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連梁 對角暗撐配筋 交叉斜筋配筋 集中對角斜筋配筋 是什麼概念或是什麼樣子的可以幫助我理解的謝謝!
其為框架-剪力牆結構。
是指在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兩端與專剪力牆相連且跨高屬比小於5的梁。在11G101圖集中,連梁分為連梁(對角暗撐配筋)、連梁(交叉斜筋配筋)和連梁(集中對角斜筋配筋)三種,分別編號LL(JC)、LL(JX)和LL(DX)。
連梁交叉暗撐:當連梁的跨高比不大於2時(只要是剪力牆筒體結構中),在連梁中設置暗撐或交叉鋼筋,這種暗撐是斜向交叉的。
由框架與剪力牆組合而成的結構體系,適用於需要有局部大空間的建築,這時在局部大空間部分採用框架結構,同時又可用剪力牆來提高建築物的抗側能力,從而滿足高層建築的要求。
(1)連梁斜向交叉構造鋼筋如何設置擴展閱讀:
兩個方向斜撐的縱向鋼筋均應採用矩形箍筋或螺旋箍筋綁成一體,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箍筋間距不應大於200mm及梁截面寬度的一半;端部加密區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100mm,加密區長度不應小於600mm及梁截面寬度的2倍;
縱筋伸入豎向構件的長度不應小於lal,非抗震設計時lal可取la;抗震設計時lal宜取1.15la;梁內普通箍筋的配置應符合《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中第9.3.7條的構造要求。
B. 這圖紙連梁交叉斜筋是什麼意思
交叉斜筋是考慮剪力牆洞口的梁的高度和洞口寬度比超過設計規范的規定版值,所以需在洞口暗梁內增加權斜向筋,斜向鋼筋兩端需錨入兩側剪力牆,施工上比較麻煩。原則上斜向筋起到抗剪作用
斜向鋼筋兩個方向都有形成斜向交叉十字型,與暗梁一般成45°~60°。
C. 連梁怎樣配筋
連梁的配筋構造的要求:
1、連梁頂面、底面縱向水平鋼筋伸入牆肢的長度,抗震設計時不應小於laE,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小於la,且均不應小於600mm。
2、抗震設計時,沿連梁全長箍筋的構造應符合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區的箍筋構造要求;非抗震設計時,沿連梁全長的箍筋直徑不應小於6mm,間距不應大於150mm。
3、頂層連梁縱向水平鋼筋伸入牆肢的長度范圍內應配置箍筋,其間距不應大於150mm,直徑應與該連梁的箍筋直徑相同。
4、連梁高度范圍內的牆肢水平分布鋼筋應在連梁內拉通作為連梁的腰筋。連梁截面高度大於700mm時,其兩側面腰筋的直徑不應小於10mm,間距不應大於200mm;跨高比不大於2.5的連梁,其腰筋的面積配筋率不應小於0.3%。
D. 剪力牆連梁什麼時候設置交叉斜筋和暗撐箍筋
跨高比不大於2的框筒梁和內筒連梁宜增配對角斜向鋼筋。跨高比不大於1的框筒梁和內筒連梁宜採用交叉暗撐。
剪力牆及連梁章節中有明確的規定,對於一、二級抗震等級的連梁,當跨高比不大於2.5時,除普通箍筋外宜另配斜向交叉鋼筋,其截面限制條件及截面受剪承載力可按下列規定計算。
筒體剪力牆用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 ,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牆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牆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牆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在連肢牆中,如果洞口開的再大一些,使得牆肢剛度較弱、連梁剛度相對較強時,剪力牆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於剪力牆的厚度較框架結構樑柱的寬度要小一些。
(4)連梁斜向交叉構造鋼筋如何設置擴展閱讀:
兩個方向斜撐的縱向鋼筋均應採用矩形箍筋或螺旋箍筋綁成一體,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箍筋間距不應大於200mm及梁截面寬度的一半;端部加密區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100mm,加密區長度不應小於600mm及梁截面寬度的2倍。
由於短肢剪力牆結構相對於普通剪力牆結構其抗側剛度相對較小,設計時宜布置適當數量的長牆,或利用電梯,樓梯間形成剛度較大的內筒,以避免設防烈度下結構產生大的變形,同時也形成兩道抗震設防。
短肢剪力牆結構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築平面外邊緣的角部處的牆肢,當有扭轉效應時,會加劇已有的翹曲變形,使其牆肢首先開裂,應加強其抗震構造措施,如減小軸壓比,增大縱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E. 您好,想問一下:剪力牆連梁中交叉斜筋、折線筋在廣聯達裡面如何布置
在連梁構件的屬性欄里的「其它屬性」里對應的鋼筋編輯欄里編輯。
F. 連梁交叉斜筋未放置該怎麼處理
連梁交叉斜筋未放置處理:
連梁的斜筋有3種不同的模式的構造形式,有對角暗撐配筋、交叉斜筋配筋、集中對角斜筋配筋。
(DX):集中對角斜筋配筋。
(JX):交叉斜筋配筋。
(JC):對角暗撐配筋。
鋼筋構造看似很復雜,其實就是連梁中間增加了X布置的斜筋,分三種形式。
對角斜筋LL(DX):連樑上配置對角的斜筋。
交叉斜筋LL(JX):除了對角斜筋,還加了折線筋。
對角暗撐LL(JC):是配置兩道暗梁交叉布置在連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