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築結構圖紙中鋼筋有哪些畫法
規范中規定鋼筋畫法如下:
請正確識圖,做好技術交底
⑵ 鋼筋施工要看懂什麼圖紙
鋼筋施工要看懂鋼筋圖紙。
基礎圖包括基礎平面圖和基礎詳圖。基礎平面圖只表明基礎的平面布置,而基礎詳圖是基礎的垂直斷面圖(剖面圖),用來表明基礎的細部形狀、大小、材料、構造及埋置深度等。
一、閱讀基礎平面圖應注意了解以下內容
1、軸線編號、尺寸必須與建築平面圖上的完全一致。
2、了解基礎輪廓線尺寸及與軸線的關系。為獨立基礎時,應注意基礎和基礎梁的編號。
3、了解預留溝槽、孔洞的位置及尺寸。有設備基礎時,還應了解其位置、尺寸。
2、現澆樓層結構平面布置圖及剖面圖,主要作現場支模板、澆築混凝土、製作梁板等用。其內容包括平面布置圖、剖面圖、鋼筋表等。閱讀圖樣時同樣應與相應的建築平面圖及牆身剖面圖配合閱讀。
現澆樓層結構平面圖主要標注軸線號、軸線尺寸、梁的位置和編號、板的厚度和標高及配筋情況。
⑶ 建築鋼筋圖紙怎麼看,有什麼方法和訣竅
其實,鋼筋圖紙看懂並不行羨難,主要是你要了解鋼筋的級別、型號、再就是標注的意思。鋼筋級別分一級、二級、三級,型號是就是鋼筋的直徑,再有就是基礎梁配筋的標注、次梁的配筋標注、箍檔銷拍筋的標注。實在看不鬥氏懂 就對照一下圖集,那上面有詳細的說明!
⑷ 建築鋼筋的圖紙怎樣看啊要詳細說明.
48#框架梁,共1跨,梁截面寬200mm,截面高500mm;HPB300級箍筋直徑8mm,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mm,兩肢箍;上部通長筋HRB400級2根直徑14mm,底筋3根HRB400級直徑14mm。
原位標註:支座上部3根HRB400級直徑16mm。原位標注必須優先,所以只有凈跨三分段的中段上部是2Φ14(也就兼為架立筋)。
(4)鋼筋建築圖紙分那些都怎麼弄擴展閱讀:
一般鋼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鋼筋:
(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 1499.1-2017。
(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18。
(3)鋼筋混凝土用鋼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1499.3-2010。
(4)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2013。
(5)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2008。
(6)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2000。
(7)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2002。
(8)預應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鋼絲YB/T038-93。
(9)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
(10)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ASTMA416-98A。
(11)冷軋扭鋼筋JG3046-1998。
(12)冷拔螺旋鋼筋DBJ14-BG3-96。
⑸ 關於施工圖紙上的鋼筋圖怎麼看,裡面的符號代表什麼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五、 標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
鋼筋混凝土粘結錨固能力可以由四種途徑得到:①鋼筋與混凝土接觸面上化學吸附作用力,也稱膠結力。②混凝土收縮,將鋼筋緊緊握固而產生摩擦力。③鋼筋表面凹凸不平與混凝土之間產生的機械咬合作用,也稱咬合力。④鋼筋端部加彎鉤、彎折或在錨固區焊短鋼筋、焊角鋼來提供錨固能力。
為了保護鋼筋、防腐蝕、防火以及加強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在構件中的鋼筋外面要留有保護層(圖3.3.3)。根據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梁、柱的保護層最小厚度為25mm,板和牆的保護層厚度為10~15mm。
正筋就是正彎矩筋,簡單的說,就是對於受彎構件來說,如梁板等,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鋼筋,對於連續梁板,一般就在跨中, 同理,負筋一般在支座處(上部受拉)
通長鋼筋就是指在所標的區段內通長設置,直徑可以不相同,可以採用搭接連接形式,保證梁各個部位的這個部分鋼筋都能發揮其抗拉強度,而且兩端應按受拉錨固的鋼筋
貫通筋是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貫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力鋼筋。
支座有負筋,是相對而言的,一般應該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負彎矩的鋼筋,俗稱擔擔筋。一般結構構件受力彎矩分正彎矩和負彎矩,抵抗負彎矩所配備的鋼筋稱為負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鋼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構造鋼筋習慣上也稱為負筋。當梁、板的上部鋼筋通長時,大家也習慣地稱之為上部鋼筋。
至於端支座負筋,中間支座負筋就是兩端的和中間的
蓋筋又名蓋鐵、扣筋,通常設置在板的支座(端支座,中間支座),位置在板的上皮,其作用是抵抗板的負彎矩,也可以叫板負筋
現在板中差不多都有兩層,下層筋都是通長的,應該叫主筋,而板負筋是架起來的,板負筋根據設計的不同也不一樣,有板上全放的,也有不全放的,不全放的設計一般是長度有梁短跨的1/4
吊筋是將作用於混凝土梁式構件底部的集中力傳遞至頂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載抗剪能力的一種鋼筋,形狀如元寶,又稱為元寶筋。
主要作用是:由於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載作用,可能會使樑上引起斜裂縫,特別是力作用在受拉區內,為了使梁體不產生局部嚴重破壞,同時使梁體的材料發揮各自的作用而設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變部位,防止該部位產生過大的裂縫,引起結構的破壞,就必須配吊筋了,還要加配附加箍筋。
「腹筋」 作用:梁的抗扭 它在設計上屬構造配筋,即力學上不用設計計算具體力的大小,按國家設計規范的構造要求查得此數據。當梁高大到一定要求時,就得加設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規格按構造要求規范查得。
1、 什麼是負彎矩:在彎矩圖上(如果你學過結構力學你可以跳過這一部分),向上彎起的彎矩是正彎矩,反之,向下彎起的彎矩就是負彎矩;打個比方,你用手拗一隻筷子,向下拗的時候,是筷子下部先斷;這是正彎矩,向上拗的時候,是是筷子上部先斷,這是負彎矩;明白了正負彎的區別,你就可以往下看了;
2、為抵抗負彎矩而設置的鋼筋就叫負彎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簡稱為「負筋」,一般來說,常碰到的負彎矩筋有兩種,一種是樓板與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樓板「生根」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在樓板受力的影響下,應該是梁面受力,對樓板來說,這就是負彎矩筋,一般長度為跨過梁面1米左右;另一種就是梁的支座處,因為梁支端兩端受向下的彎矩,在梁支座處,存在負彎矩,這是一個關鍵部位,常按錨固要求放一定的負筋
2、 依據GB50010-2002,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 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⑹ 鋼筋算量都要算那些部分有圖紙(建築、結構)應該從那裡入手,都要畫那些部分,求解
一般來說`` 鋼筋算量結構圖用的比較多`而建築圖,主要是看樓梯的梯段長度還版有休息平權台的長寬,配筋都在結構圖中有說明`
算量的話先從基礎入手`然後是主體,要把結構總說明看懂`看透才行`比如搭接長度`錨固值等,都是影響最後計算數據的. 算鋼筋確實很有難度,某些梁的砼強度不同,保護層厚度也就不同,而且現在採用的是11G101新圖集``03G 已經慢慢淘汰了,所以個人建議` 用軟體比較好,當然` 如果是老手的話也無所謂
說實話` 手算這個沒有個3-5年的施工經驗和算量經驗` 新手一般都算不準的` 除非有一個非常好的師傅帶著,現在一般都用軟體算了` 廣聯達`清華斯威爾,魯班等等` 不過這些軟體的價格都不菲` 某些全套的1W多`
不過有很多盜版的,到是便宜`
碼字辛苦,忘給分
⑺ 建築鋼筋圖紙上面數字如何區分哪些代表上部鋼筋哪些代表下部鋼筋
鋼筋圖紙上表示有幾種:1,梁(主,次梁,地梁,圈樑)2,柱(受力柱,構造柱)3,板(單向板,雙向板)一般單向板我們接觸得很少,如果你想更好的對鋼筋了解,我希望你在鋼筋工綁扎時一定要多多留心,在拿著圖紙去結合,學得更快。如果想進一步對鋼筋計算掌握,必須要熟悉鋼筋101圖籍。
1梁的表示方法,370*400,2Φ20+3Φ25 2/3;4Φ25,Φ8@100/200;表示梁的截面寬是370,高是400,上層鋼筋有三根,從左到有依次是Φ20,Φ25,Φ20,第二層鋼筋有兩根,分別是Φ25,Φ25,如果沒有後面的2/3,那麼就把5根鋼筋同時綁扎在第一層,Φ8為箍筋,加密區為100,非加密區是200,要注意梁的保護層厚度,一般圖紙說明上有要求。如果梁中有構造筋,注意擺放的位置和搭接長度,一般構造筋的搭接長度是150,學習的過程一定要與實際相結合。
⑻ 建築施工圖樓板配筋圖怎麼畫
鋼筋混凝土板 鋼筋混凝土現澆板的結構詳圖包括配筋平面圖和斷面圖。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圖來表示即可,必要時也可加畫斷面圖。每種規格的鋼筋只需畫一根並標出其規格、間距。斷面圖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鋼筋位置及板厚。板的配筋有分離式和彎起式兩種:如果板的上下鋼筋分別單獨配置,稱為分離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鋼筋是由下部鋼筋彎起得到就稱為彎起式,下圖中的配筋即為分離式配筋。
4 樓板削弱加強部位配筋:雙層雙向,每層不少於板截面的0.25%,鋼筋錨入支座la;連接板帶在此基礎上加強,鋼筋錨入支座laE;樓板削弱凹角酌情布置斜向鋼筋(不少4Φ16);
5 衛生間與房間之間,可不必設置小梁分隔;
6 大跨異形板一般設置暗梁分隔;
7 轉角窗一般設置暗梁加強;
8 當板厚不大於150時,暗梁(加強板帶)不設置箍筋。
⑼ 鋼筋、建築圖紙主要看那些...
我把我平時做預算時的基本流程說說,僅供參考:
首先是熟悉圖紙,至少要了解工程的一些基本情況,方便在下一步計算時能統籌運用一些數據;
第二,准備標准圖籍及一些計價依據,比如市場價格、政策文件等;
第三,先把建築面積計算出來,這些數據在後面計算樓地面及牆體、裝飾等方面都能統籌運用; (在計算工程量時,有許多數據都是重復用的)
第四,開始計算了,至於計算順序可以採用多種,這就要看每個人的習慣了,經驗豐富的可以採用施工順序法,從基礎開始,至屋頂、鋼筋等;沒有經驗的可以採用定額順序法,按定額的順序來計算。
第五,套定額;套完之後就可以得出總造價了;
第六,檢查;有經驗的造價人員可以從單方造價看出是否算錯,是否有誤;
第七,差不多就可以裝訂交成果了。
做工程造價是要平時多了解工地情況,如果你想了解套定額的方法,你只需要了解定額的組成了,包含的內容。
其實在操作時是否會計算是很重要的,如果你還是生手,你可以每計算一步就參考定額計算規則,防止出錯。
做好工程量計算的基本方法:提高看圖技能;熟悉常用標准圖做法;熟悉工程量計算規則,等三個方面。也就是說在學校《施工制圖》、《看圖》是很重要的。
一、提高看圖技能
工程量計算前的看圖,要先從頭到尾瀏覽整套圖紙,待對其設計意圖大概了解後,再選擇重點詳細看圖。在看圖過程中要著重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一)建築圖部分
1、了解建築物的層數和高度(包括層高和總高)、室內外高差、結構形式、縱向總長及跨度等。
2、了解工程的用料及作法,包括樓地面、屋面、門窗、牆柱面裝飾的用料及法。
3、了解建築物的牆厚、樓地面面層、門窗、天棚、內牆飾面等在不同的樓層上有無變化(包括材料做法、尺寸、數量等變化),以便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二)結構圖部分
1、了解基礎形式、深度、土壤類別、開挖方式(按施工方案確定)以及基礎、牆體的材料及做法。
2、了解結構設計說明中涉及工程量計算的相關內容,包括砌築砂漿類別、強度等級,現澆和預制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鋼筋的錨固和搭接規定等,以便全面領會圖紙的設計意圖,避免重算或漏算。
3、了解構件的平面布置及節點圖的索引位置,以免在計算時亂翻圖紙查找,浪費時間。
4、磚混結構要弄清圈樑有幾種截面高度,具體分布在牆體的那些部位,圈樑在陽台及門窗洞口處截面有何變化,內外牆圈樑寬度是否一致,以便在計算圈樑體積時,按不同寬度進行分段計算。
5、帶有挑檐、陽台、雨篷的建築物,要弄清懸挑構件與相交的連梁或圈樑的連結關系,以便在計算時做到心中有數。
目前施工圖預算和工程量清單的編制主要是圍繞工程招投標進行的,工程發標後按照慣例,建設單位一般在三天以內要組織有關方面對圖紙進行答凝,因此,預算(或清單)編制人員在此階段應抓緊時間看圖,對圖紙中存在的問題作好記錄整理。在看圖過程中不要急於計算,避免盲目計算後又有所變化造成來回調整。但是對「門窗表」、「構件索引表」、「鋼筋明細表」中的構件以及鋼筋的規格型號、數量、尺寸,要進行復核,待圖紙答凝後,根據「圖紙答凝紀要」對圖紙進行全面修正,然後再進行計算。
計算工程量時,圖中有些部位的尺寸和標高不清楚的地方,應該用建築圖和結構圖對照著看,比如裝飾工程在計算天棚抹灰時,要計算梁側的抹灰面積,由於建築圖中不標注梁的截面尺寸,因此,要對照結構圖中梁的節點大樣計算。再如計算框架間砌體時,要扣除牆體上部的梁高度,其方法是按結構圖中的梁編號,查出大樣圖的梁截面尺寸,標注在梁所在軸線的牆體部位上,然後進行計算。
對於我們這些初學者,在必要時應根據工程的施工進度,分階段深入現場了解情況,用圖紙與各分項工程實體相對照,以便加深對圖紙的理解,擴展空間思維,從而快速提高看圖技能。 回答
⑽ 急 我想學看鋼筋建築圖紙 不知道如何下手
鋼筋混凝土構件圖示方法中鋼筋的標註:
一般採用引出線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兩種標注方法:
1。標注鋼筋的根數、直徑和等級 :
3Ф20
3:表示鋼筋的根數
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
20:表示鋼筋直徑
2。標注鋼筋的等級、直徑和相鄰鋼筋中心距
Ф8 @ 200:
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
8:表示鋼筋直徑
@:相等中心距符號
200:相鄰鋼筋的中心距(≤200mm)
各類鋼筋的表示方法
1. 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與非加密區間距及肢數。箍筋加密區與蜚加密區的不同間距及肢數需用斜線"/"分隔;當梁箍筋為同一種間距及肢數時,則不需用斜線;當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箍筋肢數相同時,則將肢數注寫一次;箍筋肢數應寫在括弧內。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加密區間距為100,非加密區間距為200,均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8,加密區間距為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為150,兩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處表示間距不是用"@",而是用"-"。
當抗震結構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結構中的各類梁採用不同的箍筋間距及肢數時,也用斜線"/"將其分隔開來。注寫時,先注寫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數、鋼筋級別、直徑、間距及肢數),在斜線後注寫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間距及肢數。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梁的兩端各有13個四肢箍,間距為15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2;梁的兩端各有18個四肢箍,間距為12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兩肢箍。
2. 樑上部貫通筋或架立筋
樑上部貫通筋或架立筋根數,應根據結構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數等構造要求而定。注寫時,須將架立筋寫入括弧內。
例:2B22用於雙肢箍;2B22+(4A12)用於六肢箍,其中2B22為貫通筋,4A12為架立筋。
當梁的上部和下部縱筋均為貫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時,此項可加註下部縱筋的配筋值,用分號";"將上部與下部縱筋的配筋值分隔開來。
例:3B22;3B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貫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貫通筋。
3. 梁支座上部縱筋
當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例:梁支座上部縱筋注寫為6B25 4/2,表示上一排縱筋為4B25,下一排縱筋為2B25。
注意:上述表示中"25"與"4/2"之間有一個空格,這個空格不可忽略,否則將出現錯誤。
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注寫時角筋寫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縱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應注寫為2B25+2B22。
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配筋值,另一邊省去不注。
4. 梁下部縱筋
當下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例:梁下部縱筋注寫為6B25 2/4,則表示上一排縱筋為2B25,下一排縱筋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注意:上述表示中"25"與"2/4"之間有一個空格,這個空格不可忽略,否則將出現錯誤。
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注寫時角筋寫在前面。
當梁下部縱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時,將梁下部縱筋減少的數量寫在括弧內。
例:梁下部縱筋注寫為6B25 2(-2)/4,則表示上排縱筋為2B25,且不伸入;。一排縱筋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梁下部縱筋注寫為2B25+3B22(-2)/5B25,則表示上排縱筋為2B25和3B22,其中2B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縱筋為5B25,全部伸入支座。
5. 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側面抗扭縱筋
當梁某跨側面布有抗扭縱筋時,須在該跨的適當位置標注抗扭縱筋的總配筋值,並在其前面加"*"號。
例:在梁下部縱筋處另注寫有*6B18時,則表示該跨梁兩側各有3B18的抗扭縱筋。
梁編號由梁類型代號、序號、跨數及有無懸挑代號組成,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梁類型代號:
梁類型
註:(XXA)為一端有懸挑,(XXB)為兩端有懸挑,懸挑不計入跨數。
例:KL7(5A)表示第7號框架梁,5跨,一端有懸挑;
L9(7B)表示第9號非框架梁,7跨,兩端有懸挑。
AKL5-4(1)400x150
第5-4號暗框梁,跨數為1,梁寬400,高150
括弧內如果是(2A)即2跨,一端懸挑
如果是(2B)即2跨,兩端懸挑
鋼筋種類常用熱軋鋼筋按強度級別分為HPB235、HRB335、HRB400、HBB500四級。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所用鋼筋有熱軋鋼筋、余熱處理鋼筋、鋼絞線、冷軋帶肋鋼筋、冷拉鋼筋、冷拔鋼絲、冷軋扭鋼筋等。熱軋鋼筋是經熱軋成型並自然冷卻的成品鋼筋,分為熱軋光圓鋼筋與熱軋帶肋鋼筋。熱軋光圓鋼筋為HPB235級鋼筋;熱軋帶肋鋼筋有月牙肋鋼筋和等高肋鋼筋,月牙肋鋼筋為HBB335、HRB400級鋼筋;等高肋鋼筋為HBB500級鋼筋。 一般鋼筋的強度標准值fyk(N/mm2): 種類 符號 d(mm) fyk熱軋鋼筋 新 HPB235(Q235) φ 8∽20 235舊 Ⅰ級(A3、AY3) φ - 235新 HRB335(20MnSi) Φ 6∽50 335舊 Ⅱ級(20MnSi、20MnNb(b)) Φ d≤25 335 Φ d=25∽40 315新 HRB400 (20MnSiV、20MnSiNb、20MnTi) O 6∽50 400舊 Ⅲ級(25MnSi) O - 370新 RRB400 (K20MnSi) OR 8∽40 400舊 Ⅳ級(40Si2MnV、45SiMnV、45Si2MnTi) O - 540注(新):1、熱軋鋼筋直徑d系指公稱直徑; 一般鋼筋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fy、fy』(N/mm2): 種類 符號 d(mm) fy fy』熱軋鋼筋 新 HPB235(Q235) φ 8∽20 210 210舊 Ⅰ級(A3、AY3) φ - 210 210新 HRB335(20MnSi) Φ 6∽50 300 300舊 Ⅱ級(20MnSi、20MnNb(b)) Φ d≤25 310 310 Φ d=25∽40 290 290新 HRB400 (20MnSiV、20MnSiNb、20MnTi) O 6∽50 360 360舊 Ⅲ級(25MnSi) O - 340 340新 RRB400 (K20MnSi) OR 8∽40 360 360舊 Ⅳ級(40Si2MnV、45SiMnV、45Si2MnTi) O - 500 400注(新):在鋼筋砼結構中,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的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大於300N/mm2時,仍應桉300n/mm2取用。答案補充 Φ下面加了一橫的鋼筋符號表示HRB335鋼筋,即二級鋼(低合金螺紋鋼) 加了一橫又多了一豎又表示HRB400鋼筋,即三級鋼(低合金螺紋鋼)答案補充 中一樣的字元表示的HPB235鋼筋 即一級鋼筋,平常說的圓鋼,屈服點為235mpa 中一樣的字元下邊帶一橫是HRB335鋼筋,即二級鋼筋 ,螺紋鋼,屈服點為335mpa 中間兩豎下邊有一橫是HRB400RRB400鋼筋,即三級鋼筋,高強鋼筋,屈服點為400mpa
--------------------------------------------------------------------------------
是否像下面的圖:其表示為:二級鋼筋HPB235答案補充 加一橫又多一豎的是:三級鋼筋HRB335答案補充 第一個呼圖是:二級鋼筋HPB235;第二個圖是:三級鋼筋HRB335
--------------------------------------------------------------------------------
Φ下面加了一橫的鋼筋符號表示HRB335鋼筋,即二級鋼(低合金螺紋鋼) 加了一橫又多了一豎又表示HRB400鋼筋,即三級鋼(低合金螺紋鋼)
--------------------------------------------------------------------------------
Φ下面加了一橫的鋼筋符號表示二級鋼,加了一橫又多了一豎又表示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