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承台梁b和t代表什麼
B是底部下部鋼筋,T是上部鋼筋。
除了板上有底筋和麵筋以外,還有很多構件都有底筋和麵筋,包括承台梁,B和T只是很多種表示方法的一種,沒有規定只能用在板上。
鋼筋符號,指的是鋼筋參數符號等。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
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1)承台鋼筋b和t是什麼鋼筋擴展閱讀:
鋼筋綁扎與安裝:
鋼筋綁扎前先認真熟悉圖紙,檢查配料表與圖紙、設計是否有出入,仔細檢查成品尺寸、心頭是否與下料表相符。核對無誤後方可進行綁扎。
採用20#鐵絲綁扎直徑12以上鋼筋,22#鐵絲綁扎直徑10以下鋼筋。
鋼筋接長:
根據設計要求,本工程直徑≥18的鋼筋優先採用機械接長,套筒擠壓連接技術,其餘鋼筋接長,水平筋採用對焊與電弧焊,豎向筋優先採用電渣壓力焊。大於Φ25豎向鋼筋採用套筒擠壓連接。
Ⅱ 承台鋼筋中B,T,G各是什麼含義
b是承台底層鋼筋,t是上層鋼筋,g是上下層鋼筋拉鉤筋。
Ⅲ 承台配筋中前面B ,T字母帶表什麼意思。
T表示承台鋼筋頂部鋼筋
B表示基礎連梁底部鋼筋
具體參考網路文庫的
http://wenku..com/view/cd63ee956bec0975f465e227.html
Ⅳ 建築圖紙上鋼筋的集中標注中B T是什麼意思謝謝
一般如果是成對出現,那就是底和頂的意思。T表示上部鋼筋,其為英文單內詞Top的簡稱,表示鋼筋容布局在上部,用於建築中的識別與擺放。B表示下部鋼筋,其為英文單次Bottom。
G是構造腰筋的意思,圖中G4Φ12表示構造腰筋4根,兩邊對稱布置,一邊2根。
例如,承台鋼筋有B&T:XΦ16@150;Y12@150,就是說明底板和頂板配筋都是X方向是16的間距150,Y方向是12的間距150。
拓展資料: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Ⅳ 建築施工中鋼筋標注中B和T代表什麼
B是底,宏埋臘T是頂。
如承蔽滑台鋼筋有B&T:XΦ16@150;Y12@150,就是說明底板和頂板配筋都是X方向是16的間距150,Y方向是12的間距150。
Ⅵ 承台鋼筋中B,T,G各是什麼含義
混凝土構件中,常用英文字母T(Top的縮寫)表示上部鋼筋,用英文字母B(Boton的縮寫)表示下部鋼筋,而用漢語拼音字母G表示構造的意思。
單樁承台全部是構造鋼筋,不必標注B,T,G;兩樁承台梁是轉換構件,B表示下部鋼筋,T表示上部鋼筋,G表示承台梁的構造腰筋;多樁承台(樁筏)有B,T無G。
承台是樁與柱或墩聯系部分。承台把幾根,甚至十幾根樁聯系在一起形成樁基礎。
承台分為高樁承台和低樁承台:低樁承台一般埋在土中或部分埋進土中,高樁承台一般露出地面或水面。高樁承台由於具有一段自由長度,其周圍無支撐體共同承受水平外力。基樁的受力情況極為不利。樁身內力和位移都比同樣水平外力作用下低樁承台要大,其穩定性因而比低樁承台差。
(6)承台鋼筋b和t是什麼鋼筋擴展閱讀
樁基礎的使用條件是:
1、荷載較大,地基上部土層軟弱,適宜的地基持力層位置較深,採用淺基礎人工地基在技術上、經濟上不合理時。
2、河床沖刷較大,河道不穩定或沖刷深度不易計算正確,位於基礎或結構物下面的土層有可能被侵蝕、沖刷,如採用淺基礎不能保證基礎安全時。
3、當地基計算沉降過大或建築物對不均勻沉降敏感時。
4、當建築物承受較大水平荷載,需要減少建築物水平位移和傾斜時。
5、當施工水位或地下水水位較高,採用其他深基礎施工不便或經濟上不合理時。
6、地震區,可液化的地基中,採用樁基礎可增加建築物的抗震能力,樁基礎穿越可液化土層並伸入下部密實土層。
Ⅶ 鋼筋基礎梁符號中「B」和「T」各表示什麼
b是指底部鋼筋;
t是指頂部鋼筋。
望採納,謝謝
Ⅷ 建築施工中鋼筋標注中B和T代表什麼
建築施工中鋼筋標注中「B」代錶板下部縱筋,「T」代錶板上部貫通縱筋。
Ⅸ 建築施工中鋼筋標注中B和T代表什麼
一般如果是成對出現,那就是底和頂的意思。其中B是底,T是頂。
如承台鋼筋有B&T:XΦ16@150;Y12@150,就是說明底板和頂板配筋都是X方向是16的間距150,Y方向是12的間距150。
一般採用引出線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兩種標注方法:
1。標注鋼筋的根數、直徑和等級 :3Ф20
3:表示鋼筋的根數 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20:表示鋼筋直徑
2。標注鋼筋的等級、直徑和相鄰鋼筋中心距Ф8 @ 200:
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8:表示鋼筋直徑 @:相等中心距符號 200:相鄰鋼筋的中心距(≤200mm)
(9)承台鋼筋b和t是什麼鋼筋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熱軋後立即穿水,進行表面控製冷卻,然後利用芯部余熱自身完成回火處理所得的成品鋼筋。
帶肋鋼筋:表面通常帶有兩條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的鋼筋。
月牙肋鋼筋:橫肋的縱截面呈月牙形,且與縱肋不相交的鋼筋。
縱肋:平行於鋼筋軸線的均勻連續肋。
橫肋:與縱肋不平行的其他肋。
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與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
帶肋鋼筋的相對肋面積:橫肋在與鋼筋軸線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積與鋼筋公稱周長和橫肋間距的乘積之比。
鋼筋加工一般要經過四道工序:鋼筋除銹;鋼筋調直;鋼筋切斷;鋼筋成型。
當鋼筋接頭採用直螺紋或圓錐螺紋連接時,還要增加鋼筋端頭鐓粗和螺紋加工工序。鋼筋配料與代換鋼筋代換
(1)以另一種鋼號或直徑的鋼筋代替設計文件中規定的鋼筋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應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2)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後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於98%或大於103%。
(3)設計主筋採取同鋼號的鋼筋代換時,應保持間距不變,可以用直徑比設計鋼筋直徑大一級和小一級的兩種型號鋼筋間隔配置代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