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主梁和次梁相交處增設附加鋼筋的作用是什麼如何設置
局部加強用,一般是次梁兩邊各設置3套5公分的加密箍筋,直徑規格相同,還有就是11G101-1第87頁的附加箍筋范圍節點對此也有規定,手打不易,望採納!
⑵ 廣聯達條基附加鋼筋怎麼布置
若附加箍筋為在柱/梁等圖元相交位置,梁兩側設置附加的幾根箍筋,和次梁加筋的形式類似,可以在梁平法表格中次梁加筋位置輸入。若附加箍筋為其它形式,在【屬性列表】---鋼筋業務屬性---【其它箍筋】中輸入。
⑶ 次梁和主梁鋼筋如何布置
其一是次樑上部縱筋置於主樑上部縱筋之上,這樣,次梁頂部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變,主梁頂部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加厚,增加的厚度為次樑上部第一排縱筋直徑;
其二為次樑上部縱筋置於主樑上部縱筋之下(特別註明:應經設計確認後採用),這樣,主梁頂部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變,次梁頂部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加厚,增加的厚度為主樑上部第一排縱筋直徑。
對於下部鋼筋,當平面交叉梁底標高相同時,有兩種做法:
其一是將一方向的梁下部縱筋在支座處自然彎起排布於另一方向梁下部同排縱筋之上,梁下部縱筋保護層厚度不變;在自然彎起位置沿梁縱向設置附加鋼筋;
其二是將一方向梁下部縱筋整體上移排布於另一方向梁下部同排縱筋之上(需經設計確認),梁下部保護層加厚,增加厚度為另一方向梁下部第一排縱筋直徑。標准同時註明:對於同一根梁,其上下縱筋躲讓不應同時進行;當無法避免時,應由設計方對該梁按實際截面有效高度進行復核計算。
⑷ 廣聯達里吊筋、附加鋼筋、次梁加筋怎麼設置呢
吊筋、次梁加筋可以直接進行CAD圖元識別設置。附加鋼筋,需要自行修改設置。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打開廣聯達算量軟體,點擊導航欄內的「梁」構件。
⑸ 鋼筋里梁怎麼設置附加箍筋
1.梁間承受集荷載候需要附加箍筋承受集力附加箍筋想加少加少想要直徑回用直徑
2.般附加箍筋集力兩答邊各加3根共6根間距般50直徑強度等級同梁其箍筋
3.根據要求要集荷載6根箍筋承載力足支承集力要通增加附加吊筋解決
4.吊筋般加兩根直徑於等於12強度等級同主受力筋角度用45°60°、、、、具體構造簡單
⑹ 廣聯達主次梁附加箍筋怎麼設置
附加箍筋是在主樑上有集中荷載(如次梁等等)處的構造鋼筋。作用是承擔局部應力。附加箍筋設置的原則是在構件受剪力較大處增加箍筋,如主次梁相交處的主梁箍筋,柱在基礎、樓層上下處;受集中荷截較大的部位,如預應力張拉端處。
如圖:
(6)梁負加鋼筋如何布置擴展閱讀:
附加箍筋生成位置:
(1)一般在主梁與次梁相交的位置會生成(主梁是指相交處為支座的梁)
(2)同截面同類型次梁相交,均設置(次梁是指相交處不為支座的梁)
注意:梁與梁相交處有柱或牆時,一般是不需要設置附加箍筋,未提取梁跨的梁不布置吊筋和次梁加筋。
附加箍筋在平法16G101-1中的88頁有說明附加箍筋是在主梁與次梁相交的位置布置的箍筋,具體附加箍筋的配筋值是由設計給出的,然而,次梁加筋也是在主梁與次梁相交的位置布置的,它是軟體中的一個名詞,其實是一個概念,都是在梁兩側增加的箍筋。
⑺ 雙層雙向板筋和雙向附加筋如何擺放
雙向來:就是底筋、麵筋的縱橫方向配筋源,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每層鋼筋在縱橫兩個方向上都有。雙層雙向:就是指縱橫兩個方向的同時,又是雙層的。布置:在布置雙層雙向鋼筋時,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面層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一般設置了雙層雙向鋼筋就可以不設置板負筋。
⑻ 建築工程梁附加橫向鋼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在梁下部或截面高度范圍內有集中荷載作用時,應在該處設置附加橫向鋼筋(吊內筋、箍筋)承擔。附加橫向鋼筋應布容置在長度S(S=2h1+3b)的范圍內
當構件的內折角處於受拉區時,應增設箍筋。該箍筋應能承受未在受壓區錨固的縱向受拉鋼筋As1的合力,且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小於全部縱向鋼筋As合力的35%。
⑼ 農村自建,地梁鋼筋應該怎麼布置
布置時滿足以下要求即可:
1、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10mm;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8mm。
2、梁縱向受力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對上部鋼筋不應小於30mm和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對下部鋼筋不應小於25mm和d。梁的下部縱向鋼筋配置多於兩層時,兩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兩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
3、簡支梁和連續梁簡支端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las,應符合下列規定;當梁中混凝土能擔負全部剪力時,las≥5d;當梁端剪力大於混凝土擔負能力時,對帶肋鋼筋las≥12d,對光圓鋼筋las≥15d。
(9)梁負加鋼筋如何布置擴展閱讀
過梁鋼筋計算方法
一般計算長度為凈跨加500mm。植筋時,需要計算植入深度然後加一個搭接長度。
基礎連梁鋼筋計算方法
直鋼筋: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彎起鋼筋: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搭接長度
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圈樑鋼筋計算方法
圈樑的鋼筋和梁的不同,周圈封閉式,外圈搭接,內圈到邊。還要考慮元寶筋。一般是在角一個,T角兩個。圈樑與構造柱是抗震構造措施,不存在誰是誰的支座,鋼筋之間不存在錨固的事。
構造柱的縱筋應穿過屋面圈樑內到達矮女兒牆的壓頂上部水平轉折12d 收頭;圈樑轉活封閉,大角附加45°筋上下共兩根。目前貌似沒有完整的計算理論,一般圈樑配筋是縱向鋼筋是4根ф12,箍筋ф6,間距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