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有暗柱時剪力牆內鋼筋是怎樣的
有暗柱是剪力牆豎向鋼筋只取暗柱豎向和剪力牆豎向鋼筋直徑較大鋼筋(一般取暗柱豎向鋼筋),橫向鋼筋依舊不變,穿通暗柱,保護層變厚處按鋼筋彎折≤1/6處理(這是標准,實際施工中往往不再彎折處理)
❷ 標准層梁平法施工里,剪力牆兩暗柱之間有這么兩根鋼筋,這是加強筋還是什麼
你好,這是剪力牆暗梁,圖紙說明中或者結構設計總說明中有提到的。
作用是增加剪力牆整體穩定性,一方面強化牆體與頂板的節點構造,另一方面為橫向受力的牆體提供邊緣約束,強化牆體與頂板的剛性連接。
一般布置方式都是在剪力牆與樓層面處,你可以去現場看看是不是每個地方都有
❸ 剪力牆中為什麼要設暗柱
剪力碧胡亮牆中設暗柱的原因:
1、按照應力分布原則,剪力牆的平面內彎矩用端部的鋼筋承擔是最合理的,因悔寬此在做迅端部設置的暗柱又稱為邊緣構件,主要作用就是為了抗彎,這樣能加強剪力牆的受力。
2、剪力牆牆體的豎向鋼筋都是分布筋,是不考慮受力的,因此彎矩完全由暗柱承擔。
❹ 剪力牆與暗柱的鋼筋關系
題目圖片中有一個邊緣暗柱,和一個邊緣轉角柱。圖中註明是錯誤的,剪力牆的水平分布筋始終包圍GBZ縱筋,沒有插入GBZ縱筋,只有搭接或收頭的說法,沒有錨固的說法,應按11G101-1圖集構造。
❺ 剪力牆結構中不同鋼筋種類作用分析
剪力牆一般是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又稱抗震牆,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做成。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剪力牆結構中不同鋼筋種類作用分析。
1、剪力牆中鋼筋的作用
在剪力牆結構中所配置的鋼筋種類要比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要多,不同的鋼筋種類在剪力牆結構中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進行剪力牆結構鋼筋的施工,就必須對剪力牆結構中不同鋼筋的種類要充分了解,這樣才有助於施工人員充分了解不同鋼筋種類的受力變形以合理地布置各種鋼筋。
1.1水平分布鋼筋
在剪力牆結構中,剪力牆所承受的剪力主要是由剪力牆中的水平分布鋼筋來承受,其可以有效阻止剪力牆結構斜裂縫的產生;另外水平分布鋼筋只要計算合理而且布置合理,還可以有效避免剪力牆結構的脆性破壞。因此,水平鋼筋的合理布置對於剪力牆抗剪起著關鍵作用。
1.2豎向分布鋼筋
在剪力牆結構中,剪力牆所承受的彎矩主要是由剪力牆中的豎向分布鋼筋來承擔,同時豎向鋼筋還可以有效地阻止剪力牆中水平裂縫的產生。因此,准確地布置豎向鋼筋的直徑和間距,對於剪力牆的抗彎以及阻止斜裂縫出現起著主要作用。
1.3暗柱鋼筋
剪力牆結構中必定會存在暗柱結構,暗柱在剪力牆結構中起著重要作用。剪力牆的大部分抗彎鋼筋都布置在剪力牆的端部,也就是暗柱的鋼筋。暗柱的鋼筋除了起著抗彎承載力之外,還能約束剪力牆的混凝土,同時還能確保剪力牆的穩定,使剪力牆的延性也能得到提高。對於暗柱鋼筋,除了豎向方向,還得設有箍筋。
2、剪力牆中鋼筋的布置
從上述的分析可發現,鋼筋放在剪力牆結構中不同位置所起的作用不同,如豎向水平鋼筋和水平分布鋼筋所布置的方向是完全不同,同時兩種鋼筋的相互位置哪個在外,哪個在內所得到的效果又是完全不同的。如何根據施工圖來進行判斷鋼筋種類以及合理地布置鋼筋對於剪力牆結構鋼筋的施工是關鍵。
(1)水平分布鋼筋布置。水平分布鋼筋在剪力牆結構中通常都是布置雙排,而且是水平方向布置。在布置水平分布鋼筋中,豎向分布鋼筋應布置在內側,水平分布鋼筋布置在外側。採用這種鋼筋布置方式,主要是考慮到利用其來抵抗溫度應力,阻止混凝土溫度所造成的開裂。而對於較長而薄的牆體來說,更應該採用這種鋼筋布置方式。
(2)豎向分布鋼筋布置。一般情況下,豎向分布鋼筋都布置在水平分布鋼筋的內側,而且豎向分布鋼筋適宜連續不間斷的穿越暗梁。其穿越暗梁時,豎向分布鋼筋同樣適宜布置在暗梁縱向鋼筋的內側。而且剪力牆通常都是雙層布置豎向分布鋼筋。若剪力牆厚度較小,也可以把豎向分布鋼筋布置在暗梁縱向鋼筋的外側。但無論豎向分布鋼筋布置在暗梁臘李仔縱向鋼筋的外側還是內側,都必須採用拉結筋,固定豎向分布鋼筋與暗梁縱筋,以增加對豎向分布鋼筋的約束作用。
(3)連梁和暗梁輪汪鋼筋布置。兩端剪力牆中的連梁縱向鋼筋應布置在所有構件的最內側,即連粱縱筋應布置在水平分布鋼筋和豎向分布鋼筋的內側。對於暗粱的縱向鋼筋則應布置在兩端暗柱的縱筋內側,同時應兩端錨固在暗柱內。
3、剪力牆中鋼筋的錨固
在剪力牆結構鋼筋工程中,構件的承載力主要是通過計算鋼筋用量以及合理布置鋼筋來體現,而對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等,則體現在鋼筋的錨固上。對於鋼筋工程施工來說,鋼筋的錨固是一個關鍵施工技術要點。
(1)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剪力牆結構中的鋼筋錨固必須要按照規范規定滿足最小錨固長度,這樣才能確保結構的構造措施。根據《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中的規定,在抗震地區中剪力牆結構鋼筋的最小抗震錨固長度LaE為:抗震等級為一、二級時取1.15La;抗震等級為三級時取1.05La;抗震等級四級擾頃時取1.0La。
(2)水平分布鋼筋錨固。剪力牆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牆端,並向內水平彎折10d後截斷,其中d為水平分布鋼筋直徑。當剪力牆端部有翼牆或轉角牆時,內牆兩側的水平分布鋼筋和外牆內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翼牆或轉角牆外邊,並分別向兩側水平彎折後截斷,其水平彎折長度不宜小於15d。在轉角牆處,外牆外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在牆端外角處彎入翼牆,並與翼牆外側水平分布鋼筋搭接。措接長度為1.21a。帶邊框的剪力牆,其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宜分別貫穿柱、梁或錨固在柱、粱內。
(3)豎向分布鋼筋的錨固。剪力牆的豎向分布鋼筋通常都錨固在基礎的牆體或者地下室的基礎上。當上下牆體等厚時,剪力牆結構的豎向分布鋼筋適宜錯開搭接;當上下牆體厚度不等時,則剪力牆結構的豎向分布筋直接伸入基礎或者地下室的牆板中錨固,其最小錨固長度按最小搭接長度取值。
4、剪力牆中鋼筋的連接
剪力牆結構鋼筋工程中,鋼筋連接方法主要有綁扎連接、機械連接以及焊接連接,其中尤其以綁扎連接居多。因此本文著重探討剪力牆中鋼筋的綁扎連接要點。
(1)豎向分布鋼筋。剪力牆的縱向鋼筋每段鋼筋長度不宣超過4m(鋼筋的直徑;126=「」12mm),水平段每段長度不宜超過8m,以利綁扎。剪力牆豎向分布鋼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2la。
(2)水平分布鋼筋。剪力牆水平分布鋼筋的措接長度不應小於1.2la。(la為鋼筋錨固長度)。同排水平分布鋼筋的措接接頭之間及上、下相鄰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接頭之間沿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宜小於500mm。
(3)鋼筋綁扎其他要點。將預留鋼筋調直理順,並將表面砂漿等雜物清理干凈。先立2~4根縱向筋,並劃好橫筋分檔標志,然後於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定位水平筋,並在橫筋上劃好分檔標志,然後綁其餘縱向筋,最後綁其餘橫筋。如剪力牆中有暗粱、暗柱時,應先綁暗梁、暗柱再綁周圍橫筋。剪力牆的鋼筋網綁扎。全部鋼筋的相交點都要扎牢,綁扎時相鄰綁扎點的鐵絲扣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變形。混凝土澆築前,對伸出的牆體鋼筋進行修整,並綁一道臨時橫筋固定伸出筋的間距(甩筋的間距)。牆體混凝土澆築時派專人看管鋼筋,澆築完後立即對伸出的鋼筋(甩筋)進行修整。
5、結語
框架剪力牆中鋼筋的施工是一個頗受關注的施工難點,而一些施工人員對框架剪力牆中鋼筋的正確施工沒有得到充分認識,筆者對框架剪力牆結構施工中鋼筋的施工技術方法進行詳細的介紹,從剪力牆中鋼筋的作用出發,分別分析剪力牆中鋼筋的位置關系、鋼筋的錨固、鋼筋連接的施工技術。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❻ 剪力牆與暗柱的鋼筋位置問題。
剪力牆的水平鋼筋理論上放裡面或外面都沒什麼關系的,他豎向何水平都要受力的。但圖集上專好像是放在外面的,這屬樣對豎向裂縫效果會稍微好點,畢竟主要還是承受豎向力嘛(個人認為)。
水平鋼筋放在暗柱外面沒什麼好不好處,本來就這么放的,牆身也是這么放的。
放在暗柱里可以不閉合,當然施工給他閉合那就更好了。鋼筋不存在什麼錨固長度的問題,暗柱本來就是剪力牆的一部分,只是為了增加牆體的穩定到邊緣按柱子的構造而已,沒那麼復雜。
❼ 連梁,暗柱,端柱,剪力牆是不是都必須設置鋼筋啊,可不可以不配筋呢
剪力牆是高層建築結構里最最重要的豎向構件,它不但承擔建築物受到的豎向荷載、水回平答荷載,而且承擔抵抗地震作用的重擔,如果沒有鋼筋,就是純混凝土,混凝土是脆性材料,那就沒有辦法承受構件中產生的強大的拉應力、剪應力而導致脆性破壞,這是抗震大忌!大家都知道,任何脆性材料縱向受壓破壞的原因都是其橫向拉應力超過極限而致。
連梁、暗柱、端柱、暗梁、角柱、翼柱都是組成剪力牆的部件,當然也應按規范配筋。
❽ 剪力牆中暗柱配筋
無論是構造邊緣構件或約束邊緣構件,都是剪力牆(抗震規范上叫抗震牆)的組成部分,有牆就有邊緣構件,所以應該認為暗柱不是後來加的,暗柱的鋼筋也不是加的。
這些邊緣構件(統稱牆柱)是抗震基本構造措施,鋼筋配置見GB50011-2010《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第6.4節,是和牆一起配置的,每個工程結施圖上都有『牆柱配筋大樣表格』,施工中不存在『加柱筋減牆筋』。 也許做預算的人為了簡便計算,採用加~ 減~ 的辦法。
❾ 暗柱柱內鋼筋表示什麼范圍
縱向配筋:框架柱分中、邊、角、框支柱不同;只有最小直徑限制;按抗震等級配筋率0.6~1.2.
抗震牆暗柱沒有中、邊...之分;直徑規定12~16;按抗震等級配筋率0.05~0.10.
橫向配筋:框架柱兩個方向有;有加密區;配箍特徵值λv因抗震等級、軸壓比、箍筋型式而不同;
有肢距的限制;
抗震牆構造邊緣暗柱只一個方向有;沒有加密區;沒有肢距限制;非底部加強部位無
箍筋只有拉鉤;約束暗柱配箍特徵值λv只分 抗震一級 9度、一級8度和二級 。
暗柱,也叫牆柱(英文名為concealed column或embedded column)。暗柱是剪力牆中邊緣構件的別稱,是剪力牆的一部分,一般位於牆肢平面的端部(即邊緣),主要用於承載牆體受到的平面內彎矩作用。暗柱寬度和牆身等同,在外觀上暗藏於牆中不易辨別,故而得名。
暗柱鋼筋主要有縱筋和箍筋組成。
剪力牆中的暗柱為邊緣構件的一種形式,主要作用是在牆平面內彎矩作用時,承擔彎矩引起的拉和壓應力。概念上可以將剪力牆視作豎著擺放的深梁,位於牆邊緣的暗柱即為深梁的受彎縱筋配筋區域。如果牆肢平面外有單側梁擱置並且擱置點無暗柱,由於剪力牆不考慮承擔平面外彎矩,所以在此梁位置宜設置暗柱以承擔平面外彎矩。暗柱根據位置和抗震設計的等級,一般情況下有兩種:一種約束端(暗)柱,一種構造端(暗)柱,具體規定見《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或者《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1。在舊圖集中,邊緣構件分為四種:寬度大於牆厚的稱為端柱,不大於牆厚的根據平面位置的不同稱為暗柱、轉角柱以及翼柱。而在新圖集(11G101系列)中,後三種都合並稱為暗柱。
❿ 看圖,通過暗柱的剪力牆為什麼會有鋼筋量
暗柱的牆肢的部件,自有豎筋及箍筋,怎麼叫「通過暗柱的剪力牆...」。暗柱的豎筋不一定與牆肢的豎向分布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