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筋綁扎搭接長度是怎麼計算的
按新規范不可能有具體數值,治學要嚴謹,不可僅憑經驗,要找到經驗的出處專
做一個總結性的說屬明吧:
說明一下,用ll來表示一個搭接長度(含抗震lle),ll及抗震lle計算參見圖集(即附圖)
下面以新版G101圖集從不常用部位向常用部位說明
1、後澆帶,如果採用搭接構造,必須是搭接區段100%,也就是後澆帶寬度且不小於800mm
2、板搭接,取一個ll,抗裂板筋取150mm,
3、剪力牆水平筋通常不搭接,豎向鋼筋錯位搭接一個ll,同部位搭接1.2ll
4、條基底板鋼筋網搭接取150mm
5、主梁一般不採用綁扎搭接鏈接,主梁通長鋼筋不可避免採用綁扎接頭時,按ll搭接,且注意鋼筋錯開(錯開兩個目的,1按混凝土規范省鋼筋,或者鋼筋整根排放容易滿足規范,2澆築振搗混凝土方便),架立筋按150mm搭接
(註:新規范8米凈跨,主梁採用綁扎搭接時,9米計算後通長整根不滿足規范搭接錨固要求,還請注意)
6、混凝土規范8.4章,縱向受拉鋼筋不小於300,縱向受壓鋼筋不小於200
Ⅱ 鋼筋車絲連接多少米為一個接
如果你是預算用,一般是按9米考慮一個。因為鋼筋定尺是9米、12米的。
但是實際現場可能還要多一點。因為不可能每根鋼筋都是9米一段的。
請採納謝謝
Ⅲ 鋼筋9米長不夠須11米大梁怎麼接
雙面焊或者機械連接都可以。只要接頭錯開就行,11米的長度有兩個接頭就可以了。
Ⅳ 有3600個洞,每個洞里放一根7米長的鋼筋,但鋼筋是9米長,剩下2米再接成7米,最多要多少根
這飢碼好道題可以這樣解模敏
3600×7=25200米
25200÷9=2800根
所以答案爛鉛就是要2800根
Ⅳ 一共要焊接16米鋼筋,每截是9米的,單面焊接,搭接長度是5d,是22號筋,請問怎麼下料最合適
不知道你是不是做鋼筋籠 16米的鋼筋 下料要兩根9米的鋼筋 加上搭接長度11cm 還剩1.8米鋼筋 1.8米如果鋼筋籠需要吊筋的話就直接彎鉤做吊筋好了
如果不需要的話再加到焊接的鋼筋里的話 兩個焊接頭的距離應該是不少於35d 主要是剩餘的鋼筋太短了 不好配料 只能是把 9米的截開一根 再去配剩的1.8米的 監理那邊一般會挑你這個毛病 但是如果設計那邊允許 監理也沒脾氣的 如果再焊接一段的話還要費焊條 還要減11cm 如果對焊的話 監理可能要求你去做試拉件檢測。
可以的,我剛才在上面已經寫了焊接距離的要求,你可以再具體查查規范,但是我覺得那樣太麻煩了,而且不管怎麼截基本都有廢料。
可以這樣,主筋不用都弄成一模一樣的,可以有兩根9米接的,中間再參插9米截開的,把1.8米的焊接起來,沒事的,監理如果不同意就表示就行了,這個你應該明白,監理一般不會說什麼,而且這個是隱蔽工程,質量保證了就行,別吊車一弔散了就行。
Ⅵ 16米大跨梁,現場9米鋼筋上部通長筋如何搭接
搭接方法:上部通長鋼筋在跨度正中央搭接,兩根9m 鋼筋各剩下的長度剛好夠支座端錨固。回
架立筋是梁答中用來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現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兩邊的筋是通過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們說的 挑筋),如果沒有架立筋的話,中部的那肢箍筋沒法綁了,所以出現了架立筋。
梁往往並非一跨,而是多跨.貫通筋就是通長筋,一直穿過多跨.中間接頭需要綁扎或機械連接,質量確有保證時也可用焊接,梁的集中標注中必注貫通筋.貫通筋是縱筋,是梁最重要的受力筋。
通長筋直徑為12mm、結構抗震等級四級、柱子混凝土等級C40.梁混凝土等級C30,鋼筋等級HRB400。
Ⅶ 土建鋼筋搭接長度怎麼理解
按照凈跨-50*2計算
中間有柱時扣柱,計算方法同上一計算通長鋼(貫通筋)的時候梁的一端有柱那還有一端是牆的話鋼筋需要錨固
錨固的長度與支座的寬度有關系,兩端不一定長度相等
箍筋計算按照凈跨-50*2計算
中間有柱時扣柱,計算方法同上一條
結構各類構件的連接關系問題,也就是誰時誰的支座的問題
基礎是柱、牆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為支座。
縱向鋼筋錨入支座;橫向鋼筋(箍筋)不進支座,進入支座也是構造要求不是受力要求。柱、牆進入支座的插筋之箍筋不起箍筋作用,只起穩定作用,只要一個大的方框箍就行,真正上面柱中起箍筋作用時需要隔一拉一。梁進入支座時也是縱筋進入,但連梁到了頂層要求箍筋進入支座,因為頂層連樑上部受力筋在表皮,錨固不可靠,要靠箍筋把它約束住,不崩出去。
梁箍筋的計算長度是每跨的凈跨長減去100MM,也就是說,梁的箍筋是從柱邊50MM開始布置的,柱中不布置梁箍筋,但柱箍筋必須布置且加密; 這一點在中國抗震設計規范中有明確規定;
梁鋼筋的錨固問題只與 梁下部存不存在支座 有關,與支座究竟是 柱還是牆或者是其他主梁 無關;
梁鋼筋在支座內的錨固長度問題與梁的類型(框架梁\次梁)和支座類型(邊支座\中支座)有關;
框架梁在邊支座的錨固長度是0.4倍LAE(LAE為一個錨固長度)+彎鉤15D(D為鋼筋直徑);如果邊支座的寬度本身不小於鋼筋的一倍錨固長度,框架梁的鋼筋則可以不必彎鉤進行直錨,但此時直錨長度必須不小於一倍錨固長度;框架梁底筋在中支座的的錨固長度為一倍LAE,面部通長筋在跨中1/3區域內連接(冷接或焊接或機械連接),須滿足連接長度規范;
次梁在邊支座的錨固長度是直段12D+彎鉤15D,在中支座的錨固長度是12D; 記住了,這就是框架梁與次梁的區別;
關於梁中架立筋\構造腰筋\抗扭腰筋的連接長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錯的一個問題:梁中架立筋和構造腰筋的連接長度不論什麼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樣,遵守受力主筋的連接規范;
主梁箍筋的加密長度問題,一般人只知道是梁高的1.5倍,此識有誤.實際是,一級抗震結構,主梁箍筋加密長度是梁高的2.0倍,二三四級抗震結構,才是梁高的1.5倍.
算量方法:
一、梁
(一)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Ⅷ 計算鋼筋每9米一個搭接
你的問題可分兩方面來回答:
其一:作為預算來說.只要計算長度超出9米,直接加內上搭接量就可以了容.
其二:就你說的這個情況而言,必須加上一個搭接量.當然還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支座較大,大到所要求的寬度,那麼你可以不要這個搭接的.
(我的問題是這個每9米一個搭接這個9米到底是誰的9米?);你所說的9米是鋼筋的有效使用長度是9米.超出的就是搭接所加的量了.
提示你的是,有時供應的鋼筋有12米的,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做兩個方案的.
一般作為預算出現的鋼筋接頭量是安9米計算的,如果供應的是12米,那就要看人家是什麼個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