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錨固長度怎麼計算
問題一:鋼筋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區別?怎麼計算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謝謝! 通俗的解釋:鋼筋一端埋進混凝土裡,另一端施加拉力直到鋼筋拉斷而不會拔出,所需要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叫錨固長度;兩根鋼筋相搭埋在混凝土裡,兩端施加拉力的效果等同於同一根鋼筋所需要相搭的長度,叫搭接長度。
鋼筋綁扎搭接的機理是鋼筋的錨固,認為兩段鋼筋各自都錨固在砼里了就視同連續的一根樣。然而,因為搭接段鋼筋相互接觸,接觸面缺少足夠的砼包裹,缺失一部分握裹力。科研人員考慮到這點,經過研究和實踐,在規范應用時,引入了一個大於1的修正系數乘以錨固長度予以補償,作為綁扎搭接的長度。所以,綁扎改首搭接長=錨固長度×修正系數。見GB50010-2002第9.4章節。
計算錨固長度可查11G101-1第53頁表及註明。
問題二:鋼筋錨固長度計算公式? 我們都根據03G101圖集,混凝土強度,鋼筋直徑再來確定 如C25,鋼筋HRB335,直徑20,錨固長度34d(鋼筋直徑)
問題三:鋼筋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怎麼計算?或查找? 先看懂平法標注 然後再知道錨固 搭接方面的知識 具體詳見03g101 網上下個PDF的電子版看 一般是多少倍的D d是直徑
祝好運
問題四:鋼筋梁錨固長度怎麼算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譽灶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慶殲扮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問題五:建築錨固長度LaE怎麼計算? 砼規里具體規定,在8.4節和11.1.7條。
建議你找埂1G101-1圖集,53頁有表,按鋼筋、砼級別查表。
表中數一、二級抗震乘1.15,三級乘1.05,四級乘1.00
問題六:鋼筋 的錨固怎麼計算 鋼筋的直徑乘以錨固的倍數。如20的三級鋼,c30混凝土,錨固為40d;那麼錨固長度為20x40=800mm
問題七: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的啊? 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的啊?
答:鋼筋錨固長度有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LabE,受拉鋼筋錨固長度La、抗震錨固長度LaE。
一、《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8.3鋼筋的錨固
8.3.1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b=α×(?y/?t)×d (8.3.1-1)
式中: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y―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HPB300級鋼筋為270N /mm 2,HRB335 、HRBF335級鋼筋為300N /mm 2,HRB400 、 HRBF400、RRB400級鋼筋為360N /mm 2,HRB500 、 HRBF500級鋼筋為435N /mm 2。
?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60時,按C60取值。混凝土強度等級:C15為0.91N /mm 2,C20為1.10 N /mm 2,C25為1.27 N /mm 2,C30為1.43 N /mm 2,C35為1.57 N /mm 2,C40為1.71 N /mm 2,C45為1.80 N /mm 2,C50為1.89 N /mm 2,C55為1.96 N /mm 2,≥ C60時取2.04N /mm 2。
α―錨固鋼筋外系數,光面鋼筋為0.16,帶肋鋼筋為0.14;
d―錨固鋼筋的直徑。
【例】:鋼筋種類:HRB335,混凝土強度等級C20。求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解:鋼筋種類:HRB335,是帶肋鋼筋,鋼筋外系數α為0.14,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y為300N /mm 2,混凝土強度等級C20,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t為1.10 N /mm 2。代入公式:Lab=α×?y/?t×d=0.14×300 /1.10×d=38.18d=38d。
二、查表法:若已知:鋼筋種類、抗震等級:非抗震、混凝土強等級。可在!!G101-1第53頁,直接查表取( Lab值)。本值是由上式計算而得的。故計算也可,查表也可。是貸真值實的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Lab。
三、1 縱向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LabE應按下式計算:
LabE=ζaE Lab
式中:ζaE――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
Lab――縱向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
若已知:鋼筋種類、抗震等級:一、二級或三級、混凝土強等級。抗震等級:一、二級可用1.15Lab。抗震等級:三級可用1.05Lab。也可在!!G101-1第53頁,直接查表取[ LabE值,此 LabE值表中是根......>>
問題八:鋼筋錨固長度怎麼計算 說的 容易看懂點的 籠統的、簡單的說就是大於等於0.4LAE+15D
問題九:鋼筋圖紙中的錨固長度怎麼算 鋼筋圖紙中的錨固長度怎麼算
答:鋼筋圖紙中的錨固長度怎麼算,是要根據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或圖紙、圖集構造詳圖要求來計算的。而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或圖紙、圖集構造詳圖要求,必涉及到Lab、LabE、La、LaE的不同鋼筋錨固長度計算,我們把他們稱作:構造詳圖要求的計算基數。也是他們的作用。
1.鋼筋錨固長度分:
1.1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Lab;
1.2抗震等級框架梁、柱縱向鋼筋在節點部位的彎折錨固長度基數LabE;
(11 G101系列圖集表格,稱作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LabE)
1.3受拉鋼筋錨固長度La;
1.4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
2.從鋼筋錨固長度公式中符號的含義中,能發現鋼筋錨固長度公式之間的關系,而知道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嗎?從而融會貫通,得心應手地應用他。
2.1公式中幾個相關符號的含義:
2.1.1 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2.1.2 LabE―抗震等級框架梁、柱縱向鋼筋在節點部位的彎折錨固長度基數;
2.1.3 ζaE―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
2.1.4 La―受拉鋼筋錨固長度; 2.1.5 ζa――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普通鋼筋按本規范第8.3.2條規定的規定取用(按表4),當多於一項時,可按連乘計算,但不應小於0.6;對預應力筋,可取1.0。
向左轉|向右轉
2.1.6 LaE―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
2.2鋼筋錨固長度公式,知道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必須細讀,領會其意。可以說不同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已經基本解決了解了解!
2.2.1 Lab=α×(?y/?t)×d (計算另詳);
2.2.2 LabE=ζaELab,這個 LabE是由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乘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而得。
2.2.3 La=ζa Lab ,這個 La是由受拉鋼筋錨固長度修正系數乘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而得。
2.2.4 LaE=ζaE La,這個 LaE是由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乘受拉鋼筋錨固長度而得。
3.圖集未述清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的計算來源與方法。我們先搞清他出自《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8.3.1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1 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普通鋼筋 Lab=α×(?y/?t)×d (8.3.1-1)式中: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y―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60時,按C60取值;
α―錨固鋼筋外系數,光面鋼筋為0.16,帶肋鋼筋為0.14; d―錨固鋼筋的直徑。
向左轉|向右轉
向左轉|向右轉
【例1】:鋼筋種類:HRB335,混凝土強度等級C20。求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解:已知鋼筋種類:HRB335,是帶肋鋼筋,鋼筋外系數α為0.14,鋼筋的抗拉強......>>
⑵ 鋼筋錨固長度計算
鋼筋錨固長度計算?
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公式是l=a×(F1÷f2)×d,在這個公式當中:a指的是鋼筋外形的系數,如果說鋼筋外形比較光滑,那麼系數為0.16,要是屬於帶勒鋼筋,那麼系數是0.14;f1指的是鋼筋的抗拉強度;f2指的是混凝土的抗拉強度;d指的是鋼筋的直徑。
計算鋼筋錨固長度的時候,需要考慮鋼筋抗震等級,一級、二級抗震系數是1.15;三級抗震系數是1.05;四級抗震系數是1.0,實際計算錨固長度時,要先看一下施工圖紙當中的一些說明,根據圖紙當中的要求進行計算和檢查。
⑶ 鋼筋錨固長度的規定是多少
鋼筋錨固長度是有諸多因素形成的(下面的還不包括構造要求的數值系數):
基本錨固長度(Lab)與錨固鋼筋外形系數(α)、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ƒy)、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ƒt)、錨固鋼筋的直徑(d)有關;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ζa)和基本錨固長度(Lab)有關;
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與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ζaE)和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有關;
框架中間層中間節點、中間層端節點、頂層中間節點以及頂層端節點,梁、柱縱向鋼筋在節點部位的錨固長度(labE)與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ζaE)和基本錨固長度(Lab)有關。
1基本錨固長度計算公式:Lab=α×(ƒy/ƒt)×d ;
式中: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ƒy—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ƒ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當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60時,按C60取值;
混凝土強度等級:
α—錨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為0.16,帶肋鋼筋為0.14;
d—錨固鋼筋的直徑。
2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計算公式:la =ζalab ;
式中:la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ζa——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普通鋼筋按本規范第8.3.2條的規定取用,當多於一項時,可按連乘計算,但不應小於0.6 ;對預應力筋,可取1.0 。
樑柱節點中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要求應按本規范第9.3節(Ⅱ)中的規定執行。
3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計算公式:laE =ζaEla。
式中:ζaE一一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 ,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 ,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
la一一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按本規范第8.3. 1 條確定。
對於框架中間層中間節點、中間層端節點、頂層中間節點以及頂層端節點,梁、柱縱向鋼筋在節點部位的錨固計算式: labE =ζaElab。
式中:ζaE一一縱向受拉鋼筋錨固長度修正系數,按第11.1.7條規定取用。
⑷ 柱子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
這個在03G101中有明確的規定,和柱子是有關系的,柱子分角邊和中,3種情況,梁對應這3種情況布置,大致的說下:
柱子的3種要求:以及對應梁的要求。
1、柱錨梁 柱外鋼筋的錨固長度是1.7LAE(03上是1.5) 對應梁錨固長度按梁的正常錨固長度施工。
2、梁錨柱 柱子鋼筋都是彎12D,梁鋼筋錨固在柱里,梁的鋼筋錨固長度是1.7LAE。
3、柱樑互錨 柱子鋼筋 錨固長度是40D,梁也是。
注意,第3種的做法現在有的地方是不允許使用了。
另,中間樑柱,都按正常做,沒有別的要求。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y/ft)×d。
式中:fy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直徑。
(4)鋼筋錨固長度a是多少擴展閱讀:
另外,當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5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壓強度時,錨固長度不應小於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70%。
當縱向受拉普通鋼筋末端採用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彎鉤或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投影長度)可取為基本錨固長度的60%。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⑸ 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
雖然說鋼筋在老百姓生活當中使用的不是特別的廣泛,但是對於建築行業來講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建築材料,因為蓋房子的時候是需要使用鋼筋的,鋼筋能夠支撐起整個房屋,不過在利用鋼筋建造房子時,需要對鋼筋進行特殊的處理,比如說要對鋼筋進行捆綁,在捆綁的過程當中就會遇到鋼筋錨固長度的問題,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式。
一、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
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公式是l=a×(F1÷f2)×d,在這個公式當中:a指的是鋼筋外形的系數,如果說鋼筋外形比較光滑,那麼系數為0.16,要是屬於帶勒鋼筋,那麼系數是0.14;f1指的是鋼筋的抗拉強度;f2指的是混凝土的抗拉強度;d指的是鋼筋的直徑。
二、什麼是鋼筋錨固長度
指的就是連或者是住等等一些房屋構建的受力總長度,這裡麵包括了直線的部分和彎折的部分,所以在計算的時候一定要把所有的數據全部整理清楚,之後再相乘。
三、計算鋼筋錨固程度需要注意什麼
例如在地震區建造房子,那麼計算的時候,需要考慮鋼筋抗震等級,一級、二級抗震系數是1.15;三級抗震系數是1.05;四級抗震系數是1.0,實際計算錨固長度時,要先看一下施工圖紙當中的一些說明,根據圖紙當中的要求進行計算和檢查。
四、鋼筋錨固件長度是怎麼規定的
鋼筋錨固件的長度是根據建築抗震規范進行規定的,在計算時需要考慮混凝土的結構以及具體的尺寸,同時還要考慮到一些破損的情況。
五、鋼筋錨固長度怎麼表示
是通過平法進行表示的,平法其實指的就是4個表格,這4個表格分別是,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抗震設計時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受拉鋼筋錨固長度和受拉抗震錨固長度。
⑹ 鋼筋錨固長度是鋼筋直徑的幾倍
鋼筋的錨固長是鋼筋直徑的幾倍,和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抗震等級。 2.鋼筋類別。如HRB300、HRB400等。3.鋼筋直徑。4.混凝土強度等級。如C30、C45等。5.現場施工環境等。
根據相應條件,可查22G101-1第2-3頁,找出相應的倍數,計算出錨固長度。
鋼筋錨固:
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混凝土對鋼筋的粘接、握裹的力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
鋼筋的錨固長度公式:Lab=a×(fy/ft)xd式中:Lab為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a為錨固鋼筋的外形系數。光圓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fy為錨固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d為鋼筋的直徑。
⑺ 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是多少
基本錨固長度就是La。 La=ζ•α•fy/ft•d •(乘)、/(除)
α——鋼筋外形系數
fy——鋼筋抗拉強度計算值
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計算值
d——鋼筋直徑
ζ——修正系數(大直徑修正、塗層修正、擾動修正、大保護層修正、多配筋修正、預應力修正)
⑻ 樓板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要怎麼確定
樓板鋼筋錨固長度:250mm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回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答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8.3.1條的規定: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普通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示計算:Lab=α×(fy/ft)×d。式中:Lab為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fy為錨固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α為錨固鋼筋的外形系數,光圓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d為錨固鋼筋的直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根據錨固條件按下式計算,且不應小於200mm:La=ξaXLab式中:La為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ξa為錨固長度修正系數。當考慮抗震時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應按下式計算:LaE=ξaEXLa式中:LaE為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為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ξaE為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
⑼ 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
按照鋼筋使用位置的不同錨固形式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錨固要求:
1、梁受拉鋼筋在端支座的彎錨,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並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2、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3、當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5d且≥Lae的原則;
4、梁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
5、牆身的第一根豎向鋼筋、板的第一根鋼筋距離最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牆身豎向鋼筋與板筋分布間距1/2的原則;
6、當兩構件配筋「重疊」時不重復設置且取大者的原則;
7、節點內鋼筋錨固不應平行接觸的原則。
1、 變截面柱牆插筋錨固為1.5Lae
2、 牆上柱縱筋錨固為1.6Lae
3、 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
4、 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
5、 上柱直徑大於下柱時應將下層柱的連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連接位置下
移。
6、 頂層邊角柱外側鋼筋全部伸入梁板內,長度為梁底以上1.5Lae。也可採用12D(此時屋面樑上部彎折長度須為1.7Lae,避免節點頂部鋼筋擁擠)和1.5Lae+20D(當柱外側配筋率>1.2%)
7、 頂層中柱12D,當直錨長度大於錨固長度時可採取直錨。
8、 暗柱和牆頂層錨固為Lae (自板底)。
9、 框支柱部分縱筋延伸到上層剪力牆樓板頂,能通則通,彎錨部分伸入梁或板內Lae
10、 牆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長度取定:當滿足直錨時為LAE,當不能滿足直錨時為伸至端柱對邊加彎折15D,平直段長度須>=0.4LAE
11、剪力牆水平筋應伸至牆端,並向內水平面彎折。
12、轉角剪力牆外側水平筋應連續通過。
1、樓層框架梁鋼筋端支座採用直錨時為>=Lae且>=0.5支座寬+5D。
2、樓層框架梁鋼筋端支座採用彎錨時為伸至柱縱筋內側+15D彎折。平直段長度 必須>=0.4Lae,這是對設計的要求,如果不能滿足此條件,須用較小規格鋼筋代替。
3、框架梁中間支座伸入支座內>= Lae且>=0.5支座寬+5D。
5、樓層高低跨梁低跨梁鋼筋伸入高跨梁內為Lae,屋面高低跨梁低跨梁鋼筋伸入高跨梁內為1.6Lae。
6、屋面框架樑上部鋼筋在端支座的彎折長度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樑上部縱筋配筋>1.2%)。
7、井字梁、次梁和純懸挑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12D,當為光面鋼筋時,直錨長度為15D.弧形次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為Lae。
8、純懸挑梁、井字梁和次樑上部鋼筋以及連梁端部為小牆肢時的上下鋼筋取值同樓層框架梁。
9、連梁滿足直錨時伸入牆內的長度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撐及斜向交叉構造鋼筋錨入牆內為LAE。
10、側面構造筋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均為15D,當梁側面為抗扭腰筋時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鋼筋。
11、梁架立鋼筋的搭接長度為150。
12、基礎梁外伸時鋼筋彎折長度為12D,無外伸時為梁高1/2,多出部分鋼筋彎折長度為15D。
13、高低基礎梁低跨鋼筋伸入高跨內Lae。
14、基礎梁底部負彎矩鋼筋自柱中心線向跨內延伸的長度為跨度/3且>=1.2LA+梁高+0.5柱寬。
15、基礎次梁無外伸時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基礎主梁)內為>=12D且>=支座寬1/2。基礎次梁下部鋼筋>=LA,外伸時上下部鋼筋彎折12D。
16、板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內為LA,底筋伸入支座內>=5D且到支座中心線。
17、梁板式筏形基礎底板上部鋼筋和中部鋼筋>=12D且到梁中心線,下部鋼筋伸到梁箍筋內側+彎折15D。
18、筏板外伸時上下鋼筋彎折12D,U型封邊筋長度:筏板厚-2*保護層+2*12D。交錯封邊縱筋彎折長度:板厚1/2-保護層+75。
19、梁腋下部斜縱筋為伸入支座梁下部縱筋根數-1且不少於2根。錨入梁內為 l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