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礎圈樑鋼筋怎麼計算
在《全國造價師考試培訓教材2003修訂版》案例部分P53中,
圈樑鋼筋長度是這版樣計算的: 主筋總長=權(圈樑長+T形接頭錨固長度*T形接頭數)*主筋根數;
箍筋總長=(圈樑長/箍筋間距+內牆的道數)*每根箍筋長;
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B. 圈樑鋼筋計算方法誰知道的
圈樑的鋼筋和梁的不同,抄周圈封閉式,外圈搭接,內圈到邊。還要考慮元寶筋。一般是在角一個,T角兩個。圈樑與構造柱是抗震構造措施,不存在誰是誰的支座,鋼筋之間不存在錨固的事。構造柱的縱筋應穿過屋面圈樑內到達矮女兒牆的壓頂上部水平轉折12d
收頭;圈樑轉活封閉,大角附加45°筋上下共兩根。目前貌似沒有完整的計算理論,一般圈樑配筋是縱向鋼筋是4根ф12,箍筋ф6,間距200—300.
C. 圈樑鋼筋怎麼算
圈樑鋼筋一般都是構造規定,不需計算
1)圈樑截面寬度宜與牆厚相同,截面高度不應小於180mm;圈樑的縱筋,6~8度時不應少於4Φ12,9度時不應少於4Φ14;
2)廠房轉角處柱頂圈樑在端開間范圍內的縱筋,6~8度時不宜少於4Φ14,9度時不宜少於4Φ16,轉角兩側各1m范圍內的箍筋直徑不宜小於Φ8,間距不宜大於100mm;圈樑轉角處應增設不少於3根且直徑與縱筋相同的水平斜筋;
3)圈樑應與柱或屋架牢固連接,山牆卧梁應與屋面板拉結;頂部圈樑與柱或屋架連接的錨拉鋼筋不宜少於4Φ12,且錨固長度不宜少於35倍鋼筋直徑,防震縫處圈樑與柱或屋架的拉結宜加強。
D. 圈樑鋼筋怎麼計算
圈樑一般是作為構造要求設置的,配筋要求可根據砌塊類型詳按抗震規范或者砌體規范對應章節查得,但圈樑如果兼做過梁或者有明確的受力工況時尚需要根據計算確定。過梁計算可詳細看砌體規范。
E. 圈樑鋼筋計算
目前很多參考書籍都沒有具體的圈樑配筋計算公式,圈樑配置是一種增強砌體剛度的一種措施,其實更實在點說,是一種抗震措施。非抗震區,一般配筋:4ф10,ф6@200—300;抗震區,一般配筋:4ф12-14,ф6(8)@200—300。
F. 廣聯達圈樑鋼筋同一個圈樑,同樣是上部鋼筋,計算的結果怎麼會不一樣
我給你舉幾個例子,你自己看看是哪裡的問題。
1:圈樑兩邊支座是否設置?沒設置的話,鋼筋的錨固和彎折是不同的。
2:查看你圈樑的鋼筋根數是不是一樣。
3:查看圈樑的寬高是否相同。
4:查看圈樑鋼筋的箍筋大小和間距是否相同。
5:查看圈樑混凝土強度是否相同
以上條件任何一條不同都會導致圈樑的量發生變更。
G. 什麼是圈樑鋼筋
砌體結構房屋中,在砌體內沿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的鋼筋砼梁,
以提高房屋空間剛度、增加建築物的整體性、提高磚石砌體的抗剪、抗拉強度,防止由於地基不均勻沉降、地震或其他較大振動荷載對房屋的破壞。在房屋的基礎上部的連續的鋼筋混凝土梁叫基礎圈樑;而在牆體上部,緊挨樓板的鋼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樑。
因為圈樑是連續圍合的梁所以叫做圈樑。
圈樑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頂、樓層、吊車梁頂或基礎頂面標高處,沿砌體牆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狀的按構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構件。
按要求圈樑應該在同一水平面上連續、封閉,但當圈樑被門窗洞口(如樓梯間窗口洞)隔斷時,應在洞口上部設置附加圈樑進行搭接補強。附加圈樑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兩梁高差的兩倍,亦不小於1000mm.
圈樑通常設置在基礎牆、檐口和樓板處,其數量和位置與建築物的高度、層數、地基狀況和地震強度有關。
H. 圈樑鋼筋怎麼計算
計算圈樑混凝土時,將同截面圈樑的長度加在一起,計算 「鋼筋混凝土圈樑」的主筋時,按照計算混凝土時的長度乘以主筋根數再乘以1.08至1.1 的系數,這樣計算出的鋼筋用量,和實際用量相差無幾,下面舉例說明。 某建築物一層外牆圈樑寬370mm,圈樑高200mm,計算外牆圈樑同截面總長200m,圈樑 筋主筋6φ12,箍筋φ6.5間距200。其主筋計算為。 φ12鋼筋:重量=200m×6根×1.1×0.888×1.03=1207.32kg 式中: 200m——圈樑長度 6根——圈樑的主筋根數 1.1——系數(包括鋼筋的錨固、搭接、附加筋及彎勾) 0.888—— 12鋼筋的理論重量 (φ12鋼筋0.888kg/m) 1.03——現澆鋼筋的損耗(根據各地的有關規定有所不同) 箍筋的計算為: φ6.5鋼筋:重量=200m÷0.2m×1.09×0.26×1.03=267.8kg 200m——圈樑長度 0.2m——箍筋間距 1.09——每個箍筋的長度 0.26—— φ6.5鋼筋的理論重量 (φ6.5鋼筋0.26kg/m) 1.03——現澆鋼筋的損耗(根據各地的有關規定有所不同) 以上計算圈樑主筋時未含「圈樑兼過梁的附加筋」,若洞口需要附加鋼筋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