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先張法預應力鋼筋和 後張法預應力鋼筋
【預應力鋼筋】是在結構構件使用前,通過先張法或後張法預先對構件混凝土施加的壓應力。
【先張法】是在澆築混凝土前張拉預應力筋,並將張拉的預應力筋臨時錨固在台座或鋼模上,然後澆築混凝土,待混凝土養護達到不低於混凝土設計強度值的75%,保證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有足夠的粘結時,放鬆預應力筋,藉助於混凝土與預應力筋的粘結,對混凝土施加預應力的施工工藝。先張法一般僅適用於生產中小型構件,在固定的預制廠生產。
【後張法】是先製作構件,並在構件體內按預應力筋的位置留出相應的孔道,待構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強度(一般不低於設計強度標准值的75%)後,在預留孔道中穿入預應力筋進行張拉,並利用錨具把張拉後的預應力筋錨固在構件的端部,依靠構件端部的錨具將預應力筋的預張拉力傳給混凝土,使其產生預壓應力;最後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漿,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構件形成整體。
2. 先張法預應力鋼筋和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有什麼區別
1、鋼筋混凝土步驟不同
先張法:拉鋼筋,後澆灌混凝土構件。後張法:先澆灌混凝土構件,後張拉鋼筋。
2、施工工藝不同
先張法施工的3個階段:張拉鋼筋、澆灌混凝土和養護、放鬆鋼筋建立預應力。
後張法施工的3個階段:構件製作和養護、張拉鋼筋建立預應力、灌漿和錨頭處理。
3、應用方向不同
中、小型預應力構件一般採用先張法,大型預應力構件一般採用後張法。
4、鋼筋放張不同
先張法拉鋼筋後澆注混凝土。後張法: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的情況,先澆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再張拉鋼筋(鋼筋束)。
(2)先張法用什麼鋼筋擴展閱讀:
先張法和後張法張拉程序:
先張法主要要張拉程序為:在台座上按設計要求將鋼筋張拉到控制應力→用錨具臨時固定→澆注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切斷放鬆鋼筋。
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
預加應力的方法 :先張法施工簡單,靠粘結力自錨,不必耗費特製錨具,臨時錨具可以重復使用(一般稱工具式錨具或夾具),大批量生產時經濟,質量穩定.適用於中小型構件工廠化生產
後張法張拉程序:
1、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先澆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再張拉鋼筋(鋼筋束).其主要張拉程序為:埋管制孔→澆混凝土→抽管→養護穿筋張拉→錨固→灌漿(防止鋼筋生銹)。
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錨具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這種做法使鋼筋與混凝土結為整體,稱為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2、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其主要張拉程序為預應力鋼筋沿全長外表塗刷瀝青等潤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紙或套管(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不建立粘結力)→澆混凝土養護→張拉鋼筋→錨固
施工時跟普通混凝土一樣,將鋼筋放入設計位置可以直接澆混凝土,不必預留孔洞,穿筋,灌漿,簡化施工程序,由於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增大,降低造價,適用於跨度大的曲線配筋的梁體。
3. 鋼筋工程中,先張法與後張法的張拉工藝有什麼不同
先張法預應力和後張法:
一、區別:
1、先張法需要專門的預應力張拉台座;預壓力束直接由預應力束與混凝圖的凝結力錨固,一般不需要錨具。後張法需要錨具,不需預應力張拉台座。
2、先張法是澆混凝土前張拉預應力筋;後張法是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齡期才張拉。
3、先張法是將張拉後的預應力鋼筋直接澆築在混凝土內,依靠預應力鋼筋與周圍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來傳遞預應力。而後張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的預應力鋼筋完全依靠端頭錨具來傳遞預壓力。
二、工藝:
1、先張法:在台座上按設計要求將鋼筋張拉到控制應力→用錨具臨時固定→澆注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切斷放鬆鋼筋。其傳力徑是依靠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
2、後張法:
a、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先澆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再張拉鋼筋。其主要張拉程序為:埋管制孔→澆混凝土→抽管→養護穿筋張拉→錨固→灌漿。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錨具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
b、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其主要張拉程序為預應力鋼筋沿全長外表塗刷瀝青等潤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紙或套管→澆混凝土養護→張拉鋼筋→錨固。施工時跟普通混凝土一樣將鋼筋放入設計位置,可以直接澆混凝土,不必預留孔洞。
4. 先張法是怎麼張拉鋼筋的
先張法只適合直線形預應力鋼筋,應在有模盒的台座上進行,不適合施工現場原版位實施。台權座上有固定的錨具、張拉設備。按照設計規定的應力控制或變形控制、亦或應力變形雙控實施。待到澆注的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後才可放張。
5. 先張法預應力鋼筋和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有什麼區別
先張法
是為了提高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鋼筋混凝土構件過早出現裂縫,而在混凝土構件預制過程中對其預先施加應力以提高構件性能的一種方法。通常在澆灌混凝土之前張拉鋼筋的製作方法也稱為先張法,它在工程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
後張法,
指的是先澆築水泥混凝土,待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後再張拉預應力鋼材以形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施工方法。
其實區別就是在後張法是先製作構件留孔道,再穿筋張拉。錨固形成整體,先張法則是預先張拉預應力筋,錨固,再澆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