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抗震鋼筋帶E鋼筋都適用哪些范圍
抗震鋼筋是要保證重要結構構件的抗震性能。抗震等級一、二、三的建築,四專級抗震屬和非抗震建築不需要使用帶E鋼筋。如果設計要求所有抗震構件均要使用帶E鋼筋,也未嘗不可,設計師可以有個性化設計,有這個權利,比規范要求更嚴格。
『貳』 帶E抗震鋼筋是在什麼情況必須使用的
帶E抗震鋼筋在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使用,其縱向受力鋼筋的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按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應採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鋼筋,其強度和最大力下總伸長率的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x0dx0a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強屈比)x0dx0a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0;(超強比)x0dx0a3 鋼筋的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應小於9%。
『叄』 什麼情況鋼筋帶e
國家標准規定,有較高要求的抗震結構適用的鋼筋牌號為:在常見的已有帶肋鋼筋牌號後加E,如HRB400E、HRBF400E等的鋼筋,該類鋼筋除應滿足以下1,2,3的要求外,其他要求與相對應的已有牌號鋼筋相同。
1、鋼筋實測抗拉強度與實測屈服強度之比不小於1.25
2、鋼筋實測屈服強度與常見的熱軋鋼筋強度特徵值之比不大於1.30
3、鋼筋的最大力總伸長率不小於9%
『肆』 鋼筋在什麼情況下用帶E的
根據抗震規范2010版,3.9.3-3條條文解釋,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板柱-抗震牆的柱、以及沈臂桁架的斜撐、樓梯的梯段等,要滿足延性和伸長率的要求。帶E的鋼筋均符合抗震性能的指標。
『伍』 抗震鋼筋國家有沒有明文規定是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抗震鋼筋國家明文規定:只要是參與抗震設計的結構鋼筋都要用帶有E的鋼筋。建築結構抗震設計等級為一二三級,需採用抗震鋼筋。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抗震建築,是指在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以上地區必須進行抗震設計建築。從全球的重大地震災害調查中可以發現,95%以上的人命傷亡都是因為建築物受損或倒塌所引致的。
探討建築物於地震中受損倒塌的原因,並加以防範,從工程上建造經得起強震的抗震建築是減少地震災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提高建築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綜合防禦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時也是防震減災工作中一項「抗」的主要任務。
抗震結構要求使用具有抗震性能的鋼筋,即在建築物受到地震波沖擊時,可延緩建築物斷裂發生時間、避免建築物在瞬間整體倒塌,從而提高建築物的抗震性能。
因此在抗震結構中,理想的鋼筋性能應有一個較長的屈服平台,有很好的延性,同時鋼筋實際屈服強度相對於屈服強度標准值不宜過高。
抗震鋼筋除應滿足標准所規定普通鋼筋所有性能指標外,還應滿足以下:
1)抗震鋼筋的實測抗拉強度與實測屈服強度特徵值之比不小於1.25;
2)鋼筋的實測屈服強度與標准規定的屈服強度特徵值之比不大於1.30;
3)鋼筋的最大力總伸長不小於9%。
以上三條確保了鋼筋的抗震能力,使得抗震鋼筋能夠在建築發生傾斜、變形時「穩起」,不發生斷裂。
(5)結構在什麼情況下用帶e的鋼筋擴展閱讀:
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築,必須進行抗震設計。
二、建築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甲類建築應屬於重大建築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築,乙類建築應屬於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的建築,丙類建築應屬於除甲、乙、丁類以外的一般建築,丁類建築應屬於抗震次要建築。
三、結構體系應符合下列各項要求:
(一) 應具有明確的計算簡圖和合理的地震作用傳遞途徑。
(二)應避免因部分結構或構件破壞而導致整個結構喪失抗震能力或對重力荷載的承載能力。
(三) 應具備必要的抗震承載力,良好的變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四)對可能出現的薄弱部位,應採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抗震設計盡量做到建築平面和立面規則、減少大懸挑和樓板開洞、總質量小且沿平面和立面分布均勻、剛度柔並不出現凸變。
1、抗震設計按照二階段:對絕大多數結構進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結構和構件承載力驗算和結構彈性變形驗算,對各類結構按規定要求採取抗震措施;對特殊結構應進行罕遇地震下的彈塑性變形驗算、三水準: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原則進行。
2、對於抗震防災建築(如:大中型醫療建築、消防車庫及其值班用房、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基礎設施建築(如:縣及縣級市的主要取水和輸水管線、水質凈化處理廠配套建築、燃氣廠主廠房、貯氣罐、加壓泵房和調度樓、熱力建築)、電力建築、交通運輸建築、郵電通信和廣播電視建築、大中型公共建築和幼兒園、小學教學樓等,國家規定要提高抗震設防標准。
3、抗震設計基本要求:
(1)選擇對抗震有利的場地、地基和基礎,
(2)選擇對抗震有利的建築平面和立面,
(3)選擇技術上、經濟上合理的抗震結構體系,
(4)處理好非承重結構構件與主體結構的關系,
(5)注意材料的選擇和施工質量。
多層磚房抗震構造措施: 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牆體之間要有可靠的連接,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樑,樓蓋、屋蓋構件具有足夠的搭接長度和可靠的連接,加強樓梯間的整體性,採用同一類型的基礎。梁、柱塑性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強錨固。
『陸』 為什麼框架構件縱向鋼筋才需要帶E鋼筋
應該是大寫字母 E ,不應該用小寫字母 e !請認真閱讀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第5.2.2條。必須使用帶E 的熱軋帶肋鋼筋的范圍是:「對按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中的縱向受力鋼筋」。基礎結構不屬於這個范圍,因為基礎不是框架、不是斜撐構件、不是梯段;設防類別為丙類(即標准設防)的基礎結構沒有抗震措施要求。當然,你可以用帶E 的鋼筋,因為鋼筋表面不便於辨認,為防止混雜不清,便於質量管理。
『柒』 鋼筋帶E和不帶e有什麼區別
1、兩者種類不同
鋼筋帶E的是抗震鋼筋,鋼筋不帶E的是普通鋼筋。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准化委員會共同發布的GB1499.2–2007《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份:熱軋帶肋鋼筋》標准中明確規定,抗震鋼筋的符號為在較高要求的抗震結構牌號後加「E」。
2、兩者性能不同
鋼筋帶E的抗震鋼筋其與普通鋼筋相比較,最大的優點就是抗拉強度和延伸率都比較大,此外,抗震鋼筋的延伸率要求不低於9%,這數字遠遠要高於普通鋼筋的標准,而正是這些技術指標的提升,加強鋼筋的抗震能力,使得再其發生傾斜、變形時能夠穩起,不發生斷裂。
3、兩者使用場所不同
規范中有說明只有梁、柱、樓梯斜板等的縱向受力鋼筋必須使用帶E的抗震鋼筋,腰筋、箍筋、剪力牆鋼筋酌情而定,也可以使用帶E不普通鋼筋。
(7)結構在什麼情況下用帶e的鋼筋擴展閱讀:
抗震結構要求使用具有抗震性能的鋼筋,即在建築物受到地震波沖擊時,可延緩建築物斷裂發生時間、避免建築物在瞬間整體倒塌,從而提高建築物的抗震性能。因此在抗震結構中,理想的鋼筋性能應有一個較長的屈服平台,有很好的延性,同時鋼筋實際屈服強度相對於屈服強度標准值不宜過高。
國家標准規定,有較高要求的抗震結構適用的鋼筋牌號為:在常見的已有帶肋鋼筋牌號後加E,如HRB400E,HRBF400E等的鋼筋,該類鋼筋除應滿足以下要求外,其他要求與相對應的已有牌號鋼筋相同。
鋼筋實測抗拉強度與實測屈服強度之比不小於1.25,鋼筋實測屈服強度與常見的熱軋鋼筋強度特徵值之比不大於1.30,鋼筋的最大力總伸長率不小於9%,對普通鋼筋規定的最大力總伸長率不小於7.5%提高到不小於9%。這些技術指標的提高,加強了鋼筋的抗震能力,保證了結構構件在地震力作用下具有更好的延性。
因此,抗震鋼筋和普通鋼筋的本質區別就是使鋼筋獲得更好的延性,從而能夠更好地保證重要結構構件在地震時具有足夠的塑性變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捌』 抗震剪力牆結構用鋼筋是否需要帶「E」
抗震等級一、二、三的建築,四級抗震和非抗震建築不需要使用帶E鋼筋。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11.2.3和《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第3.9.2.2.2的強制性條文,抗震等級一、二、三級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其縱向受力鋼筋採用普通鋼筋時,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鋼筋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0;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實測值不應小於9%。滿足此3個指標的鋼筋是牌號帶「E」鋼筋,其他鋼筋不太可能滿足此條件或經試驗確定。
剪力牆(shear
wall)又稱抗風牆、抗震牆或結構牆。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
它分平面剪力牆和筒體剪力牆。平面剪力牆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筒體剪力牆用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
,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牆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牆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牆高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玖』 抗震等級為二級,一定要使用帶E鋼筋嗎
抗震等級為二級的框架5層結構如果是縱向受力鋼筋則必須使用用帶「E」鋼筋。
光根據抗震等級不能知道設計有誤。
帶E鋼筋的使用范圍:
1、抗震等級一、二、三的建築,四級抗震和非抗震建築不需要使用帶E鋼筋;
2、是框架,含框剪結構中框架,具體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框支柱、框支梁和板柱-抗震牆的柱,不包括非框架梁、樓板,也不包括剪力牆結構中的代號為KL的「框架梁」(剪力牆結構中標識為KL稱「框架梁」不妥,高規7.1.3「跨高比不小於5的連梁宜按框架梁設計」,但它並不是框架梁,而仍然是牆的組成部件)。剪力牆結構、磚混結構等其他結構類型不需要帶E鋼筋;
3、是上述框架構件的縱向鋼筋,箍筋和其他鋼筋不需要帶E鋼筋;
以上1、2、3條同時滿足才需要帶E鋼筋,只滿足其中一項或二項的不需要帶E鋼筋。
如四級抗震的框架、二級抗震的剪力牆、三級抗震框架柱中的箍筋等均不需要帶E鋼筋;除此之外,抗震等級一、二、三的建築伸臂桁架的斜撐、樓梯的梯段需要帶E鋼筋;規范對使用帶E鋼筋是有約定條件的,並非所有的抗震建築都需要帶E鋼筋。
(9)結構在什麼情況下用帶e的鋼筋擴展閱讀
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一級至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應根據結構類型、房屋高度、設防烈度採用不同的抗震等級,並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要求。
註:1、設防烈度為6度的建築(建造於Ⅳ類場地上較高的高層建築除外)可不進行截面抗震驗算,但應符合本章有關的抗震構造要求;
2、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當剪力牆部分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不大於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的50%時,其框架部分應按框架結構的抗震等級採用;
3、有框支層的剪力牆結構,除落地剪力牆底部加強區外,均可按一般剪力牆結構的抗震等級取用;
4、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檐口的高度;
5、設防烈度為8度的丙類建造且房屋高度不超過12m的規則的一般民用框架結構(體育館和影劇院除外)和類似的工業框架結構,抗震等級可採用三級;
6、對設防烈度為6度、7度的地區,當採用有框支層的剪力牆結構時,其房屋高度分別不宜超過120m、100m。
7、本表所列結構,除鉸接排架外,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剪力牆即為現行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中的現澆剪力牆。
四個級別。在中國建築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准。
『拾』 三級抗震基礎鋼筋必須使用帶E鋼筋嗎用在哪些部位
1、現在按照抗震設計規范的要求,基本上全國各地的項目圖紙設計要求的鋼筋都為帶E的抗震鋼筋了。
2、帶E的抗震鋼筋用於所有抗震構件中,除去樓梯、樓板,其他樑柱牆基礎都要帶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