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梁截面做多布多少鋼筋怎麼確定

梁截面做多布多少鋼筋怎麼確定

發布時間:2023-06-10 04:18:44

㈠ 如何計算梁的單排最大布置縱向鋼筋數量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9.2.1第3條:

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版於30mm和1.5d;

梁下部權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

當下部鋼筋多於2層時,2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2層的中距增大一倍;

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

舉個例子:

如梁寬300mm,保護層為25mm。箍筋採用8mm,那麼對於縱筋22mm的,上部鋼筋最多可以放4根,下部鋼筋最多可以放5根。

上部鋼筋計算:1.5d=1.5×22=33mm>30mm。25×2+22×4+33×3+8×2=253mm<300mm,如果採用6根,則計算結果>300mm。

下部鋼筋計算:d=22mm<25mm。25×2+22×5+25×4+8×2=276mm<300mm,如果採用7根,則計算結果>300mm。

用自己製作的excel表格計算結果如下:

㈡ 例如一個梁,如何計算需要多少根鋼筋,需要配多大直徑的鋼筋還有怎麼知道一個截面配多少根鋼筋

對於梁的設計,應當裡面有「鋼筋明細表」,上面都有。

㈢ 如何計算一條梁應該放多少根鋼筋

不管受力構件的配筋率的話可放:d大於等於25時可放(b-2a)/2d+1根
d小於25時可放(b-2a)/25mmd+1根

㈣ 梁鋼筋計算如何確定排數

1 當彎矩很大復時,按單筋矩形截面計制算所得的ξ大於ξb時,而梁截面尺寸又受到限制,混凝土的等級又不能提高時
2 在不同荷載組合情況下嗎,梁截面承受異號彎矩
在這兩種情況下 才用雙排
採用雙排鋼筋時,利用縱向受壓鋼筋來協助混凝土承受壓力是不經濟的,所以在設計時盡量採用單筋矩形截面梁

㈤ 梁的高度應該多高,配多大的鋼筋如何計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有關規定: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即飄轉腰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的截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積bhw的0.1%,且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
建築結構中的一種鋼筋構造。腰筋又稱「腹筋」,他的得名是因為他的位置一般位於梁兩側中間部位而得來的,是梁中部構造鋼筋,主要是因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條連接筋 (梁側的縱向構造鋼筋實際中又稱為腰筋)。
腰筋分二種:一種為抗扭筋,在圖紙上以N開頭,一種為構造配筋,以G開頭。
梁的抗扭 它在設計上屬構造配筋,即力學上不用設計計算具體力的大小,按國家設計規范的構造要求查得此數據。當梁高達到一定要求時,就得加設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規格按構造要求規范查得。抗扭腰筋的錨固長度按規范或圖集受力鋼筋要求設置,構造配筋的錨固長度按15d要求設置。(11G101-1 P28)
腰筋在梁的兩側對稱配置,且有受扭縱向鋼筋不再重復配置縱向構造鋼筋。(11G101-1 P87)
當梁高超過700mm時,為防止由於溫度變形及砼收縮等的原因在梁中部產生豎向裂縫,在梁的兩側沿高度每隔300~400mm,應設置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
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且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2010<砼規范> P122)
註: 1、當為梁側面構造鋼筋時,其搭接與錨固長度可取為15d。
2、當為梁側面受扭縱向鋼筋時,其搭接長度為Ll 或L lE (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縱筋。(11G101-1 P87)。

㈥ 梁的鋼筋數量怎麼算

問題一:梁的鋼筋工程量怎麼算啊?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問題二:梁的鋼筋算量。需要步驟 第一步,將要計算的那個鋼筋畫出來,
第二步,畫出來的鋼筋標上尺寸
第三步,列式子計算這個鋼筋的中心線長度,
第四步,這個中心線的長度進行一些調整,得出這個鋼筋的下料長度。
第五步,下料長度與單位理論重量之積,就是這個鋼筋的重量
按上述一到5的步,計算其它鋼筋的重量。
最後匯總一下,就是這個梁所用鋼筋的重量了。
再考慮損耗的話,就是要采購的鋼筋重量了。

問題三:如何計算梁的單排最大布置縱向鋼筋數量? 嗯,是的。考試的時候,你要先知道所處的環境類別,確定保護層厚度,當然一般取25mm就可以了。然後梁底的鋼筋凈距要求不大於25或鋼筋直徑,梁頂凈距是30mm。如果是300寬的梁,而直徑是20的話,就可以這么來計算。
現在來計算,如果是配4根的話,那間距就是3*25=75,那剩下的寬度是300-2*25-75-4*20=95,那就可以再增加二根,2*25+2*20=90,剩下5mm,就可以了。

問題四:梁的鋼筋工程量怎麼算 按規格分類,將所有鋼筋按長度計算出來總長度,再乘以每米單位重,就是鋼筋重量

問題五:梁承重怎麼計算,鋼筋的截面積*335(HRB335鋼材)*根數? 算的出嗎 20分 網路 網路 自己查 [[[梁承重計算設計常用 公式 看看懂不懂 祝好 ]]]

問題六:求梁工程量和鋼筋重量 KL5砼量(定額要求算至柱邊)為:0.3*0.7*(6-0.375*2)=1.1025m3
箍筋(0.3+0.7)*2*40*0.617=49.36kg
下主筋(750-25+15*25+5250+750-25+15*25)/1000*3.85*6=172.095kg
上主筋(750-25+15*25+5250+750-25+15*25)/1000*3.85*2=57.365kg
上部25挑筋(5.25/3+0.75-0.025+15*0.025)*3.85*4=43.89kg
上部22挑筋(5.25/4+0.75-0.025+15*0.022)*2.98*4=28.2206kg

問題七:鋼筋工程量手算順序,還有框架梁如何計算?回答的仔細點,謝謝 5分 根據題意,要求回答手算順序。我只能回答你怎麼下手、步驟、方法,不能代替你。首先清楚你的目標是要算出各種不同直徑鋼筋的長度,之後查每米重合計、匯總你都是不在話下的。
最先你必須充分認識這根框架梁的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內容,之後應該畫出所有縱向鋼筋在梁里的位置、走向草圖及支座截面、跨中截面鋼筋位置草圖圖,編上鋼筋號碼。你應該分辨出各鋼筋在梁中擔任的角色名稱、錨固長度、上下排負筋伸入跨中的長度(凈跨的1/3、1/4),從圖中認出跨度和凈跨長度;根據抗震等級確定箍筋加密區長度、箍筋的製作尺寸及下料長度,計算箍筋個數。不要忘記那6個附加箍筋。
KL14梁很單純:沒有架立筋、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一致、沒有腰筋、底筋就是2Φ18的、沒有復合箍、也無外伸懸挑等等。

問題八:過梁的鋼筋工程量怎麼計算!!! 是預制過梁嗎,設計肯定選圖集了,圖集上面有配筋

問題九:如何查圖紙中梁構件的數量 看圖紙中各個方向梁的編號,依次是分框梁、次梁和連梁,把各類梁編號加起來就是梁數量。
次梁在主梁的上部,主要起傳遞荷載的作用。在主梁和次梁的交接處,可以把主梁看成是次梁的支座(固定支座)。次梁的鋼筋伸入主梁的長度只要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即可。鋼筋的錨固長度與梁的跨度無關,只與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及鋼筋的直徑和外形有關。
連梁是指在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 ,連接牆肢與牆肢 ,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牆在平面內相連的梁。連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 ,與連梁相連的牆體剛度又很大等特點。一般在風荷載和地震荷載的作用下 ,連梁的內力往往很大。在內力計算中一般對連梁進行剛度折減,但是進行位移計算時一般不做折減。

㈦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截面設計如何確定鋼筋直徑和根數

遵照現行規范DB50010-2010、GB50011-2010、JGJ3-2010也就滿足了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梁:1、由正截面承載能力計算得出的配筋面積As,查表中適合直徑及根數,同時要考慮梁寬,保證保護層及鋼筋間距滿足規范要求,一排能放幾根,第二排的應能對稱,間距滿足規范要求;鋼筋根數多了要考慮有沒有可以不進入支座的;直徑太粗要考慮支座尺寸錨固長能否滿足;等等,對初選的直徑、根數進行調整。
2、由斜截面承載能力計算查表直接得出箍筋直徑、肢數、間距。
柱:根據結構抗震等級按規范規定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縱筋的最少量配置,核算柱的抗彎矩承載能力後進行調整;箍筋按基本抗震構造措施的體積配箍特徵值計算體積配箍率確定箍筋直徑、間距;
牆:1、牆的豎向分布筋、水平分布筋按規范規定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最少量配置直徑、間距;
2、牆肢的構造邊緣構件、約束邊緣構件的縱筋,按規范規定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最少量配置直徑、根數,必要時進行抗震驗算;按規范規定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的體積配箍特徵值λv計算體積配箍率確定陰影區箍筋直徑、間距;陰影區外按λv/2配。這里包含箍筋、拉鉤、牆的水平分布筋體積;
3、牆的連梁的箍筋,按水平荷載下產生的剪力計算直徑、間距並能滿足構造要求配置。

㈧ 如何計算一條梁應該放多少根鋼筋

假定一個這個梁的截面與長度,加上荷載,計算內力,按混凝土設計規范上面的要求計專算配筋,進行配屬筋布置。如計算出來的結果不滿意,則重新假定,重復上面的程序。直到滿足為止。
畫出配筋圖,按配筋圖,抽筋法計算鋼筋用量。
如此計算多少根鋼筋的。

㈨ 這個梁鋼筋怎麼看。用多大的鋼筋。幾根

從圖上看,該圖有原位標注和集中標注,從集中標注看梁截面尺寸為240*750,箍專筋為三級鋼直屬徑8,間距加密區100,非加密區200,上通長鋼筋2根25的,構造筋板以下每邊3根12筋,再看原位標註上筋靠近柱子位置是3根25,其中2根是集中標注的通長筋,另一根是挑筋(長度=凈跨的1/3+錨固長度),下筋是4根22筋通長。

閱讀全文

與梁截面做多布多少鋼筋怎麼確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鐵雄心4怎麼繳獲 瀏覽:596
鋼筋檢測都檢測哪些項 瀏覽:906
不銹鋼激光焊管 瀏覽:415
現在帶鋸條斷裂用什麼方法焊接 瀏覽:586
方管手工怎麼做圓弧 瀏覽:834
模具曬紋要留多少餘量 瀏覽:855
168鋼管什麼意思 瀏覽:969
手工焊管板焊接視頻 瀏覽:130
焊接彎頭面積怎麼求 瀏覽:925
長三角鋼鐵集團怎麼樣 瀏覽:898
徐州月餅模具在哪裡買 瀏覽:656
鋼管r19是什麼意思 瀏覽:738
鋼材模具密度是多少 瀏覽:327
沒有焊接筆如何自己製作焊接筆 瀏覽:399
不銹鋼和銅哪個更吸熱 瀏覽:273
200w蕊片如何焊接 瀏覽:351
鋼筋擠壓連接技術有什麼和什麼區別 瀏覽:890
為什麼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是鋼鐵長城 瀏覽:241
75鋼管理論重量是多少 瀏覽:362
兩用電焊機燒不銹鋼是什麼氣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