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區分受力筋和分布筋,如何區分受力筋和分布筋知識
分布筋大部分都是出現在樓板上的,分布筋是處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鋼筋位置的作用,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
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在剪力牆上,牆梁與牆柱之外的牆體縱筋橫筋亦稱作分布筋。
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結構中,對受彎、壓、拉等基本構件配置的主要用來承受由荷載引起的拉應力或者壓應力的鋼筋,其作用是使構件的承載力滿足結構功能要求。
記得採納哦
㈡ 怎麼樣區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從直徑上來說,受力筋的直徑比較大,分布筋多為直徑6 或者8的;
從間距上來說,受力筋的間距一般比較小,如100 120 150等等,分布筋間距一般都為200;
從計算上來說,受力筋是根據計算結構實際配筋得到的,分布筋是不在計算范疇之內的,是構造配的。
㈢ 鋼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筋和分布筋怎麼區分呢
分布筋,在進行結構力學受力計算時不考慮。僅僅按照規范布置。他的作用有兩點:1、把受力鋼筋連接起來,方便綁扎,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2,當混凝土受力時,將力傳遞給附近的受力筋,共同承擔外力。
分布筋常見的是在長條狀的板中(四邊都有支座,如長方形房間),若板的長寬比超過1∶2,短邊鋼筋受力是長邊鋼筋的8倍。此時,短鋼筋是受力主筋,長鋼筋基本是分布筋。這很容易理解,當你要搭木板過一個長方形坑時,你從常識也會選擇把板子搭在寬度較小的方向。
但是板式樓梯和預制多孔板,長鋼筋是主筋,因為長鋼筋的兩端才有支座。這時候,短鋼筋是分布筋。
對於外挑板(例如懸挑屋面板,挑陽台板,檐口板),上部外伸出去的受拉鋼筋是受力主筋。
明白了這些知識,在鋼筋施工時要注意,受力主筋要靠混凝土的外沿,充分發揮主筋的作用(力臂長)。樓梯的主筋在下,分布筋在上。挑檐板的主筋在上,分布筋在下。長方形房間樓面下部鋼筋,長筋(分布筋)在上,短筋(分布筋)在下。整體現澆樓面板,沿梁或者下部的牆體長度方向都有負彎矩筋,負彎矩筋在上,分布筋在下。
㈣ 如何區別分布鋼筋和受力筋
首先闡述受力筋
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結構中,對受彎、壓、拉等基本構件配置的主要用來承受由荷載引起的拉應力或者壓應力的鋼筋,其作用是使構件的承載力滿足結構功能要求。承受拉應力的通常稱為縱向受拉鋼筋、受拉鋼筋,承受壓應力的通常稱為縱向受壓鋼筋、受壓筋,統稱受力筋。
再談談分布筋
所謂分布筋,大部分都是出現在樓板上的,分布筋是出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鋼筋位置的作用,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
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在剪力牆上,牆梁與牆柱之外的牆體縱筋橫筋亦稱作分布筋。
分布筋出現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內側,與受力鋼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㈤ 怎麼區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 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鋼筋及抗剪切的起彎筋. 吊筋等。 以板的開間、進深跨度區分:如果是單項板,那麼平行於短跨方向的鋼筋是受力筋,平行於長跨方向的鋼筋是架立筋。如果是雙向板,那麼長跨、短跨方向的鋼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鋼筋直徑上來區分:鋼筋的直徑大的為受力筋,直徑小的鋼筋為分布筋; 以布置上來區分:正彎矩筋布置在下的鋼筋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鋼筋為分布筋, 負彎矩筋(如懸挑板 )相反,在下的鋼筋為分布筋,在之上的鋼筋為受力筋。分布筋: 出現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上部,與受力鋼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屬於構造鋼筋。(滿足構造要求,對不易計算和沒有考慮進去的各種因素,所設置的鋼筋為構造鋼筋。) 圖中布置在下的鋼筋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鋼筋為分布筋。
㈥ 分布筋與受力筋的區別
受力筋是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鋼筋及抗剪切的起彎筋、吊筋等。
分布筋是指出現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上部,與受力鋼筋垂直的那部分。
㈦ 受力筋和分布筋的區別
受力筋屬於主筋。主要用於混凝土機構中,起著抵抗負彎矩的作用。分布筋在板中,位於受力鋼筋的內側,並且與受力鋼筋呈垂直狀。兩者的直徑大小有所不同,一般直徑較為大的就是受力筋,直徑相比較來說,較為小的是分布筋。而且分布筋大部分都是出現在樓板上。單向板中如果是平行狀的,並且呈短跨狀鋼筋就是受力筋,分布筋一般是平行於長跨狀的鋼筋。在雙向板中無論是長跨還是短跨方向都是受力筋。
㈧ 什麼方向是受力鋼筋,什麼方向是分布鋼筋怎麼區分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按結構計算,承受拉力或壓力的鋼筋,是所配置鋼筋中的主要部分,如縱筋,又叫縱向鋼筋。縱筋是混凝土構件中最主要受力的鋼筋,在混凝土構件內沿長方向布置的鋼筋,多為受力鋼筋,主要在構件中承受拉力或壓力。
如柱子的豎向鋼筋。梁的沿梁長度方向的鋼筋、板的短方向鋼筋、樁的豎向鋼筋。牆一般用豎向鋼筋和水平鋼筋來表示。
分布鋼筋就是與受力鋼筋垂直均勻布置的構造鋼筋,分布鋼筋位於受力鋼筋內側及受力鋼筋的所有轉折處,並與受力鋼筋用細鐵絲綁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鋼筋骨架。
區分:
獨立基礎在地基反力作用下,一般可視作圍繞柱中心四面的向上受彎、受剪的懸臂構件,兩個方向的鋼筋都是受力筋,無分布筋。
這與鋼筋混凝土條形板式基礎不同,條形板式基礎的兩翼是懸臂構件,所以平行於兩翼方向的橫向筋是受力筋,與其垂直的縱向筋是分布筋。
(8)如何區別板的受力筋與分布鋼筋擴展閱讀:
鋼筋調直可採用機械調直和冷拉調直。當採用冷拉調直時,必須控制鋼筋的伸長率。對於HPB235級鋼筋的冷拉伸長率不宜大於4%;對於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E級鋼筋的冷拉伸長率不宜大於1%。
受力鋼筋確定原則有三:
1) 根據構件在承受荷載作用及地震等其他因素作用下,在結構中產生的效應(強度、剛度、抗裂度)的計算結果;
2) 應≥該類構件最小配筋率;
3) 滿足最小配筋要求來配置的鋼筋,比如《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第9.2.1條的規定:鋼筋混凝土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10mm;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8mm必須滿足。
分布鋼筋作用:
(1)對四邊支撐的單向板,可承擔在計算中未計及但實際存在的長跨方向的彎矩;
(2)抵抗由於溫度變化或混凝土收縮引起的內力;
(3)承受並分散板上部荷載產生的內力;
(4)與受力鋼筋組成鋼筋網,便於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