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般情況下柱子內的鋼筋有哪幾種有哪些構造規定
柱子內的鋼筋只有縱向鋼筋和箍筋,拉勾筋也是單肢箍筋。
構造規定很多,因柱子功用不同而不同,框架柱、獨立柱、構造柱,抗震等級不同而不同。樓主可自閱設計規范,或指定什麼柱提問,徵答。
⑵ 梁和柱內通常有哪些鋼筋
樑上部有通長筋,有的是受力筋,有的是起架立作用,支座出有支座筋通常都是截斷的,主要是抵專抗支座處的負彎屬矩,梁中間有腰筋起構造作用有時候也用於抗扭,規范規定當梁高減去板的高度後>=450就要加腰筋.抗剪力的鋼筋是箍筋,梁端一般要設加密區.底筋則是受力筋,主要用於抵抗彎矩,抗拉等.柱中則分受立筋,和箍筋,受立筋一般是抗壓,箍筋抗減,暫時想到這么多,有疑問再說
你說的是圖籍吧?給個你Q
我給你
⑶ 獨立柱基礎,裡麵包含哪些鋼筋
獨立柱基抄礎,裡麵包含哪些鋼筋?
答:獨立「柱」基礎,「裡面」包含哪些鋼筋?普通階形獨立基礎:基礎底板底部鋼筋、基礎底板底階頂(基礎頂面)部鋼筋、柱插筋及基礎中的不少於兩道矩形封閉箍筋(非復合箍)。
再答本題普通階形獨立基礎:該階形截面獨立基礎裡面的底板鋼筋2400設其為Y向,另一向為X,基礎底板底部配置:?級鋼筋,Y、X向均為直徑為?14,分布間距均為150:
基礎底板底階頂(基礎頂面)部鋼筋:上層(Y向)?級鋼筋,直徑為?12,分布間距200;下層(X向)?級鋼筋,直徑為?14,分布間距120;
柱插筋:未知。但告知要求:插至基礎底板鋼筋網片上且彎折150。
基礎中的不少於兩道矩形封閉箍筋(非復合箍):?級鋼筋,直徑為?10,2道。
⑷ 簡述框架柱中有哪些鋼筋 並繪圖表示
框架柱的柱中有縱向受力主筋,有箍筋,還有拉筋,就是平常說的拉勾
⑸ 柱子里邊的鋼筋類型有哪幾種
柱子有箍筋、縱筋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回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答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⑹ 框架柱 牆 現澆板 梁都包含什麼鋼筋
1、框架柱:主筋、箍筋/拉筋。
2、剪力牆:一般包括暗柱(端柱)、暗梁與連梁及版牆體,分別包含權:
(1)暗柱(端柱):同框架柱;
(2)暗梁與連梁:主筋、架立筋、箍筋(拉筋)、腰筋(抗扭筋)、吊筋和多層鋼筋分隔筋;
(3)牆體:垂直分布筋、水平分布筋、拉筋。
3、板:底筋、麵筋(含負筋、跨板受力筋和貫通受力筋)、分布筋和鐵馬櫈(或支撐鋼筋)。
4、梁:同剪力牆暗梁與連梁。
⑺ 柱中的鋼筋有幾大類,分別是什麼鋼筋
鋼筋分類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一、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二、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三、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四、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
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五、按軋制外形分
①光面鋼筋:I級鋼筋(Q300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②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③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④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六、直徑大小: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七、結構作用:
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鋼筋現如今被廣泛應用於任何建築上,為人類的進步取得了更好的證據,也是現如今對鋼筋的質量的考察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按(等面積 )原則代換鋼筋。
拓展資料:
一般鋼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鋼筋:
(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08
(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
(3)鋼筋混凝土用鋼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1499.3-2010
(4)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2013
(5)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2008
(6)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2000
(7)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2002
(8)預應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鋼絲YB/T038-93
(9)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
(10)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ASTMA416-98A
⑻ 建築中梁、板、柱中都配了哪些鋼筋,不要配法,只要鋼筋名稱,一定要全面
梁一般都配有縱向受力鋼筋、彎起鋼筋、箍筋、架立鋼筋。
板一般都配有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
柱一般都配有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
⑼ 鋼筋混凝土柱中有哪幾種鋼筋每種鋼筋的主要構造要求是什麼
柱子有
豎向受力筋
抵抗重力荷載產生的彎矩效應,承受拉力;
抵抗水平荷載或地震水平作專用產生的傾覆矩屬效應,承受拉力;
抗震規范的框架抗震構造措施規定的軸壓比限制,包含著不用縱向鋼筋承受軸向壓力。
箍筋
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
⑽ 框架柱鋼筋籠一般由什麼組成
框架柱鋼筋一般由縱向受力鋼筋,封閉箍筋(且末端應做成°彎鉤)組成(不稱框架柱鋼筋「籠」)。
9.3.1
柱中縱向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
2
柱中縱向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於50mm,且不宜一般由大於300mm;
3
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不小於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置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十構造鋼筋,並相應沒置復合箍筋或拉筋;
4
圓柱中縱向鋼筋不宜少於8根,不應少於6根,且宜沿周邊均勻布置;
5
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偏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註:水平澆築的預制柱,縱向鋼筋的最小凈間距可按本規范第9.2.1條關於梁的有關規定取用。
9.3.2柱中的箍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箍筋直徑不應小於d/4,且不應小於6mm,d為縱向鋼筋的最大直徑;
2
箍筋間距不應大於400mm及構件截面的短邊尺寸,且不應大於15d,d為縱向鋼筋的最小直徑;
3
柱及其它受壓構件中的周邊箍筋應做成封閉式;對圓柱中的箍筋,搭接長度不應小於本規范第8.3.1條規定的錨固長度,且末端應做成135°彎鉤,彎鉤末端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5d,d為箍筋直徑:
4
當柱截面短邊尺寸大於400mm且各邊縱向鋼筋多於3根時,或當柱截面短邊尺寸不大於400mm但各邊縱向鋼筋多於4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
5
柱中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3%時,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應大於10d,且不應大於200mm,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箍筋末端應做成135°彎鉤,且彎鉤末端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6
在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環形式箍筋的柱中,如在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中考慮間接鋼筋的作用時,箍筋間距不應大於80mm及dcor/5,且不宜小於40mm,dcor為按箍筋內表面的核心截面直徑。
參考資料:《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