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1G101-2圖集18頁「縱向鋼筋彎鉤……」6個圖有什麼用,想告訴我們什麼
11G101-2圖集18頁「縱向鋼筋彎鉤與機械錨固的形式」6個圖是錨固措施。
想告訴我們在鋼筋末端配置彎鉤和機械錨固是減小錨固長度的有效方式。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p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2015 年版)GB 50010 - 2010
8.3.3 在鋼筋末端配置彎鉤和機械錨固是減小錨固長度的有效方式,其原理是利用受力鋼筋端部錨頭(彎鉤、貼焊錨筋、焊接錨板或螺栓錨頭)對混凝土的局部擠壓作用加大錨固承載力。錨頭對?昆凝土的局部擠壓保證了鋼筋不會發生錨固拔出破壞,但錨頭前必須有一定的直段錨固長度,以控制錨固鋼筋的滑移,使構件不致發生較大的裂縫和變形。因此對鋼筋末端彎鉤和機械錨固可以乘修正系數 0. 6 ,有效地減小錨固長度。應該注意的是上述修正的錨固長度已達到 0. 6Lab,不應再考慮第 8. 3. 2 條的修正。
根據近年的試驗研究,參考國外規范並考慮方便施工,提出幾種鋼筋彎鉤和機械錨固的形式:筋端彎鉤及一側貼焊錨筋的情況用於截面側邊、角部的偏置錨固時,錨頭偏置方向還應向截面內側偏斜。
根據試驗研究並參考國外規范,局部受壓與其承壓面積有關,對錨頭或錨板的凈擠壓面積,應不小於 4 倍錨筋截面積,即總投影面積的 5 倍。對方形錨板邊長為 1. 98d、圓形錨板直徑為2. 24d, d 為錨筋的直徑。錨筋端部的焊接錨板或貼焊錨筋,應滿足《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 JGJ 18 的要求。對彎鉤,要求在彎折角度不同時彎後直線長度分別為 12d 和 5d 。
機械錨固局部受壓承載力與錨固區混凝土的厚度及約束程度有關。考慮錨頭集中布置後對局部受壓承載力的影響,錨頭宜在縱、橫兩個方向錯開,凈間距均為不宜小於 4d 。
『貳』 縱筋具體指的是什麼
縱向的鋼筋啊。
柱子的豎向鋼筋是縱筋,
牆中與地面垂直的為縱筋
梁沿梁跨方向的為縱筋
樓板沿長向方向的為縱筋。
縱筋一般抵抗拉力和壓力,為主要受力筋!
『叄』 板的附加鋼筋 是什麼
附加鋼筋就是設計受力鋼筋承載力不足而另外添加的鋼筋,分為附加內縱向和附加橫向鋼筋。
附加鋼筋其實就是容設計受力鋼筋承載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鋼筋,分為附加縱向和附加橫向鋼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區箍筋和現澆板(雙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鋼筋。附加鋼筋就是在結構受力方面有沒有都行的鋼筋,與結構受力無關,分布鋼筋就是附加鋼筋的一種。
(3)11g1012樓梯裡面的附加縱筋鋼筋是什麼擴展閱讀:
1、腰筋
是梁的高度超過一定高度後,防止梁側向扭曲的構造配筋,這就是上面說的構造配筋,是按國家規范強制要求而布設的。
2、預埋錨固筋
就是插筋,是為了新舊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滿足受力要求而預先插設的。
3、抗扭筋
屬於腰筋的一種,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鋼筋,需要有「箍筋」和「縱筋」構成。
4、附加吊筋
主次梁相交,在主梁內次梁鋼筋下部布設的吊筋,解決次梁與主梁相交處主梁內部混凝土剪應力過大的問題。
『肆』 11G101-2第20頁圖中虛線一樣的是什麼鋼筋
11G101-2第20頁圖中虛線一樣的是什麼鋼筋?
11G101-2有兩版(我現在是更正版的截圖,兩版對照一下,本無更正)。你問「圖中虛線一樣的是什麼鋼筋?」
答:是上部縱筋。是「上部縱筋有條件時」鋒搏蔽可直接伸入平台板(PTB1)內錨固的鋼筋。
註:3.上部縱筋有條件時可直接伸入平台板內錨固,從支座內邊算起不小於La,如圖中虛線所示。
我個人銀租認為像是PTB的鋼筋,是為了和梯板的鋼筋區分
答:不是的。你看此圖,如部縱筋沒有條件就向下(高端梯梁內)彎折了。
上部縱筋有條件時可直接伸入平銀州台板內錨固,從支座內邊算起不小於La,如圖中虛線所示。
『伍』 11G101-2板式樓梯
這叫互錨不叫斷開錨固,不能一根鋼筋彎起直接拐上去,因為有互錨長度,還要考慮鋼筋彎折以後的疲勞性能。按此圖集做法做,不得隨意變更。
鋼板8公分厚,2層,中間5公分滿鋪的石墨粉,與樓板接觸的那塊鋼板還要焊錨固鋼筋,直徑為6mm間距200mm的三級鋼。
應用
板式樓梯作為當前建築工程領域中最為常見的豎向交通通道,在各類建築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使用。在結構分析中,這種樓梯通常都是按照受彎構件進行分析的,在受力彎件分析中,這些樓梯不僅表現出良好的工作性能,同時更是存在著方便、快捷以及安全性高的特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板式樓梯
『陸』 什麼是分布筋,什麼是受力筋,什麼是附加筋,在圖紙上怎麼表示
1、分布筋
在剪力牆上,牆梁與牆柱之外的牆體縱筋橫筋亦稱作分布筋。大部分都是出現在樓板上的,分布筋是處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鋼筋位置的作用,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2、受力筋
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結構中,對受彎、壓、拉等基本構件配置的主要用來承受由荷載引起的拉應力或者壓應力的鋼筋,其作用是使構件的承載力滿足結構功能要求。承受拉應力的通常稱為縱向受拉鋼筋、受拉鋼筋,承受壓應力的通常稱為縱向受壓鋼筋、受壓筋,統稱受力筋。
3、附加筋
就是設計受力鋼筋承載力不足而另外添加的鋼筋,分為附加縱向和附加橫向鋼筋。加密區箍筋和現澆板(雙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鋼筋。
表示方法:不同圖紙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得看具體的圖紙。
(6)11g1012樓梯裡面的附加縱筋鋼筋是什麼擴展閱讀
分布筋的出現位置
出現在單向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上部,屬於構造鋼筋。(滿足構造要求,對不易計算和沒有考慮進去的各種因素,所設置的鋼筋為構造鋼筋。)
板的上部的鋼筋,放在最上面的就是受力筋,抵抗負彎矩的,之下的就是分布筋!正彎矩筋布置在下的鋼筋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鋼筋為分布筋,負彎矩筋(如懸挑板 )相反,在下的鋼筋為分布筋,在之上的鋼筋為受力筋。
『柒』 11g101樓板鋼筋的問題
關於11G101圖集的第41頁
請問區域的意思: 樓板4,板厚80MM,板的上部底板筋X向是直徑8的間隔15,沒有Y向,
底板下部底板筋XY向均是直徑8的間隔150,加上負筋,直徑10間隔100 最後再加上分布筋
答:11G101圖集的第41頁,LB4表示4號樓面板,h=80表示垂直於板面的厚度(板厚80mm),
B:X&Y8@150表示B代表下部,X向貫通縱筋以X打頭,Y向貫通縱筋以Y打頭,兩向貫通縱筋配置相同時則以X&Y打頭(即問中底板下部底板筋XY向均是直徑8的間距150)。
T:代表上部,X8@150(即問中板的上部底板筋X向是直徑8的間距150,沒有Y向,)但Y向相當板原位標注支座上部非貫通縱筋⑥X10@100(2)。
從上往下數:
第一次層:負筋
答:對![原位標注支座上部非貫通縱筋⑥X10@100(2)。]
第二層:分布筋罩鉛薯
答:也可說分布筋。實在是T:X8@150。
第三層:上部底板筋
答:對!是B:Y8@150。
第四層 :下部底板筋
激橋答:對!是B:X8@150。
這樣理解對嗎?
答:這樣理解基本准確。
怎麼會這物者么多層
答:不多!相當 於雙層雙向板配筋。
『捌』 關於什麼是縱筋
縱向鋼筋是平行於混凝土構件縱軸方向所配置的鋼筋。配置於截面受壓區的鋼筋稱為縱向受壓鋼筋;配置於截面受拉區的鋼筋稱為縱向受拉鋼筋。
施工方法:
當梁較高(Hw≥450mm)時,為了防止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形而產生豎向裂縫,同時加強鋼筋骨架的剛度,在梁的兩側沿梁高每隔200mm處各設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腰筋,兩根腰筋之間用φ6或φ8的拉筋連系,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的2倍。
『玖』 11g1012圖集
內容簡介
11G101-2《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板式樓梯)》是對03G101-2《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板式樓梯)》的修編。
本次修編按新規范對圖集中標准構造詳圖部分進行了修訂;結合設計人員習慣對制圖規則部分增加了剖面注寫和列表注寫兩種方式。
本圖集適用於非抗震及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地區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式樓梯。
圖集中現澆混凝土板式樓梯包括11種類型,其中AT~HT用於非抗震設計及不參與主體結構抗震設計的樓梯,ATa、ATb用於採取滑動措施減輕樓梯對主體(框架)影響的樓梯,ATc用於框架中參與主體結構抗震設計的樓梯。
備注
替代03G101-2
目錄
目錄 1
總說明 3
第一部分平法制圖規則
1 總則 4
2 現澆混凝土板式樓梯平法施工圖制圖規則 6
2.1 現澆混凝土板式樓梯平法施工圖的表示方法 6
2.2 樓梯類型 6
2.3 平面注寫方式 9
2.4 剖面注寫方式 9
2.5 列表注寫方式 10
2.6 其它 10
AT、BT型樓梯截面形狀與支座位置示意圖 11
CT、DT型樓梯截面形狀與支座位置示意圖 12
ET、FT型樓梯截面形狀與支座位置示意圖 13
GT、HT型樓梯截面形狀與支座位置示意圖 14
ATa、ATb、ATc型樓梯截面形狀與支座位置示意圖 15
第二部分標准構造詳圖
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labE 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laE 受拉鋼筋錨固長度修正系數ζa 16
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和茄亂別 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 縱向受力鋼筋搭接區箍筋構造 17
縱向鋼筋彎鉤與機械錨固形式 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長度ll、llE 18
AT型樓梯平面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 19
AT型樓梯板配筋構造 20
BT型樓梯平面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 21
BT型樓梯板配筋構造 22
CT型樓梯平面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 23
CT型樓梯板配筋構造 24
DT型樓梯平面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 25
DT型樓梯板配筋構造 26
ET型樓梯平面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 27
ET型樓梯板配筋構造 28
FT型樓梯平面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 29
FT型樓梯板配筋構造(A-A) 30
FT型樓梯板配筋構造(B-B) 31
GT型樓納數梯平面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 32
GT型樓梯板配筋構造(A-A) 33
GT型樓梯板配筋構造(B-B) 34
HT型樓梯平面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 35
HT型樓梯板配筋構造(A-A) 36
HT型樓梯板配筋構造(B-B) 37
C-C,D-D剖面樓梯平喚檔板配筋構造 38
ATa型樓梯平面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 39
ATa型樓梯板配筋構造 40
ATb型樓梯平面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 41
ATb型樓梯板配筋構造 42
ATc型樓梯平面注寫方式與適用條件 43
ATc型樓梯板配筋構造 44
不同踏步位置推高與高度減小構造 45
各型樓梯第一跑與基礎連接構造 46
樓梯施工圖剖面注寫示例(平面圖) 47
樓梯施工圖剖面注寫示例(剖面圖) 48
ATa型樓梯施工圖剖面注寫示例(平面圖) 49
ATa型樓梯施工圖剖面注寫示例(剖面圖) 50
ATb型樓梯施工圖剖面注寫示例(平面圖) 51
ATb型樓梯施工圖剖面注寫示例(剖面圖) 52
ATc型樓梯施工圖剖面注寫示例1(平面圖) 53
ATc型樓梯施工圖剖面注寫示例1(剖面圖) 54
ATc型樓梯施工圖剖面注寫示例2(平面圖) 55
ATc型樓梯施工圖剖面注寫示例2(剖面圖)
『拾』 樓梯板標識為附加筋 指的是上部筋嗎 如圖
樓梯板標識為附加筋 指的是上部筋嗎 如圖
附加:C8-200(通長)指的是上部筋?還是什麼筋?
那底下的C10-120指的是下部筋?還是上部筋?
掘昌判答:看這圖總覺異樣!有平法標注法又有自創精神!難讀!在知道上只能說討論(猜),實際施工還是要以與設計為准。我把11G101-2(更正版)中的TB1和(CT)傳上。再來讀讀本題圖片:TB型梯板由低端平板和踏步段構成:
CT型梯板由踏步段和判改高端平板構成。
我們試用平面注寫方式來讀他:
TB1(CT)1號TB和CT梯板類型;
h=120,120表示梯段板厚度;
920/6踏步總高度920,踏步級數6級;
附加8@200﹙通長﹚只能猜HRB400,直徑8mm,間距200,為梯板上部筋縱筋,且要求通長;(但按其「附加」兩字,尚應有梯板支座上部縱筋。)
10@120隻能猜HRB400,直徑10,間距120的梯板下部筋縱筋;(但上部筋縱筋與下部筋迅簡縱筋之間少了「/」符號,即8@200/10@120。如是剖面圖集中標注應用「;」即8@20010@120。;)
F:8@200梯板分布筋,HPB300,間距200(可在圖中統一說明)
這樣說明平面注寫方式不完整;剖面注寫方式也不完整。歸根結底還是要與設計聯系,以設計明確為准。故不符合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即沒有工程共同語言)的問題,沒有必要在知道上提問!他解決不了!這問題用時興的話說:你也懂!(因你也知其中有毛病,才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