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00平框架結構自建房需要多少鋼筋
這要看你施工圖情況。
請先介紹一下長和寬)、
坐向、設計要求、地基周邊情況……
❷ 農村自建房到底需要多少根鋼筋
這個沒有辦法回答
就像你說我每頓到底能吃多少一樣的
麻煩你提問題時候可以簡單介紹的你的建築面積和採用哪種基礎何種結構嗎
不然你這樣的問題沒有人去看的
❸ 自建房鋼筋、水泥用量。
建房中鋼筋和水泥的比例:
建房樓面鋼筋間隔多少為合適,樓板鋼筋的大小間距需計算確定,一般與樓面板厚度、混凝土強度、板的跨度、板邊的支承方式等有關。
建民房房頂現澆樓板一平方米的材料用量及人工費:
1.
鋼筋9.6kg、直徑底筋Φ8間距雙向150cm,負彎矩筋Φ8間距150mm,分布筋Φ6.5間距200mm
2.
水泥42.7kg、水泥標號32.5級、混凝土標號C30
3.
砂子52.5kg
4.
石子128.6kg
5.
鋼筋.
1)6.5毫米的鋼筋.一般用於箍筋和分布筋!
2)8毫米的鋼筋.一般用於箍筋.現澆板和加鐵!
3)10毫米的鋼筋.一般用於樓梯和加鐵!
4)12毫米的鋼筋.一般用於圈樑和構造柱!
5)14和16鋼筋.一般用於次梁和過梁!
6)18到25的鋼筋.一般農村建房用的不多.主要是一些主梁和懸臂梁!
7)水泥需要依據施工要求(塌落度,是否泵送等)和你所使用的材料具體情況(什麼標號的水泥,水泥的品種;砂、石子的級配含泥量的多少;),試配後方可確定最終配合比。不過在結構設計中,有一個概率,按標准設計框架結構500kg/平方,鋼筋的重量是50kg/建築平方米。
鋼筋與混凝土的比例根據荷載設計的不一樣,其配筋率也不一樣。有一個區間。這個比例也是不一定的
6.
現澆樓板四周圈樑主筋4Φ12、箍筋Φ6.5間距200mm、圈樑斷面240*300mm
7.
1平方米的24牆要水泥15.7Kg、沙子84kg,普通紅磚127塊
8.
1立方米的24牆要水泥65Kg、沙子350kg、普通紅磚528塊
❹ 自建房350平方米需要石子多少方
先確認是否已申請並依法獲批,否則動工就是違法。
具體設計不同,需要的石子差異很大。
❺ 自建房用幾級鋼筋好
目前一般採用三級鋼,不過你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加工場用的都是瘦身鋼筋
❻ 農村自建房澆築樓面鋼筋配多少合適
自己建設農村復自家住宅,兩制、三層樓房、跨度在4米以內、樓面鋼筋配置間距和數量,大約直徑在16mm及以上、間距(或標注@)200mm左右,最好採用雙層網格鋼筋。同時混凝土標號要達到C25及以上,樓板厚度達到14mm以上。如果當地抗震設防烈度≥6度,那麼鋼筋直徑要加大,配置鋼筋間距要縮小,必須採用雙層鋼筋網,混凝土標號要提高。
❼ 250平米的自建房樓面要多少鋼筋
一、普通板底筋計算
(一)、底筋長度
底筋長度=凈跨+伸進長度×2+彎鉤×2
1、當板的端支座為框架梁時
底筋長度=凈跨+左右伸進支座長度max(框梁支座寬/2,5d)+彎鉤×2
2、當板的端支座為剪力牆時
底筋長度=凈跨+左右伸進支座長度max(牆支座寬/2,5d)+彎鉤×2
3、當板的端支座為圈樑時
底筋長度=凈跨+左右伸進支座長度max(圈樑支座寬/2,5d)+彎鉤×2
4、當板的端支座為砌體牆時
底筋長度=凈跨+左右伸進支座長度max(120,板厚)+彎鉤×2
(二)、底筋根數
情況一:底筋根數=(凈跨-50mm×2)/板筋間距+1 情況二:底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板筋間距+1
情況三:底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左梁角筋1/2直徑+右梁角筋1/2直徑-板筋間距)/板筋間距+1
二、麵筋計算
(一)、端支座負筋
1、端支座負筋長度
端支座負筋長度=錨入長度+彎鉤+板內凈尺寸+彎折長度 情況一:錨入支座長度=錨固長度LaE
(1)、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2時,
端支座負筋長度=(錨固長度LaE+彎鉤)+(板內凈長)+(板厚-保護層×2) (2)、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時,
端支座負筋長度=(錨固長度LaE+彎鉤)+(板內凈長)+(板厚-保護層)
情況二:錨入支座長度=0.4La+15d (1)、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2時,
端支座負筋長度=(0.4La+15d+彎鉤)+(板內凈長)+(板厚-保護層×2)
(2)、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時,
端支座負筋長度=(0.4La+15d+彎鉤)+(板內凈長)+(板厚-保護層)
2、板端負筋根數
情況一:負筋根數=(凈跨-50mm×2)/板筋間距+1
情況二:負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板筋間距+1
情況三:負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左梁角筋1/2直徑+右梁角筋1/2直徑-板筋間距)/板筋間距+1
(二)、端支座負筋分布筋 1、端支座負筋分布筋長度
情況一:分布筋和負筋參差150mm
(1)、分布筋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或凈跨)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150mm×2+彎鉤×2
(2)、分布筋不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或凈跨)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150mm×2
情況二:分布筋=軸線長度
(1)、分布筋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長度+彎鉤×2
(2)、分布筋不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長度
2、端支座負筋分布筋根數
情況一: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板內凈尺寸/分布筋間距(向上取整)
情況二: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板內凈尺寸/分布筋間距+1(向上取整)
(三)、中間支座負筋
1、中間支座負筋長度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標注長度+彎折長度×2
情況一: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2時,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標注長度+(板厚-保護層×2)×2
情況二: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時,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標注長度+(板厚-保護層)×2
2、中間支座負筋根數
情況一:中間支座負筋根數=(凈跨-50mm×2)/板筋間距+1
情況二:中間支座負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板筋間距+1
情況三:中間支座負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左梁角筋1/2直徑+右梁角筋1/2直徑-板筋間距)/板筋間距+1
(四)、中間支座負筋分布筋
1、中間支座負筋分布筋長度 情況一:分布筋和負筋參差150mm
(1)、分布筋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或凈跨)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150mm×2+彎鉤×2
(2)、分布筋不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或凈跨)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150mm×2
情況二:分布筋=軸線長度
(1)、分布筋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長度+彎鉤×2
(2)、分布筋不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長度
2、中間支座負筋分布筋根數 情況一:根數=布筋范圍/間距
中間支座負筋分布筋根數=(布筋范圍1/分布筋間距)+(布筋范圍2/分布筋間距) 情況二:根數=布筋范圍/間距+1
中間支座負筋分布筋根數=(布筋范圍1/分布筋間距+1)+(布筋范圍2/分布筋間距+1)
三、溫度筋
為了防止板受熱脹冷縮而產生裂縫,通常在板的上部負筋中間位置布置溫度筋。
1、溫度筋長度
當負筋標注到支座中心線時,
溫度筋長度=兩支座中心線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參差長度150×2+彎鉤×2
2、溫度筋根數
當負筋標注到支座中心線時,
溫度筋根數=(兩支座中心線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溫度筋間距-1
四、純懸挑板的鋼筋計算
(一)、純懸挑板的上部鋼筋計算
1、上部受力鋼筋長度
上部受力鋼筋長度=懸挑板凈跨XBK+錨固長度LaE+(板厚h-保護層)
2、上部受力鋼筋根數
上部受力鋼筋根數=(懸挑板長度L -保護層×2)/上部受力鋼筋間距+1
3、上部分布筋長度
上部分布筋長度=(懸挑板長度L -保護層×2)+彎鉤×2(或不加彎鉤)
4、上部分布筋根數
上部分布筋根數=(懸挑板凈跨XBK -保護層)/分布筋間距
(一)、純懸挑板的下部鋼筋計算
1、下部構造鋼筋長度
下部構造鋼筋長度=(懸挑板凈跨XBK-保護層)+max(支座寬/2,12d)+彎鉤×2(二級鋼筋不加彎鉤)
2、下部構造鋼筋根數
下部構造鋼筋根數=(懸挑板長度L -保護層×2)/下部構造鋼筋間距+1
3、下部分布筋長度
下部分布筋長度=(懸挑板長度L -保護層×2)+彎鉤×2(或不加彎鉤)
4、下部分布筋根數
下部分布筋根數=(懸挑板凈跨XBK -保護層)/分布筋間距
❽ 自建房鋼筋用多大的鋼筋
三層才110平米,開間尺寸應該不是很大,經驗判斷,磚混結構用直徑16就夠了,框架大梁一般用22~25就可以了。具體要看跨度和上部荷載來計算,跨度越大上部荷載越大,鋼筋需要粗且多。
❾ 農村自建房300平方需要多少噸鋼筋請哪位大師幫我算算
磚混大約9噸,框架大約12噸以上