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構造柱一般配筋多大
截面一般200X200 , 240X240 配筋從10-16不等,箍筋一級鋼6@200/150/100的,具體根據抗震來
設置規范
1、按照抗震規范要求,構造柱主要設置於抗震牆中。
2、 120(或10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 3 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2.4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 4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3.5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構造柱豎向鋼筋部分伸長多少擴展閱讀:
抗震設計時多層普通磚、多孔磚房屋的構造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1、造柱最小截面可採用 240mm×180mm, 縱向鋼筋宜採用4φ12, 箍筋間距不宜大於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適當加密;7度時超過六層、8度時超過五層和9度時,構造柱縱向鋼筋宜採用4φ14,箍筋間距不應大於200mm;房屋四角的構造柱可適當加大截面及配筋。2 構造柱與牆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並應沿牆高每隔500mm設2φ6拉結鋼筋,每邊伸入牆內不宜小於1m。
3、構造柱與圈樑連接處,構造柱的縱筋應穿過圈樑,保證構造柱縱筋上下貫通。
4、構造柱可不單獨設置基礎,但應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與埋深小於500mm 的基礎圈樑相連。
5、房屋高度和層數接近表7.1.2的限值時,縱、橫牆內構造柱間距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橫牆內的構造柱間距不宜大於層高的二倍;下部1/3樓層的構造柱間距適當減小;
當外縱牆開間大於3.9m時,應另設加強措施。內縱牆的構造柱間距不宜大於4.2m。
㈡ 框架填充牆構造柱柱頂穩定鋼筋伸入構造柱多長,幾根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13.3.4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砌體填充牆,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牆在平面和豎向的布置,宜均勻對稱,宜避免形成薄弱層或短柱。 2.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於 M5;實心塊體的強度等級不宜低於MU2.5,空心塊體的強度等級不宜低於 MU3.5;牆頂應與框架梁密切結合; 3.填充牆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 500~600mm設 2φ6 拉筋,拉筋伸入牆內的長度,6、7 度時宜沿牆全長貫通,8、9 度時應全長貫通。 4.牆長大於 5m 時,牆頂與梁宜有拉結;牆長超過 8m 或層高 2 倍時,宜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牆高超過 4m 時,牆體半高宜設置與柱連接且沿牆全長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5.樓梯間和人流通道的填充牆,尚應採用鋼絲網砂漿面層加強。」 關於多層磚砌體房屋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要求《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規定: 」7.3.1 1、樓電梯間的四角 2、樓梯段上下端對應的牆體處 3、外牆四角和對應轉角 4、錯層部位橫牆與外縱牆交接處 5、大房間內外牆交接處 6、較大洞口兩側。構造柱最小截面240×180mm,縱向鋼筋4根12,箍筋間距不宜小於250mm,且柱上下端宜適當加密,構造柱與牆體連接處做馬牙槎,並每隔500mm設置2根6的拉結鋼筋,拉結鋼筋伸入牆體不小於1m,構造柱下端伸入室外地面以下不小於500mm,或與埋深不小於500mm的地圈樑相連。」 綜上可見:如果建築屬於多層的砌塊填充牆,外牆四角和對應轉角、錯層部位橫牆與外縱牆交接處、大房間內外牆交接處應該設構造柱。如果建築非多層的砌塊填充牆, 填充牆長度大於8米或高的兩倍時,中間加設構造柱,但同時有規定填充牆長度大於5米時應與其上部梁有可靠拉結,而且砼柱伸出的2φ6沿高@500-600的錨拉鋼筋,6、7度(設防)時宜沿牆拉通,8、9度時應沿牆拉通。一般6度地區施工的工程中,把牆長控制在大於4米就加構造柱,比較方便施工,就成了通俗默認的規矩。 ?? ?? ?? ??
㈢ 框架結構填充牆構造柱豎向鋼筋的搭接長度是多少
1、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300mm。
2、當帶肋鋼筋直徑Φ>25 mm時,其最小搭接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取用;對環氧樹脂塗層的帶肋鋼筋,其最小搭接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25取用;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易受擾動時,其最小搭接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取用。
3、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d>28mm時候,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4、為了增強建築物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多層磚混結構建築的牆體中還應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並與各層圈樑相連接,形成能夠抗彎抗剪的空間框架,這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種有效措施。
(3)構造柱豎向鋼筋部分伸長多少擴展閱讀
構造柱的設置規范
1、構造柱主要設置於抗震牆中。
2、當牆長大於 5m時,應該在牆長中部設置構造柱。
3、12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 3 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2.4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18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4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3.5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牆體轉角處無框架柱時、不同厚度牆體交接處,應設置構造柱。
㈣ 構造柱的鋼筋植筋深度是多少
根據規范要求,混凝土構造柱植筋的深度(或長度)與下列因素有關:
1、混凝土的強專度等級;
2、鋼筋的級別及直屬徑;3.受拉還是受壓。
一般情況下,如果植筋僅承受靜荷載,受拉時植筋長度在150和10d之間取較大值即可;
受壓時植筋長度取受拉情況下的0.7倍即可。
構造柱
構造柱(建築圖紙里符號為-GZ),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是在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
㈤ 構造柱鋼筋搭結長度標准
預制構造柱鋼筋骨架→修整底層伸出的構造柱搭接筋→安裝構造柱鋼筋骨架→綁扎搭接部位箍筋1)預制構造柱鋼筋骨架:A.先將兩根豎向受力筋平放在綁扎架上,畫箍筋間距。B.根據畫線位置,將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個綁扎;要預留出搭接部位的長度。為防止骨架變形宜採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綁扎。注意箍筋搭接處,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綁扎。C.穿另二根受力筋並與箍筋綁扎牢固。箍筋端頭平直長度不小於10d(d為箍筋直徑),彎鉤角度不小於135度。D.在柱頂、柱腳與圈樑鋼筋交接的部位,應按設計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圍一般在圈樑上下均不應小於六分之一層高或45厘米,箍筋間距不宜大於10厘米(柱腳的加密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後再綁扎)。 2)修整底層伸出的搭接筋:根據已放好的構造柱位置線,檢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底層構造柱的豎筋與基礎圈樑錨固,無基礎圈樑時埋設在柱根混凝土座內。當牆體附有管溝時,構造柱埋設深度應大於溝深。 3)先將箍筋(搭接處的)套在搭接筋上,然後再將預制構造柱鋼筋骨架立起,對正伸出的搭接筋,注意搭接倍數不低於35d,對好標高線後在豎筋搭接部位各綁三個扣,待骨架調正後綁根部加密箍筋。4)構造柱鋼筋必須與各層縱橫牆的圈樑鋼筋綁扎連接,形成一封閉框架。5)為固定構造柱鋼筋的位置,在砌磚牆馬牙槎時,沿牆高每50厘米設兩根φ6水平拉結筋與構造柱鋼筋綁扎連接。6)當構造柱設置在無橫牆的外牆時,構造柱、鋼筋與現澆或預制橫梁梁端連結綁扎構造,要符合《多層磚房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抗震設計與施工規程》(JGJ13-82)第3.2.5條、3.2.7條規定。7)砌完磚牆之後,應對構造柱鋼筋進行修整,以保證鋼筋位置及間距的准確。(2)圈樑鋼筋的綁扎:工藝流程:畫箍筋位置線→放箍筋→穿圈樑受力筋→綁扎箍筋1)支完圈樑模板後,即可綁扎圈樑鋼筋,如果採用預制綁扎骨架時,可將骨架按編號吊裝就位進行組裝。如在模內綁扎時,按設計圖紙要求間距,在模板側綁畫箍筋位置,放箍筋後穿受力鋼筋,綁扎箍筋。注意箍筋必須垂直受力鋼筋,箍筋搭接處應沿受力鋼筋互相錯開。2)圈樑和構造柱鋼筋交叉處,圈樑鋼筋宜放在構造柱受力鋼筋內側,圈樑鋼筋搭接時,其搭接或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3)圈樑鋼筋的搭接長度:當混凝土為C20時,I級鋼筋搭接長度不少於30d,Ⅱ級鋼筋不少於40d(d為受力筋直徑)。受力鋼筋接頭的位置應相互錯開,綁扎接頭時在規定的搭接長度任一區段內(焊接接頭時在焊接接頭處的35d且不小於500毫米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受拉區不大於25%,受壓區不大於50%。4)圈樑鋼筋綁扎時應互相交圈,在內外牆交接處,大角轉角處的錨固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5)樓梯內、附牆煙囪、垃圾道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樑鋼筋被切斷時,應搭接補強,構造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標高不同的高低圈樑鋼筋應按設計要求搭接或連結。6)安裝在山牆圈樑上的預應力圓孔板,其外露的預應力筋(即鬍子筋)按標准圖集(京92G42、京92G41)要求錨入在圈樑鋼筋內。7)圈樑鋼筋綁完後應加水泥砂漿墊塊。
㈥ 構造柱內豎向鋼筋綁扎連接的搭接長度是多少
11G101-1平面表示法 最新的 好像在20多頁還是30多頁有個表 一目瞭然 帶出都可以下載 只有幾KB 另外注意一點 街頭錯開就行了 配一本圖集 可以消除很多疑問哦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㈦ 構造柱設置時候鋼筋搭接長度多少啊
西南地區一般選15G701-3,其說明第5.1.11條:豎向鋼筋與預留鋼筋的連接,綁扎接頭時不小於30d。要求為綁扎搭接時不小於600mm。
構造柱、水平系梁縱向鋼筋採用綁扎搭接時,全部縱筋可在同一連接區段搭接,此時鋼筋搭接長度50d。構造柱縱筋一般設計為12,50d=12*50=600mm。
為了增強建築物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多層磚混結構建築的牆體中還應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並與各層圈樑相連接,形成能夠抗彎抗剪的空間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種有效措施。
構造柱的設置部位在外牆四角、錯層部位橫牆與外縱牆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內外牆交接處等。
(7)構造柱豎向鋼筋部分伸長多少擴展閱讀
構造柱設置規范
1、按照抗震規范要求,構造柱主要設置於抗震牆中。
2、 120(或10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 3 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2.4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 4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3.5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牆體轉角處無框架柱時、不同厚度牆體交接處,應設置構造柱。
5、當牆長大於 5m(或牆長超過層高 2 倍)時,應該在牆長中部(有洞口在洞口邊)設置構造柱。
6、較大洞口兩側、無約束牆端部應設置構造柱 ,構造柱與牆體拉結筋為2Φ6@500,沿牆體全高布置。
㈧ 構造柱中鋼筋的搭接長度是多少
1、豎向搭接倍數與混凝土強度有關。c20的混凝土搭接倍數為40倍即12*40=48厘米,c30混凝土回豎向鋼筋搭接倍數為答35倍。
2、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框架結構的房屋牆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預制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岩、空心磚或多孔磚、浮石、蛭石、陶粒等輕質板材砌築或裝配而成。
3、在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建築圖紙里符號為—GZ)
㈨ 構造柱鋼筋長度計算問題
通長計算,底部和頂層加錨固值,然後統一計算搭接就可以了
也就是柱回子的長度加上錨入答上下結構的長度。錨入長度按圖集的要求。如上述計算出的單根長度超過鋼筋定尺長度,還要加上一個搭接長度,按30D採用。
在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