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做鋼筋的主筋
鋼筋大致分為:主筋、負筋、箍筋、分布筋、拉結筋、扣筋等
主筋一般是對主受力縱版向鋼筋的泛稱權,一般都確定為在梁、柱縱向通長布置的鋼筋
負筋:連續梁、板在支座附近的受負彎矩而配置在上部的鋼筋
箍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環形(當然有圓形的和矩形的)鋼筋,也起到固定縱向鋼筋的作用
分布筋:板的受力鋼筋的垂直方向配的固定受力鋼筋的
扣筋:是板的負筋,兩頭彎是扣在模板上的俗稱扣筋
拉結筋:拉結牆上兩側的鋼筋或樑上箍筋的拉鉤
❷ 標准層梁下部筋設兩排或兩排以上的二排有什麼用,它和一排筋有區別嗎
設兩排鋼筋的主要原因是鋼筋數量多,一排排列不開。因為鋼筋間必須有間距,否則無法澆築混凝土。和一排鋼筋布筋的區別是在計算時梁的截面計算高度略有點差異而已。
❸ 連梁表中上部鋼筋3c18(兩排)是什麼意思
當然是3c18的鋼筋分兩排布置,表上都顯示得有上部鋼筋3c18和下部鋼筋3c18,所以此梁一共才6根18鋼筋,這樣情況以前遇到過,上下都拿一根做二排筋,若這些LL梁都是外圈邊梁,建議你上下的二排筋放在室內側受力較大部位,也可以請示徵求上級意見(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❹ 什麼叫做鋼筋的主筋
主筋泛指在混凝土構件中承受重力荷載的鋼筋,相對於構造鋼筋而言,亦稱縱向受力鋼筋,內僅在截面受拉區配置容的受彎構件稱單筋截面受彎構件,同時在截面受壓區配置的稱為雙筋截面受彎構件。因此主筋按其受力不同而有受拉及受壓主筋兩種,受拉主筋系承受拉應力,受壓主筋則承受壓應力。
主筋在梁中有:樑上部、下部縱向受力鋼筋;支座上部縱向貫通與非貫通受力鋼筋;抗扭腰筋;
主筋在板中有:板支座上部貫通與非貫通受力鋼筋,下部縱向受力鋼筋;
主筋在牆中有:牆水平與豎向分布鋼筋;
主筋在柱中有:柱縱向受力鋼筋;
❺ 雙排鋼筋具體指什麼
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
混凝土規范,梁的構造那部分的規定。
不明白再問我。
❻ 剪力牆鋼筋兩排是什麼意思
就是在剪力牆的混凝土中放雙層雙向鋼筋網的意思。類似於樓面板靠近梁的那一部分豎起來看。
❼ 樑上部鋼筋的第一排和第二排鋼筋中一、二排是什麼意思
上部:賀飢第一排4根直徑20mm的鋼筋,第二排3根直徑20mm的鋼筋;
下部:第一排2根直徑20mm的鋼筋,第二排3根直徑20mm的鋼筋。
第一排,第二排是指鋼筋排布位置。
准確點說應該是上部有兩排縱向受力碼正鋼筋,下部有兩排縱向受力鋼筋,不能說有4排鋼筋。至於第二排鋼筋,是樑上部支座負彎矩受拉鋼筋,考慮彎矩包絡圖按圖集是伸出左右兩邊凈跨較大值的1/4。
(7)什麼叫鋼筋主筋兩排擴展閱讀: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長的鋼筋,一般在樑上(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鋼筋。架立筋是構造要求的非受力鋼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壓區且直徑較小。
當梁的支座處上部有負彎矩鋼筋時,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樑上的跨中部分,兩端與負彎矩鋼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時也要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並應綁扎。架力筋也有貫通的,如規范中規定在樑上部兩側的架力筋必須是貫通的,此時的架力筋在支座處也可承擔一部份負彎禪模返矩。
❽ 板鋼筋圖紙上「上排上」「下排下」「上排下」「下排上」是什麼意思
「上排上」:上排的上層筋
「下排下」:下排的下層筋
「上排下」:上排的下層筋
「下排上」:下排的上層筋
❾ 二排筋是什麼意思
雙排鋼筋之間的間隔是25mm,所以中間的墊鐵用25mm短鋼筋截支墊。以凈距25為準的,施工圖說明也從不交代。好在施工沿襲下來的操作習慣是,上下兩層鋼筋都是用Φ25的短鋼筋夾在其間固定的(這是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二排筋與一排筋越接近,二者合力中心的位置越高,所產生的抗力越大。但二者有最小間距要求,以保證混凝土對兩排筋均實現可靠粘接。設計時,梁的有效高度也是按以上原則考慮的。因此,兩排筋通常只有最小凈距要求,而無最大間距規定,當然可以這樣理解,最小凈距即為(設計者考慮的)最大間距。
(9)什麼叫鋼筋主筋兩排擴展閱讀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規定: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一排一般是在箍筋下加墊塊,二排用綁絲與箍筋固定;(用墊塊,綁扎,必要時加短鋼筋)一般鋼筋直徑不大,重量不是很重的時候靠幫扎絲固定就可以保證距離的,如果鋼筋直徑特大32、36等為保證第一排和第二排的間距,有時候就是加橫向短筋<在底部筋的一排與二排筋之間添加一小段25mm的鋼筋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