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樓板怎麼配置鋼筋
通常板底雙向配置受力筋,一般構造筋就可以滿足受力要求,即配雙向8@200,板頂筋僅在四周配置構造(連續板的話為計算)鋼筋。我說的是通常啊,答案並不唯一。
2. 農村住房樓板配筋
樓板的厚度有別,這里以樓板厚10-12Cm配筋為例:受力筋8間距150、分布筋6間距130,上層負彎筋8間距150取板跨的1/4沿圈樑布置、分布筋6間距250。
建築中房屋等的鋼筋配製情況,一般用圖形表示。根據配筋圖確定建築中鋼筋使用的位置、形狀以及鋼筋的型號等。
樓板是一種分隔承重構件。樓板層中的承重部分,它將房屋垂直方向分隔為若干層,並把人和傢具等豎向荷載及樓板自重通過牆體、梁或柱傳給基礎。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為木樓板、磚拱樓板、鋼筋混凝土樓板和鋼襯板承重的樓板等幾種形式。
(1)當樓板跨度較小時,樓板配筋受鋼筋直徑、最小間距制約,樓板鋼筋採用HRB400鋼筋不能充分發揮強度,宜採用HPB300鋼筋;
(2)當樓板跨度較大或跨厚比較大時,樓板配筋主要受承載力控制,與HPB300相比,HRB400鋼筋最小配筋率常數限值由0.20減小到0.15,且強度高,當釆用HRB400鋼筋可比採用HPB300鋼筋節約鋼筋20%左右;
(3)當跨厚比較大時,樓板截面相對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鋼筋抗彎力臂小,造成鋼筋的浪費,且樓板撓度不易滿足要求,這種情況下適當增加樓板厚度,減小跨厚比,可以明顯減少配筋量。
綜合考慮結構安全、剛度以及配筋經濟等因素,新《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對現繞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規定:鋼筋混凝土單向板不大於30,雙向板不大於40;無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於35,無梁支承的無柱帽板不大於30。預應力板可適當增加;當板的荷載、跨度較大時宜適當減小。
樓板的厚度有別,這里以樓板厚10-12Cm配筋為例:受力筋8間距150、分布筋6間距130,上層負彎筋8間距150取板跨的1/4沿圈樑布置、分布筋6間距250。
建築中房屋等的鋼筋配製情況,一般用圖形表示。根據配筋圖確定建築中鋼筋使用的位置、形狀以及鋼筋的型號等。
樓板是一種分隔承重構件。樓板層中的承重部分,它將房屋垂直方向分隔為若干層,並把人和傢具等豎向荷載及樓板自重通過牆體、梁或柱傳給基礎。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為木樓板、磚拱樓板、鋼筋混凝土樓板和鋼襯板承重的樓板等幾種形式。
3. 頂層屋面板鋼筋做法
坡屋面板鋼筋不同位置做法不同,屋脊位置按照折板鋼筋做法,非屋脊位置專按照平面樓板做法。屬具體如下:
1、屋脊位置板鋼筋做法:雙層雙向配置,局部不足處附加鋼筋。上部受力鋼筋在屋脊處不斷開;下部受力鋼筋在屋脊處斷開,並伸至板上部錨固,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
2、非屋脊處板鋼筋做法:雙層雙向拉通配置,局部不足處附加鋼筋。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均拉通。
(3)摟蓋板鋼筋如何配置擴展閱讀
當屋面板板跨較大或者建築長度較長,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或者產生應力集中的蜂腰、洞口、轉角等易開裂位置,應在屋面板的表面雙向配置防裂構造鋼筋。配筋率不宜大於0.1%,間距不宜大於200mm。
防裂構造鋼筋可利用原有的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鋼筋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若屋面板開洞,應在洞口周圍布置補強構造鋼筋。補強構造鋼筋的強度等級與被切斷的鋼筋相同。補強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方式同板中鋼筋,當不深入支座時,設計應當標注。
4. 樓板配筋
1、分離式配筋的情況就是這樣,也有上部也是通長配筋的雙層雙向配筋法專。
2、樓板任何地屬方都需要雙層雙向都有鋼筋,如果沒有受力筋,就用分布筋補充。所以如果有受力筋也就不需要分布筋了。某些樓板的下部鋼筋可能缺少受力筋,例如某些單向板、懸挑板之類,那麼下部就需要分布筋。
3、只要有非貫通鋼筋,那就一定有分布筋,原因見回答2。布置方法么就是用分布筋做成網格,鋪設在沒有受力鋼筋的部位即可。
4、是只標受力鋼筋。
5、那意思是說,雖然梁是同一根,但是這根梁的不同區段,所擱置的板是不同的,通常不同跨度的板對應的鋼筋也不同。當然,也可能是設計師畫錯了。
5. 鋼結構樓承板鋼筋鋪排
以下是鋼結構樓承板鋼筋鋪排配筋:
1、採用光面開口壓型鋼板時,宜在剪跨區沿橫向布置Ф6@150-300的橫向鋼筋,並與壓型鋼板上翼緣焊接。當為均布荷載時,剪跨區取板兩端L/4的范圍,L為板的跨度。
2、當防火等級較高時,配置附加縱向受拉鋼筋。
3、在連續組合樓板或者懸臂組合板的負彎矩區段內於板的上部沿板跨方向配置支座負鋼筋。
4、在較大集中荷載區段和孔洞周圍配置分布鋼筋。
6. 農村自建房澆築樓面鋼筋配多少合適
自己建設農村復自家住宅,兩制、三層樓房、跨度在4米以內、樓面鋼筋配置間距和數量,大約直徑在16mm及以上、間距(或標注@)200mm左右,最好採用雙層網格鋼筋。同時混凝土標號要達到C25及以上,樓板厚度達到14mm以上。如果當地抗震設防烈度≥6度,那麼鋼筋直徑要加大,配置鋼筋間距要縮小,必須採用雙層鋼筋網,混凝土標號要提高。
7. 10米*10米現澆混凝土屋面板雙層雙向鋼筋如何配置
10米*10米現澆混凝土屋面板雙層雙向鋼筋配置:
1、需要三級鋼筋,直徑為16mm,間距120mm,雙層雙向。回
2、雙層雙向總共是兩答層鋼筋網。現澆板鋼筋就是雙向。雙層就是由於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頂一層鋼筋,板底一層鋼筋,這就是雙層。雙向就是底筋、麵筋的縱橫方向配筋,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每層鋼筋在縱橫兩個方向上都有。
3、在布置雙層雙向鋼筋時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面層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一般設置了雙層雙向鋼筋就可以不設置板負筋。
4、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應在板的表面雙向配置防裂構造鋼筋。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0%,間距不宜大於200mm。防裂構造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鋼筋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樓板平面的瓶頸部位宜適當增加板厚和配筋。沿板的洞邊、凹角部位宜加配防裂構造鋼筋並採取可靠的錨固措施。
8. 現澆樓板鋼筋配筋標准 現澆板鋼筋規范要求
1、現澆樓板鋼筋和鋼筋間距分析如下:板中受力鋼筋的常用直徑:板厚h150mm時為12~16mm;採用現澆板時受力鋼筋不應小於6mm,預制板時不應小於4mm。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一般不小於70mm,當板厚h≤150mm時間距不宜大於200mm,當h>150mm時不宜大於於1.5h或250mm。板中受力鋼筋一般距牆邊或梁邊50mm開始配置。
2、鋼筋混凝土板是受彎構件,按其作用分為:受力筋、分布筋、構造筋幾種。受力筋主要用來承受拉力。懸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構件的受力鋼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當板為兩端支承的簡支板時,其底部受力鋼筋平行跨度布置;當板為四周支承並且其長短邊之比值大於2時,板為單向受力,叫單向板,其底部受力鋼筋平行短邊方向布置;當板為四周支承並且其長短邊之比值小於或等於2時,板為雙向受力,叫雙向板,其底部縱橫兩個方向均為受力鋼筋。板中受力鋼筋的常用直徑:板厚h150mm時為12~16mm;採用現澆板時受力鋼筋不應小於6mm,預制板時不應小於4mm。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一般不小於70mm,當板厚h≤150mm時間距不宜大於200mm,當h>150mm時不宜大於1.5h或250mm。板中受力鋼筋一般距牆邊或梁邊50mm開始配置。單向板和雙向板可採用分離式配筋或彎起式配筋。分離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為工程中主要採用的配筋方式。當多跨單向板、多跨雙向板採用分離式配筋時,跨中下部鋼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負筋向跨內的延伸長度應覆蓋負彎矩圖並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
3、分布鋼筋:它主要用來使作用在板面荷載能均勻地傳遞給受力鋼筋;抵抗四季溫度綁扎在一起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鋼筋在混凝土澆搗時的位移。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
4、構造鋼筋:為了避免板受力後,在支座上部出現裂縫,通常是在這些部位上部配置受拉鋼筋,這種鋼筋稱為負筋。)對與支承結構整體澆築或嵌固在承重砌體牆內的現澆混凝土板,應沿支承周邊配置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並應符合下列規定:該構造鋼筋的截面面積:沿受力方向配置時不宜小於跨中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時可根據實踐經驗適當減少。
9. 磚砌體結構 樓板採用現澆板 鋼筋怎麼配
磚砌體結構抄樓板採用現澆板鋼筋的配法: 1.
現澆樓板一般都是採用二級鋼。
2.
現澆是相對於預制板來說的,現澆是指在現場搭好模板,在模板上安裝好鋼筋,再在模板上澆築混凝土,然後再拆除模板。
3.
現澆層和樓板比起來,能增強房屋的整體性及抗震性,具有較大的承載力。同時在隔熱,隔聲、防水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4.
一般240寬、20~25高,縱向鋼筋4根φ10~12,箍筋φ6﹫200。如果是圈樑,圈樑頂面和板面平。底板鋼筋應布在圈樑頂面鋼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