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結構施工圖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結構施工圖包含以下內容:
結構總說明、基礎布置圖、承台配筋圖、地梁布置圖、各層柱布置圖、各層柱配筋圖、各層梁配筋圖、屋面梁配筋圖、樓梯屋面梁配筋圖、各層板配筋圖、屋面板配筋圖、樓梯大樣、節點大樣。
結構施工圖指的是關於承重構件的布置,使用的材料,形狀,大小,及內部構造的工程圖樣,是承重構件以及其他受力構件施工的依據。圖紙目錄。應按圖紙序號排列,先列新繪制圖紙,後列選用的重復利用圖和標准圖。
基礎詳圖
1、砌體結構無筋擴展基礎應繪出剖面、基礎圈粱、防潮層位置,並標注總尺寸、分尺寸、標高及定位尺寸。
2、擴展基礎應繪出平,剖面及配筋、基礎墊層,標注總尺寸、分尺寸、標高及定位尺寸等。
3、樁鞋應繪出樁詳圖、承台詳圖及樁與承台的連接構造詳圖。樁詳圖包括樁頂標高、樁長、樁身截面尺寸、配筋.預制樁的接頭詳圖,並說明地質概況、樁持力層及樁端進入持力層的深度、成樁的施工要求、樁基的檢測要求,
註明單樁的承載力特徵值(必要時尚應包括豎向抗拔承載力及水平承載力)。先做試樁時,應單獨繪制試樁詳圖並提出試樁要求。承台詳圖包括平面、剖面、墊層、配筋,標注總尺寸、分尺寸、標高及定位尺寸。
『貳』 鋼筋混凝土結構圖內容包括哪些
包含:
1,結構設計說明
2,基礎圖
3,各層柱、牆配筋圖
4,各層梁配筋圖
5,各層板配筋圖
6,樓梯等配筋圖。。。。等等。
『叄』 結構施工圖包括哪些內容
結構專業施工構圖:結構總說明,基礎布置圖,承台配筋圖,地梁布置圖, 各層柱布置圖,各層柱配筋圖,各層梁配筋圖,屋面梁配筋圖 ,樓梯屋基穗面梁配筋圖,各層板配筋圖,屋面板配筋圖 ,樓梯大樣,節點大樣補充: 建築專業施工圖:總平圖,平面,立面,剖面,樓梯大樣,構件詳圖,門窗表,室內裝修表,衛生間大樣現在建築的還要加一個節能設計
包括結構設計總說明,基礎配筋,梁施工圖,柱施工圖,牆施工圖,還有平面施工圖(板),還有詳圖,包括樓梯啊,陽台啥的。各個工程需求的不養,反正宗旨就是表達清楚。。。。
1.結構布置方麵包括:
(1)結構設計應符合抗震概念設計的要求。(2)結構體系應符合《抗震規范》第3.5.2強制性條文的要求。(3)牆體材料(包括±0.000以下的牆體材料)、房屋總高度、層數、層高、高寬比和橫牆最大間距應符合《抗震規范》第3.9.2強制性條文、7.1.2—7.1.5強制性條文的要求。(4)平面布置應優先採用橫牆承重或縱橫牆共同承重。(5)縱橫牆上下應連續,傳力路線應清楚。(6)抗震設計時,多層砌體房屋牆上不應設轉角窗。(7)樓梯間布置應滿足《抗震規范》第7.1.7條的要求。(8)牆梁的布置應符合《砌體規范》第7.3.2強制性條文的要求。
2.結構計算方麵包括:
(1)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驗算和靜力計算,應按相應規范規定進行。(2)抗震設防地區的砌體結構除審查砌體抗剪強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外,還要注意審查門窗洞邊形成的小牆垛承壓強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3)懸挑結構構件應進行抗傾覆和砌體區域性受壓承載力驗算。(4)梁端支承處砌體的區域性受壓承載力驗算應滿足《砌體規范》第5.2.4、5.2.5強制性條文的要求。(5)對削弱牆體的承載力驗算。(6)屋面較高女兒牆應進行抗風與抗震驗算。
3.構造方麵包括:
(1)圈樑、構造柱(芯柱)截面尺寸和配筋構造。(2)牆柱高厚比應滿足《砌體規范》第6.1.1條的要求。(3)按規范要求在梁支承處砌體中設定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墊塊。(4)填充牆、隔牆、砌塊砌體應分別滿足《砌體規范》第6.2.8、6.2.10、6.2.11強制性條文的要求。(5)在較長陽台挑梁根部、較大窗洞VI兩側、集中力較大處設定構造柱。(6)牆梁材料、構造應符合《砌體規范》第7.3.12強制性條文的要求。
結構施工圖包含以下內容:
結構總說明、基礎布置圖、承台配筋圖、地梁布置圖、各層柱布置圖、各層柱配筋圖、各層梁配筋圖、屋面梁配筋圖、樓梯屋面梁配筋圖、各層板配筋圖、屋面板配筋圖、樓梯大樣、節點大樣。
《建築工程設計檔案編制深度規定》結構部分: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結構專業設計檔案應包括圖紙目錄、設計說明、設計圖紙、計算書。
圖紙目錄。應按圖紙序號排列,先列新繪制圖紙,後列選用的重復利用圖和標准圖。
結構設計總說明。每一單項工程應編寫一份結構設計總說明,對多子項工程應編寫統一的結構設計總說明,當工程以鋼結構為主或包含灶滑較多的鋼結構時,應編制鋼結構設計總說明。搏辯卜當工程較簡單時,亦可將總說明的內容分散寫在相關部分的圖紙中。
工程概況
1)工程地點、工程分割槽、主要功能;
2)各單體(或分割槽)建築的長、寬、高,地上與地下層數,各層層高,主要結構跨度,特殊結構及造型,工業廠房的吊車噸位等。
設計依據
1)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
2)自然條件:基本風壓、基本雪壓、氣溫(必要時提供)、抗震設防烈度等;
3)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4)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必要時提供);
5)風洞試驗報告(必要時提供);
6)建設單位提出的與結構有關的符合有關標准、法規的書面要求;
7)初步設計的審杳、批覆檔案;
8)對於超限高層建築.應有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意見;
9)採用樁基礎時,應有試樁報告或深層半板載荷試驗報告或基岩載荷板試驗報告(若試樁或試驗尚未完成,應註明樁基礎圖不得用於實際施工)。
10)本專業設計所執行的主要法規和所採用的主要標准(包括標準的名稱、編號、年號和版本號)。
圖紙說明
1)圖紙中標高、尺寸的單位;
2)設計±0.000標高所對應的絕對標高值;
3)當圖紙按工程分割槽編號時,應有圖紙編號說明;
4)常用構件程式碼及構件編號說明;
5)各類鋼筋程式碼說明,型鋼程式碼及截面尺寸標記說明;
6)混凝土結構採用平面整體表示方法時,應註明所採用的標准圖名稱及編號或提供標准圖。
分類等級
應說明下列建築分類等級及所依據的規范或批文:
1)建築結構安全等級;
2)地基基礎設計等級;
3)建築抗震設防類別;
4)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等級;
5)地下室防水等級;
6)人防地下室的設計類別、防常規武器抗力級別和防核武器抗力級別;
7)建築防火分類等級和耐火等級;
8)混凝土構件的環境類別。
荷載取值
1)樓(屋)面面層荷載、吊掛(含吊頂)荷載;
2)牆體荷載、特殊裝置荷載;
3)樓(屋)面活荷載;
4)風荷載(包括地面粗糙度、體型系數、風振系數等);
5)雪荷載(包括積雪分布系數等);
6)地震作用(包括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設計地震分組、場地類別、場地特徵周期、結構阻尼比、地震影響系數等);
7)溫度作用從地下室水浮力的有關設計引數。
計算程式
1)結構整體計算及其他計算所採用的程式名稱,版本號、編制單位;
2)結構分析所採用的計算模型、高層建築整體計算的嵌固部位等。
結構材料
1)混凝土強度等級、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輕骨料混凝土的密度等級;註明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2)砌體的種類及其強度等級、干容重,砌築砂漿的種類及等級,砌體結構施工質量控制等級;
3)鋼筋種類、鋼絞線或高強鋼絲種類及對應的產品標准,其他特殊要求(如強屈比等);
4)成品拉索、預腕力結構的錨具.成品支座(如各類橡膠支座、鋼支座、隔震支座等)、阻尼器等特殊產品的參考型號、主要引數及所對應的產品標准;
5)鋼結構所用的材料見本條第10款。
地下室
1)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概況,各主要土層的壓縮模量及承載力特徵值等;對不良地基的處理措施及技術要求,抗液化措施及要求,地基土的冰涼深度等;
2)註明基礎形式和基礎持力層;採用樁基時應簡述樁型、樁徑、樁長、樁端持力層及樁端進入持力層的深度要求,設計所採用的單樁承載力特徵值(必要時
尚應包括豎向抗拔承載力和水平承載力)等;
3)地下室抗浮(防水)設計水位及抗浮措施,施工期間的降水要求及終止降水的條件等;
4)基坑、承台坑回填要求;
5)基礎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6)當有人防地下室時,應圖示人防部分與非人防部分的分界范圍。
混凝土
1)各類混凝土構件的環境類別及其受力鋼筋的保護層最小厚度;
2)鋼筋錨固長度、搭接長度、連線方式及要求;各類構件的鋼筋錨固要求;
3)頂應力構構採用後張法時的孔道做法及布置要求、灌漿要求等;預應力構件張拉端、固定端構造要求及做法,錨具防護要求等;
4)預心力結構的張拉控制應力、張拉順序、張拉條件(如張拉時的混凝土強度等)、必要的張拉測試要求等;
5)梁、板的起拱要求及拆模條件;
6)後澆帶或後澆塊的施工要求(包括補澆時間要求);
7)特殊構件施工縫的位置及尺寸要求;
8)預留孔洞的統一要求求(如補強加固要求),各類預埋件的統一要求;
9)防雷接地要求。
鋼工程
1)概述採用鋼結構的部位及結構形式、主要跨度等;
2)鋼結構材料:鋼材牌號和質量等級,及所對應的產品標准;必要時提出物理力學效能和化學成分要求;必要時提出其他要求,如強屈比、Z向性能、碳當量、耐候效能、交貨狀態等;
3)焊接方法及材料:各種鋼材的焊接方法及對所採用焊材的要求;
4)螺栓材料:註明螺栓種類、效能等級,高強螺栓的接觸回處理方法、摩擦面抗滑移系數,以及各類螺栓所對應的產品標准;
5)焊釘種類及對應的產品標准;
6)應註明鋼構件的成形方式(熱軋、焊接、冷彎、冷壓、熱彎、鑄造等),圓鋼管種類(無縫管、直縫焊管等);
7)壓型鋼板的截面形式及產品標准;
8)焊縫質量等級及焊縫質量檢查要求;
9)鋼構件製作要求;
10)鋼結構安裝要求,對跨度較大的鋼構件必要時提出起拱要求;
11)塗裝要求:註明除銹方法及除銹等級以及對應的標准;註明防腐底漆的種類、乾漆膜最小厚度和產品要求;當存在中間漆和面漆時,也應分別註明其種類、乾漆膜最小厚度和要求;註明各類鋼構件所要求的耐火極限、防火塗料類犁及產品要求;註明防腐年限及定期維護要求;
12)鋼結構主體與圍擴結構的連線要求;
13)必要時,應提出結構檢測要求和特殊節點的試驗要求。
砌體工程
1)砌體牆的材料種類、厚度,填充牆成牆後的牆重限制;
2)砌體填充牆與框架粱、柱、剪力牆的連線要求或註明所引用的標准圖;
3)砌體牆上門窗洞口過梁要求或註明所引用的標准圖;
4)需要設定的構造柱,圈樑(拉梁)要求及附圖或註明所引用的標准圖。
檢測要求
1)沉降觀測要求;
2)大跨度結構及特殊結構的檢測或施工安裝期間的監測要求;
3)高層、超高層結構根據情況補充日照變形觀測等特殊變形觀測要求。
注意問題
基礎平面圖
1 繪出定位軸線、基礎構件(包括承台、基礎梁等)的位置、尺寸、底標高、構件編號;基礎底標高不同時,應繪出放坡示意圖;表示施工後澆帶的位置及寬度。
2 標明砌體結構牆與牆垛、柱的位置與尺寸、編號;混凝土結構可另繪結構牆、柱平面定點陣圖,並註明截面變化關系尺寸。
3 標明地溝、地坑和已定裝置基礎的平面位置、尺寸、標高,預留孔與預埋件的位置、尺寸、標高。
4 需進行沉降觀測時註明觀測點位置(宜附測點構造詳圖)。
5 基礎設計說明應包括基礎持力層及基礎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地基的承載力特徵值、持力層j檢測要求、基底及基槽回填上的處理措施與要求,以及對施工的有關要求等。
6 採用樁基時,應繪出樁位平面位置、定位尺寸及樁編號;先做試樁時,應單獨繪制試樁定位平面圖。
7 當採用人工復合地基時.應繪出復合地基的處理范圍和深度,置換樁的平面布置及其材料和效能要求、構造詳圖;註明復合地基的承載力特徵值及變形控制值等有關引數和檢測要求。
當復合地基另由有設計資質的單位設計時.基礎設計方應對經處理的地基提出承載力特徵值和變形控制值的要求及相應的檢測要求。
建築施工圖上來是封皮,上面寫著什麼什麼工程,哪哪哪設計的,設計專案負責人是誰之類的。第二頁開始就是工程做法表(說明主要工程部位的做法和所用材料)、門窗表(所對應門窗的寬*高)、工程概況、工程總說明,再接著就是平面布置圖、地下平面圖、首層平面圖一直到最後一層平面圖、然後是關鍵部位剖面圖、牆身大樣圖以及其它的大樣圖、各面立面效果圖。
結構施工圖主要是結構總說明、地下到最後一層的結構圖(主要是配筋大小和梁板的大小尺寸)、樓梯結構圖、各個梁板柱的截面圖。
裝置圖包括水暖、電器、電梯、通風空調的總說明、安裝位置和具體高度、所用材料。
這三樣圖都挺重要的,如果是技術員的話得三種圖對比著看,有時候設計院設計互相沖突,對比著看就能發現。
結構圖是骨頭,建築圖是皮肉,裝置圖是衣服。
三樣圖紙有不同之處以結構圖為准,其它圖紙都服從結構圖。
1.平法施工圖表示方法的產生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建築設計標准化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各設計單位採用一些較為方便的圖示方法,為了規范各地的圖示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於2003年1月20日下發通知,批准《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樣圖》作為國建建築標准設計圖集(簡稱「平法」圖集),圖集號為03G101-1,於2003年2月15日執行。後2011年對03G101進行了修改,新圖集號為11G101-1、11G101-2、11G101-3、12G101-4.
2.平法表示方法與傳統表示方法的區別
把結構構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方法的制圖規則,整體直接地表示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布置平面圖上,再與標准構造詳圖配合,結合成了一套新型完整的結構設計表示方法。改變了傳統的那種將構件(柱、剪力牆、梁)從結構平面設計圖中所索引出來,再逐個繪制模板詳圖和配筋詳圖的繁瑣辦法。
平法適用的結構構件為柱、剪力牆、梁三種。內容包括兩大部分,即平面整體表示圖和標准構造詳圖。在平面布置圖上表示各種構件尺寸和配筋方式。表示方法分平面注寫方式、列表注寫方式和截面注寫方式三種。
3.常用構件代號(略)
名詞解釋
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簡稱「平法」.
平法
平法就是用平面來表達結構尺寸、標高、構造、配筋等的繪圖方法,是用在建築裡面的結構施工圖。平法專門有圖籍,是要學習的。
『肆』 什麼就是鋼筋混凝土構件(結構)中的鋼筋配置圖
表示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圖樣稱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圖。
1、外形圖(內模板圖):主要容表明構件的形狀和大小;
2、鋼筋布置圖:主要表明這類結構物中鋼筋的配置 情況。
鋼筋混凝土構件圖的內容:
1. 模板圖:即構件的外形圖。對於形狀簡單的構件,可不必單獨畫模板圖。
2. 配筋圖:主要表達鋼筋在構件中的分布情況,通常有配筋平面圖、配筋立面圖、配筋斷面圖等。
鋼筋在混凝土中不是單根游離放置的,而是將各鋼筋用鐵絲綁扎或焊接成鋼筋骨架或網片。
受力鋼筋:承受構件內力的主要鋼筋。
架立鋼筋:起架立作用,以構成鋼筋骨架。
箍筋:固定各鋼筋的位置並承受剪力。
分布鋼筋:用於板式結構 中,將板面承受的力分配給受力鋼筋,並防止混凝土開裂,同時也起固定受力鋼筋位置的作用。
其它鋼筋:如為了吊裝用的吊環和為構造要求而設置的預埋件等。
鋼筋的彎起:鋼筋混凝土構件受力後的最大拉應力位置是變化的,越靠近端部越靠上。為了讓受力鋼筋始終處於最大拉應力位置,故彎成一定的形狀。
『伍』 混凝土結構設計主要學些哪些內容
混凝來土結構設計應包含源的內容主要有:
1、結構方案設計,包括結構選型、構件布置及傳力途徑;
2、作用及作用效應分析;
3、結構的極限狀態設計;
4、結構及構件的構造、連接措施;
5、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
6、滿足特殊要求結構的專門性能設計。
『陸』 鋼筋混凝土構件(結構)圖由什麼組成
鋼筋在混凝土中不是單根游離放置的,而是將各鋼筋用鐵絲綁扎或焊接成鋼專筋骨架或網屬片。
受力鋼筋承受構件內力的主要鋼筋。架立鋼筋起架立作用,以構成鋼筋骨架。箍筋固定各鋼筋的位置並承受剪力。分布用於板式結構中,將板面承受的力分配給受力鋼筋,並防止混凝土開裂,同時也起固定受力鋼筋位置的作用。
(6)鋼筋混凝土結構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擴展閱讀
普通混凝土以水泥為主要膠凝材料,與水、砂、石子,必要時摻入化學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攪拌、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主要劃分為兩個階段與狀態:凝結硬化前的塑性狀態,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後的堅硬狀態,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
『柒』 鋼筋混凝土構件詳圖的配筋圖中的立面圖、斷面圖、鋼筋詳圖各表達哪些內容
1、立面圖:主要表示柱的高度方向尺寸、柱內鋼筋配置、示意鋼筋搭接位置(Ⅰ級鋼筋以上用45°斜短線表示)、鋼筋搭接區長度,搭接區內箍筋需要加密的具體數量以及與柱有關的梁、板等。
2、斷面圖:主要反映斷面的尺寸、箍筋的形狀和受力筋的位置、規格、數量等。
3、鋼筋詳圖:在配筋圖的立面圖中,很多鋼筋的投影重疊在一起,每一根鋼筋的形狀不易表達清楚,所以是對鋼筋分布比較復雜的構件進行表示的圖紙。
構件詳圖
構件詳圖分為配筋圖、模板圖、預埋件詳圖及材料用量表等。配筋圖包括立面圖、斷面圖和鋼筋詳圖。其著重表示構件內部的鋼筋配置、形狀、數量和規格,是構件詳圖的主要圖樣。
模板圖是表示構件外形和預埋件位置的圖樣,圖中標注構件的外形尺寸(也稱模板尺寸)和預埋件型號及其定位尺寸,它是製作每件模板和安裝預埋件的依據。對於外形比較簡單,又無預埋件的構件,因在配筋圖中已標注出構件的外形尺寸,可不再畫模板圖。
『捌』 鋼筋混凝土梁的結構詳圖一般由哪些詳圖組成
鋼筋混凝土梁的結構詳圖一般由保護層,架立筋的鋼筋級別和根數以及直徑,箍筋鋼筋級別和直徑以及間距,受力筋鋼筋級別和直徑以及根數,截面尺寸組成
『玖』 結構施工圖包括哪些內容
結構施工圖包含以下內容:
結構總說明、基礎布置圖、承台配筋圖、地梁布置圖、各層柱布置圖、各層柱配筋圖、各層梁配筋圖、屋面梁配筋圖、樓梯屋面梁配筋圖、各層板配筋圖、屋面板配筋圖、樓梯大樣、節點大樣。
《建築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結構部分: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結構專業設計文件應包括圖紙目錄、設計說明、設計圖紙、計算書。
圖紙目錄。應按圖紙序號排列,先列新繪制圖紙,後列選用的重復利用圖和標准圖。
結構設計總說明。每一單項工程應編寫一份結構設計總說明,對多子項工程應編寫統一的結構設計總說明,當工程以鋼結構為主或包含較多的鋼結構時,應編制鋼結構設計總說明。當工程較簡單時,亦可將總說明的內容分散寫在相關部分的圖紙中。
工程概況
1)工程地點、工程分區、主要功能;
2)各單體(或分區)建築的長、寬、高,地上與地下層數,各層層高,主要結構跨度,特殊結構及造型,工業廠房的吊車噸位等。
設計依據
1)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
2)自然條件:基本風壓、基本雪壓、氣溫(必要時提供)、抗震設防烈度等;
3)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4)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必要時提供);
5)風洞試驗報告(必要時提供);
6)建設單位提出的與結構有關的符合有關標准、法規的書面要求;
7)初步設計的審杳、批復文件;
8)對於超限高層建築.應有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意見;
9)採用樁基礎時,應有試樁報告或深層半板載荷試驗報告或基岩載荷板試驗報告(若試樁或試驗尚未完成,應註明樁基礎圖不得用於實際施工)。
10)本專業設計所執行的主要法規和所採用的主要標准(包括標準的名稱、編號、年號和版本號)。
圖紙說明
1)圖紙中標高、尺寸的單位;
2)設計±0.000標高所對應的絕對標高值;
3)當圖紙按工程分區編號時,應有圖紙編號說明;
4)常用構件代碼及構件編號說明;
5)各類鋼筋代碼說明,型鋼代碼及截面尺寸標記說明;
6)混凝土結構採用平面整體表示方法時,應註明所採用的標准圖名稱及編號或提供標准圖。
分類等級
應說明下列建築分類等級及所依據的規范或批文:
1)建築結構安全等級;
2)地基基礎設計等級;
3)建築抗震設防類別;
4)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等級;
5)地下室防水等級;
6)人防地下室的設計類別、防常規武器抗力級別和防核武器抗力級別;
7)建築防火分類等級和耐火等級;
8)混凝土構件的環境類別。
荷載取值
1)樓(屋)面面層荷載、吊掛(含吊頂)荷載;
2)牆體荷載、特殊設備荷載;
3)樓(屋)面活荷載;
4)風荷載(包括地面粗糙度、體型系數、風振系數等);
5)雪荷載(包括積雪分布系數等);
6)地震作用(包括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設計地震分組、場地類別、場地特徵周期、結構阻尼比、地震影響系數等);
7)溫度作用從地下室水浮力的有關設計參數。
計算程序
1)結構整體計算及其他計算所採用的程序名稱,版本號、編制單位;
2)結構分析所採用的計算模型、高層建築整體計算的嵌固部位等。
結構材料
1)混凝土強度等級、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輕骨料混凝土的密度等級;註明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2)砌體的種類及其強度等級、干容重,砌築砂漿的種類及等級,砌體結構施工質量控制等級;
3)鋼筋種類、鋼絞線或高強鋼絲種類及對應的產品標准,其他特殊要求(如強屈比等);
4)成品拉索、預腕力結構的錨具.成品支座(如各類橡膠支座、鋼支座、隔震支座等)、阻尼器等特殊產品的參考型號、主要參數及所對應的產品標准;
5)鋼結構所用的材料見本條第10款。
地下室
1)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概況,各主要土層的壓縮模量及承載力特徵值等;對不良地基的處理措施及技術要求,抗液化措施及要求,地基土的冰涼深度等;
2)註明基礎形式和基礎持力層;採用樁基時應簡述樁型、樁徑、樁長、樁端持力層及樁端進入持力層的深度要求,設計所採用的單樁承載力特徵值(必要時
尚應包括豎向抗拔承載力和水平承載力)等;
3)地下室抗浮(防水)設計水位及抗浮措施,施工期間的降水要求及終止降水的條件等;
4)基坑、承台坑回填要求;
5)基礎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6)當有人防地下室時,應圖示人防部分與非人防部分的分界范圍。
混凝土
1)各類混凝土構件的環境類別及其受力鋼筋的保護層最小厚度;
2)鋼筋錨固長度、搭接長度、連接方式及要求;各類構件的鋼筋錨固要求;
3)頂應力構構採用後張法時的孔道做法及布置要求、灌漿要求等;預應力構件張拉端、固定端構造要求及做法,錨具防護要求等;
4)預心力結構的張拉控制應力、張拉順序、張拉條件(如張拉時的混凝土強度等)、必要的張拉測試要求等;
5)梁、板的起拱要求及拆模條件;
6)後澆帶或後澆塊的施工要求(包括補澆時間要求);
7)特殊構件施工縫的位置及尺寸要求;
8)預留孔洞的統一要求求(如補強加固要求),各類預埋件的統一要求;
9)防雷接地要求。
鋼工程
1)概述採用鋼結構的部位及結構形式、主要跨度等;
2)鋼結構材料:鋼材牌號和質量等級,及所對應的產品標准;必要時提出物理力學性能和化學成分要求;必要時提出其他要求,如強屈比、Z向性能、碳當量、耐候性能、交貨狀態等;
3)焊接方法及材料:各種鋼材的焊接方法及對所採用焊材的要求;
4)螺栓材料:註明螺栓種類、性能等級,高強螺栓的接觸回處理方法、摩擦面抗滑移系數,以及各類螺栓所對應的產品標准;
5)焊釘種類及對應的產品標准;
6)應註明鋼構件的成形方式(熱軋、焊接、冷彎、冷壓、熱彎、鑄造等),圓鋼管種類(無縫管、直縫焊管等);
7)壓型鋼板的截面形式及產品標准;
8)焊縫質量等級及焊縫質量檢查要求;
9)鋼構件製作要求;
10)鋼結構安裝要求,對跨度較大的鋼構件必要時提出起拱要求;
11)塗裝要求:註明除銹方法及除銹等級以及對應的標准;註明防腐底漆的種類、乾漆膜最小厚度和產品要求;當存在中間漆和面漆時,也應分別註明其種類、乾漆膜最小厚度和要求;註明各類鋼構件所要求的耐火極限、防火塗料類犁及產品要求;註明防腐年限及定期維護要求;
12)鋼結構主體與圍擴結構的連接要求;
13)必要時,應提出結構檢測要求和特殊節點的試驗要求。
砌體工程
1)砌體牆的材料種類、厚度,填充牆成牆後的牆重限制;
2)砌體填充牆與框架粱、柱、剪力牆的連接要求或註明所引用的標准圖;
3)砌體牆上門窗洞口過梁要求或註明所引用的標准圖;
4)需要設置的構造柱,圈樑(拉梁)要求及附圖或註明所引用的標准圖。
檢測要求
1)沉降觀測要求;
2)大跨度結構及特殊結構的檢測或施工安裝期間的監測要求;
3)高層、超高層結構根據情況補充日照變形觀測等特殊變形觀測要求。
注意問題
基礎平面圖
1 繪出定位軸線、基礎構件(包括承台、基礎梁等)的位置、尺寸、底標高、構件編號;基礎底標高不同時,應繪出放坡示意圖;表示施工後澆帶的位置及寬度。
2 標明砌體結構牆與牆垛、柱的位置與尺寸、編號;混凝土結構可另繪結構牆、柱平面定點陣圖,並註明截面變化關系尺寸。
3 標明地溝、地坑和已定設備基礎的平面位置、尺寸、標高,預留孔與預埋件的位置、尺寸、標高。
4 需進行沉降觀測時註明觀測點位置(宜附測點構造詳圖)。
5 基礎設計說明應包括基礎持力層及基礎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地基的承載力特徵值、持力層j檢測要求、基底及基槽回填上的處理措施與要求,以及對施工的有關要求等。
6 採用樁基時,應繪出樁位平面位置、定位尺寸及樁編號;先做試樁時,應單獨繪制試樁定位平面圖。
7 當採用人工復合地基時.應繪出復合地基的處理范圍和深度,置換樁的平面布置及其材料和性能要求、構造詳圖;註明復合地基的承載力特徵值及變形控制值等有關參數和檢測要求。
當復合地基另由有設計資質的單位設計時.基礎設計方應對經處理的地基提出承載力特徵值和變形控制值的要求及相應的檢測要求。
『拾』 混凝土結構設計應包括哪些內容
混凝土結構設計應包含的內容主要有:
1、結構方案設計,包括結構選型、構件布置及傳力途徑;
2、作用及作用效應分析;
3、結構的極限狀態設計;
4、結構及構件的構造、連線措施;
5、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
6、滿足特殊要求結構的專門效能設計。
1 結構方案設計,包括結構選型、構件布置及傳力帆扮途徑;
2 作用及作用效應分析;
3 結構的極限狀態設計;
4 結構及構件的構造、連線措施;
5 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
6 滿足特殊要求結構的專門效能設計。
混凝土設計原理
結構力學
材料力學
理論力學
彈性力學
鋼結構等教科書
混凝土最基本的設計是構件設計包括1、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2、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3、受壓構件;4、受拉構件;5、受扭構件;6、構件的變形、裂縫的計算;基本上構件計算如上所示。
《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
《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02)等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的混凝土結構第四版,分上中下三冊,與《混泥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聯絡緊密,值得選擇
C志良設計施工標准網 網路搜一下就好了,各種施工設計標准,圖集和方案都有,免費下載的
1.設計概況;2.設計依據;3.抗震設防;4.框架級別;5.使用荷載;6.材料選用;7.框架構造要求;8.框架填充牆構造要求。9.還有其他本工程特點要求等等。
教材去大學購啊。或網上購啊。相當的不貴,也就是三元四元的樣子。舊書店去看看。淘淘。但郵費可能會要一些的。
電子版看看,很難學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