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截面面積怎麼計算
鋼筋截面積s=π·r²。
例如:直徑為12的鋼筋截面積s=3.1415926×12²=452.39mm²。
鋼筋符號,指的是鋼筋參數容符號等。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
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2. 鋼筋截面積計算公式是什麼
鋼筋來截面面積計算公式為:自As=π*r*r*n
式中:
π為圓周率,近似取值3.14
r為鋼筋的半徑,r=d/2(d為鋼筋的直徑)
n為鋼筋的根數
(2)鋼筋焊接截面如何計算6擴展閱讀
鋼筋的橫截面一般為圓形,鋼筋的截面面積即為圓的面積,按照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可。
根據圓面積計算公式,1根直徑6mm的鋼筋截面積為28.3平方豪米;1根直徑8mm的鋼筋截面積為50.3平方豪米;1根直徑10mm的鋼筋截面積為78.5平方豪米;1根直徑12mm的鋼筋截面積為113.1平方豪米;1根直徑14mm的鋼筋截面積為153.9平方豪米;
1根直徑16mm的鋼筋截面積為201.1平方豪米;1根直徑18mm的鋼筋截面積為254.4平方豪米;1根直徑20mm的鋼筋截面積為314.2平方豪米;1根直徑22mm的鋼筋截面積為380.1平方豪米;1根直徑25mm的鋼筋截面積為490.9平方豪米;
1根直徑28mm的鋼筋截面積為615.3平方豪米;1根直徑32mm的鋼筋截面積為804.3平方豪米;1根直徑36mm的鋼筋截面積為1018平方豪米;1根直徑40mm的鋼筋截面積為1257平方豪米。
3. 鋼筋焊接計算公式 懂的來
鋼筋代換計算公式
(鋼筋代換計算公式
一、 抗彎承載力(強度)驗算:
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基本公式為:
M≤Mu=fyAs(ho-fyAs/2a1fcb)
當砼強度等級超過C50,a1取1.0.
鋼筋代換後的截面強度:
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
fy2---擬代換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1---原設計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2---擬代換鋼筋的截面面積
As1---原設計鋼筋的截面面積
ho2---擬代換鋼筋合力作用點至構件截面受壓邊緣的距離
ho1---原設計鋼筋合力作用點至構件截面受壓邊緣的距離
fc---砼抗壓強度設計值
b---構件截面寬度
二、鋼筋代換抗剪承載力(強度)驗算:
鋼筋砼受彎構件,當配有箍筋和彎起鋼筋時,其:
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公式為:
v≤0.7ftbho+1.25fyvAsvho/s+0.8fyAstysinαs,
αs---斜截面上彎起鋼筋與構件縱向軸向的夾角,一般取αs=45°,當梁截面較高時取αs=60°
即鋼筋砼受彎斜截面所承受的剪力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砼承擔的剪力;2、箍筋承擔的剪力;3、彎起鋼筋承擔的剪力。
其中:
箍筋所承擔的剪力為:
vsv=1.25fyvAsvho/s, 所以,
(1)、箍筋代換應滿足:
fyv2Asv2/s2≥fyv1Asv1/s1
fyv2---擬代箍筋換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v1---原設計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v2---擬代換箍筋截面積
Asv1---原設計箍筋截面積
s2---擬代換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距離
s1---原設計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距離
彎起鋼筋所能承載的剪力為:
vsb=0.8fyAsbsinαs,所以,
(2)、彎起鋼筋代換後應滿足:
fy2Asb2≥fy1Asb1
fy2---擬代換彎起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1---原設計彎起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b2---同一彎起平面內擬代換彎起鋼筋的截面積
Asb1---同一彎起平面內原設計彎起鋼筋的截面積
當fy2Asb2<fy1Asb1時,即擬代換彎起鋼筋抗力小於原設計彎起鋼筋的抗力時,可通過適當增強箍筋的方法補強。
(3)、箍筋代換量計算:
Fyv2Asv2/s2≥fyv1Asv1/s1+2vj/3ho
Fyv2---擬代換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v1---原設計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v2---擬代換箍筋截面積
Asv1---原設計箍筋截面積
s2---擬代換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間距
s1---原設計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間距
ho---構件截面有效高度
vj---彎起鋼筋代換引起斜截面抗剪承載力(強度)
(4)、降低值的計算式:
Vj =0.8(fy1Asb1-fy2Asb2) sinαs
三、 鋼筋代換抗裂驗算:
構件最大裂縫寬度計算:
ωmax =αcrΨσsk(1.9c+0.08deq/ρte)Es
ωmax---構件最大裂縫寬度
αcr---構件受力特徵系數(對受彎構件取αcr=2.1)
Ψ---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
Es---鋼筋彈性模量
deq---受拉區縱向鋼筋的等效直徑,deq =Σnid²i/Σniυidi
ρte---按有效受拉砼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縫寬度計算中,當ρte<0.01時,
取0.01;ρte=(As+Ap)/Ate
c---最外層縱向受拉鋼筋外邊緣至受拉區底邊的距離(mm):當c<20時,取20;當c>6時,取65
當:Ψ<0.2時,取0.2;Ψ>1時,取1;
對直接承受重復荷載的構件取Ψ=1;
Ψ=1.1-0.65ftk/ρteσsk
σsk---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計算的鋼筋砼縱向受拉鋼筋的應力,對受彎構件:
σsk =Mk/0.87hoA
N1*(3.14*D1^2/4)*fy1=N2*(3.14*D2^2/4)*fy2
N為鋼筋數量
D為直徑
fy1為設計鋼筋的強度
fy2為替換鋼筋的強度
4. 鋼筋的計算詳細規則
1,地下室:柱縱筋長度=地下室層高-本層凈高HN/3+首層樓層凈高HN/3+與首層縱筋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2,首層:柱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凈高HN/3+max(二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邊長尺寸(圓柱直徑))+與二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3,中間層:柱縱筋長度=二層層高-max(二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max(三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與三層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4,頂層:角柱: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1.5LAE。
(4)鋼筋焊接截面如何計算6擴展閱讀:
1,按順時針順序計算
以圖紙左上角為起點,按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計算,當按計算順序繞圖一周後又重新回到起點。這種方法一般用於各種帶形基礎、牆體、現澆及預制構件計算,其特點是能有效防止漏算和重復計算。
2,按編號順序計算
結構圖中包括不同種類、不同型號的構件,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位,為了便於計算和復核,需要按構件編號順序統計數量,然後進行計算。
3,按軸線編號計算
對於結構比較復雜的工程量,為了方便計算和復核,有些分項工程可按施工圖軸線編號的方法計算。例如在同一平面中,帶型基礎的長度和寬度不一致時,可按A軸①~③軸,B軸③、⑤、⑦軸這樣的順序計算。
參考資料:網路——工程量計算
5. 鋼筋焊接接頭怎麼算
樓主你好,鋼筋焊接接頭,如果是單面焊就按鋼筋的10倍D來算,如果是雙面焊就按鋼筋的5倍D來算就足夠了,這是國家規范
6. 鋼筋焊接長度是怎麼計算的比如說5D意思什麼怎樣的,12 14 25 32的鋼筋按5D要多長
國家規范中規定搭接焊和幫條焊時鋼筋的搭接長度:雙面焊不小於5d(鋼筋直內徑);單面焊不小於10d,鋼筋綁扎搭容接長度不應小於35d。同一垂直斷面上不得有2個焊接或綁扎接頭,相鄰鋼筋的焊接或綁扎接頭應分別錯開500mm和900mm以上。
12 14 25 32的鋼筋雙面焊按5D計算分別是12*5=60mm,14*5=70mm,25*5=125mm,32*5=160mm.這個長度是指兩面都有大於這樣的長度
7. 鋼筋焊接搭接長度怎麼計算 規范知道了 ,就是具體的計算公式 怎麼計算啊
鋼筋的直徑*10倍D就是單面搭接焊的長度,鋼筋的直徑*5倍D就是鋼筋雙面搭接焊的長度。
8. 鋼筋計算方法以及公式是什麼
直徑的平方乘長度再乘系數0.00617,使用相關工具分別測量出鋼筋長度和直徑,例如鋼筋直徑為4毫米,其長度為10米,套用公式可計算得出其重量為4*4*10*0.00617≈0.99kg。
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鋼筋使用禁忌
在施工中,已確認工地不可能供應設計圖要求的鋼筋品種和規格時,才允許根據現有條件進行鋼筋代換。代換前,充分了解設計意圖、構件特徵和代換鋼筋性能,必須徵得設計單位同意,辦理涉及變更文件。
代換後,仍能滿足各類極限狀態的有關計算要求,以及必要的配筋構造規定(如受力鋼筋和箍筋的最小直徑、間距、錨固長度、配筋百分率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等),在一般情況下,代換鋼筋還必須滿足截面對稱的要求。
對抗裂性要求高的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屋架下弦等),不宜用HPB30O級光面鋼筋替換 HRB335、HRB400 級變形鋼筋,以免裂縫開展過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