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在混泥土當中的比例應該怎麼去計算,公式
資料:目前在工程界,對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的配筋有四種做法:專
(1)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每屬m寬度范圍內的配筋取計算配筋和1000h×0.15%(mm2)的較大值,但不得少於φ10@200。h為基礎高度(mm)。 (2)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每m寬度范圍內的配筋取計算配筋和1000hz×0.15%(mm2)的較大值,但不得少於φ10@200。hz為基礎截面的折算高度(mm),公式見規范附錄S。 (3)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每m寬度范圍內配筋取計算配筋和1000h1×0.15%(mm2)較大值,但不得少於φ10@200。h1為階形獨立基礎第一階的高度(圖3),以mm計。階形獨立基礎每階的高度為300~500mm;當h≤500mm時為一階;500mm900mm時為三階。 (4)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每m寬度范圍內的配筋取計算配筋和φ10@200的較大值。上述四種配筋做法中,筆者認為第一種做法過於安全;第二種做法也有一定道理;第四種配筋做法與配筋率無關,除滿足計算要求外,其最低配筋要求是: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宜≥10mm,間距宜≤200mm。
2. CAD怎樣填充混凝土
CAD里牆橫截面填充方法:
1、創建面域填充。
2、直接填充:填充命令-選擇對專象(把牆體的邊界選擇好)屬-選擇點(牆內任意點)-選擇填充圖例。
3、比例因子和角度在填充命令里,根據圖形界限比例調整。
4、或者填充後,選擇填充過的面域右鍵,對象屬性(或對象管理器)調整比例。角度也一樣。
3. 鋼筋混凝土的比例如何
以下是用碎石做粗骨料時一立方米混凝土的配比及材料用量,供參考。
C25的配合比:
水泥:砂內;石:水=1:1.40:2.85:0.47(重量比) 材料用量 (kg/m3):水泥:415kg;砂子:583kg;石子:1184kg;水:容195kg
C30的配合比:
水泥:砂:石:水=1:1.18:2.63:0.41(重量比) 材料用量 (kg/m3):水泥:459kg;砂子:542kg;石子:1206kg水:188kg
4. 鋼筋和混凝土的最佳比例是多少
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版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權截面的面積)。受拉鋼筋配筋率、受壓鋼筋配筋率分別計算。鋼筋混凝土構件最小配筋率如下:
受壓構件:全部縱向鋼筋 0.6%;一側縱向鋼筋 0.2%
受彎構件、偏心受拉、軸心受拉構件一側的受拉鋼筋 0.2%
鋼筋混凝土梁規定配筋率的要求,是為了避免工程出現超筋梁或少筋梁的現象,保證安全質量,保證技術經濟效益。
5. 1立方米的鋼筋混泥土的配比各是多少
1立方米的鋼筋混泥土的配比,根據用途不同,比例也不同。具體配比如下圖版:
鋼筋混凝土(權英文:Reinforced Concrete或Ferroconcrete),工程上常被簡稱為鋼筋砼(tong)。是指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鋼筋網、鋼板或纖維而構成的一種組合材料與之共同工作來改善混凝土力學性質的一種組合材料。為加勁混凝土最常見的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