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梁鋼筋搭接位置 看這里
1、分析如下:
2、如果框架梁 :上部鋼筋搭接在跨中1/3范圍內,下部鋼筋搭接位於支座1/3范圍內,(含支座)。
3、如果是基礎梁 :上部鋼筋連接在支座1/4范圍內(包括支座),下部鋼筋連接位於跨中1/3范圍內。
B. 鋼筋錨固和搭接有什麼區別
錨固是鋼筋在構件端部為保證結構整體性而伸入支座或相鄰構件端部構專造;
搭接是鋼筋屬在同一個構件中由於鋼筋材料的長度或施工方面等其他因素而採取的鋼筋接長。
簡單說,梁放進柱子里節點長度是錨固,在梁中間一根鋼筋不夠長兩根鋼筋接起來就是搭接。
鋼筋錨固搭接都還有很多具體的要求,不光是長度,還有斷點位置,在不同的構件中可以斷開和搭接的位置是不一樣的,搭接的地方有的可以焊接,有的不行。
C. 如何確定梁的兩端鋼筋是直錨還是彎錨
利用其鋼筋排布。
圖集規定鋼筋排布,當錨固長度能夠滿足構造要求時,可以直錨,直錨為不用打彎,直接伸進去就行。圖集規定鋼筋排布,當錨固長度不能滿足構造要求時,就得彎錨,彎錨為把鋼筋端頭打彎,做成直角鉤,鉤長為直徑的15倍。
在框架結構中,梁把各個方向的柱連接成整體;在牆結構中,洞口上方的連梁,將兩個牆肢連接起來,使之共同工作。作為抗震設計的重要構件,起著第一道防線的作用。
(3)梁底鋼筋在支座處怎麼看哪些是錨固哪些是搭接位置不對擴展閱讀:
梁兩端鋼筋設置要求規定:
1、應在整個建築的豎向延續,上到頂,下到底,中間樓層也不要中斷,不連續會造成剛度突變,對抗震非常不利。
2、為避免剛度突變,厚度應按階段變化,每次厚度減小宜為50-l00mm,不宜過大,使牆體剛度均勻連續改變。厚度改變和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改變宜錯開樓層。
3、當剪力牆結構的底部需要有大空間,剪力牆無法全部落地時,就需要採用底部框支剪力牆的框支剪力牆結構。
D. 梁下部鋼筋究竟是在支座錨固還是搭接
如果是多跨時則沖塌中間支座無需斷開,能直通就直通,如果鋼筋長度不合適時需在支座內搭接(注意不用上下彎錨,直錨即可)可以在支座內搭接(搭接長度≥0.5hc+5d,hc為梁截面高度)。邊支判配座才要求在支座內向上(下)彎錨散沖圓長度≥0.45lae。
E. 怎麼區分圖紙中那個鋼筋是錨固的那個鋼筋是搭接的
可以看圖紙附註,
如果附註沒有說明的話可以看鋼筋連接處的符號,有時候焊接會畫出來焊縫;
還可以通過搭接長度來判斷,不同的連接方式規范要求的搭接長度不一樣。
F. 鋼筋錨固和搭接有什麼區別
鋼筋錨固和搭接的區別有:
1、方法不一樣:鋼筋搭接是指兩根鋼筋相互有內一定的重疊長度,容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鋼筋錨固主要是依靠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粘結錨固作用。
2、用途不一樣:鋼筋搭接一般用於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鋼筋錨固用在普通混凝土結構中並不合適,也不經濟。
3、長度不一樣:鋼筋搭接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300mm。鋼筋錨固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G. 鋼筋搭接在什麼位置是怎麼看的
你的這個復問題,問的不明確制,不知道你是算量,還是製作下料的問題,我給你的是算量的方法,呵呵,可別看錯了
1、現在的鋼筋的長度一般的最長是12米
2、你看這根梁有多少的跨,有沒有變鋼筋的地方
3、按不同的鋼筋位置算出梁鋼筋的凈長,你在加上錨固倍數
4、你要是做預算,一般的都是按1跨1錨固來計算
5、梁下的鋼筋在支座處搭接,樑上的鋼筋在梁的跨中1/3處(梁中1/3區間)搭接
H. 框架樑上部鋼筋在支座內錨固還是搭接怎麼區分
11G101-1第59頁中屋面框架梁在端支座時做法:採用梁筋往柱內錨固時,梁麵筋伸至柱對邊鋼筋內側彎下1.7倍la(lae)且相鄰兩根梁麵筋彎鉤長度錯開20d。中間支座可以參考16G101-1第87頁中對屋面框架梁的中間支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