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這種鑽孔灌注樁的鋼筋要怎麼計算啊很急,在線等!大神幫幫忙
你是施工?還是設計?
如果做施工,這個圖後面有鋼筋明細表。
如果做設計,要版抄人家的,權首先要進行計算,然後配筋(主筋,圖中豎向的粗鋼筋)。
這種結構只有4種鋼筋:①主筋,長度有兩種,第一種是從樁頂+承台預埋長度到樁底(減去樁底隔離高度5cm);第二種是根據計算,樁下面不需要配置很多,就軋短了的;②加強箍,放在主筋裡面,為主筋定位的鋼筋環,2米一個;③環形箍筋,從樁頂一直到樁底,環向將主筋箍起來的筋;④定位筋,為了使鋼筋籠下放使能夠正確定位和以後混凝土有保護層,將在鋼筋籠外圍加了鋼筋支撐耳朵。
上面這些鋼筋計算很簡單,初中數學都可以計算出來的,只要你能看懂圖紙。
⑵ 鑽孔灌注樁 怎麼計算鋼筋籠長,砼用量。有效樁長,實際樁長什麼區別怎麼計算
鋼筋的直徑多少?
試樁籠長=孔深+錨固長度+加上焊接總長度+接頭錯開的長度
試樁不考慮樁頂標高:鋼筋籠直接到地面。
錨固:70。抗壓還是抗拔?總不能露出樁頭吧!(一般不考慮了)
焊接總長:單面焊接10D, 3節籠就是乘3。
接頭錯開的長度:鋼筋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參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九章 9.4 鋼筋的連接。那就最少加上50CM,具體看鋼筋直徑。
砼用量:這個一般按照充盈系數1.15算。得看樁直徑多少,比如直徑800。(0.4*0.4*3.14159*1.15)每米的用量。試樁一般加上2米的超灌方量,為了把浮漿弄乾凈。保證樁頭的質量,要知道樁頭5倍直徑區域的應力可是很大的。
有效樁長:嚴格的講:是對樁頂荷載和樁頂沉降有無貢獻的角度來定義的,超過有效樁長部分的樁體並不是不承受軸力而是曾長的樁體在定量的樁頂荷載下,對減小樁頂沉降量的效果來說無貢獻,這就是合理設計樁基的樁長問題。是隨著作用的樁頂荷載或樁頂沉降變化而變化的,是一個動態值。很多人認為就是:設計樁底標高與設計樁頂標高的差值,其實不是很准確。
實際樁長很多時候也叫施工樁長:有的要計算超灌部分,有的直接用孔深或入土深度代替施工樁長和委託方結算。
⑶ 鑽孔灌注樁如何計算鋼筋用量,主筋,加勁箍,箍筋。最好有公式說明
分部計算你這個沒有樁徑,我就當樁徑是700mm的來舉例,籠子的直徑600mm。
1、主筋重量版=16*16*0.00617*24*6=227.45kg
2、加勁箍重量=(24/2+1)*1.884*12*12*0.00617=21.76kg
3、箍筋權重量=(24/0.2+1)*1.884*8*8*0.00617=90.02kg
鋼筋籠總重量=上面的三項相加=339.23kg
⑷ 如何最簡單計算沖鑽孔灌注樁的鋼筋量
算出長度,根據下表計算可能快一些。
鋼筋的理論重量計算用鋼筋直徑(mm)的平方版乘以0.00617
0.617是圓權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0.00617
其實記住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也很簡單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三位數,Φ14至Φ25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二位數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⑸ 鑽孔灌注樁如何計算鋼筋量
Φ6=0.222Kg
Φ8=0.395Kg
Φ專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以上是一米鋼筋對屬應的重量表。把一根灌注樁的鋼筋長度算出來。乘以上面的重量就是鋼筋的重量了
⑹ 如何計算灌注樁混凝土數量和鋼筋數量
不是很難的啊
人家給你有圖紙的呢
至於計算鋼筋的有軟體的 呢
輸入參數就自動出來了
⑺ 怎麼計算澆一根鑽孔灌注樁需要多少量混凝土還有首灌量怎麼計算
一般當導管底距樁孔底為0.5m,導管埋入首罐混凝土中深度為1.5m時,初灌量混凝土的體積為:
V=h1×A1+(0.5+1.5)×A2。
其中A1 --導管的內橫截面積。
大孔混凝土(普通大孔混凝土、輕骨料大孔混凝土),其組成中無細集料。普通大孔混凝土的表觀密度范圍為1500~1900Kg/m³,是用碎石、軟石、重礦渣作集料配製的。輕骨料大孔混凝土的表觀密度為500~1500Kg/m³,是用陶粒、浮石、碎磚、礦渣等作為集料配製的。
HW——首罐澆築後樁內混凝土頂面距樁頂面的高差。
W——樁孔內泥漿比重。
C——混凝土容重。
A2 —灌注樁的橫截面積。
h1—導管內混凝土頂面與首罐澆築後樁內混凝土頂面的高差(導管內混凝土柱與導管外泥漿壓力平衡所需高度)。
h1≡HWW/C。
(7)如何計算鑽孔灌注樁鋼筋量擴展閱讀:
普通混凝土即是我們在建築中常用的混凝土,表觀密度為1950~2500Kg/m³,集料為砂、石。
輕質混凝土是表觀密度小於1950Kg/m³的混凝土。它由可以分為三類:
1.輕集料混凝土,其表觀密度在800~1950Kg/m³ ,輕集料包括浮石、火山渣、陶粒、膨脹珍珠岩、膨脹礦渣、礦渣等。
2.多空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其表觀密度是300~1000Kg/m³。泡沫混凝土是由水泥漿或水泥砂漿與穩定的泡沫製成的。加氣混凝土是由水泥、水與發氣劑製成的。
⑻ 混凝土灌注樁含鋼量怎樣計算
算出樁的混凝土體積V,和該樁內的鋼筋量G,那麼,該樁的含鋼量就是G/V(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