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框架梁端支座和中間支座原位沒標注鋼筋
根據11G101-1圖集第25頁:4.2條 平面注寫包括集中標注與原位標注,集中標注表達梁
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當集中標注中的某項數值不適用與梁的某部位時,
則將該項數值原位標注,施工時,原位標注取值優先(如圖4.2.1所示。)
注:本圖四個梁截面系採用傳統表示方法繪制,用於對比按平面注 寫方式表達的同樣內容。實際採用平面注寫方式表達時,不需繪制梁截面配筋圖和圖4. 2. 1中的相應截面號。
⑵ 什麼是梁的左支座筋,跨中筋,下部筋,右支座筋。 在圖紙上怎麼表示的
梁的左支座鋼筋指的是:梁的左邊支座位置的上部鋼筋;跨中筋指的是:梁跨中位置的上部鋼筋;下部筋指的是:梁的下部鋼筋;右支座鋼筋指的是:梁的右邊支座位置的上部鋼筋。
施工圖中,將梁的左支座鋼筋標在樑上方左邊支座附近;跨中筋標在樑上方跨中位置;下部鋼筋標在梁下方跨中位置;右支座筋標在樑上方右邊支座附近。
(2)為什麼梁左支座鋼筋標注不了擴展閱讀
梁的支座鋼筋位於樑上部承受負彎矩作用,左右端支座鋼筋長度遵循如下規則:
第一排鋼筋長度 = 本跨凈跨長/ 3 + 錨固(相鄰兩跨都有負筋時取長跨凈跨長/ 3 +錨固);
第二排鋼筋長度 = 本跨凈跨長 / 4 + 錨固(相鄰兩跨都有負筋時取長跨凈跨長/ 4+錨固)。
註:錨固長度同樑上部貫通筋錨固; 當梁的支座負筋有三排時,第三排鋼筋的長度計算同第二排。
梁配筋圖中當梁的支座鋼筋跨中鋼筋和底部鋼筋與集中標注不同時,均需用原位標注進行表示。梁的支座鋼筋表示支座位置含通長鋼筋在內的所有縱筋;跨中鋼筋表示跨中位置包括通長鋼筋在內的所有縱筋;下部鋼筋表示所有下部縱向鋼筋。
當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不同時,需在支座兩邊分別標注;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配筋值,另一邊省去不注。
⑶ 梁支座鋼筋標注詳解
梁支座鋼筋的標注時候,這樣的鋼筋有一定的系數要求,標注的往往需要在硬度參數上是比較高的。
⑷ 在梁的原位標注中,標注的文字靠近梁左端支座就表示左端支座處的配筋
梁跨中間位置上部鋼筋已在集中標注里表明。當跨左、右邊支座配筋相同時,可只標一邊。注意,上部原位標注是通過該截面上部實信肆實在在的全部鋼筋掘族,下部原位判坦弊標注是通過該截面下部實實在在的全部鋼筋。
⑸ 廣聯達鋼筋算量原位標注沒有上部左右標注怎麼解決
基礎梁和框架梁的受力不一樣,基礎梁的上部鋼筋標注在下面,下部鋼筋標注在上面
⑹ 梁原位標注一邊有標注一邊沒標准梁鋼筋怎麼計算樑上部支座只有一邊怎麼記算
對於連續梁,在鋼筋標注時才會出現一邊未標注的情況。一邊未標注時,按照連續梁另一側標注的計算。
⑺ 我的梁鋼筋底筋為什麼沒有呀,採用原位和集中標注
1、原位標注,標在支座處的是指在支座處總共有這么多鋼筋,其中包括集中標注的通長鋼筋。
2、原位標的不一定是通長筋,集中標注的才是通長筋。原位標注中比集中標注多的鋼筋就不是通長筋,要在支座附近(1/3或1/4處)斷掉。比如中間的這個原位標注,19根32
8/11,指此支座一共有19根32的鋼筋,其中從上朝下數第一排(也就是從下朝上數第二排)是8根,從上朝下數第二排(從下朝上數第一排,也就是靠近模板的那一排)是11根,這一排其實就是集中標注所標的那11根通長筋。
因為你這個圖是基礎梁的圖,所以上下方向是和上部梁的方向是反的。
⑻ 廣聯達梁原位標注一跨右支座怎麼標注不上,梁平法表格也標注不上, 是怎麼回事
右邊柱是否設置成了支座 如果沒設置成支座就成了懸挑梁無法原位標注
⑼ 梁跨中部位上部加筋一邊標注一邊未標鋼筋應怎樣設置
梁的標注方式分為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有原位標注的優先按原位標注設置,沒有的按集中標注設置。
⑽ 請教關於梁鋼筋的標注問題!
你看的圖紙是平面標注法,G4代表四根構造鋼筋,N4代表四根抗扭鋼筋。至於你說剖面圖就是一種看法,沒什麼容易的說法。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 / 3Φ20 上面的鋼筋是3Φ22, 下面的鋼筋是3Φ20。
⑵ 2Φ12 / 3Φ18 上面的鋼筋是2Φ12, 下面的鋼筋是3Φ18。
⑶ 4Φ25 / 4Φ25 上面的鋼筋是4Φ25, 下面的鋼筋是4Φ25。
⑷ 6Φ25 / 8Φ25 上面的鋼筋是6Φ25, 下面的鋼筋是8Φ25。
前面的表示是上面,後面表示是下面,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2。
⑶ N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G,N開頭的鋼筋都是腰筋。腰筋只有這2種,鋼筋都是一樣只是深入支座長度不同
錨固不一定是彎的,比如,腰筋中構造鋼筋15d,和抗扭鋼筋(lle,lae)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鋼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鋼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