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築施工中鋼筋標注中B和T代表什麼
建築圖紙鋼筋標注中的B是英文字母bottom的首字母,意思就是鋼筋骨架底部鋼筋。而字母T是英文TOP的首字母,代表鋼筋骨架的頂部鋼筋。
⑵ 獨立基礎標注
獨立基礎標註:
B=bottom底部,表示底部鋼筋。T=top上部,表示上部鋼筋。
400/300表示基礎承台的厚度一級40cm厚二級30cm厚。
B表示底部鋼筋的X&Y都是12的螺紋鋼間距15cm。
T表示頂部鋼筋的X&Y都是12的螺紋鋼間距15cm。
平法識圖
條形基礎基礎粱平法識圖
(1)基礎梁集中標注示意圖。基礎梁集中標注包括編號、截面尺寸、配筋三項必注內容。
(2)基礎梁編號表示方法。基礎梁集中標注第一項內容是基礎梁編號,由「代號」、「序號」「跨數及是否有外伸」三項組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條形基礎
⑶ 基礎梁B和T各代表什麼,另外上下樑還標注鋼筋是什麼
基礎梁中「B」表示梁底部配置貫通縱筋;「T」表示梁頂部配置貫通縱筋。
另外上下樑還標注鋼筋是注寫修的正內容:原位標注的鋼筋。
要讀通你的「另外上下樑還標注鋼筋是···」才能答好。在基礎主梁與基礎次梁的平面注寫,分集中標注與原位標注。「基礎梁B和T」顯然是集中標注注寫方式。那麼「另外上下樑還標注鋼筋是···」就是原位標注的鋼筋了(注寫修正內容。)當在基礎樑上集中標注的某項內容(底部與頂部貫通縱筋)不適用於某跨或外伸部分時,則將其修正內容原位標注在該跨或該外伸部位,施工時原位標注取值優先。
⑷ 獨立基礎鋼筋B:16@150/22根14都是標注哪個方向鋼筋
這是Φ14與Φ16的間隔布置,相鄰鋼筋的間距150mm。所以相同直徑鋼筋的間距是300.
獨立基礎鋼筋標注為B:C14@150/C16@200,其表達的含義是什麼?
B/T表示底部/頂部鋼筋,X/Y雙向鋼筋@150,後面是基礎編號。
獨立柱基礎裡麵包含:
1,底板鋼筋,2,柱鋼筋,3,定位箍筋,4,承台上鐵鋼筋,底板鋼筋是14@150雙向布置,定位箍筋是2根10的,承台上鐵是12@200,下鐵是14@120,柱主筋打150的拐坐底。
獨立基礎的鋼筋設置表示方法例如:
橫向鋼筋:B16@200縱向鋼筋:B14@200則表示底部橫向鋼筋B16,縱向鋼筋B14;橫向鋼筋:B16@200/B16@200縱向鋼筋:B14@200/B12@200則表示獨立基礎橫向鋼筋底部是B16,頂部是B16。縱向鋼筋底部是B14,頂部是B12。
以B代表獨立基礎底板的底部配筋以T代表獨立基礎底板的頂部配筋標註:B:X:Φ16@100 Y:Φ16@100T:X:Φ16@100 Y:Φ16@100或者B:X&Y:Φ16@100T:X&Y:Φ16@100X方向和Y方向配筋一樣,也可以用第二種方式表達圖中應單柱獨立基礎,不用放頂部鋼筋,雙柱或以上才有頂部鋼筋。
雙柱獨立基礎上部鋼筋就是上面用T字母開頭的標注;表示獨立基礎頂部要配置直徑為16間距為100的二級鋼筋,雙向布置
⑸ 施工圖中,獨立基礎的鋼筋B和T代表什麼B:X
B代錶板底,對應英文單詞bottom。
T代錶板面,對應英文單詞top。
獨立基礎是整個或局部結構物下的無筋或配筋基礎。一般是指結構柱基,高煙囪,水塔基礎等的形式。獨立基礎分三種:階形基礎、坡形基礎、杯形基礎。
獨立基礎編號如下:
(5)獨立基礎鋼筋b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獨立基礎特點:
1、一般只坐落在一個十字軸線交點上,有時也跟其它條形基礎相連,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盡相同。獨立基礎如果坐落在幾個軸線交點上承載幾個獨立柱,叫做聯合獨立基礎。
2、基礎之內的縱橫兩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鋼筋,且長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長寬比在3倍以內且底面積在20平方以內的為獨立基礎(獨立樁承台)。
獨立基礎計算方法: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⑹ 建築施工中鋼筋標注中B和T代表什麼
建築施工中鋼筋標注中「B」代錶板下部縱筋,「T」代錶板上部貫通縱筋。
⑺ 鋼筋圖集中的b是什麼意思呢
一般指:
B:Bottom 底部
T:Top 頂部
一般用來指明鋼筋是底部還是頂部鋼筋!
⑻ 施工圖中,獨立基礎的鋼筋B和T代表什麼
B代錶板底 對應英文單詞bottom
T代錶板面 對應英文單詞top
B:X 沒有標注完整,意思想表達 下部鋼筋:X 方向Φ()@();y方向Φ()@()。
按你的圖紙中的意思就是:該獨立基礎雙層雙向C16@100.
另:你應該看一下《101圖集》。
了解箍筋的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8)獨立基礎鋼筋b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施工圖,是表示工程項目總體布局,建築物、構築物的外部形狀、內部布置、結構構造、內外裝修、材料作法以及設備、施工等要求的圖樣。
施工圖按種類可劃分為建築施工圖、結構施工圖、水電施工圖等;施工圖主要由圖框、平立面圖、大樣圖、指北針、圖例、比例等部分組成。目前我國的施工圖畫法已趨於成熟
1、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下部鋼筋為5Φ25。
2、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3、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4、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2 )/4: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