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好!我村現在建一座跨度12米,寬4.5米的橋梁,鋼筋如何布置需多大的筋橋面要多厚謝
單橋洞凈跨度為12米的鄉村橋(寬4.5米),建議按下:
1、斷面:厚度1150-1350mm,採用現澆箱梁板的形回式(橋面答板不是實心,而是空心的;4500寬度可以做3-4個腔孔或箱孔),以減小橋面板自身重量;
2、配筋:底部縱筋採用25間距80-100mm,面部縱筋採用20間距100mm,箱側(兩側肋部和中間肋部)縱筋採用20間距150-200mm; 橫向採用10-12間距100-150的多肢箍。
考慮到經濟性和施工便利性,另建議:
1、做成三孔橋,中間孔大些,二邊孔小些;
2、做單孔橋,但孔的寬度減小(只要通行的船隻能夠通過就行),做法是:河兩岸向河心築堤,到河中間後再造橋。
㈡ 每次走大橋都不懂橋梁水下橋墩怎麼澆築混凝土
最常用的方法有4種:
1、採用沉井的方式。即底部用鐵制沉井插入水中(上部高出水面),上部用鐵或鋼筋砼往上接,每接一段高度後整體下沉(水底用水管將沉井下部的泥沖成泥漿,用抽水泵把泥漿水抽排到外面,就這樣沖和抽讓沉井在自重下漸漸下沉)。
2、鋼圍堰(套筒,底部插入泥里,上部高出水面),把橋墩施工范圍整個套起來,抽干水後施工。
3、鋼管樁群:用多個長的鋼管樁打入水裡,再在鋼管樁頂做鋼筋混凝土;也可以在鋼管樁內放鋼筋澆混凝土上來。
4、堆土陸地法:先用土堆建成陸地,施工完後再挖掉土。
㈢ 我想修一座跨度6米,寬3.5米的鋼筋混凝土橋,鋼筋怎麼布,混凝土要澆築多厚,能承重15噸至20噸
我想修一座跨度6米,寬3.5米的鋼筋混凝土橋,鋼筋怎麼布,混凝土要澆築多厚,能承重15噸至20噸?
6x3.5=21平方米
設厚為x米:
21x=20
x=0.9524米
鋼筋布置:主筋螺紋鋼長7米的3根,5.8米的6根。彎起筋2根,鋼箍30個。綁紮成形。
製作:鋼模板支模,放入綁紮好的鋼筋,澆築砼。
僅供參考。
㈣ 跨海大橋是如何打基礎的
跨海大橋是的橋建基礎一般是指橋墩的建設。
現在有很多種跨海大橋建造橋墩的常規方法。
具體採用哪種方法,要看地質條件、海水深度等各方面的因素綜合決定。
例如沉井法,先建一個大圓筒沉在要建橋墩處,抽干筒內海水,向下打樁到海底岩石一定深度,用鋼筋混凝土在樁頂修建橋墩承台基礎,在其上再建橋墩。
跨海大橋與一般的大跨在跨度上相對來說要大一些,橋墩(這里不叫柱子)的間距由設計選定,在設計最初就要定下來跨度,這樣橋墩的間距就定了。其實一般跨的間距與河道的差不多,但主航道的寬一些。
橋上有斜拉索(是繩索的意思)的橋是一種橋型,即斜拉橋,拉索將橋結構拉起來,與吊橋中的拉索作用一致,只不過不是垂直的,是斜拉的。拉索的拉力都是經過計算的,張拉順序也是一定的,力量很大,幾十噸上百噸。
橋梁是分很多跨的,象杭州灣跨海橋也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分開來講與一般的大橋內容上差不多,只是它更多要考慮海灣潮汐等的影響。
在海里造橋與一般的內陸江河相比要注意海水中鹽對水中結構的影響,很多時候會採用環氧樹脂鋼筋來增強防腐。
水不太深的地方一般會採用圍堰(鋼板樁、鋼吊箱)施工,將圍堰內的水排出後進行樁基、墩身施工;
水較深的地方會採用打樁船施工,將多根鋼管樁斜著打下後組成了三角的立體幾何形牢牢地固定在水中,然後再在上面澆築承台和墩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