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般過梁的鋼筋
如果是框架結構,並且是新建房,同時上部還有框架梁,則建議:過梁高250mm,上部直徑12螺紋鋼筋兩根,下部直徑16螺紋鋼筋三根,箍筋直徑6.5圓鋼(間距150mm),混凝土強度不小於C25,兩邊伸入長度不小於400mm。
如果是框架結構,並且是已建房裝修,同時上部還有框架梁,則建議:過梁高250mm,上部直徑12螺紋鋼筋兩根,下部直徑16螺紋鋼筋兩根,箍筋直徑6.5圓鋼(間距150mm),混凝土強度不小於C25,兩邊伸入長度不小於300mm。
如果是磚混結構,並且是新建房,則建議:過梁高300,上部直徑12螺紋鋼筋兩根,下部直徑18螺紋鋼筋三根,箍筋直徑8圓鋼(間距100mm),混凝土強度不小於C25,兩邊伸入長度不小於400mm。
謝謝
Ⅱ 框架結構的樓房,現澆板中底板鋼筋是3號筋應錨入梁中多少
底板鋼筋錨入梁中不需要按抗震錨固,錨入梁不少於12d-15d;但應伸過梁的中線。你說的3號鋼筋是什麼等級?老號是HPB235(A3),舊號是HRB400(三級)。
Ⅲ 梁錨固長度是多少
這個在03G101中有明確的規定,和柱子是有關系的,柱子分角邊和中,3種情況,梁對應這3種情況布置,大致的說下:
柱子的3種要求:以及對應梁的要求。
1、柱錨梁 柱外鋼筋的錨固長度是1.7LAE(03上是1.5) 對應梁錨固長度按梁的正常錨固長度施工。
2、梁錨柱 柱子鋼筋都是彎12D,梁鋼筋錨固在柱里,梁的鋼筋錨固長度是1.7LAE。
3、柱樑互錨 柱子鋼筋 錨固長度是40D,梁也是。
注意,第3種的做法現在有的地方是不允許使用了。
另,中間樑柱,都按正常做,沒有別的要求。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y/ft)×d。
式中:fy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直徑。
(3)芯柱錨入過梁鋼筋多少擴展閱讀:
另外,當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5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壓強度時,錨固長度不應小於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70%。
當縱向受拉普通鋼筋末端採用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彎鉤或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投影長度)可取為基本錨固長度的60%。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Ⅳ 門過梁的鋼筯錨固長度是多少
規范中規定,過梁進入牆內的長度不得小於250,鋼筋就應該大於225,直錨就可以
Ⅳ 柱錨樑柱封頂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
柱中縱向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
柱中縱向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於50mm,且不宜大於300mm;
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不小於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置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相應設置復合箍筋或拉筋;
圓柱中縱向鋼筋不宜少於8根,不應少於6根,且宜沿周邊均勻布置;
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錨固
Ⅵ 梁鋼筋伸入柱錨固長度是多少
結構柱筋在基礎中的錨固長度為La;軸心受壓時:直線(垂直段)不小於12d(軸心受壓)+100mm,偏心受壓時:直線(垂直段)不小於15d(軸心受壓)+100mm。
光面鋼筋指HPB235級鋼筋,其末端應做180°彎鉤,彎後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3d,但作受壓鋼筋時可不做彎鉤;帶肋鋼筋系指HRB335級、HRB400級鋼筋及RRB400級余熱處理鋼筋。
柱子的3種要求:以及對應梁的要求。
1、柱錨梁:柱外鋼筋的錨固長度是1.7LAE(03上是1.5) 對應梁錨固長度按梁的正常錨固長度施工。
2、梁錨柱:柱子鋼筋都是彎12D,梁鋼筋錨固在柱里,梁的鋼筋錨固長度是1.7LAE。
3、柱樑互錨:柱子鋼筋 錨固長度是40D,梁也是。
具體規定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混凝土結構構件應合理地選擇尺寸,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壞先於彎曲破壞,混凝土的壓潰先於鋼筋的屈服,鋼筋的錨固粘結破壞先於構件破壞。無柱帽柱上板帶的板底鋼筋,宜在距柱面為2倍縱筋錨固長度以外搭接鋼筋,端部宜有垂直於板面的彎鉤。
底部框架抗震牆房屋樑的主筋和腰筋,應按受拉鋼筋的要求錨固在柱內,且支座上部的縱向鋼筋在柱內的錨固長度,應符合鋼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關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