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樓層板鋼筋做法
取梁每側六倍板厚范圍作為板的有效寬度。
根據按中國規范設計的典型框架內所能達到的最大層間容位移角,可取梁每側六倍板厚范圍作為板的有效寬度。在考慮板筋參與梁端抗彎的同時,應注意參與受力板筋的錨固問題和板內與梁垂直方向橫向鋼筋的設置問題,以保證縱向板筋能有效的參與梁端抗彎。
對框架端節點來說,當直交邊梁的抗彎和抗扭剛度與縱梁相比不至於相差太多時,在端節點處仍然可以取梁每側六倍板厚作為板的有效寬度;但如果直交邊梁剛度偏弱,則板的有效寬度取值應相應減少。
(1)如何鋪設樓板鋼筋擴展閱讀:
樓層板鋼筋設置要求規定:
1、當承重牆的間距不大時,如住宅的廚房間、廁所間,鋼筋混凝土樓板可直接擱置在牆上,不設梁和柱,板的跨度為2—3米,板厚度為70—80mm。
2、所有的板、肋、主梁和柱都是在支模以後,整體現澆而成。其跨度為1.7—2.5m,厚度為60—80 mm。
3、樓板為牆、柱水平方向的支撐及聯系桿件,保持牆柱的穩定性,並能承受水平方向傳來的荷載(如風載、地震載),並把這些荷載傳給牆、柱,再由牆、柱傳給基礎。
❷ 平房跨度4.5米_6米現澆樓板請問怎樣布置鋼筋以及用多粗的鋼筋
雙向雙排配筋,並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取120、、160、180四種尺寸。
L、T或十字形建築平面的陰角處附近的板應現澆並加厚,雙向雙排配筋,並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配筋計算時,可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將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減系數,將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數。宜盡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間內(尤其是住宅)加次梁。
板厚按板短跨的1/40取值,取120、140、160、180四種尺寸或120、150、180三種尺寸。用二級鋼包括直徑φ10的二級鋼,直徑≥12的受力鋼筋,除吊鉤外,不得採用一級鋼。鋼筋宜大直徑大間距,但間距不大於200,間距盡量用200。
(2)如何鋪設樓板鋼筋擴展閱讀:
現澆樓板要求規定:
1、現澆樓板拆模時間要把握好。混凝土的強度在澆築完前3天上升最快,從0%可以達到50%以上,7天時可以達到95%左右,14天可以到達110%以上,之後仍會以很慢的速度增強。
2、已拆除的樓板,在強度沒有達到100%時,嚴禁堆放過量的建築材料。所以樓板澆築混凝土14天內,不宜將過量的瓷磚等堆放在樓板上,但可以進行正常的裝修工程,待14天後,可以放置350kg/m2的東西。
3、跨度在8米以上的混凝土強度為≥100%,8米及8米以下≥75%方可拆模;砼強度≥1.2MPa時樓面方可上人及施工。
❸ 頂層屋面板鋼筋做法
坡屋面板鋼筋不同位置做法不同,屋脊位置按照折板鋼筋做法,非屋脊位置專按照平面樓板做法。屬具體如下:
1、屋脊位置板鋼筋做法:雙層雙向配置,局部不足處附加鋼筋。上部受力鋼筋在屋脊處不斷開;下部受力鋼筋在屋脊處斷開,並伸至板上部錨固,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
2、非屋脊處板鋼筋做法:雙層雙向拉通配置,局部不足處附加鋼筋。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均拉通。
(3)如何鋪設樓板鋼筋擴展閱讀
當屋面板板跨較大或者建築長度較長,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或者產生應力集中的蜂腰、洞口、轉角等易開裂位置,應在屋面板的表面雙向配置防裂構造鋼筋。配筋率不宜大於0.1%,間距不宜大於200mm。
防裂構造鋼筋可利用原有的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鋼筋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若屋面板開洞,應在洞口周圍布置補強構造鋼筋。補強構造鋼筋的強度等級與被切斷的鋼筋相同。補強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方式同板中鋼筋,當不深入支座時,設計應當標注。
❹ 鋼結構樓板鋼筋的構造要求做法
鋼結構樓板鋼筋的構造要求做法:
1、鋼結構樓板是在鋼梁之上鋪設樓承板;
2、在樓承板的上部設置橫向鋼筋,在樓承板的凹槽內設置縱向鋼筋;並將縱筋用吊鉤吊在橫向鋼筋上(留足縱向筋保護層高度);驗筋後澆築砼。
❺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施工做法及步驟
一種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
包括:
第一步:搭設結構鋼筋並固定,所述結構鋼筋預留傳料口的位置,其中,在所述傳料口相對的兩側的位置分別固定有向上伸出且相對應的鋼筋接頭,相對應的所述鋼筋接頭沿所述傳料口的上端面彎折後可相互搭接固定;
(5)如何鋪設樓板鋼筋擴展閱讀
鋼筋混泥土的工作原理
鋼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質決定的。首先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線膨脹系數,不會由環境不同產生過大的應力。其次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有時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間隔的肋條(稱為變形鋼筋)來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
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 度彎鉤。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鹼性環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於中性與酸性環境下更不易腐蝕。
❻ 頂板鋼筋怎樣鋪設
常規頂板鋼筋鋪設:先鋪短向在鋪長向(如果是雙層雙向的,注意最下和最上的短版向在外權,上下長向在中間,不管是下部和上部如果設置有支座附加鋼筋的,要順鋪設的板鋼筋同一個面擺放,雙層雙向的板鋼筋接頭范圍見下圖規范),板上部沒有通長鋼筋的,就是在支座設置有上部附加鋼筋,與分布鋼筋連貫一個整體,見下圖,如果板中有溫度鋼筋或抗裂鋼筋的最後綁扎,明白了請採納!
❼ 樓板鋼筋的布置
如果是雙向受力的現澆板的受力筋及分布筋必須X,Y兩個方向布置的,圖紙中有些地方只給出了一個方向的受力筋,那麼另一個方向的按圖紙總說明處理,一般圖紙總說明有的,未標注的鋼筋為****這樣的字樣的
❽ 現澆樓板的鋼筋分布圖,現澆板怎樣布筋!
現澆板下層鋼筋來先放短的,然後放長源的,上層主筋在上,分布筋在下(如果是雙層雙向 上面跟下面那層反個勁用,就是如果下面那層先放長的,上面的那層就先放短的 ) 施工多101圖集。
按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的板平面配筋圖上只畫出板的負筋(即通俗說的扁擔筋),板底的鋼筋只註明x方向、y方向的直徑、間距,所截圖片中沒有截到這個註明。
(8)如何鋪設樓板鋼筋擴展閱讀:
分布鋼筋,是單向受力的鋼筋混凝土板中,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布置的鋼筋。用以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並抵抗混凝土收縮或溫度作用所引起的應力。
分布鋼筋還可與受力鋼筋綁紮成鋼筋網,以使作用在板上的集中荷載在較大范圍內傳布。分布鋼筋的用量不宜小於受力鋼筋用量的15%,每米也不宜少於4根,直徑不宜小於6 mm。
對四邊支撐的單向板,可承擔在計算中未計及但實際存在的長跨方向的彎矩;抵抗由於溫度變化或混凝土收縮引起的內力;承受並分散板上部荷載產生的內力;與受力鋼筋組成鋼筋網,便於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
❾ 鋼筋工如何布置鋼筋
1、基礎底板鋼筋工藝流程:
基礎墊層完成→彈底板鋼筋位置線→鋼筋半成品運輸到位→按線布設鋼筋→綁扎→隱蔽驗收;
2、 現澆框架鋼筋工藝流程:
(1) 柱鋼筋綁扎
套柱箍筋→搭接綁扎(焊接)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
(2) 剪力牆鋼筋綁扎
立2~4根豎筋→畫水平筋間距→綁定位橫筋→綁其餘橫豎筋
(3) 梁鋼筋綁扎
1)模內綁扎:
畫主次梁箍筋間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層縱筋及彎起筋→穿次梁底層縱筋並與箍筋固定→穿主樑上層縱向架立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向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
2)模外綁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綁紮成型後再入模內):
畫箍筋間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鋪橫桿數根→在橫桿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層縱筋→穿次梁下層鋼筋→穿主樑上層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筋→按箍筋間距綁扎→抽出橫桿落骨架於模板內
(4) 板鋼筋綁扎
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負彎矩鋼筋
(5) 樓梯鋼筋綁扎
劃位置線→綁主筋→綁分布筋→綁踏步筋
3、 剪力牆鋼筋工藝流程:
(1) 剪力牆鋼筋現場綁扎
彈牆體線→剔鑿牆體混凝土浮漿→修理預留搭接筋→綁縱向筋→綁橫筋→綁拉筋或支撐筋
(2) 剪力牆採用預制焊接網片的綁扎
彈牆體線→剔鑿牆體混凝土浮漿→修整預留搭接筋→臨時固定網片→綁紮根部鋼筋→綁拉筋或支撐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