎮的確經歷了許多變化。紅軍游擊隊來了,富人跑了,群眾得到了紅軍發放的槍支。不久紅軍撤退了,德國人進了鎮子,富人又回來了。保爾在發電廠當火夫的助手,他跟來廠里做裝配工的朱赫來成了親密的朋友。朱赫來是個水兵,是紅軍撤退時留下來做地下工作的布爾什維克。他教保爾學會了拳法,還告訴他要知道為什麼打和應該打誰。

一天,保爾在湖邊釣魚的時候結識了林務官的女兒冬妮亞。開初,他可不想跟這個女孩子閑扯。但是,冬妮亞活潑可愛,對保爾沒有一點兒嘲弄和侮辱的舉動,來往幾次後就使保爾覺得她跟別的富家女不一樣。他們親近起來,盼著見到對方。一種不自覺的愛情偷偷竄進保爾的心中,弄得他心神不安了。

激烈而殘酷的階級斗爭在全烏克蘭逐漸地展開了。彼得留拉屬下的匪幫布滿了全省,紅軍游擊隊不斷地與這些烏合之眾戰斗。小鎮上時而飄揚著游擊隊的紅旗,時而又是彼得留拉部隊的黃藍旗。

一個漆黑、悶人的夜晚,朱赫來為了避開彼得留拉匪徒的搜捕,來到了保爾家。保爾和他一起生活了8天。朱赫來利用這迫不得已的休息時間,把他對彼得留拉軍隊的憤怒和憎恨,完全傳給了如飢似渴地傾聽著他每一句話的保爾,還讓保爾懂得了生活的真理,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不屈不撓地跟壓迫者、富人作斗爭的革命政黨。他們在一起生活盡管只有短短的幾天,但這幾天對保爾這個年輕的火夫卻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朱赫來每天總是黃昏出去,深夜回來。可是,有天晚上他一去就沒返回。早上保爾慌忙穿衣出門,去打聽朱赫來的下落。當他走到岔路口的時候,突然看見朱赫來被一個彼得留拉士兵押著從拐角處走過來。「原來他是因為這樣才沒有回家啊!」保爾的心狂跳起來。他得幫朱赫來逃走!朱赫來昨天還對他講過需要有一夥勇敢的弟兄!當那押送兵走到跟保爾並肩的時候,保爾出其不意地向他撲去,抓住他的槍使勁往地下按,拖著他跟自己一起倒在馬路上。朱赫來兩步就跳到他們旁邊,揮起他那隻鐵拳朝押送兵臉上打去,把他打得滾進了壕溝。

夜裡,朱赫來離開了鎮子。保爾被人告了密,被抓到城防司令部關了起來。那夜保爾受盡了折磨,拳頭、腳尖不住地向他襲來,他渾身是傷,可什麼也沒說。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為什麼一句話也不肯說。他在心裡暗暗提醒自己,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強,像他在書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樣。

「大頭目」彼得留拉要親自來鎮上檢閱部隊,鎮上忙著准備迎接。捷涅克上校怕大頭目看到監獄里關了那麼多沒用的犯人,竟胡亂問了問保爾就放他走了。保爾簡直不能相信他的運氣,抓起上衣就朝門口沖去,一口氣跑上了大街。

保爾不能回家,也不能去朋友家。他拖著疲乏的腿跑著,竟不知不覺地跑到林務官的花園來了。狗叫聲驚動了冬妮亞,她激動地叫了一聲,疾步朝保爾走去。冬妮亞央求母親讓保爾留下來,又張羅著讓保爾洗澡、吃飯和睡覺。保爾又累又餓,太需要休息一下了。他不願連累這個心愛的姑娘,必須離開,可他又覺得一點兒也不願意離開這兒。晚上,冬妮亞去鐵路工廠找來阿爾青,他們決定保爾第二天就動身去喀查丁。保爾留在冬妮亞家裡過夜,兩個年輕人誰也沒有心思睡覺。再過幾個鍾頭就要分離了,而且說不定將永遠不能再見,他們都感覺到心裡有千言萬語要向對方傾述,然而卻不知從何說起。

早上,保爾登上開往喀查丁的火車頭。開車後他看見了站在岔道上的兩個熟悉的身影:高大的阿爾青和苗條嬌小的冬妮亞。

不久,紅軍攻佔了謝別托夫卡鎮,蘇維埃政權建立起來了,烏克蘭共青團的地方委員會也建立起來了。保爾已經參加紅軍,成了科多夫斯基騎兵師的戰士。他和幾千個同他一樣的戰士在一起,穿著破得遮不住身的衣服,懷著烈火般的斗爭激情,走遍了烏克蘭。在戰斗中,他大腿受過傷,得過傷寒病,在災難和痛苦中他迅速成長起來。一年以後,他已經是一名出色的騎兵偵察員了。這期間,他看了《牛虻》這本書,為牛虻的堅強和死而深受感動。

1920年6月,布瓊尼騎兵第一軍沖破波蘭白軍的防線,准備襲擊基輔周圍的敵人。加入這個部隊的保爾同戰友們一起沖向敵軍司令部所在地日托米爾。他伏在馬背上,向前賓士,軍刀在空中畫著閃光的弧形,朝十字路口上發出野蠻笑聲的機槍陣地沖擊。

布瓊尼的騎兵排山倒海地前進著,日托米爾和別爾迪契夫兩城相繼被攻克……每天都在激烈的激戰中,保爾已經完全忘記了他個人。8月19日激戰中敵人的榴霰彈在空中爆炸了,一片綠光在保爾眼前閃過,一塊燒紅的鐵鑽進了他的腦袋,黑夜立刻降臨了……

昏迷了13天後,保爾恢復了知覺。只是他的頭還昏沉沉的,在石膏箱里不能動彈。10月里,保爾傷愈出院了。可是,他的右眼已經永遠失明了。「要是左眼瞎了倒好一點兒,現在我怎麼打槍呢?」他還想著前線。保爾出院後住到布朗諾夫斯基家裡,冬妮亞也在那兒。他邀請冬妮亞參加城裡共青團的全體大會,可是她卻用輕蔑、挑釁的眼光看著保爾的同志們。冬妮亞不願意跟穿著臟制服的人們一個樣子,這使保爾難以容忍。他們的友情漸漸開始破裂,最後終於分了手。這時,朱赫來正擔任省「契卡」主席,保爾便去找他,參加了肅反工作。

「契卡」的緊張工作嚴重影響了保爾還沒恢復的健康,他的頭時常痛得像針扎一樣。結果,在搜捕蘇達爾匪幫兩天沒有睡覺之後,他失去了知覺。這樣,共青團省委把保爾調去鐵路總工廠擔任共青團書記,開始了新的工作。保爾認識了共青團省委委員麗達,跟著她學習黨史,漸漸地對她產生了好感。可是,他又十分惶惑、苦惱:難道現在是談愛情的時候嗎?保爾以牛虻式的態度斬斷了情絲,一頭扎進工作中去了。

秋天裡,「契卡」人員、紅軍學員和黨團員組成的隊伍及時制止了一場反革命暴動,逮捕了瓦西里神甫一夥陰謀分子。但是,新的敵人威脅著新生的政權,鐵路不通了,接著會有挨餓受凍的危險。為了拯救城市和鐵路,必須由雅爾卡站築一條窄軌鐵路通到伐木場去。一個築路工作隊開去完成這項異常艱巨的任務,保爾則率先到達了工地。

秋雨不停地下著,路基不斷地延長。人們白天冒雨築路,夜裡穿著沾滿泥漿的衣服擠在水泥地上睡覺。工作隊除了需要頑強地忍受著飢寒的折磨外,還要對付奧力克匪幫的襲擊。有人開小差了,也有人退出共青團了。可是,留下來的人們卻展開了競賽。保爾領著同伴們向別的隊挑戰,他自己總是睡得最晚,起得最早。到了12月,築路工作越來越慢了,傷寒病每天都要奪去幾十隻有用的手。滿身傷殘的保爾這時又患了關節炎,最後,那要命的傷寒病也終於使他躺下了。

保爾沒有死於傷寒,他又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盛春時節,蒼白瘦削的保爾來到公墓。他的同志們就在這地方英勇地犧牲了,他們是為了使那些生於貧賤、一出生就開始做奴隸的人們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獻出了自己生命的。保爾緩緩地摘下帽子,滿懷悲憤地立下了庄嚴的誓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於因為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致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幾天以後,保爾告別母親,又回到了鐵路總工廠。大家都感到驚訝,人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面對著熱情的朋友和同志,保爾心情激動,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兩眼閃閃發光。

日子飛快地過去了。保爾總覺得時間太短,不夠分配。他在廠里做助理電器裝配工。負責政治學習,每天晚上還去圖書館讀書。不久,他成了布爾什維克候補黨員。可是,急性風濕病迫使他傷心地離開了工廠,直到一個月後他才丟掉拐杖。保爾被調到別列茲多夫鎮擔任共青團書記和民兵第二大隊政委,他的生活又翻開了新的一頁。他和同志們緊張地做著蘇維埃的建設工作:選舉、剿匪、文化建設、緝拿走私、軍隊中的黨團工作等等,使他們經常從天亮一直忙到深夜。一年後,保爾被轉為正式黨員,並調任州團委書記。

保爾在全俄共青團第六屆大會上與麗達重逢了。他向麗達檢討了自己3年前以牛虻式的態度處理感情的荒唐舉動。但是麗達告訴他,她已經結婚了,並且有了孩子。保爾很難過,但他堅強地挺著。會後,麗達在留下的信中告訴保爾,希望他對自己不要那樣嚴酷,因為「在我們的生活里不光有斗爭,而且有真正的愛情帶來的快樂」。

兩年過去了,保爾在這期間一直匆忙地生活著。他的身體正在逐漸衰弱,秋冬兩季都給他帶來許多肉體上的痛苦。終於,州衛生處長把他的神經中樞系統受到嚴重損害的診斷書送到了黨委會。保爾被迫去了療養院。可是沒呆多久,他就提前離開了那兒。深秋時節,保爾因車禍又住進了醫院。兩次手術之後,他的右腿已經殘廢,而且脊椎暗傷無葯可治,完全癱瘓的危險威脅著他。

不幸的遭遇和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保爾手腳麻木,有時甚至突然不能起床,情形一天比一天壞起來。中央委員會停止了他的工作。在收到撫恤金的同時,他還收到了殘廢證明書。

保爾去了黑海港口。他在岸邊公園里抱著頭,沉思著。他的一生,一幕幕地在眼前閃過,這24年生活過得怎麼樣?他在力量完全喪失之前並沒有離開隊伍。現在,他受了重傷,永遠沒有歸隊的希望了,他應該怎樣來處置自己呢?既然失去了最可寶貴的戰鬥力,為什麼還要活著呢?保爾慢慢地從口袋裡抽出手槍來想開槍對自己射擊。可是,槍口輕蔑地望著他的眼睛。他又把手槍放在膝上,狠狠地罵著說:「朋友,這是假英雄!任何一個笨東西都會隨時殺死自己!這是最怯懦最容易的出路。……即使生活到了實在難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夠活下去,使生命變成有用處的。」

保爾又找到了一個新的生活目標,他要靠文學而回到隊伍里去。他和達雅結了婚,搬到沿海一個小城去了。現在,保爾的生活就是學習,他讀了許多古典文學作品,又念完了函授大學第一學期的課程,還在晚上和青年們一起學習。不久,他的兩條腿完全癱瘓了,只有右手還聽使喚。接著,左眼也失明了。他很鎮靜,他堅信自己決不是個百分之百的殘廢。他繼續堅持學習,眼睛看不見,就藉助無線電廣播進行。他完全忘掉命運對他的殘酷打擊和身體的巨烈疼痛,他為祖國的壯大、人民的成長感到快樂,也為他的妻子成為布爾什維克正式黨員而自豪。

他們搬到了莫斯科。從割去副甲狀腺的手術中脫離危險的保爾又開始工作了。他要寫一部題為「暴風雨所誕生的」中篇小說,寫科多夫斯基騎兵師的英勇壯舉。他用硬紙板框子中間卡出的縫來限制鉛筆,摸索著進行寫作。緊張的勞動終於使完成了三章,誰知在寄給老同志徵求意見的過程中,這些稿子竟被郵局遺失了。他6個月的心血白費了!沒有辦法,只好重新開始工作。這次,鄰家姑娘戈莉亞主動跑來幫忙,充當他的「書記」。每天工作一結束,戈莉亞就把記下來的東西念給他聽。當保爾認為寫得不好的時候,就親自動手重寫。

最後一章寫成了。母親把那沉重的郵包寄往省委文化宣傳部。保爾從早等到晚,焦急地盼望著迴音。許多天後,省委會的電報來了。電報上說:「小說大受贊賞,即將出版,祝賀成功。」

保爾的心又砰砰地跳起來了。生活箍在他身上的鐵環已經破碎,他又拿起新的武器,走回隊伍,開始了新的生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是蘇聯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和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出身在於烏克蘭一個工人家庭,1919年加入共青團。在革命戰爭中,他身負重傷,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以頑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創作出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暴風雨所誕生的》(第一部)。

本書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的理想光芒、洋溢著熾熱的革命激情的長篇小說。作品是以作者生活史為原型寫成的,但又並非作者本人的自傳,而是經過藝術加工提煉、典型化的文學珍品。小說通過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革命斗爭中成長的歷程,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從十月革命、國內戰斗到恢復國民經濟各個時期的蘇聯社會特點和時代氣氛,熱情歌頌了為祖國而戰的蘇聯年輕一代,展示了他們的成長歷程和精神風貌。本書一出版,就受到了國內外廣大讀者的歡迎和贊揚。它在國內被成百次地再版,並被譯成50多種民族語言廣泛傳播;在中國、印度、巴西、蒙古、阿根廷等國都被翻譯出版。保爾·柯察金的形象早已成為世界人民熱愛的藝術典型和生活中的榜樣。保爾關於「生命」的名言成了千百萬革命青年的座右銘。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be.net/ywbl1/ywbk/054.jsp
回答者:唐子畏 - 進士出身 八級 2-3 20:31

--------------------------------------------------------------------------------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

--------------------------------------------------------------------------------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0 個人評價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 共 1 條

本書講述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從一個在社會底層掙扎的貧苦少年,逐漸成長為一個為祖國和人民的事業奮斗畢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歷程。年少的保爾曾做過店員,任人欺侮;偷過德國人的手槍,因救朱赫來而坐牢;輾轉於硝煙彌漫的戰場,多次掙扎在死亡線上;革命勝利之後又將全部身心投入了國民建設當中……在這個過程中,保爾表現出了一個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所具有的堅毅、勇敢、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他把自己寶貴的青春交給了黨和人民,在全身癱瘓的情況下仍勇敢地拿起筆服務於人民。保爾的精神是一面永恆的旗幟,保爾的事跡和品格是每一個21世紀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㈨ 鋼是怎麼提煉出來的

(1)融化過程。
鐵水及廢鋼中含有C、Mn、Si、P、S等雜質,在低溫融化過程中,C、Si、P、S被氧化,即使單質態的雜質變為化合態的雜質,以利於後期進一步去除雜質。氧來源於爐料中的鐵銹(成分為Fe2O3·2H2O)、氧化鐵皮、加入的鐵礦石以及空氣中的氧和吹氧。各種雜質的氧化過程是在爐渣與鋼液的界面之間進行的。
(2)氧化過程。氧化過程是在高溫下進行的脫炭、去磷、去氣、去雜質反應。
(3)脫氧、脫硫與出鋼。氧化末期,鋼中含有大量過剩的氧,通過向鋼液中加入塊狀或粉狀鐵合金或多元素合金來去除鋼液中過剩的氧,產生的有害氣體CO隨爐氣排出,產生的爐渣可進一步脫硫,即在最後的出鋼過程中,渣、鋼強烈混合沖洗,增加脫硫反應。
(4)爐外精煉。從煉鋼爐中冶煉出來的鋼水含有少量的氣體及雜質,一般是將鋼水注入精煉包中,進行吹氬、脫氣、鋼包精煉等工序,得到較純凈的鋼質。
(5)澆注。從煉鋼爐或精煉爐中出來的純凈的鋼水,當其溫度合適、化學成分調整合適以後,即可出鋼。鋼水經過鋼水包脫入鋼錠模或連續鑄鋼機內,即得到鋼錠或連鑄坯。
澆注分為模鑄和連鑄兩種方式。模鑄又分為上鑄法和下鑄法兩種。
上鑄法是將鋼水從鋼水包通過鑄模的上口直接注入模內形成鋼錠。下注法是將鋼水包中的鋼水澆人中注管、流鋼磚,鋼水從鋼錠模的下口進人模內。鋼水在模內凝固即得到鋼錠。鋼錠經過脫保溫帽送入軋鋼廠的均熱爐內加熱,然後將鋼錠模等運回煉鋼廠進行整模工作。
連鑄是將鋼水從鋼水包澆入中間包,然後再澆入潔凈器中。鋼液通過激冷後由拉坯機按一定速度拉出結晶器,經過二次冷卻及強迫冷卻,待全部冷卻後,切割成一定尺寸的連鑄坯,最後送往軋鋼車間。

閱讀全文

與鋼鐵是怎麼提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鏡面模具怎麼包裝保護 瀏覽:530
湖北合金鑄件多少錢 瀏覽:382
5根6平方電線穿多大的管 瀏覽:550
二手273焊管機 瀏覽:914
綿陽異形不銹鋼加工哪裡有 瀏覽:155
如何焊接刀片視頻 瀏覽:213
不銹鋼面篩壞了怎麼修 瀏覽:218
手機硬體如何拆下如何焊接電阻 瀏覽:410
晶鋼板用什麼膠水粘貼的痕跡 瀏覽:924
無縫真絲布壁畫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398
不銹鋼板材內尺是什麼意思 瀏覽:43
天津最大鋼管廠是哪裡 瀏覽:832
焊碳鋼管道用什麼鎢極 瀏覽:114
如何防止模具加熱片燒壞 瀏覽:191
鑄鋼和碳鋼法蘭哪個好 瀏覽:708
不銹鋼鍋的醋印怎麼能去掉 瀏覽:395
不銹鋼上草酸怎麼去除 瀏覽:104
逆變器如何用電焊機焊接 瀏覽:490
錫合金氧化發白怎麼去除 瀏覽:768
鈦鋼鍋用過一段時間在怎麼開鍋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